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铁骨 >

第1003章

铁骨-第1003章

小说: 铁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良城放下杯子,连连摇头,想起那个触怒安毅的特务团长,被揍的鼻青脸肿吓得都快尿裤子的连长就觉得丢人,不过出于与安毅之间的良好交情,孙良城不愿意向冯玉祥提起此事。

冯玉祥点点头:“安毅还是很客气的,不过信中暗含讥讽之意,他说道孙殿英虎头蛇尾,把好不容易在赤峰城下竖起的好名声全都丢光了。令人不解,也令人哀叹,这话里的意思很微妙,暗含质询之意,估计安毅是想问我们驻扎多伦的一个师为何不支援赤峰,哈哈!良臣啊,你这小兄弟越来越不简单了”。

孙良城一愣,细细一想。立刻明白过来:“怪不得……大帅,临别前安毅非常恼火地跟属下说,他不会再拿出一分钱一斤粮食支援各部了,属下当时以为他在赌气呢。”

“什么!他真这么说?”冯玉祥吃了一惊,邱山宁也站了起来。

孙良城连忙站起:“他是这么说的,还说麾下四个师遭受重创不堪再战,只能紧急从后方再调来几个师,他的参谋长赵瑞说准备提请军委同意,从平津地区踊跃报名从军的爱国青年中征召一个师,所以他们自己的军需后勤很紧张,中央又拿不出钱来,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冯玉祥和邱山宁对视一眼,均感到问题的严重。

安毅这么一说,意味着今后华北各军的粮食弹药基本上都无法获得了。中央政府已经债台高筑,除了教育系统外,其他系统两月都没发工资了,想要中央政府解决华北各军的军费,近期内根本没有指望,财政窘迫的各军天天盼着富裕的安毅慷慨解囊。如今安毅突然向孙良城说出这等狠话,绝不是一时赌气,而是问题严重了!

“由此看来,东北军的窝囊表现终于触怒了安毅,安家军因东北军汤玉麟部的一再逃跑弄得措手不及。两次被日军截断后路夹击包围,损失极为惨重,安毅一直强忍怒气引而不发,现在恐怕安毅要彻底爆发了。

冯玉样和邱山宁的担忧果然变成了事实。

三月五日下午,军政部长何应钦奉中央军委和蒋委员长的指示,紧急飞抵北平,进驻汤山指挥部不到一个小时,安毅立即率部前往廊坊大营,并郑重通报驻北平各军代表处:由于财政原因,撤销正在筹建的廊坊兵站,将廊坊兵站改为野战医院暨前敌指挥部所在地。

正在与少帅和东北军高级将领密会的何应钦接到急报,非常恼火,转念一想他顿时明白过来,安毅一定是通过军委那些人,得知他何应钦此行促成和谈的目的,因此才以这种方式表示一种强硬立场和不合作态度。

何应钦着急发怒也没用,面对安毅,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弄不好反而可能招致安毅的决然报复,最终弄得个身败名裂也未必可知。

何应钦强压心中焦虑,和颜悦色地开解安抚即将下野的少帅张学良。

商谈完毕,少帅等人在何应钦等将帅的恭送下离开二楼会议室,走到楼下,看到空荡荡的院子和车库。顿时感觉不对。

少帅立即想起承德沦陷之后。再也没接到过安毅的一个电话,心中凄然,倍感沉痛,叹了口气钻进车里吩咐司机开车。

何应钦上楼立刻草拟电文,十分钟不到就将电报发给仍然留在南昌指挥围剿大业的蒋委员长。电文中痛陈安毅的不合作态度,直接告诉蒋介石他何应钦到来之后没见过安毅的面。也没接到安毅的一份电文一个电话,安毅竟然擅自将前敌指挥部迁至廊坊,还通报华北各军已经撤销正在筹建的廊坊兵站。

何应钦在电文最后,不无担忧地说道:职下受委座重托,匆匆北上接任北平军事分会主席一职,孰料军令未发,安将军已公然抵触,此后阻力之大、影响之深,诚难意料!

何应钦不知道,几乎同一时刻,安毅的一封急电也送到蒋介石手上:

强烈要求中央军委下令,以临阵脱逃罪、玩忽职守罪严惩第五军团司令汤玉麟及其旅长以上所有主官,前敌指挥部、参谋本部第四厅北平站将士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只等委座一声令下,即实施抓捕!

正文 第八三八章 先斩后奏

第八三八章 先斩后奏

南昌行营。

蒋介石接到两封电报。脑袋大了一圈,连日来麾下围剿各部的表现乏善可陈倒也罢了,却连遭红军打击,被弄得晕头转向,中央军主力第十八军陈诚部的李明五十二师于七天前全师覆没、师长李明脑袋被砍下,仅过两天十八军五十九师又遭重创,师长陈时骥被俘,两个旅长杨德良、方靖战死,全师万余官兵仅剩二百余残兵逃脱。中央军各师士气为之大跌,弄得蒋介石焦头烂额,手足无措。更为要命的是,承德沦陷引发全国震动内外惊恐,国民党政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心腹谋士杨永泰静静坐在一旁,把蒋介石的忧虑与彷徨全都看在眼里。自陈诚兵败之后,束手无策的蒋介石对杨永泰和熊式辉这两个政学系领袖更为倚重,特别是对杨永泰,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蒋介石接到何应钦和安毅的电文之后,略作考虑就把杨永泰和熊式辉请来,一起商议如何解决这些无一不对华北时局产生重要影响的严重问题。

