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龙床大明王朝六位皇帝 >

第62章

龙床大明王朝六位皇帝-第62章

小说: 龙床大明王朝六位皇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兴献王于孝宗为弟,于陛下为本生父,与濮安懿王事正相等。陛下宜称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妃为“皇叔母兴献王妃”。凡祭告兴献王及上笺于妃,俱自称“侄皇帝”某,则正统、私亲、恩礼兼尽,可以为万世法。{20}

扼要地讲,他们建议,以后嘉靖要称孝宗朱祐樘为父亲,而改称自己亲生父母为叔父、叔母。

朱厚熜见奏,气不打一处来:“父母岂有说换就换的?”发回再议。

五月二十四日,再议的结果出来了:大臣们不单坚持原有意见,还争辩说,本朝历来皇帝对于藩亲,在相应情形下,都只称伯父、叔父,是不能加称“皇”字的,同时自称也径用“皇帝”,后面并不带名讳的;现在,廷议认为皇上对于兴献王可以称“皇叔父大王”,可以在“皇帝”后面加上自己的名讳,明显把兴献王与其他宗藩区别对待,已算格外破例,相当隆重了。争辩的同时,他们还把程颐的《代彭思永议濮王礼疏》专门抄了一份,请嘉靖看,隐约有教训的意思。

嘉靖不吃这套,命礼部“博考前代典礼”,“再议以闻”。潜台词是,别拿程颐压我。

毛澄、杨廷和们同样固执。他们的确重新开会研究了,但只是做做样子,上报的意见丝毫未变。

嘉靖一时没有办法,就来个“留中不发”——把问题搁在那里,以表示坚决不同意廷臣的立场。

皇帝与重臣之间争执不下,已两月有余,闹得满城风雨。面对传闻,有个人静观其变,到了七月初,觉得看出了一些眉目,因此决定出手。

此人姓张名璁,浙江永嘉人氏。他前半生功名不顺,从弘治七年起,二十年来,连续七届会试皆落榜。到了第八次,也就是正德十六年辛巳科,时来运转,终于中了二甲第七十七名进士。此时,他年近五旬,一般而言谈不上有何辉煌前程了。但他并不死心,因为有人曾替他算命,说他不光有中进士的命,还有“骤贵”的命。中进士的预言已然实现,恐怕“骤贵”也不远。他笃信不疑。新皇帝登基以来,他密切关注朝中动向。新皇帝因欲尊崇本生父之故,与朝廷当权派陷于拉锯局面。张璁一面睁大眼睛、竖起耳朵观察,一面用心思考。观察,主要是搞清楚皇帝的决心到底有多大,如果陛下本人态度不够坚决,那么以杨廷和在朝中如日中天的威望和势力,他张璁贸然出手,下场一定是逮不着狐狸还惹一身骚。至于思考,则因此事实质在于如何阐释礼学的精神,所以理论上要过硬,站得住,足以和对方抗衡。

嘉靖两次把廷议退回“命再议”,以致搁置廷议不予答复,让张璁确信陛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自信在理论上也找到了突破口。眼下,满朝上下还无一人敢于站在皇帝这一边,跟杨廷和唱对台戏,张璁却断定僵局迟早要被打破。四十七岁的新科进士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能否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皇帝、抢得头功至关重要。建功立业,在此一举。

七月三日,张璁递交了他的《正典礼第一疏》。这是一个转折。此前,以嘉靖为一方,朝臣为另一方,阵线分明。嘉靖几为光杆司令,孤家寡人,除了他从安陆带来的藩邸僚属,没有哪个朝臣敢于附和他的观点。现在,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终于出现,虽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礼部观政进士”——类似尚未正式授职、处在实习期的大学毕业生——但毕竟有不同的声音发出。让嘉靖喜出望外的是,这声音还颇有分量,堪比重磅炸弹。

对这么一颗重磅炸弹,我们只能不吝笔墨,全文译为白话,俾令读者知其详尽:

正典礼第一疏{21}

臣下我个人认为:孝子的极致,是尊亲;而尊亲的极致,是竭尽一切和所有,加以奉养。

陛下应承天意、顺从人心,继承皇位,立即提出追尊兴献王、更正他的名号,同时派人迎接母亲来京奉养,这完全是发乎内心的孝情的自然流露,是必然的、无法抑止的。

现在,廷议形成了这种意见,说陛下由“小宗”入继“大宗”,应该以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献王夫妇为皇叔父、皇叔母。这种观点,无非是拘泥于汉定陶王、宋濮王两个典故而已,以及程颐所谓“为人后者为人子,不得顾私亲”的说法。对此陛下不能苟同,指出此事在礼学上关系重大,应该广征博考,得到最恰当的结论。我由此深深体会到,陛下具有一颗何等纯孝之心。

从收到的反馈意见来看,都认为廷议是正确的,这恐怕有胶柱鼓瑟之嫌,并不切合实际;其次,也是党同伐异的表现,并不符合圣人之教。对此,至少我是不赞同的。

试问,天下怎有无父无母之国呢?我身处清明的时代,对居然出现这样一种论调深感痛心,不得不出来澄清一些基本原理,为陛下辩护。

最高经典《礼记》说得很清楚:“礼,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而起自于人的情感。”因此,归根结底,圣人是根据人的情感来创作礼制的,以人的情感来规定亲疏、评判嫌疑、区别异同和明辨是非。也就是说,礼绝不违背人情。

