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 >

第13章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第13章

小说: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郛自1933年 “塘沽协定”以后,一直是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也就是说是华北最高行政长官, 肖强调以宋代替黄郛的意思就是暗示,宋做最高行政长官,用不着你何应钦来插手。

何应钦、黄郛一直主持华北军政事务。何不必说,自在日本留学时就已和蒋氏结成 亲密关系,而且一直是蒋在军事上依重的第一号帮手。黄郛与蒋的关系更进一层,黄与 蒋在日本时结拜金兰,黄也一直以盟兄自居,在国民政府中一直身居高位。此次再派何 应钦来北平做行政长官,也就是对华北还不肯放手。宋见何时,何代表中央任命宋为冀 察绥靖主任,宋坚辞不就,道理也在这里。

12月5日早晨,宋哲元赴西山“休息”,躲进了颐和园。

临行并发表了书面谈话:“危疑震荡的华北大局,自何部长来平,统筹大计,已有转危为安的希望……此后 一切困难问题,当悉听命何部长负责处理。”

史学家谓之,欲擒故纵,此事用兵法解释自然不错,其实,当时宋哲元并没整套对 付何应钦的方案,不过是下马威,常人也会这样做。蒋认为,宋是个单纯的军人,还是 对他有深刻了解。如果说将军们工于心计,昧于方略;对内勾心斗角,对外斗争无方, 宋的水平远远不如何应钦。在中国官场,即使生性单纯,也得认认真真地学习几套官场 套路,否则难治!

何应钦并不以宋的态度为意,因为他本来也想脱身,宋的办法也许更成全他。当前 要处理的最主要问题不是对宋,仍然是对日本人,日本袖珍内阁会议上决定华北自治缓 行,同时也提出要求,要求华北轻度自治。轻度自治是什么样,怎样“轻度”法?国人 能接受,日本人也能接受,当然主要是日本人接受!

高度自治方案流产以后,中日在华北问题处于僵局,关东军、华北驻屯军岂能甘心, 而且已经开始谋划新的方案。所以为使华北平静而又打破这僵局是刻不容缓的事。何应 钦来北平之前,中央五院院长已经反复密商,作出几条决议,第一条就是接受日方提出 的轻度自治方案,参酌西南政务委员会现状,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其委员由中央委任, 并以宋哲元为委员长。其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如形势许可,即设行政院驻平办事长官职。 这话既矛盾,又有奥妙。“如形势许可”这句话,实对何应钦脱身非常有利。

显然以宋哲元为委员长的政务机构对宋非常有利,受到宋及秦、肖等二十九军高级 将领的欢迎,一切还都顺利,但是保密的,当然是对国人保密。因为这半自治的机构, 是对日妥协的产物。虽然宋为委员长,在委员分配,亲日势力参与,对日政策等方面也 必对日有大步的让步,国人接受吗?

另一方面何应钦代表中央来北平,伤了日本人的面子,日本人不买帐。由殷汝耕出 面,要求响应自治,并以殷署名写了千余言的为民请命书,又组织20余人打着“北平市 民众代表请愿运动”旗帜,到中南海居仁堂门前递交请愿书。同时,日军派遣15架飞机 飞临北平上空低空盘旋威吓,撒传单,请命书中提出两点要求,要求何在5天之内实施, 他们赖在居仁堂门前不走,在大门上撒尿,在卫兵的刺刀上划火柴抽烟。何应钦不敢出 来接见,感到空气紧张很难应付,想动身南返。此时,担任北平城防的三十七师师长冯 治安求见何应钦,话中有话地对何应钦说:“请部长放心,你在北平的安全,我可以完 全负责。”口气虽然恭顺,实已暗示何的命运掌握在二十九军的手中,此时是12月5日, 为此,传出轻度自治之事,4天以后,爆发了学生爱国运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二 ·九”学生运动。这次运动是日本侵略军进逼华北,国民党政府采取妥协投降政策,激 起了全国人民愤怒的结果。学生们游行示威的第一站就是中南海。

此刻,何应钦是风箱里的老鼠两面受气。其实不只两面受气,而是受三面的气,既 受日本人气,又受二十九军的气,同时受民众的气。何应钦如何处理,轻度自治能否实 施,学生运动结果如何,为什么说“一二·九”学生运动是“划时代”的运动?何谓划 时代?我们下回再说。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 第六章

学生抗议华北自治自长城抗战以后,华北自治运动步步紧张,经土肥原登场,运动发展到高潮。国民 政府以至华北当局左抵右挡不过是权宜之计,度过一时,更大的压力随之而来。根据牛 顿动力定律,一切动力,压力越大,反抗力越大。自治运动发展到中国学生运动史上著 名的“一二·九运动”与“一二·一六运动”也是必然。学生运动的深远影响是国民政 府当局和日本人始料不及的。它既种下了“西安事变”之因,又使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观 点得以广泛传播。以至萌透出日后国共两党在中国大陆败胜的萌芽。史评“牵引世局, 至为重大”。宜予一述。