蒋介石把两份电文交给杨永泰、熊式辉,缓步来到窗前,有些忧郁地凝望着碧波荡漾绿柳新芽的湖景。

杨永泰和熊式辉看完电报相视一眼。默默沉思,心中感到非常棘手,也难以平衡。

已经被全国报纸称之为民族英雄、抗日先驱的安毅声望剧增如日中天,两人也对安毅的军事才华和安家军的赫赫战功由衷钦佩,但是也都知道对日立场素来强硬的安毅绝对不会对日妥协,而何应钦临危受命赶赴北平,就是奉中央政府和蒋委员长的密令力求通过和谈解决危机的,在“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下,对日和谈是目前中央政府和蒋介石必然的选择,何况如今在内战中被红军打得焦头烂额疲于奔命之际。

可是想要达成和谈,安毅的立场就成为其中的最要因素,如今的安毅不只是代表了他个人,还代表着全军最为精悍强大的部队,代表着以安家军为主、以多家财阀为辅的一个巨大集团联盟,如今又代表着全中国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可以说,这个时候安毅的一句话,都会引起全国乃至中外的一片瞩目,若是因和谈而触怒安毅,很可能到时候整个中央政府包括蒋介石在内都下不来台。

从内心真实的感受来讲,杨永泰和与安毅素来保持和睦关系的熊式辉一样,并没有把安毅归入自己的政敌CC系之内,反而对安毅的军事才华和工商业领域的才华甚为佩服,但是在风急浪险不进则退的宦海之中,政学系为了自身的利益没有任何的选择,长期以来他们尽管对压制安毅集团的壮大心存恻隐,但仍然毫不犹疑地抓住一切机会去干。为的就是自身的壮大和发展。

政学系是个非常精明、非常务实的文官集团,他们坚持自己的信念,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就像CC系和安毅集团也有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一样。

而何应钦则是军中和党内妥协派的代表,拥有留日经历的何应钦对日本怀有的情愫十分复杂,出于对日本军事和现代化历程的钦佩和崇尚,说何应钦是个亲日派一点儿也不为过,加上何应钦多年来与日本军界那些昔日的教官、长官保持联系,拥有良好的私人关系,抽调何应钦赶赴北平接过张学良扔下的烂摊子,正是蒋介石与杨永泰、熊式辉等人反复权衡过后的一致决定,错就错在承德沦陷得太突然,太惊愕,也太令人愤怒,所以匆忙中才忘记考虑安毅和他的安家军将士的感受。

数月来,安家军以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气概,面对暴日敢于主动出击,全力拼搏,取得一个又一个震惊中外的大捷,激励了千万军民,振奋了民心。鼓舞了士气,已经成为全国军民心目中的中流砥柱,安毅和他的将士们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也无人可比,就连整个中央政府都比不上,因此,要是不能说服安毅对中央政府和蒋介石的决策予以支持的话,其可怕的后果实在难以想象。

杨永泰甚至想到冯玉祥等人或者共产党会不会见此良机,秘密派遣人员前去策反安毅,想到与安毅保持良好关系并拥有大宗贸易往来的欧美各国会不会借此机会,将安毅扶持为他们的代理人……可以说,想得最远、心思最为细密的杨永泰最了解蒋介石,他也知道自己的担忧同样是蒋介石最深切的担忧,他杨永泰能够想得到的地方,拥有强硬政治手腕和政治敏锐力的蒋介石同样能想得到,要是蒋介石想不到,也只是暂时想不到,是因为蒋介石“身在庐山中”而一时无法克服的短暂迷惑。

沉默良久,杨永泰看到蒋介石瘦高的身影仍然伫立在窗前,身边的熊式辉仍在苦苦思索不知何时才能拿出意见,不得不抛却惯有的矜持,主动开口:

“委座,职下认为,委座当支持安毅将军的要求,立即召开中央委员紧急会议,以中央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双重名义,对国家民族的罪人汤玉麟发布全国通缉令。”

“通缉令?”

蒋介石猛然转过身来,紧紧盯住杨永泰的眼睛,三秒钟不到,立刻领会杨永泰话里的真意。

蒋介石回到杨永泰两人对面坐下。长叹一声,难过地说道:“我原想等汉卿后天正式宣布下野之后,才签发对汤玉麟等人的逮捕令,不然汉卿的面子更不好看了,而且从安毅的电报中看,他已经有了提前的布置,只要一声令下,谁也拦不住安毅的行动,甚至包括汉卿和东北军那些已经惶惶不安明哲保身的将领。那小子的臭脾气你们都是知道的,不达目的他决不罢休。”

“委座,不见得吧?怎么说汤玉麟也是个纵横北方半辈子的枭雄,就算虎落平阳,也会有自己安然退隐的方法和渠道。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安将军虽然勇猛善战,满腹韬略,但是要想抓捕汤玉麟这样的老狐狸,恐怕没有那么容易的。”杨永泰笑着摇了摇头。

熊式辉连忙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