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好了?”走在前面的少妇猛然回首,双目流露出责备的眼色反问。
“莫非逸如说错了?”
仿佛作错事情的孩子一般,李逸如忐忑的收敛了刚才的兴奋。
“唉!印月毕竟是化外之地,风雨军的权力中心,终究还是在神州。目前风雨军已经占领了天府之国的巴蜀,谁能够担任巴蜀总督,谁便等于拥有风雨军半数以上的实力,而这总督的人选,算来也不过是几位统领、云济、无忧谷的文官或者你和欧仁。”
李中慧带着一丝无奈的说道:“原本算来,随着碧蛇军统领尚兴阵亡,赤狮军统领洛信被贬,剩下几位统领需要驾驭军队,几乎不可能抽身出来;无忧谷的文官向来不为风侯喜欢,而且不通军务,也绝非最佳的人选,剩下的便只有云济、欧仁和你三个人了。”
“你刚刚从印月远征凯旋,无论能力还是功劳都有目共睹,声威正旺,按理是最佳的人选,可惜,如今风侯已经决心任命你为赤狮军统领,总督印月军政,此事不容更改,因此,我们也就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云济和欧仁来竞争了!”
“姐姐何必为此烦心?”李逸如淡淡笑了一下道:“巴蜀看来富庶,实则不过是一潭死水。充其量不过是治理内政和南下对付那些不服王化的蛮族,又怎么比得上印月海阔天空,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
“你是这么想的吗?”略略凝神地望了望身边个子已经高出自己、嘴角也长出淡淡毛茸的弟弟,李中慧这才第一次发现,一直被自己看作小孩子的李逸如,其实已经长大了,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眼光和主见。
“姐姐恐怕是当局者迷!”
对于能够引起姐姐的注意,让李逸如非常得意,当下扬了扬眉,滔滔不绝的阐述起自己的看法来。
“逸如以为,短期之内,风侯绝对不可能自巴蜀出兵图谋中原,因此那天府之国,势必成为风雨军的后院,唯一的作用,便是源源不断的输出物资,来充实和修整大战过后的领地……”
“说说看,为何风侯短期之内,不可能自巴蜀出兵?”
李氏家族的铁血女皇,双目放射出了赞赏的光芒,催促了起来。
“其一,如今北方呼兰,岛国安宇纷纷窥视神州,圣龙帝国国土沦丧、危机四伏,风雨军此刻出兵中原则名不正言不顺,师出无名且亲痛仇快,非智者所为、仁者所取。”
“其二,风雨军大战之后损失惨重,继续一昧的扩展,只能够穷兵黩武,睿智如风侯者,绝对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风侯锐意进取,谋求的是开拓前所未有的疆域,重振神州的辉煌,而不是留恋权势、鼠目寸光,故而远征的诱惑,远比中原的称帝更令人热血沸腾,此其三也!”
李逸如侃侃而谈道:“因此,总督巴蜀,不过是看家理财,虽然重要,却绝非逸如所求;而总督印月则为未来风雨军纵横驰骋天下之先锋,方是逸如之夙愿!”
少年说得神采飞扬,炯炯有神的双目之中,仿佛看到了金戈铁马的壮烈,开疆拓土的畅快,整个人都散发着青春的激情。
作为受到风雨言传身教的年轻一代将领,李逸如并没有执着于中原为尊的传统观念,尤其是这两年异国的征战,更令他发现了在号称“天下中央”的热土之外,其实还有更为辽阔的土地等待开拓,还有更为绚烂的功业等待创建。
何况,在陷入了爱河的少年,心底还隐藏着一个秘密。
虽然已经将塔丝的事情告诉了姐姐,但是心中依旧不安的他也作好了一个准备,那就是如果不成功的话,无论如何,也要利用自己在印月的权势,压制旁遮普邦的锡克教,解决掉辛娜这个多管闲事的女人,将心爱的佳人夺回自己的身边。
因此,能正式出任印月总督,对于少年来说,实在是一件令人满意的喜讯。
“难得逸如你有这样的志愿,也是我们李家之幸!”
并没有察觉到弟弟心中其实还另有盘算的李中慧,笑着摇了摇头,虽然对于李氏家族此次恐怕无望获得巴蜀总督的职位,依旧有些失望,却还是很欣慰李逸如的成长。
说着,定凉侯夫人便中断了这一场谈话,瞭望着前方巍峨的建筑,停住了脚步,伸出纤纤玉指点明了方向,催促道:“快走吧,今天留在凉城的军政要员们都出席会议,你快点进去吧,我随后就到!”
“是!”
少年躬身行了一礼,走过了姐姐的身边,走了几步后,忽然想起了什么,立即止步回首,望向李中慧,踌躇的说道:“关于塔丝郡主的事情……”
“这个以后再说!”
尚未决心是否要成全少年的定凉侯夫人,避开了弟弟满怀期望的眼睛,岔开了话题道:“你快去吧,不要忘了我刚才的叮嘱!”
“是……”少年犹豫了一下答道,似乎预感了其中的不安之处,不过还是不敢违抗姐姐的吩咐,快步迈向了定凉侯府的议事厅。
“夫人,老奴回来了!”
