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问情郎心何去?难得女儿意正浓。
高月仙陪着史建瑭在花园之中转了一圈,虽是频频示爱,史建瑭却情蔻难开。高月仙史建瑭难受的如同木头一般,开口问道:“郭元帅将你我二人姻缘匹配,将军莫非有难言之事?”
史建瑭答道:“实不相瞒,我主河山未定,元帅讨蜀未平,史建瑭岂可在此临阵招亲,耽误大事。有负小姐垂青,还望高小姐勿怪。”言罢,史建瑭作了个揖,闷头而去。
到了次日,郭崇韬率领大军准备出征,本想撇下史建瑭独取西蜀。未想史建瑭却执意要随军出征。
后唐大队人马已是列队飞仙关下准备出征,只见高崇父女出关相送。老将高崇置酒与郭崇韬壮行,先锋官史建瑭早已点齐三千精兵正欲先行,忽闻高月娥喊道:“史将军慢行。”
高月娥走到史建瑭马前,史建瑭赶忙下马相迎。高月仙问道:“将军非去成都不可?”
史建瑭答道:“末将身为正印先锋,当为三军标榜,岂敢半途而废,贪恋儿女情长。”
高月仙言道:“红尘一去将不复还,人生几何?将军难道铁石心肠,无有丝毫留意吗?”
史建瑭答道:“史某去意已决,心如磐石,恕我万难从命。”言罢,史建瑭翻身上马,高月仙一把握住丝缰,双眼依稀劝道:“蜀道奇险,征程茫茫,万望将军三思呀!”
史建瑭嘴上冒出一丝哽咽,叹道:“大丈夫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不负君王丹陛宏恩。建瑭恐与小姐无缘,小姐请勿挂心。”说着史建瑭一把从高月仙手中扽过马丝缰,扭头对三千精兵喊道:“传令出兵!”史建瑭双腿一磕马腹随军而去。
高月仙紧跑几步喊道:“将军!”史建瑭一勒丝缰转身回望高月仙一眼,又催马远去。高月仙眼中含泪,哭丧着脸回至关中。
高月仙站在高关垛口,远望离去的后唐大军风尘而去。从早上到午时,从午时到夜晚,这一天直到残月高悬,高月仙悲心至极,竟是坠关自尽。这真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只为河山负红颜。女儿柔骨生万种,丈夫豪情志磐坚。
玉婉拦马君无意,痴情一死谢姻缘。月仙归天补残月,不枉传说飞仙关。
再讲前蜀皇帝王建,在位十五年,虽有独霸两川野心,到是大治西蜀略有功绩,但是治蜀有方,治家无能。后主王衍继承皇位以来,荒淫奢逸,暴敛民资大造宣华苑,这宣华苑华丽至极,古今罕有,内设一阁命曰飞鸾阁;东西两边是清和宫、迎仙宫,宫中又有重光殿、太清殿、延昌殿、会真殿,宫苑建有降真亭、蓬莱亭、丹霞亭、怡神亭。王衍便与宫中的妃嫔、太监日夜在这宣化苑内宣淫玩乐,不理国政。
后主王衍的母亲徐太后是个贪恋钱财的妇人,整日忙着买官卖官,暴敛钱财。纵然两川富足,但让这么一家人搞得蜀国是朝政荒废,民怨迭起。
这一日,王衍正在飞鸾阁与众妃嫔歌舞宴饮,只见嘉王王宗寿求见。这王宗寿乃是王建养子,封号嘉王,官拜太子太保兼武信军节度使,为人正直,颇有贤能。
王宗寿一见后主王衍,双膝跪倒,叩首奏道:“臣起奏陛下,飞仙关老将高崇献关降敌,大唐先锋官史建瑭半月之内连破葭萌关、白水关,势不可挡。请陛下降旨早拨军粮,散金募兵,以备大敌。”此言一出,两旁的嫔妃乐得是哈哈大笑,王宗寿抬头再看王衍,醉得的鼾声大作,醉不能醒。
王宗寿急得伏地而泣,最后掩泪而退。王宗寿退出宫来,文武朝臣早已早宫外等候,皆是为后唐兵马杀来之事。王宗寿与众人一一行礼,王宗寿无奈言道:“万岁醉而不醒,如之奈何?”
