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细说宋朝 >

第78章

细说宋朝-第78章

小说: 细说宋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有人指控他:举事北伐而“上不取裁于君父”,说他有不臣之心。实际上,侂胄虽有无君之举,却无不臣之心,宁宗毫无主见,对他总是言听计从,他也专擅成了习惯,认为国事不必一一取裁于宁宗,反正御笔已是他的囊中物,不仅假作御笔升黜将帅是司空见惯,甚至密谕将帅出师之日,也擅借御笔来指挥。韩侂胄是权臣,却不是奸臣与逆臣,《宋史》将他列入《奸臣传》,显然有失公正。
  北伐的宣传也在加温。嘉泰四年,追封岳飞为鄂王,为即将到来的北伐赢得了更广泛的舆论支持。开禧二年四月,北伐前夕,追夺秦桧所赠封的王爵,将其谥号由忠献改为谬丑,也是大块人心之举。不过,宣传仅仅是宣传,人心大快并不等于胜券在握。
  这年三月,原先追夺韩党的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钱象祖也以为北伐是冒险之举,侂胄斥责他“怀奸避事”,连夺他两官,迁信州居住。时隔一月,武学生华岳叩阍上书,给用兵热大泼了一盆冷水。他在揭露韩党专擅弄权的倒行逆施以后,分析南宋方面“将帅庸愚,军民怨恨,马政不讲,骑士不熟,豪杰不出,英雄不收,馈粮不丰,形势不固,山砦不修,堡垒不设”,天数与人事都不利于首开战端,断言北伐“师出无功,不战自败”。最后,他请斩韩侂胄与苏师旦,为验证自己对战局的判断,他情愿身系囹圄,如果韩侂胄奏凯班师,他甘愿枭首示众,以谢天下。侂胄盛怒之下,将华岳削去学籍,押送建宁(今福建建瓯)土牢监禁。其后,几乎没有人再敢公开非议北伐了。
  北伐在开禧二年四月拉开战幕。东路统帅是两淮宣抚使邓友龙与山东京东路招抚使郭倪,这是北伐的主战场。湖北京西宣抚使薛叔似与京西北路招抚使赵淳、副使皇甫斌是中路统帅;四川宣抚使程松与四川宣抚副使兼陕西河东路招抚副使吴曦是西路统帅。
  南宋方面不宣而战,东路军前锋毕再遇长驱直进,攻克了泗州(今江苏临淮东)。消息传来,韩侂胄以为恢复之期指日可待,五月,便让宁宗正式颁布伐金诏。金朝被迫作出反应,在南京(今河南开封)恢复河南行省,由平章政事兼左副元帅仆散揆全权负责对宋战争,东、中、西线分别由纥石烈执中、完颜匡和完颜充任方面之重。
  战事的进展令南宋方面气短。中路统帅之一的皇甫斌唯恐落后,率军北攻唐州(治今河南唐河),被金军一举击溃;他再派步骑数万进攻蔡州(今河南汝南),又在溱水大败,损兵二万余人。侂胄大怒,将其安置南安军。
  泗州大捷后,东路主帅郭倪派其弟郭倬进攻宿州(今安徽宿县),以田俊迈为先锋;同时命毕再遇率精骑直取徐州。田俊迈仅七天就兵临城下,郭倬大军也随即赶到,合围宿州。沿边忠义军奋勇肉搏登城,城下官军嫉妒功落人手,竟从下往上放冷箭,攻城便延滞了下来。
  时值两淮雨季,宋军营帐积水数尺,金军又偷袭焚烧了宋军的粮饷,兼旬豪雨,加上饥饿,十天后宋军不战自溃,向东南败退,被金军围困在蓟县(金安徽宿县东南)。郭倬乞和,金军以缚送勇将田俊迈为条件,他也照办。金军虽准其撤离,但还是剿杀俘虏了约半数的殿后宋军。多亏毕再遇率精骑扼守灵璧,才确保大军撤回泗州。宿州之役是北伐以来最严重的惨败,在东路主战场上,宋军已丧失进攻性作战的实力和可能。
  西线主帅程松虽一度夺得方山原与和尚原等要隘,却仍被金军夺回。另一主帅吴曦两次进攻秦州(今甘肃天水),也都大败而返。侂胄这才明白他倚用的是一批怎么样的酒囊饭袋,继皇甫斌之后,邓友龙、郭倬等也先后受到居住或安置的处分,郭倬终因缚送田俊迈而被斩首。苏师旦以迎合用兵进拜为节度使,他招权纳贿卖将鬻帅的事也被揭露了出来,抄出金银财物数量之大令人咋舌,韩侂胄将其除名,安置韶州(今广东韶关)。
  韩侂胄让江南东路安抚使丘崈出任两淮宣抚使,部署长江防线上的三衙诸军分守江淮军事要地。丘崈有些军事才能,也主张对金复仇,北伐前侂胄曾拉拢他共取功名,他反对贸然用兵,以为这是“侥幸以求万一”。如今北伐丧师,侂胄不得不起用他来收拾败局。
  秋高马肥之时,金军在东、中、西三个战场转入战略进攻,两淮仍是主战场。纥石烈执中攻克淮阴以后猛攻淮东重镇楚州(今江苏淮安),宋军拼死固守,毕再遇遣部夜袭淮阴,焚烧金营粮草,又多次袭扰进围楚州的金军,故而楚州久攻不下。仆散揆亲率行省大军进克安丰军(今安徽寿县),转攻六合。东线右翼金军由纥石烈子仁率领从滁州(今安徽滁县)一线攻至真州(治今江苏仪征)一带,与仆散揆大军会师,屯驻真、扬之间。十二月,真州失守,郭倪放弃扬州,渡江南逃,两淮州县几乎尽陷敌手,建康、镇江一苇可航。