北平学生运动,在“九·一八事变”南下请愿时,国民政府以越出法律范围,将学 生押送回北平以后,士气极为消沉。1933——1934年间,塘沽城下之盟,关内外通车通 邮之事,虽相继刺激,大学学生沉酣歌舞逃课罢考之事屡见不鲜。1935年春天,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皆因红色嫌疑遭受军警搜查,师生受军警逮捕。北京大学的帝 国主义研究会,清华大学的现代座谈会,皆先后被封禁。不久,何梅、秦土交涉事起, 察哈尔省、河北省主席被调免,国民党、中央军被迫退出冀察。《邦交敦睦令》发表, 亲善交涉不变,外交屡屡失利,学生等非无耳目,但因新闻管制,报章消息吞吐含糊, 知国难实为严重,政府有难言之隐。有识之士始因沮丧而失望,继而失望而怨愤,再由 怨愤而疾呼。“偌大华北,已不容安置一张平静的书案。”虽然是宣泄学生心中之忧愤 彷徨,也反映出青年对政府怨望。

据《斯诺夫人扎记》(未发表)记载,1935年10月下旬,燕京大学学生高鸣楷(音 译)建议,联合北平各大学中学学生向国民党六中全会请愿要求言论自由和人权。后经 过数天奔走联络,得到部分同学赞成,于11月1日,用十校自治会名义向六中全会提出请 愿书,其略曰:奠都以来,青年之遭杀戮者,据报纸记载,至30万之多,其遭受拘禁者,更不可胜 计。杀之不快,更施以活埋;禁之不足,复加以毒刑。地狱现形,人间何世……

书末,历举北大、清华集会被禁,吁请政府尊重约法精神,开放言论集会结社自由, 禁止非法逮捕学生。

其十校名称:清华大学、师范大学、燕京大学、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河北省立法商学院、北 平市立第一女子中学、天津中西女学、北平贝满女子中学、北京汇文中学、天津汇文中 学。

请愿书送到南京时,正值汪精卫遇刺,六中全会匆匆闭幕,未及处理。学生深为失 望,而天津日文报纸登出华北民众自治促进会成立消息,提倡中日提携,鼓吹冀察鲁晋 绥五省自立。日本宪兵又四出捕人,爱国青年多不自安。燕京大学学生东北同乡会会长 张兆麟(西安事变时,任西京日报负责人)见平津危急,将为东北四省之后,则欲恢复 学生联合会(联合会在1932年停止活动),发表反对华北自治宣言,要求政府抗日。此 议得到燕京大学同学的赞同。又经过多次接洽与筹备,北平市学生联合会于11月18日在 女一中学内成立。参加学生列名的有22个学校,但除燕京女一中及法商学院,曾有自治 机构外,其余皆以个人身份参加。在当时按教育法令要求,是禁止学校之间成立联合组 织的。

学联会成立不到一个月,平津形势日见恶化,教育界五大校长20余名教授发表反对 华北自治宣言,殷汝耕在冀东成立自治委员会、冀东号日制飞机在北平上空散发传单, 北大校长蒋梦麟被日军传唤,军警搜查北大,并在东北大学捕去学生多人。当时斯诺夫 妇留住北平,告诉燕京大学同学说:君等如对国事欲有表示,则宜在12月10日以前,迟 则华北易主,便恐不及。因斯诺夫妇是美国人与美使馆有联系,其与学生关系也比较密 切,其家中常为学运大本营,学生们对他们的话也很信服。学联于12月3日开第三次代表 会议,作出12月9日游行示威的决议。此时恰何应钦奉命来到北平,学生们决定拟请愿书, 面交何。会议商讨游行示威详细计划12月四五两日分头准备。12月6日在燕大体育馆最后 磋商。参加游行学校计15个单位,即:1。燕京大学学生自治会2。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3。师大各班学生代表联合会4。东北大学级长会5。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三院学生自治会6。交大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学生自治会7。北洋工学院学生自治会8。朝阳学院学生自治会9。华北学院学生自治会10。河北省立法商学院学生自治会11。河北工业学院学生自治会12。北平市立第一女子中学学生自治会13。北平今是中学学生自治会14。北平艺文中学学生自治会15。北平崇实中学学生自治会请愿要求共6项:一、反对所谓自治运动;二、公布中日交涉内容;三、不得任意捕人;四、保障领土主权;五、停止一切内战;六、要求言论集会出版自由。

请愿团组织分工为监察、救护、交通、宣传四组,各组均置领队员与副领队员。遇 军警阻拦,由领队员出面说服,如遇殴击,领队员应坦然接受,死伤不避。领队员倒仆, 副领队继出。大队队形不散,男校学生写标语,印中英文传单,女校学生检习绷带扎缚 与急救止血方法。

会议慷慨热烈如赴国殇,有泣下者。

12月9日,北平天气极寒,温度在零下5度,黎明,男女各校学生如期出发,独清华、 燕大学生因西直门被军警关闭不得入,城内学生千人,沿途整队,呼口号,散传单,说 服军警放出围阻线,沿途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