汉哀帝和宋英宗,很早就被汉成帝、宋仁宗立为皇位继承人,养于东宫。这种情形下,“为人后者为人子”是说得通的。现在,武宗作为孝宗继承人,居帝位十七年,他驾崩之后群臣遵照祖训、奉武宗遗诏,迎取陛下入继大统。这是另一种继承关系。

我认真研究过祖训。祖训说:“如果皇帝无子,就实行兄终弟及。”孝宗皇帝是兴献王的兄长,兴献王是孝宗皇帝的亲弟弟,而陛下则是兴献王长子。武宗皇帝没有子嗣,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祖训所规定的伦序,实际上就是兴献王以孝宗的亲弟弟取得继承权,从而顺延到陛下这里。所以《遗诏》里面这么说:“兴献王长子,根据伦序应当立为皇帝。”这句话,丝毫没有以陛下为孝宗皇帝之后的意思。陛下是按照祖训规定的程序,直接继位为君的,这跟哀帝、英宗预先被立为成帝、仁宗太子而继位,其公私关系有天壤之别。有人或许感念孝宗皇帝恩泽,不忍心他无后,这固然可以理解。然而,倘使兴献王今天仍然健在,那么当他继承皇位时,显然也没有因此变成兄长的后代的道理吧?

退一步说,虽然兴献王不在人世了,陛下称他一声“皇叔父”还不是特别为难的事,但陛下生母仍健在,而且就在迎来北京的途中,今后如以“皇叔母”相称,那么母子就必须以君臣之礼相见,天底下哪有以自己母亲为臣的呢?

依礼,长子不应该成为别人的后代。况且兴献王只生有陛下一个儿子,虽说利于天下而为别人之后蛮高尚,但无论如何也不存在儿子让自己父母绝后的道理吧?

所以我认为,陛下在“继统”武宗的同时继续尊崇自己父母,是可以的;反之,以“继嗣”身份成为孝宗后代而与自己父母绝亲,是不可以的。“统”与“嗣”不是一回事,继统不必循父死而子立的关系,从前,汉文帝以弟弟身份继统于惠帝,宣帝则是以侄孙继统于昭帝,都没有听说需要以放弃与亲生父母的关系为条件。

仍旧是那句话,礼的本质是人情,抽掉人情这个根本,礼就走到自身反面,成为非礼。

以我个人孔见,今日之事如此处理为善:应该为兴献王在京师建立单独的奉祀场所,来突出尊亲这一最高孝道;同时本着母以子贵的原则,使陛下生母享受和兴献王一样的尊荣。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突出兴献王作为一位父亲、陛下生母作为一位母亲本来应有的地位。

人,都该当自觉认识生命本于父母这个道理;“礼”的探讨者,也都该当用自己的良心去体会礼学真义。可现在有些人,不去考量古礼的根本出发点,反而拘泥于后代的一些典故;不遵照祖训中的明确思想,反而从史书中翻出陈旧的篇章说事,这是我全然不能理解的。

本来,只有天子才可以谈论“礼”。现在,陛下虚心求言,我才敢就大礼问题发表己见。我坚决反对以廷议为大礼之议的正确意见,它将助长后世的实利主义,亦即为了利益而抛弃天伦,这是大大有害于孝道的。

手握威柄的大臣固然可以指点江山,却也不妨碍微不足道的小臣有所献言,这都合乎各自的本分。古训说,遇到什么话违乎你心,一定别忘了考量它是否合于道,遇到什么话与你志趣有异,也要看看它究竟怎样不合于道。有时候,以忠耿的样子说出的话,未必都合于道,同样,好像志趣不高的话,也未必都不合于道。我以上所谈,既不敢献谀陛下而使自己失于忠诚,也不敢为刻意表现自己的什么耿直而误陛下于不孝。一切,都请陛下明断,在我,只愿做到恳切和服从。

秀才就是秀才,头头是道,正本清源,直接从根子上打击“继嗣派”;一句“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一句“圣人缘情以制礼”,让嘉靖吃下了定心丸。

《明史·张璁传》说,此前嘉靖受阻于廷议,自己又无力反驳,正不知如何是好,“得璁疏大喜,曰:‘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立刻批转廷臣讨论。而对方的反应,则“大怪骇”,既意想不到,也很有些慌乱。可见张璁之半路杀出的威力。

为什么?

一来张璁所据理论,确实站得住脚。儒教纲常,忠孝为本,这是人所皆知的。其次,张璁认为论礼不得悖逆人情。“圣人缘情而制礼”,并非他的杜撰,查查《礼记》,这一点是很清楚的——《礼记·丧服四制》明白地写道:“顺人情,故谓之礼。”

其二,张璁的观点不是孤立的,背后有人,而且还是一股颇为强劲的力量。近世学者欧阳琛指出:“考赞礼诸臣之思想渊源的人,多为姚江王门高弟,则此一新旧士大夫集团之政争,实与当时新兴王学及正统朱学之对立有关,此又欲明大礼议之思想背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