只见有一老者言道:“嘉王勿虑,老夫愿出兵剑门关!众人一看乃是前蜀太师魏弘夫,王宗寿转悲为喜,与众人力请老太师发兵。
太师魏弘夫率蜀兵一万人进驻剑门关,此时后唐的兵马已经屯兵关下。
这日,后唐先锋官史建瑭率三千兵马列队蜀道,这中原之兵入蜀一见剑门关是个个称奇,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只闻号炮三声,关门大开一队蜀兵分列栈道两侧,只见魏弘夫头戴黄金三叉帅字盔 ,身着铁叶黄花甲,跨下一匹五靛花斑马,手中一口囚龙大刀。老太师剑眉倒立,虎目圆睁,一捋颔下长髯问道:“吾乃大蜀太师魏弘夫,来将何人?通上名来!”
史建瑭答道:“吾乃讨蜀元帅郭崇韬麾下正印先锋官史建瑭也,今连破西蜀六关,老太师何不早早归降?免动干戈。”
魏弘夫冷笑道:“娃娃休出狂言,先吃老夫一刀。”话音未落,魏弘夫已催马而出,与史建瑭大战十个回合,只见史建瑭强扫天灵,魏弘夫躲闪不及,那黄金三叉帅字盔被银枪打落在地。魏弘夫自知不是史建瑭的对手,只好败回关中。
史建瑭先胜一阵,且得了魏弘夫的金盔。魏弘夫登城之后,心想单打赢不了史建瑭,还不能乱箭射死他吗?魏弘夫即刻令城内一千弓弩手放箭退敌,顿时剑门关上乱箭齐发,史建瑭下令退兵,但在蜀道之上非同平川,三千人马在狭窄蜀道之上乱成一片,前拥后挤多数来不及逃脱,可叹史建瑭空有一身武艺,未能及时退却反被关上乱箭穿身。正是:
剑门惊险乃雄关,一夫据守万夫难。崎岖本由天注定,霸王之勇也枉然。
连破六关何曾惧?错把蜀道当平川。白袍银枪气盖世,壮志未酬叹扼腕。
史建瑭被射死剑门关,魏弘夫立刻飞章奏捷,请后主王衍发兵增援。偏偏蜀主王衍不但不发兵增援,却兴师动众往秦州游玩。一路上歌舞升平,美人侍驾,让王衍玩的得意忘形。
蜀主大队人马行至梓潼,忽然大风骤起,巨石卷空,树木拔根,左右侍卫皆吓得惊骇万分。王衍问道众人:“此主何兆?”
身旁有太史答道:“此乃贪狼风也,当有败军杀将者。”
嘉王王宗寿劝道:“此乃凶兆,忘陛下以前敌战事为重,速回成都。”
王衍笑道:“王兄多虑,交战在人,风雨在天,无须惊异。”蜀主王衍传诏驾幸绵谷,却不问战事。
史建瑭战死剑门关下,郭崇韬和太监李袭是暗暗叫好,装作哀悼向京师报丧。前蜀太师魏弘夫在剑门关固守虽可保万无一失,奈何军粮已尽,久盼不得增援。
又过两日,剑门关中已有士卒哗变,且人数甚多。实出无奈,魏弘夫心想王衍真是昏庸透顶,大敌当前还有心出游,只得献关投降。
魏弘夫献出剑门关,使得西蜀沿途州县尽皆不战而降,归顺后唐。后唐兵马长驱直入攻占绵竹。蜀主王衍闻得此报,才大惊失色,即刻返回成都。
王衍回至朝中在文明殿急召百官,王衍问道:“诸位爱卿,唐兵已攻克绵竹,成都空虚如之奈何?”见文武百官无人敢语,王衍哭道:“唐兵眼看兵临成都,如之奈何?”
