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家族全传-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月6日,上海起义军开会选举沪军都督。宋耀如在起义过程中被英国租界巡捕房以贩卖军火罪诱捕,因病假释后卧床在家,宋蔼龄作为宋耀如的代表到会。由于起义过程中李燮和指挥有方,功勋卓著,又是沪军司令,许多人主张选举李燮和为都督。眼看已成定局,不料这时青帮头子刘福彪秘密调来一营人马,将会场团团围住,这些人手持炸弹,挥舞手枪,连声高叫:“不选举陈其美为都督不准散会!”与会人员在胁迫下,只好改选陈其美担任了沪军都督。李燮和只挂了个空头的都督府顾问。宋蔼龄虽对这种流氓式做法很不满意,但她内心是希望陈其美当选的。
李燮和本人对当不当沪军都督倒还罢了,但他手下的人对陈其美恩将仇报和采用不光彩手段夺权却极为不满,他们一来咽不下这口气;二来李燮和没有地位了,他们跟着李燮和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在这些人的鼓噪胁迫下,李燮和与副总司令黄汉湘只好把大批军队撤到吴淞,准备进攻都督府。
陈其美则把在日本结识的蒋介石从浙江奉化召到上海,拿出商团捐出的4万元,让他招募新兵,加以训练,组成了沪军第五团,准备进行对抗。
刚刚光复的上海,眼看又要陷入了因革命党内讧而引发的战乱。
病床上的宋耀如听到这个消息焦急万分。上海刚刚光复,百事尚未理出头绪,在黄浦江边和近海停着大批军舰的外国列强态度并不明朗;武昌方面袁世凯重兵压境;南京还在清政府手中,那里自镇压太平天国时起就一直屯扎着大批清军,革命面临的形势还十分险恶。上海内乱一起,必然殃及整个大局。宋耀如反复掂量了陈李两人的势力,可以说是旗鼓相当,让谁俯首称臣都不会心甘情愿,发生决斗又一时谁也吃不掉谁。他思前想后,琢磨出一个折衷方案:陈其美的上海军政府改称上海军政分府,李燮和那里称吴淞军政分府,两家都归江苏的苏州军政府管辖。
宋耀如把这个想法跟宋蔼龄一说,宋蔼龄坚决反对。她说,陈其美当初的手段的确不光彩,但他已经打出了上海军政府的旗号,并已通电全国,现在让他改称,他会比李燮和的怨气更大,面子上更下不来,很难让他接受。况且陈其美确是个干才,在上海的基础深厚,主持上海局面会有作为。眼下之计,主要是要劝说李燮和忍耐,以大局为重,日后再设法给予补偿,宁亏一方,不亏双方。宋耀如接受了大女儿的意见,挣扎着从床上爬起,他要亲自到吴淞去见李燮和。太太倪桂珍看宋耀如病得不轻,按着不让下床,宋蔼龄抿嘴笑笑:“妈咪,这个时候,你不让爸爸去,他会更难受,还不如让他走走好得快。” 倪桂珍瞪了女儿一眼:“天下能人多得很,干嘛事事都要你们出面?” 宋蔼龄半正经半开玩笑地说:“这么大的事情,宋家的人当然应该出面!我们为推翻清王朝做了那么大牺牲,胜利后的上海当然也该有我们的印记。” 此时来耀如把眼一瞪:“革命岂是为谋私利?” 宋蔼龄吐吐舌头,不作声了。
宋蔼龄当即陪父亲来到吴淞,李燮和热情招待之后,请他们观看军事演习。只见士兵们在统一号令之下,冲击、射击。刺杀,动作勇猛,身手矫健。宋耀如不禁称赞:“李司令治军有方,名不虚传呐!” 李燮和却叹口气说:“强兵虎将,难于驾驭啊!”宋蔼龄故作惊讶:“他们敢不听李司令指挥?” 黄汉湘插话说:“那要看往哪里指挥。士兵们在光复上海的战斗中,穿枪林淋弹雨,浴血奋战,多少弟兄献出了生命。现在,上海光复了,他们在上海却无立足之地。哪一个真正的军人能够忍受这样的窝囊气?如果让他们去夺回上海,他们会万死不辞。如果让他们居人篱下当孙子,哼哼,我们这些长官难免先作了他们的刀下之鬼!”
爱激动的宋耀如一下子站了起来:“这么说,你们今天的演习是为和陈其美火并作准备了?” 李燮和摆摆手:“那倒不一定!你们知道,陈其美从行动一开始就作了清军的俘虏,是我手下的士兵冒死救出来的。他和清军作战无能,对付开会的自己人却有一套。这样的人居然还作了都督,真是我们革命军的耻辱!只要陈其美辞职,换上任何一个人我们都无二话。否则……士兵们闹起来,恐怕不好弹压。”
宋蔼龄此时笑了:“李司令,您治军严整,声名在外,弹压不住士兵可要让人笑话!” 一句话说得李燮和脸上有些发烧,一时又找不出反驳的话。
宋蔼龄顿了一下接着说:“您当初在会上不顶住,现在陈其美已得了都督名分,再动手可就被动了!他当初从您手上夺走都督,外界的人并不太清楚,而今再靠武力从他手中夺回,天下就无人不晓了。”
黄汉湘亮开嗓门:“那又怎么样?”
