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传-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号为“火炬”。
在“大锤”计划和“围捕”计划的讨论过程中,参加讨论的人一致认 为,要顺利地返回欧洲,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预先夺取一个良港,并且必
须在敌人能够摧毁其设施以前全部占领这个良港。由于主要计划不是被取消 就是被逐渐忘却,在 1942 年,大家越来越感到必须对横渡英吉利海峡作一
次尝试,以便从实践中发现夺取一个港口究竟需要做些什么。对许多可供选 择的港口进行的周密研究表明,迪耶普位于战斗机的航程之内,并有一些合
适的军事目标:一个雷达站,一个机场,各种炮兵连,还有港湾和船舶。
联合作战司令部制定了一个计划草案,包括若干选择方案。经过反复 考虑与研究,最后选定了一个方案,由参谋长联席委员会于 5 月 13 日予以
批准。到这时,才决定指派参与袭击的部队。由于所选目标港口正对着东南 集团军管辖区,于是决定由东南集团军的加拿大部队来实施这次袭击。蒙哥
马利是东南集团军司令,自然要直接负责这次袭击的指挥与协调。
蒙哥马利向加拿大第 1 集团军司令麦克诺顿将军和加拿大第 1 军军长 克里勒将军进行交涉,并征得他俩同意,决定由罗伯茨少将所指挥的加拿大 第 2
师实施对迪耶普的袭击。其理由是,由英、加联合部队进行袭击难于统 一指挥。
蒙哥马利是这个时候才上场的,他的部分责任也应当从这个时刻开始 追究。6 月 5 日,参与袭击的部队的指挥官举行了一次会议,会上讨论了是
否应按计划预先用重型轰炸机轰炸迪耶普的防御设施。皇家空军少将利·马 洛里和加拿大的罗伯茨少将反对这个建议,于是预先轰炸被放弃了。蒙哥马
利在其《回忆录》中说,他反对“取消从空中预先轰炸敌防御设施”。然而, 著名军人作家伯纳德·弗格森爵士却在其著作《水的迷宫》一书中评论说:
“蒙哥马利根本没有不同意这种改变。他是作出这个决定的会议主持人,而 且会议记录上也没有关于他表示不同意的记录。”
7 月 1 日,蒙哥马利报告说,在他看来,“这次作战颇有成功的希望, 如果天气良好,能见度达到一般水平,而且皇家海军能运载部队在规定的时
刻和正确的地点登陆的话”。因此,蒙哥马利直接或间接地对代号为“拉特”
行动的第一次袭击负有一定的责任。
作战部队于 7 月 2 日和 3 日上船,定于 4 日或以后的某一天进行袭击。 部队一上船就向他们充分交代作战任务,然后把他们“封闭”在船上。7 月
3 日晚上,天气不好,不宜进行袭击。这种恶劣天气一直持续到 7 月 8 日原 定可以袭击的最后一天。于是部队下船分别返回营房。袭击被取消后,蒙哥
马利立即写信给国内武装力量总司令佩吉特将军,建议“永远”取消袭击迪 耶普的计划。因为他认为,由于袭击多次延期以及参与其事的部队太多,秘
密已无可挽回地泄露出去了。他说:“如果要对欧洲大陆进行袭击的话,无 论如何应让他们选择迪耶普以外的其他目标。”8 月 10 日,蒙哥马利离开英
格兰,到北非沙漠指挥第 8 集团军去了。
蒙哥马利的建议未被采纳。夺取迪耶普的血战终于在 8 月 19 日发生。 蒙哥马利于当天晚上听到袭击迪耶普的消息时,他正在第 8 集团军司令部以
司令官的身份款待丘吉尔。”
加拿大军同与他们合作的突击队员作战十分英勇,海军也是如此,但 加拿大军损失惨重。加拿大军的正式战史记载如下:“在迪耶普,一支不足
5000 人的加拿大军队,仅战斗了 9 个小时,被俘人数就超过了尔后在西北 欧战役整整 11 个月中的被俘人数,也超过了加拿大军在意大利作战的 20
个 月中的被俘人数。更可悲的是,阵亡总数达军官 56 人,士兵 851 人,合计 各类伤亡人数为 3369
人。”对于加拿大军的惨重损失,蒙哥马利是没有多大 责任的。假如他的建议被采纳,|Qī…shū…ωǎng|迪耶普袭击根本就不会发生。甚至对于他所
默许的从第一个计划中取消使用重型轰炸机一事,人们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 进行争论。人们会说,难道不可以进行一次卡恩(法国地名)式袭击或一次
卡西诺(意大利地名)式袭击?如果轰炸机把街道都炸得堵塞起来,那么让 坦克登陆还有什么意义呢?