左右的大臣纷纷跪倒,伏地而哭。王宗寿道:“战则必败,降可能生,陛下可效仿刘禅归顺唐主。”王衍无奈,于公元925年十一月在成都城外七里亭向后唐大军投降。前蜀只传两主,共二十三年,乃是十国之中最早灭亡。
后唐灭蜀,前蜀旧臣纷纷献宝求荣,郭崇韬是大敛金银,珠宝满仓。监军李袭一看郭崇韬中饱私囊,却不分自己一杯羹,便怀恨在心,修书告知伶人景进。
自李嗣源被封镇州,郭崇韬出兵西蜀,后唐朝都已迁至洛阳,使得宫中伶人纷纷得宠。伶官景进更是官封银青光禄大夫、侍中兼御史大夫,授勋上柱国。一时间伶官景进权倾朝野,独揽朝纲。
这日,景进在宫中当值,恰巧讨蜀监军李袭的奏章送到,景进观此奏章,赶忙奏报庄宗李存勖。存勖问道:“爱卿掌管监察,以为郭丞相此举当如何处置?”
景进答道:“丞相既已灭蜀,当把蜀国金银尽皆充公,而身为一国太宰,却不能躬亲示范。如今郭崇韬手握重兵,若是效仿刘邦,据西川向东争霸,则中原危矣。”
庄宗言道:“侍中所言有理,密诏魏王为使,前往成都劳军,伺机处决郭崇韬,以了却朕后顾之忧。”正是:
为官最忌起贪赃,一世威名断他乡。
君子不察得且过,小人有心始难防。
庄宗李存勖遣长子魏王李继岌以劳军为名,往西川诛杀郭崇韬,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 六十 回:伶官祸国逼反五候 魏州哗变群诛庄宗
魏王李继岌奉密诏奔赴成都,郭崇韬闻知魏王奉旨犒赏三军,在城外大摆仪仗迎接魏王。郭崇韬将李继岌迎进蜀主旧宫设宴相迎,魏王李继岌言道:“丞相一片盛情,令本王万分感激,只是有万岁圣旨在身,先降旨再饮酒也不迟。”
郭崇韬言道:“既有万岁圣谕,下官当设香案祭拜。”
左右的侍者设案焚香,郭崇韬率众将官接旨。李继岌言道:“本王临行之前,万岁曾有嘱咐,左右人臣不便与闻。”
郭崇韬答道:“即使如此,我当令众人退下。”遂将跟随其后的副将请出。
李继岌见左右无人言道:“郭崇韬接旨。”郭崇韬双膝跪倒叩首听旨,继岌读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丞相郭崇韬奉旨出征,平定西川本当头功。但郭崇韬侵吞蜀中旧臣贿赂,私占蜀宫财宝无数,中饱私囊,隐瞒不报,欺君罔上,有负圣恩!特旨革去官职,夷灭三族。钦此!郭崇韬接旨。”
闻听圣旨如同五雷轰顶,魏王左右侍卫将郭崇韬双肩摁住,五花大绑。魏王李继岌又令亲兵拿下跟随郭崇韬的两个儿子,在宫中当即正法。魏王诛杀郭崇韬,接管西川兵马之事飞章报奏洛阳,侍中景进又令禁军查找郭府灭门三族。
郭崇韬满门灭族,庄宗命太原尹孟知祥就任西川剑南节度使。
自从李嗣源离去,郭崇韬斩首,朝中百官如群龙无首,竟纷纷归附伶官景进门下,百般奉承贿赂以求保官。庄宗李存勖原来文有郭崇韬、武有李嗣源,如今却一再姑息伶官作乱。李存勖骑马打仗势骁勇果断,而让他坐在宫中治理国政,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