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雨凝重的神色,终於有了稍微的缓和。
公孙飞扬的这一次骑兵突击,对於整个战局太重要了,他不仅帮风雨保住了近卫军这支最後的战略预备队,而且还挽救了左路危急的形势,为风雨军争取了时间。
时间!
不错,现在最需要的便是时间!
大雨的滂沱,虽然为呼兰人带来了突围的契机,也令圣龙联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长时间的战斗,必定让泥泞的道路成为呼兰骑兵最为不利的制约,这恐怕也是张仲坚在大雨开始的刹那、便急不可待发动攻击的原因之一。
所以,只要能够顶住这一轮猛攻,并且在手中保留一定的预备队,那麽就可以巩固防线,就可以拥有反击的主动权,就可以等到最後一招的实现……
心情大大宽慰的风雨,这才终於有了閒暇,关注起其他的事情。
「上官老将军那里如何了?」
年轻的帝国宰相,开始询问起阻击敌人援军的战况。
相对於主战场的浴血奋战,阻援的战斗似乎开始得有些晚。
这一方面是因为张仲坚的突击完全是因应著大雨的降临,本身就没有充足的协调,另一方面也多少源於呼兰军队内部的一些杯葛,以至於相当部分的军队,竟然在战斗开始时出现了作壁上观的景象。
不过,这丝毫不能够因此得出阻援部队轻松的结论。
由於投入了三分之二的部队围歼张仲坚,所以负责阻援的上官明镜,实际上便是指挥著十三万人的部队和三十多万大军作战。
尽管有著地形的便利,再加上老将军的巧妙指挥,迫使呼兰大军无法完全发挥出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但是毕竟众寡悬殊,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待得战罢,与诸君以敌酋头颅盛酒,畅饮谋醉!」
须发怒张的老人,简短的话语中,透著豪迈和激情。
他伫立在帅旗之下,亲自擂响了震天的战鼓,目送著一队又一队儿孙辈的将士整装而发,奔赴激战正酣的前线。
「老爷爷在背後看著我们呢!」
窃窃的私语,传遍了全军上下。
青壮的男儿,握紧了手中的刀枪。
前方的战友倒下,後方的壮士补上。
骑兵和步兵,冲锋与防守,争夺与反覆,尘土与硝烟,似乎和以往的战争没什麽两样,世界上最强大的农耕帝国,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游牧帝国,在弹丸的土地上,再次展开了生死的角逐。
不过--「我们护卫著全军的背脊!」
这句由风雨原话衍生出来的短句,却因为这一仗而成为了流传百世的名言,凝聚的是骄傲、是自豪、也是责任!
第二章战鼓隆隆
「告诉哈术嗤,三通鼓之后发起突击!」
注视着战场,张仲坚脸色冷峻的说道,心中更是无比懊恼。
这实在是一场不该如此狼狈的战争。
不过话又说回来,似乎每一步都落在了风雨蓄意的安排之中,让人在不甘中不得不产生无可奈何的惋叹--重兵牵制风雨没错,防备圣龙人夺取幽燕没错,风雨军确实没有多少力量投入河北也没错,乘机追杀风雨本身更没错!
然而就在这一系列非常正确、甚至是抢占了战略先机的部署之下,换来的竟是如今深陷风雨重围之中的战略窘境。
「义父,还是先派人增援一下右翼吧!」
小心翼翼的观察了一下呼兰帝国大国师的脸色,韩让建议道。
此刻,在呼兰大军的右翼、圣龙联军的左翼,公孙飞扬发动的反击,非但一举破坏了呼兰骑兵原本胜利在望的突破,而且更如同毒蛇一般插入了对方的阵营之中,狠狠的噬咬着呼兰大军的要害。
对此,韩让不得不感到忧虑。
如今战局的态势和兵力对比,实在太微妙了--由于黑狼军和近卫军的千里驰援,使得河北战场上的兵力对比,从原本的五十万对四十万,变成了五十万对四十五万,再加上呼兰大军必须分兵防守幽云关和幽州城,所以战场上的总体兵力,其实双方相差并不大,但是在局部战场则优劣十分明显。
一方面,上官老将军几乎以一敌三,甚至敌四的在苦苦牵制着呼兰援军;另一方面,风雨则调集了几乎所有剩余的兵马,合围住了张仲坚的十万精锐。
刚才凭借着大雨倾盆和呼兰狂骑军出其不意的猛烈突击,一举让风雨先前获得的战略战术优势大大消减,但是局部战场上的兵力悬殊,却是一个不争的现实。
这种兵力上的捉襟见肘,在气势如虹的突击之初尚未显现,但是久战成疲之后,却开始暴露其致命的弱点,以至于公孙飞扬的突然反击,不但化解了圣龙防线的颓势,而且还反过来危及到了呼兰大军的生存。
「哼,强弩之末,何足挂齿!告诉右翼的乌怵,我这里不可能给他一个援兵,让他死在战场上吧!」
然而,对于韩让的建议,张仲坚根本没有丝毫采纳的考虑。
就冷酷而言,张仲坚此刻的表现并不亚于风雨。