1942 年 5 月 26 日,德、意军统帅部发动了代号为“泰西”的进攻战役, 其最终目标是占领托卜鲁克并挺进到埃及边境。6 月 11
日前,从加柴拉到 比尔哈凯姆之间的第一线支撑点全都落到德、意军手中。6 月 11— 12 日,
英国坦克兵团在中心据点奈茨布里奇地域被击溃。在昔兰尼加的抵抗也遭到 失败,于是零星部队开始乱哄哄地撤退到阿拉曼地区的后方防御阵地。6 月
19 日,托卜鲁克被包围,第二天德军坦克部队立即在空军掩护下开始攻城。 守军尽管储备有大量食物、技术装备和武器,却在 6 月 21
日投降了,33000 名英军官兵被俘。
在这种形势下,布鲁克不得不作出决定:他必须到开罗去,并以帝国 参谋总长的身份亲自调查直布罗陀、马耳他和波斯一伊拉克地区的情况,最
后与驻印英军总司令韦维尔就印缅边界的防御问题进行秘密磋商。但关于第
8 集团军,布鲁克则指出:“很明显,在那里有些事从根本上搞错了,但不 容易判明这些事是什么,以及错到什么程度??危机已经来临,我必须去看
看错误究竟在哪里。为此,我要单独去。
然而,7 月 30 日,即在他动身的前 j 天,他和参谋长联席委员会却突 然接到通知说,首相也决定去。就这样,代号为“手镯”的丘吉尔调查组的 人员于
8 月初在开罗集中了,他们是来决定第 8 集团军的命运的。丘吉尔是 绕道来的,于 8 月 3 日到达。布鲁克因为是直接到开罗,所以比丘吉尔早到。
8 月 3 日晚丘吉尔召见布鲁克,并与之会谈至次日凌晨 1 点 30 分。会 谈围绕着这样一个问题:奥金莱克不能再同时担任中东总司令和第 8 集团军
司令这样两个职务了。
第 8 集团军司令这个职务是奥金莱克于 6 月 25 日下午从里奇手中接过 来的。布鲁克当然同意这个建议,但关键问题是,谁来指挥第 8 集团军呢?
丘吉尔建议由戈特来指挥,当时戈特正在指挥第 13 军。布鲁克争辩说,戈 特衰老了;丘吉尔则回击说,那就让布鲁克干好了。第二天一早,布鲁克就
去做奥金莱克的工作,奥金莱克当天下午就同意派蒙哥马利去第 8 集团军任 司令。布鲁克并不认为奥金莱克能和蒙哥马利很好地共事,但他是如此地需
要蒙哥马利,以至于他已经在考虑必要时把奥金莱克调走一事了。
第二天,丘吉尔、布鲁克及其随员们于早晨 5 时 45 分从开罗出发,途 中他们与许多下级指挥官见了面,最后才来到第 8 集团军司令部。丘吉尔尖
刻地说:“我们在一个满是苍蝇和军事要人的大笼子里用早餐。”这个大笼子 当然就是“战斗司令部”了。丘吉尔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进过这种司令部了,
因此他对这种不舒服的环境感到十分恼怒。
早餐过后,丘吉尔在作战指挥篷里与奥金莱克及其助手发生了某种程 度上的争吵。丘吉尔像往常一样要求“进攻、进攻”。军人们则提出了许多
推迟进攻的理由,丘吉尔感到很沮丧,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并命令戈特开车 把他送往他的飞机停放的地方。在途中,戈特意味深长地说他很疲倦,想回
英国去休个长假。当天下午,布鲁克来到第 13 军指挥部与他进一步交谈, 发现他的怀疑得到了证实。戈特说,他的智谋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需要
补充新的人员。
第二天(8 月 6 日),对前线负责人作了变动。正当布鲁克起床穿衣服 时,“几乎是光着身子”的丘吉尔突然闯进了他的卧室,并告诉他说,他的
主意已经拿定了。
在早餐后的一次谈话中,丘吉尔表示,他打算把中东司令部分成两部 分,即分成波斯一伊拉克司令部和近东司令部,前者由奥金莱克负责,后者
由布鲁克负责,而蒙哥马利则指挥第 8 集团军。布鲁克虽然十分喜欢作战司 令部的工作,但他认为自己在驾驭首相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如果继续担
负目前的艰巨任务,就能为英国做出更大贡献,于是他拒绝了这个建议。
然而,就在这一天当中,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布鲁克被子召到英国大 使馆,丘吉尔把一份准备发给艾德礼的电报给他看。艾德礼当时是副首相,
丘吉尔不在伦敦期间,他担任战时内阁主席。该电报除了建议将中东司令部 划为两部分外,还建议亚历山大出任中东司令部总司令,戈特任第 8 集团军
司令,蒙哥马利负责“火炬”行动(即进攻北非的战役)。布鲁克同意这个 方案,尽管他对戈特仍有疑虑。他这样写道:“我可能很软弱。但不管怎样,
在我们作出这个决定后还不到 24 小时,命运之神又插手了。”
战时内阁举行会议,同意了各项任命,但对划分两个新司令部的建议 提出了若干疑问,匠吉尔对这些疑问作了答复,然后于 8 月 7 日下午离开开
罗去视察刚刚抵达的第 51 高地师。但是,命运之神开始干预了。当戈特乘 坐的运输机沿阿拉伯堡一赫利奥波利斯航线飞行时,一架从高空追赶下来的
德国战斗机遇上了它,把它击落了,戈特不幸遇难。这条航线被认为是百分 之百的安全,就连丘吉尔使用这条航线时,也没有给他提供护航。谁知这不
幸的一刹那却偏偏被戈特碰上了。
匠吉尔和布鲁克当天晚上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和陆军元帅史末资一起 商量,最后决定由蒙哥马利接替戈特。布鲁克用电话通知奥金莱克他们的这
个决定,奥金莱克表示同意。于是,丘吉尔向战时内阁发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