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大部被毁,美军丧失了一半重型轰炸机和三分之一以上的战斗机,这是菲律宾的“珍珠港事件”。日军通过这次偷袭,为登陆作战创造了条件。同日,日军一部攻占吕宋岛以北的巴坦群岛。12月10日,日军第48师团田中支队和菅野支队,趁吕宋地区几乎没有舰队,分别在吕宋岛北部登陆并占领机场。
12日,日军第16师团木村支队在吕宋岛南部登陆,占领机场并进一步扩大战果。自11日起,日本航空兵第5飞行集团逐渐转移到吕宋岛已占机场,掩护地面部队登陆和发动进攻。17日,美军仅剩的17架B…17轰炸机撤到澳大利亚。从此,日军完全掌握菲律宾制海、制空权。22日,日军第48师团主力在吕宋岛西岸林加延湾登陆。24日,第16师团在吕宋岛东南部拉蒙湾登陆。至此,登陆日军形成南北夹击马尼拉、围歼美菲联军主力的态势。
诗人将军脑袋“短路”
美菲联军中的美军人数不多,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美军总兵力还不到30万,在菲律宾的美军更是少得可怜,也没有几支像样的部队;至于联军中的菲律宾军队,战斗力约等于零,很多士兵都是匆匆入伍的,连射击姿势都不会。用这样的部队对抗身经百战、堪称虎狼之师的日军,显然凶多吉少。
26日,麦克阿瑟命令吕宋岛上的美菲军队共7。95万人撤向巴丹半岛预设阵地和科雷希多岛,准备长期抵抗。这一撤,从马尼拉出城的3条公路上挤满了推着大炮的牵引车、装载着枪炮的卡车以及小轿车、牛车等。这给了日军空袭美军的绝佳机会,但令人惊奇的是,日机没有前来轰炸。
本间雅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没有在此时出动轰炸机编队,打击地面这股庞大的后撤洪流。显然,本间雅晴以为可能要在马尼拉进行决战,却没有料到麦克阿瑟从马尼拉撤走。面对美军的全面后撤,本间只顾挥兵急起直追,完全忘了这事交给轰炸机就可以解决。更要命的是,他没有运用空中优势摧毁马尼拉北面的两处重要桥梁。这两座桥是撤向巴丹半岛的咽喉要道,只要日军在桥上扔两颗炸弹,就可将美菲联军后撤部队的道路截断。
麦克阿瑟溜走
1942年1月2日,日军占领未设防的马尼拉,并以一部兵力占领甲米地和八打雁,战役主要目的达到。日军认为菲律宾作战大局已定,将海军主力和第48师团调往印度尼西亚,将第5飞行集团主力调往缅甸,仅以第14军的剩余兵力清剿吕宋岛。1月9日,日军开始进攻巴丹半岛,遭遇美菲联军顽强抵抗。美菲联军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山地战、丛林战和阵地战。在交战中,木村支队被围,前来救援的日军被歼一个大队。至月底,日军因伤亡严重丧失攻击力,被迫转入防御,战局一度陷入胶着状态。此时,首相东条英机、参谋总长杉山元已对本间雅晴的指挥能力产生怀疑,甚至要撤他的职,只是因为天皇认为临阵换将不妥才未执行。
其实,日本人不知道,他们离又一次战术上的胜利为期不远。美菲联军已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甚至动用了童子军,也未能打败日军。除了巴丹半岛和科雷希多岛,美菲联军已无路可退。麦克阿瑟几乎要拿父亲留下的手枪自杀,与菲律宾人民共存亡了。但是,罗斯福在1942年2月8日以国家名义,命令麦克阿瑟及其家属撤离菲律宾。2月22日和23日,罗斯福和马歇尔连续给麦克阿瑟发电,允诺让他到澳大利亚去指挥盟军反攻。3月11日晚,麦克阿瑟无奈溜走。离开菲律宾之前,他发誓“我还要回来”,留守的美菲联军改由温赖特少将指挥。
日军控制菲律宾
为了彻底消灭残余美菲联军部队,日军大本营调动在上海待命的第4师团增援本间雅晴。4月3日,日军以第4师团、第65旅团为主力对巴丹半岛再次发起进攻。
双方在丛林中展开殊死较量。美菲联军既无援兵又缺补给,在日军猛烈攻击下,巴丹半岛美菲守军7。5万人(其中美军9300人)于4月9日投降。日军攻占巴丹半岛后,再向科雷希多岛连续实施炮击和轰炸。
5月2日,日军对科雷希多岛实施火力准备,5日在炮火掩护下分左右两路登陆,对岛上要塞发起攻击。1。5万名美菲联军依托坑道工事抗击日军,并组织敢死队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6日,日军后续部队投入战斗,温赖特被迫请求投降,并于次日通过马尼拉广播电台命令所有美菲军队投降。7日,日军占领科雷希多岛。10日,驻棉兰老岛和北吕宋山区的美军投降。18日,驻班乃岛美军停止抵抗。至此,日军完全控制菲律宾全境。
“巴丹死亡行军”
自1942年4月10日起,美菲联军7。8万名战俘被押往100公里外的圣费尔南多战俘营,冒着炎炎烈日穿越丛林,在8天行军途中,日本人根本没把美菲战俘当人看。一路上几乎无食无水,上万人死于饥饿、疾病或虐杀,史称“巴丹死亡行军”。