宋蔼龄并不着急:“打仗讲究战机,政治的斗争也讲究时机。机会来了要紧紧抓,时机一旦逝去就不宜硬干……”
李燮和慢条斯理地说:“照宋小姐的意思,我们只能忍气吞声啦?”
“为今之计,我看有三条。第一、现在天下并未定局,实力是第一位的,紧紧抓住手中的军队,就不愁没有地位,不能打无把握的仗输了本钱;第二、给陈其美一个面子,拥护他当上海都督,作为交换,让他帮您谋取别处的都督位置……您知道,上海是他的老巢,得不到上海他不甘心。而只要您让了这一步,别处他就与您无争,就可以帮您了。报您救命之恩,补他夺位之愧;第三、我和爸爸一定向孙中山先生报告您在光复上海战斗中的杰出贡献以及您为顾全大局作出的牺牲,请他日后对您作更好的安排。否则……”
黄汉湘大眼一瞪:“否则什么?”
宋蔼龄一下警觉起来,幸亏那句胁迫性的话没有出口,她已经意识到,对这样勇武的军人,如果说出过激的话就等于使了激将法,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她立即改口说:“否则……否则我们只好去找陈其美,请他作出让步。不过他这种人可没有二位司令这样通情达理,我们就作难了……”
李燮和听到这里,扬扬手:“罢罢罢,你们请他让步,那等于与虎谋皮。只要二位说的后两条能够兑现,我可以劝弟兄们再等一等。这样吧,5天之内,我们听回话。如果陈其美逼迫排挤我们……查理先生,宋小姐,那就不是我们不给二位面子!”
当即宋耀如赶忙表示,只要内乱不起,一切都好商量,他并且用自己人格担保,一定要做到对得起李司令和黄副司令。
回到市里,宋耀如向陈其美通报了与李燮和、黄汉湘谈判的情况。陈其美自恃有都督名分,有上海地方势力,并不怕与李燮和开战,只是顾虑战事一起,党人必定追究原因,炸弹逼宫事件就会广为流传,对自己名声不利。听说宋耀如父女劝住了李燮和,他自是感激。宋蔼龄要求他答应李燮和的条件,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已,他当然可以答应。但宋耀如向他指出,这些并非主要的,现在要巩固地位,最好的办法是在光复南京战斗中有大作为,那样才算在党人面前、在全国面前,站稳了脚跟。此时陈其美又顾虑会攻南京时被李燮和抄了后路,宋蔼龄笑他未免小肚鸡肠了。她说,据自己观察,李燮和是堂堂正正的军人,决不至于那样卑鄙。再说那样也是夺不走都督的。陈其美放下心来,果然全力组织江浙联军,在攻克南京的战斗中有出色的表现。
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岸,清军当时只剩下南京一座孤城,革命军四面围攻,城内革命党人趁机起义,里应外合。12月2日一举端掉了这座顽固的封建堡垒。
这时全国已经有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上海、江苏、贵州、浙江、广西、安徽、广东、山东、四川、辽宁、天津等省市成立了革命军政府,清朝皇族内阁辞职,彻底推翻两千年封建专制的革命,眼看胜利在望。但是当时在一片令人鼓舞的大好形势下,令人不安的潜流也在涌动……
12月4日,各省代表会议在上海决定南京为中央临时政府所在地,推举黄兴为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但投机钻进革命阵营的旧官僚、旧军官和保皇党人,很快纠合起来,要改变这个结果。他们大肆活动,要推举他们的代表人物,篡夺胜利果实。各省代表一到南京,他们就鼓噪重新开会选举,结果仅仅过了十几天,他们就把黎元洪推上了第一把手,把黄兴拉下来给黎元洪当下手。黎元洪本是革命党人临时从床底下拉出来,为借重他高大的身材和原来的官职作门面的旧官僚,他骨子里其实与革命党根本不是一条心,当时老资格的同盟会员们坚决反对黎元洪作元帅。而那些旧势力代表则抓住黄兴指挥汉口保卫战中的一次失利,阻挠黄兴作元帅。双方互不服气,一场更大的内乱眼看又要爆发。
宋耀如和宋蔼龄虽然心急如焚,但已深知对这场最高层内部的争权夺利无能为力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请德高望重的孙中山先生立即回国。只有他回来自任元帅,才能镇服群雄,统一各派的意见,把尚在苟延残喘的清皇室彻底推翻。
按照宋耀如的指示,宋蔼龄一天之内给孙中山连发三封加急电报,敦促他放下一切,马上回国主持大局。
3.孙中山连说“没想到”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孙中山正奔波在美国继续为革命党筹集经费。黄兴在接到武汉方面要他去主持起义的邀请后,曾在香港给孙中山发过一封密电,内容是党人准备在武汉起事,请速汇经费回国。孙中山因在旅途当中,无法取出密码,直到一周后安顿下来,才将电报译出,但此时孙中山手头没有现款,于是他回了一电,要求暂缓起事,黄兴亦不要立即赶往武汉。至于以后起义的决定、过程及其他详细情形,孙中山就一无所知了。
孙中山是在餐桌上偶然得知革命爆发消息的。那时他正在美国的丹佛,这天上午准备乘火车到堪萨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