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征战天下 >

第535章

征战天下-第535章

小说: 征战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宰相大人实在是给了文俊一次不小的考验!连文俊自己都没有信心,蒙姑娘见疑,也是理所当然!”
“??我相信大哥的眼光,既然大哥将他的一生成败都寄托给了将军,那么我也相信,将军一定能够如大哥所希望的那样,用理智的利剑,压制住人心的动荡!”沉吟片刻,蒙璇坚定的道。
“蒙姑娘过誉了!恐怕只有佛祖,方才能够让自己的心古井不波!”梅文俊苦笑着道:“更何况,梅文俊就算能够克制住自己的心灵,却也无法操控他人!”
“你们在说什么?”
梅可馨很想问这一句话。
虽然,她完全听不懂丈夫和蒙璇之间的对话,但是女人敏锐的直觉告诉她,这一定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话题,隐隐的,甚至还有着金戈铁马的杀气。
这让梅可馨感到了不安,一种十分强烈的不安的预感。
不过,作为一个温柔的妻子,她什么也没有说,便如同以往那样,默默的起身,指挥着仆人将餐桌撤下,然后带着所有人悄悄的离去,整个房间顿时只剩下了丈夫梅文俊和风雨军的少女战神。
“若是如此,蒙璇愿留下来帮助将军,让巴蜀成为大哥最为坚定的后盾!”
几乎是脱口而出,蒙璇在片刻之间,做出了决定。
“多谢蒙姑娘的美意!不过,姑娘还是早日动身吧!
巴蜀的空气越来越沉闷,人心将在沉闷中爆发,文俊身不由己,姑娘却大可不必趟这浑水,也算是文俊对宰相大人的一个交代!”
梅文俊无奈的一笑,正待说话,却见一名府内的从人匆忙的奔来,恭敬的禀告道:“巴蜀各大名门士绅听闻蒙将军到来,如今已经集结在总督府门外,说要为蒙将军接风洗尘!”
“果然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蒙璇的嘴角,微微泛起了一丝冷冷的微笑。
美丽的少女,突然发觉自己真是长大了。
至少,她如今已经多少能够看懂许多以前根本看不懂,或者说压根就不会在意的事情,乃至于人心。
“若是姑娘不弃,请让文俊为姑娘领路!”梅文俊沉声道。
这一刻,蒙璇徒然感受到了一种压力,一种来自于名将的威压。
梅文俊的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坚定,双眼也隐射出锐利的锋芒。