  中路金军直逼汉水,宋军统帅赵淳竟自焚樊城,龟缩襄阳。樊城既失,襄阳屏障尽撤。开禧三年大年初一,完颜匡向襄阳发起猛攻,南宋新任京湖宣抚使吴猎派骁将孟宗政驰援,才得解围。西路金军先后占领了军事重镇和尚原与川蜀门钥大散关。比起宋军北伐来,金军南侵倒是节节顺利的。
  就在大散关失守的十六天后,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公开亮出叛旗,自称蜀王,向金称臣,更使南宋战争危局雪上加霜。
  吴曦是吴挺之子,吴璘之孙。吴氏兄弟在川蜀抗战中建立了吴家军,吴玠死后,吴璘代领其军。由于四川在地理、财政上的相对独立性,绍兴年间弟二次削兵权未对吴璘采取措施。吴璘死后,其子吴挺继任蜀帅。吴氏三世帅蜀,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绍熙四年(1193年),吴挺死后半年不置蜀帅,后因知枢密院事赵汝愚的建议,召吴曦入朝迁任殿前副都指挥,夺了吴家军世袭的兵权。吴曦总想回去当土皇帝,先走陈自强的门路,嘉泰元年终于被任命为兴州都统制兼知兴州。其后他向苏师旦纳贿,恰逢韩侂胄物色西线统帅,吴曦成了副帅。不过,他可从来没有把因巴结自己与韩侂胄套上近乎的主帅程松放在眼里。
  吴曦任西线副主帅后,金朝把他列为策反的目标,送去了一封诱降书。吴曦即派密使赴金,表示只要封其为王,他就可以献出阶、成、和、凤(分别治今甘肃武都、成县、西和,陕西凤县)等关外四州。金朝没有立即做出反应,直到发起全面反击后,才决定接受吴曦的献降,指望藉此控制四川,令战局彻底改观。岁末,吴曦先后派人赴金营献上降表与告身,完颜纲命使者带上诏书与金印,至罝口(今四川略阳西北)立其为蜀王。
  有部属劝吴曦说:“如此,相公八十年忠孝门户将一朝扫地。”他答以主意已定,即派兵夺取设在宜昌(今四川广元西南)的四川总领所仓库。他还致书驻兵兴元(今四川广元)的程松,命他知趣的离川。程松接函,竟置川蜀四路江山与人民于不顾,仓皇逃出三峡。开禧三年正月,吴曦正式在兴州(今陕西汉中)即位,继张邦昌、刘豫后当上了金国第三个儿皇帝。
  利州东路安抚使杨甲募死士昼夜兼程赴临安告变,朝野为之震动。此前成都府路安抚使杨辅也曾密奏吴曦必反,当时韩侂胄还不相信。朝廷以为杨辅必能讨叛,密诏任命他为四川制置使,授权相机行事。不料吴曦根本不买帐,将杨辅移知遂宁,杨辅只得弃离成都而去。
  与方面大员临阵脱逃成为鲜明对比,一些忠义之士暗中筹划讨叛义举。监兴州和江仓杨巨源联络了三百人,兴州中军正将李好义与其兄好古也串联了军士李贵等数十人。他俩接上头后,就感到须有一个素有威望的人出来主持,才不至于一乱刚平一变又起。他们以为吴曦召用的伪丞相长史、权行省事安丙是最合适的人选。
  安丙原是随军转运使,吴曦叛变后,他以为枉死无益,表面接受伪职,暗地等待时机。经过一番策划,安丙命人起草了一份讨叛的“密诏”,声称来自杨辅,以此号召忠义之士。二月下旬的一个黎明,李好义率七十四个敢死之士突入伪蜀王宫,大呼:“奉密诏诛反贼,违抗者灭其族!”吴曦僭位仅四十一日即被诛杀。
  吴曦之叛是韩侂胄用人失误造成的一次浩劫,直到吴曦被诛的露布送达临安,侂胄才放下了心头的巨石,即日拜安丙为四川宣抚副使兼知兴州。这次平叛,杨巨源、李好义首倡之功最大,但安丙却在奏报中将首功据为己有。
  其后,安丙忌功妒能,先是坐视吴曦余党毒死李好义而不加追究,继而指使亲信杀害杨巨源而诬以谋乱自刎。蜀中忠义之士无不扼腕流涕,义愤填膺,一时在此人心汹汹。安丙上奏自求免职,朝廷怕把他逼上吴曦叛乱的老路,保留了他宣抚副使的要职。
  吴曦之死,对金朝战略反攻是沉重的打击。仆散揆在战略反击占据优势后,适时放出了和谈的气球。韩侂胄得到消息,正愁议和无门,便派出使者进行接触。金方提出的条件是南宋须称臣割地,献首祸之臣韩侂胄。韩侂胄当然不会接受这一条件,便中断和谈。丘崈建议继续与金朝议和,侂胄一怒之下罢免了他,改命知枢密院事张岩代领其职,准备与金朝打下去。
  开禧三年正月,金方统帅仆散揆病死,左丞相宗浩接替其位,宣称将亲率大军攻打襄阳。韩侂胄大为恐慌,命张岩招募议和使臣,重开与金和谈。弱国无外交,谁都不愿意揽这一差使,好不容易起用了萧山县丞方信孺。
  宗浩责问他:为何前日兴兵今日求和?他不卑不亢回答:“前日兴兵复仇为社稷,今日屈己求和为生灵。”宗浩不得不折服于他的辩才,让他带回五款议和条件:割地、称臣、归战俘、罪首谋、增岁币。南宋方面不同意前二款,表示可以接受后三款,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