在8天时间里,很多战俘吃的唯一食物就是一个像高尔夫球大小的米饭团子。幸存者克拉伦斯·拉尔森在他的名为《漫长的回家之路》的书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他写道:“没有食物倒还不是我们最大的痛苦,最痛苦的是没有水,大部分人都快渴死了。他们一路上拼命找水喝,许多人只要看见水就喝,也不管有多脏。旅途中有一个休息点正好在桥上,桥下倒是有水,可是水面上漂浮着绿色的泡沫,你根本看不见水,但一些人顾不得那么多,跳下去便往水壶里灌水,而我没有下去,因为里面还漂着几个士兵的尸体,看样子在里面好几天了,当时的气温有华氏100度(近38摄氏度),你可以想象那水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对此,另一个幸存者汉弥尔顿表示:“更可气的是日本军人,他们简直就是在玩死亡游戏。对许多美国军人和菲律宾军人来说,那样的脏水也是他们的救命水,可日本人一看见有人去取水喝就用刀刺或开枪射击,许多人就因为一口脏水而死在日本人的刺刀或枪口下。即使你有幸逃过了这关,只要你喝了那里的水,也在劫难逃,只不过死得稍慢一点儿,死得更痛苦一点儿罢了,因为河里的水被严重污染,喝了会引发严重的腹泻和呕吐,你会慢慢倒下而掉队,最后的结果还是死路一条。那真是太恐怖了,我实在是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感觉再向前迈一步也是不可能的,可我亲眼看到有人因为走得慢一点儿被日军开枪打死了,所以一下子好像有一个死亡天使站在我身后,推着我向前走。”
07。攻克“远东堡垒”
终于有了“赎罪”机会
日军在进攻菲律宾的同时,打响了马来战役。在1941年11月5日,东京御前会议决定对美、英、荷开战后,寺内寿一大将被任命为南方军总司令;而身在长春的山下奉文中将赶回东京,被任命为第25军司令官,负责进攻马来亚70、新加坡。这让山下奉文积压在心头的重负一扫而空,他曾是发动“二二六”兵变的皇道派核心成员,总怕天皇记恨自己,这次得到重用,感到终于有了努力“赎罪”的机会。
25军由日本陆军最精锐的第5师团、近卫师团、第18师团的骨干编成,共约11万人,东京大本营给山下奉文的任务是在开战100天内越过700公里的马来半岛,从背后攻克有“不破堡垒”之称的英国东方统治中心——新加坡要塞。为了报答寺内寿一伯爵的知遇之恩,山下奉文居然退还了一个师团,只带7万上战场。
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12月9日,日本航空队空袭马来半岛北部的机场,158架英国空军飞机被炸得只剩10架,英国失去制空权,日军在马来亚又一次复制了珍珠港事件。10日上午,英国远东舰队的2艘核心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带领4艘驱逐舰出海寻战,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体现丘吉尔的意图,目的是威慑日本人,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但丘吉尔没想到,这些战舰根本没有空中掩护。舰队出现在马来半岛东部的关丹海面时,被85架日机团团围住,激战两小时,“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被干净利落地炸沉。英国远东舰队覆没,舰队司令菲利普斯上将与舰同沉,日军控制了制海权。丘吉尔无奈地说:“有多少计划、希望和努力,都随这2艘战舰沉入了大海。”其实,他大可不必急着慨叹,最糟糕的事还在后头。
日军夺取了制空权、制海权以后,轮到日本陆军大显神威了。山下奉文率领25军主力从泰国的宋卡、北大年等地登陆,从马来半岛西南穿插,然后沿西海岸向南推进。同时,牵制部队从哥打巴鲁登陆,而后从马来半岛东海岸出击。日军分东西两路,在轻型坦克和空军的支援下隆隆南下,许多日军骑着自行车前进。
12月11日,英军希思将军指挥的印度第11师首先和日军交火,尽管印度军队人数是日军的3倍,但印度军队训练很差,装备处于劣势,军官与士兵的团结度几乎为零,这样一支军队与日军对抗,其结果可想而知。
12月19日,日军西路主力部队占领了槟榔屿上的英空军基地,消除了英军从印度、缅甸方向对马来半岛守军进行空中支援的可能性,然后沿西海岸急速南下。1月6日,东路牵制部队攻占关丹,继而向柔佛州前进。1月11日,西路主力部队攻进马来亚首府吉隆坡,然后继续前进。
日本步兵骑着自行车紧紧追赶撤退的英军,他们三人一排,有说有笑,好像是去看足球比赛。数以千计的车轮汇成一片嘈杂,溃退的英军惊恐万分,以为是坦克在追赶他们。这是因为马来半岛路面灼热,日本步兵骑的自行车很快爆胎,他们干脆剥去橡胶轮胎,只用钢圈骑行,数千辆这样的自行车发出的响声确实有点儿像坦克。英军吓坏了。失败的阴影像瘟疫一样在英军中蔓延,撤退很快就失控了,越来越多的装备被抛弃,落到日军手中。日本空军竟然在英军的机场装上英军的燃料往英军的阵地上投英军的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