第六章书生论战夏季即将过去,秋季尚未到来。
围困中的圣京城,已经麻木了血战和死亡。
号角和擂鼓的声响,成为了永不间断的奏鸣,人们也习惯了在硝烟和战火中熟睡。
全城最为繁忙的,首推凉国公府。
从早到晚,每天都有无数士兵,川流不息的来回于战场和宰相府第,震动的马蹄声带来了前线最为详尽的战报。
风雨已经连续七天,没有完整的睡过一觉了。
张仲坚的用兵十分老练。
他总是调遣士兵轮番的从各个方向出击。
十倍而攻之!
这个兵法中的定论,显然并不适合如今的状况。
呼兰大军采取的是以点击面的战术,又拥有着高速的机动力,攻击总是如此的飘忽不定且有猛烈异常,促使守备的一方,尽管有高大的城池作为掩护,但是却不得不疲于奔命,四处扑火,伤亡之大,竟然不下于攻击的一方。
而更为糟糕的是,长时间的战斗,令守城的部队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已经堪堪逼近坚持的极限。
“幸好呼兰人的精锐铁骑,不适合攻城!”
对于圣京城至今尚未被攻陷的事实,不止一次,包括欧仁在内的部下们,纷纷抚额相庆,因为攻城的大多是被强征而来的军奴,在野战中表现出强大战斗力的呼兰骑兵,面对坚墙,却只能进行更多属于骚扰性质的奔射,和虚张声势。
“真是如此便好了!”
每当这个时候,风雨却暗暗的苦笑。
不说出来,仅仅是为了不影响士气,但是心中的顾虑却日胜一日。
也许习惯了千里奔驰的草原人确实不习惯、也不喜欢攻城,但是出身圣龙,而且以有朝一日杀回来扬眉吐气为毕生心愿的张仲坚,却绝不可能没有为今天的攻城战,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更何况呼兰立国以来,灭国无数,多少城池都在铁骑的席卷之下淹没,长久的战争,即便是再笨的人,也当学会了一两手绝技,所谓呼兰人不善攻城,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安慰。
这个时候,那位呼兰大国师手下的精锐兵马,一定趁着圣京城吸引住所有人注意力的时候,放手大干吧!
根本用不着多想,风雨便能够猜测出了张仲坚几乎所有的盘算,只可恨自己此时却没有足够的兵马,来把握住这样的时机予以反击,只能够无奈的被张仲坚牵制在圣京,乖乖的帮助对方吸引其他人的注意。
在这样的无可奈何中,风雨只好默默的等待,等待着机会的降临,因此这些日子以来,帝国宰相可谓事必躬亲,唯恐错失了原本就已经微乎其微的机会。
不过,今天和往日不一样,挣扎着已经通红的双眼,强打着疲惫的精神,年轻的帝国宰相此刻正在浏览的却不是战斗的急报,而是一篇瓦报的评论。
“自古以来夺取天下者,固然需要强大的军团,更需要巩固的后方,源源不断的补给,众志成城的民心!而一味依赖武力纵横天下者,不过庞勋之辈而已,或可以纵横一时,却终究将黔驴技穷,落得个惨淡收场!
“故而,如今呼兰之患,不在于其攻城,而在于掠地!若呼兰只是想要夺取圣京,进而威慑神州臣服,则圣京纵然沦陷,圣龙亦将赢取最后胜利。
“若呼兰以攻打圣京为饵,掩人耳目却乘机夺取齐鲁、三晋,并且加以巩固,则圣京纵然不失,圣龙也势必元气大伤??”
“这是你写的吗?”
端坐在太师椅上的风雨,良久方才将视线从这篇评论上收回,抬眼仔细打量着下方的年轻人。
镣铐尚未被拿去,眉宇间却洋溢着飞扬,满身书卷气的年轻人,尽管身陷囹圄,但是没有丝毫的畏怯,听闻风雨的问话,便立即坦荡的答道:“正是学生!”
“听说,你是王姚的门生?”风雨沉声喝问。
他有些吃惊于年轻人的大胆,这种大胆,让风雨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该欣赏其朝气蓬勃,还是该不满其目无尊长。
而相对于年轻人的态度,更让风雨在意的是他的来历--苏杜,荆州人,本次科考的举人,逗留圣京期间,因为诽谤朝政而被关押,因此赶上了这场激烈的战争。
如果说这些经历,还只是说明此人颇有些年轻人的愤激和不安分,那么他和风雪兄妹在突袭凉国公府之前当众喝酒嘻闹,暗地里为正在被血衣卫严厉打击的地下瓦报继续撰文??等等行为,却让人不能不警觉。
荆州--天子--风雪--士林--瓦报--王姚??
官场的沉浮,让风雨第一时间,便将这一切进行了一个可怕的联系,联系的结果,则是风雨军内部产生了一个和天子、风雪等有联系的集团,正在秘密的进行着颠覆自己的阴谋。
这种联系,对苏杜显然十分不妙,尽管还有其他一些事情,诸如他曾经在公开场合赞颂过风雨等行为,似乎可以为这个书生作一些辩护,但是非常时期,又牵扯到敏感的权力斗争,由此而掀起一场牵扯广泛的政治大风暴,不但不是不可能,而且可以说是大有可能。
事实却十分讽刺。
尽管很多比苏杜更有名更有影响的人物,纷纷因为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而被血衣卫盯上,随即无缘无故的消失在了茫茫人海,然而,让风雨最终没有同意血衣卫关于“此人乃是极度危险人物,因此应予以铲除”的结论,并且不惜破格召见的原因,却竟是引发苏杜被捕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所撰写的瓦报评论。
这是一篇十分有见地的文章。
风雨几乎在第一眼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便得出了这样的印象。
因为年轻的帝国宰相惊讶的发现,其中有很多观点,竟然和自己的惊人吻合。
正是这一点,让风雨甚至暂时丢下了激烈的战斗,将原本已经被血衣卫划入黑名单的书生,从地狱的门口拉了回来。
“若是个人才,留下也无妨!”风雨的心中暗暗的盘算。
和大多数的上位者不同,风雨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出于过分的自负,还是一种反常的收集人才的癖好,只要不损害到自身的战略利益,风雨并不介意重用一些立场明显敌对的人,例如朱全,例如梅文俊。
“学生十分敬仰王公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可惜,却始终都没有机会一晤!”面对风雨的盘问,年轻书生不卑不亢的答道。
“哦?”
风雨微微一楞,却没想到竟有这样的关系,当下问道:“你都和什么人来往?怎会想到要结社聚党?”
“宰相大人莫非要晚生做那卖友求荣之徒?”那苏杜扬了扬眉,傲然反问。
“哈哈,是风雨失言!”
面对书生的反击,风雨倒也不以为忤,反而有些欣赏起对方的风骨,当下摇着头哑然失笑道:“不过你既然是读圣贤书的,难道不知君子不党吗?”
“晚生更知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宰相若要做一个独断专行的权臣,自当取了苏某的脑袋警醒后人;若宰相要做一个中兴之臣,难道就不该有一点海纳百川的雅量?”
年轻的书生侃侃而谈道:“晚生等只想藉此机会施展所学,畅所欲言,点评时事,褒善贬恶,何来结党之说?
“更何况瓦报发行,可以让宰相获悉天下民生,得知世情舆论,明了治政利弊,也可以让天下百姓陈诉冤情,上达天听,让四方官员有所顾忌,不敢草菅人命、鱼肉乡里!
“古人尚有「不废乡学」之说,晚生实在无法理解,如瓦报这般于庙堂、社稷、江湖皆有利之事,宰相为何如此忌讳?”
“哼!”
听闻苏杜引用了圣龙帝国之前春秋争霸时期,号称贤相的郑国大夫子,反对废弃可以肆意评论国政的事例,自觉受到了嘲讽的风雨,冷冷的一哼。
“笑话,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官员也当有官员的威仪,若是任凭天下人肆意议论,法度威严不存,那黎民百姓又该如何是从?
“何况,天下舆论若没有一定的限制,任凭各种谣言满天横行,不仅人心动荡,更易为有心人利用,其中后果你可够担当?
“尤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