事实上,和风雨一样,张仲坚此刻所关注的,绝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得失,更多的还是整个天下的博弈:如果呼兰人的援军及时赶到,或者张仲坚得以突围,那么圣龙联军势必全盘崩溃,原本就是各路诸侯拼凑起来的军队,只能够接受胜利的辉煌,却无力承受失败的威胁,因此势必会鸟兽散,风雨的地位和影响也将一落千丈,和刚刚取得了江南大捷的萧剑秋相比,此消彼长,神州的权力格局从此发生根本性扭转,外有虎狼入关,内有两雄相峙,前途可想而知。
同样的,如果风雨能够坚持顶住,那么权力跟基本就受到隐隐威胁的张仲坚,恐怕将会失去对呼兰大军的实际控制权,不但会让自己身陷缧绁,而且还将影响到其在帝国的地位和势力,因此此战一败,势必会遭遇呼兰大贵族们的群起攻之、落井下石,处境的危险绝对不在风雨之下。
在这种情况下,风雨拔得头筹围困住了张仲坚,仅仅是取得了战略方面的优势,但是在呼兰大国师随即发动的突击之下,这种优势却已经变成了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有可能带给帝国宰相辉煌的胜利巅峰,也有可能带来灭顶的巨大灾祸。
因此,胜利,张仲坚也同样渴望着这一场胜利,这一场注定了可能改变整个天下的权力格局和历史发展的胜利。
「左路的覆没原本就在老夫意料之中,风雨用兵神出鬼没,麾下将领之中也不乏杰出之辈,猛攻圣龙大军的左路原本就不可能一帆风顺,不过这一切都无关紧要,因为老夫真正注意的根本不在圣龙大军的左路,而是。。」
可能是自觉刚才的话太过于冷酷,不免会寒了将士的心,因此张仲坚在稍稍停顿之后,便作了一些解释。
不过,张仲坚的话,很快便被轰隆震耳的擂鼓声打断,呼兰大国师也因此不再说话,而是将目光紧紧的盯在了呼兰大军的左翼,圣龙大军的右路。
接受着狂风暴雨的洗礼,沐浴着尸山血海之间,一群挥舞着刀片、呼喝着不知所云音调的草原男儿,在战鼓隆隆中,突然像打了一剂强心针一般亢奋起来,从呼兰大军的后方发起了冲刺,沿着前方战友们自觉让出的道路,杀向了一直处于僵持状态而不为人所注目的圣龙联军右路。
这股出其不意的力量,显然打破了整个战线的平衡,圣龙联军的右路,顿时陷入了近乎于崩溃的混乱。
主要由燕家军组成的右路,尽管为了收复故土失地而人人奋勇,但是内心深处却总是挥之不去对于风雨的戒备,而这种心态让幽燕的男儿们一旦面临战局的失利,便立刻产生了可怕的恐慌怀疑的心理,生怕自己成为了风雨的牺牲品或者利用的工具,因此直接导致了右路灾难性的溃退。
一时之间,雨水稀释着血水,血水染红了雨水,圣龙联军的右路,仅在片刻之间便彻底崩坏,之前苦战数个时辰的战果,也在转瞬之间化为乌有。
「难道,天意亡我燕家?」
张兆的脸上,不知道是流淌着雨水还是泪水。
这一刻,他所关心的已经不是什么天下大局乾坤命运了,而是燕家的生存。
无论这一场圣龙帝国和呼兰帝国,风雨和张仲坚之间的战争结局如何,率先溃退导致全军危机的燕家军,丢失的将不仅是往日善战骁勇的荣誉,更丢失了作为国之利刃镇守四方的英名,而这却恰恰是燕家军得以凝聚和存在的根本。
「不,燕家绝不会亡,即便要亡,也当壮烈而亡,豪迈而亡,绝不可能如此窝囊!」
回答张兆,也是回答所有为燕家忧心者的,是燕国夫人,燕老太君。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位满头银发、年逾八旬的老妪,出现在了战场之上,亲自擂响了燕家的战鼓。
站在她身后的,是清一色的女将。
她们无论尊卑、主从、老幼、美丑,都是燕家的妇人,都是燕家军将士们的母亲、妻子、女儿和姐妹。
如今,她们抛下的是昔日的女红粉妆,穿戴着的是戎甲劲服,摇曳着的是威武旌旗,紧握着的是钢刀长矛。
她们紧随在燕老妇人的身边,护卫着这位燕家德高望重的老夫人,用无畏的目光注视着逐渐逼近的敌人,同时也隐含着对于丢盔弃甲的男人们的鄙视。
羞耻,几乎同一时刻在本多悲歌的燕家男人们的心中滋生。
奇迹,在似乎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战场出现。
溃退奇迹般的终止。
逃兵不合逻辑的转身。
毫无悬念的战斗产生了反复。
惨烈而无畏死亡的同归于尽,让高奏凯歌的呼兰人措手不及。
「不错,燕家就算要亡,也绝不能如此窝囊而亡!」
看到了这一幕,张兆立刻抓住了时机,振臂高呼。
「咚咚咚!」
阵阵的战鼓,犹如一次又一次勇气的召唤、荣誉的激励,让幽燕的热血男人开始了自我的反省。
没有退路!
的确没有退路!
家园已经被侵占,荣誉正在遭受挑战。
面前是敌人的屠刀,背后是女人的目光。
只有前进,纵然战死亦慰平生;倘若后退,即便幸存又如何立足人世?
暴雨中,战士们返身;泥水里,勇士们战斗。
也许这已经成为了无谓的牺牲,但是牺牲换来的却是男儿的勇名。
张仲坚面色铁青的看到,自己的军队明明已经给予了圣龙联军最为致命的雷霆一击,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