正当少年即将消失在李中慧视线之外的时候,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悄然出现在了定凉侯夫人的身后。
“怎么样?”铁血女皇的声音转为冰冷。
“逸如将军从印月带来的东西十分有效,皇甫华已经完全被老奴控制,而皇甫卿卿等女眷老奴,也已经做好了安排,只是皇甫嵩和皇甫凤,被血衣卫重点监控了起来,老奴始终没有机会接近,因此……”老人垂着手低声说道。
“不要急,慢慢来!”
女人几乎是咬牙切齿的一字一句说道:“既然皇甫世家已经举族搬到了凉州,接下来的日子还长着呢!无论如何,都要让皇甫嵩这个老匹夫,亲眼看着他的儿女妻小违背伦常,让整个皇甫世家身败名裂!”
“是!”老人先是恭顺的应道,继而有些犹豫的说:“老奴只怕风侯会……”
“会怎样?”李中慧回首,冷冷盯着李忠。
这个一辈子效力于李氏家族的忠仆,双眸之中分明流露出受伤的眼神:“幽云燕家、巴蜀皇甫,放心吧,我不会让你们灭亡,但是一定要让你们的后人世代男盗女娼,永无出头之日!”
“欧静不敢认同云济大人的建议!”
李逸如尚未走进议事厅,便吃惊的听见素来沉稳恬静的无忧谷主,竟然也会如此激动的陈述自己的意见。
“司马渊也认为将巴蜀富户全部迁入凉州,实在不妥!”
紧接着响应无忧谷主的,是李逸如此次返回圣龙方才认识的凉州布政使司马渊。
虽然主要作为辅助李中慧、欧静治理内政的风雨军文官系统,在名义上一向以德高望重的圣龙名儒陈善道为首,但是此老爱惜羽翼,高洁自诩,眷恋于书斋之中阳春白雪的理学虚谈,而不屑于实际的政务,因此实权原先是由军师孔宓所执掌,当孔宓由于过分接近李氏家族而被风雨调往印月,最终染病身故之后,便一直都是由从江南躲避战乱而来的司马渊所执掌。
根据姐姐李中慧提供的资料,这个名为司马渊的文人,对于治理内政十分有经验,而且很得无忧谷主欧静的赞赏。
虽然他加入风雨军时日很短,地位却迅速提升。而且不同于自负才高、擅长谋略、不屑于和士林搞好关系的军师孔宓,出身名门且擅长理学的司马渊,很受士林和清流的尊敬,已经俨然有取代陈善道领袖地位的趋势。
因此,眼见无忧谷主和司马渊相继表态,凉州的文官们,顿时有一大半人纷纷附和起来,锋芒所指的,则是云济所提出的迁徙巴蜀富户的建议。
“自古圣龙以纲常伦理治国,百姓定居于土地之上,若无特殊变故便不得迁徙,故而能够确保圣龙千年的安定。纵观古今,凡是黎民安居乐业则天下康盛,若黎民流离失所则群寇狼烟,事关社稷苍生,风侯千万谨慎啊,莫要让那无耻小人乱了天下的纲常!”
“巴蜀豪门历来都是支持朝廷维系地方的柱石,贸然迁徙势必引发激变,内则民众惶惶不安,外则强敌伺机而入,实在是不智之举!”
“当日皇甫世家归降,风侯亲口答应善待巴蜀降者,如今战事刚定,便要将富户迁居,则致风侯信誉于何地?”
纷至沓来的反驳,出自那些满腹经纶的文官们,全都是冠冕堂皇的理由,言之凿凿,群情愤然之下,似乎左右了所有的舆论。任何的异议,都成为了人神共愤的谬论,为千夫所指、天下共弃。
唯有舆情滔滔之下的罪魁祸首云济,却似乎依旧十分悠哉,嘴角边浮起一丝高傲的冷笑,根本不屑一顾的样子。
但是,不管云济如何自命不凡,却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位雄心勃勃的前任麦坚特使,至今尚未真正建立起鼎足而立的新风云世家,因此面对如此激烈的指责,真正会站在云济身边出言应对的,实在是寥寥无几,主要都是一些负责技术革新的官员,在风雨军中人微言轻,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
而剩下的没有出声的官员,几乎清一色都是出自李氏家族一系,他们显然是接受了家主的指示,在这场争吵中坐壁上观,不置一词。
官员们各异的立场,实际上非常鲜明的将风雨军的文官系统,分做了三大阵营。
人数最多的,是由士林清流们组成的官僚集团,主要集中在无忧谷周围。
无忧谷因为收留耿直而不容于朝廷的名士清流而闻名天下,在士林之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而当风雨军初创之际,更在当代无忧谷主欧静的带领下,全力以赴的支持风雨,劳苦功高,因此在风雨军的地位和影响力,都是无与伦比的。
再加上德高望重、有着很大号召力的陈善道和精明强干、主持着实际事务的司马渊来主持大局,几乎把持了整个风雨军的舆论。
这股力量代表着圣龙帝国传承千年的主流思潮,也累积了神州正统的精英力量,虽然过于保守,未必符合风雨的心意,但是却不得不加以重视和安抚,否则便只能够像那个造反的庞勋那样,将自己陷入和整个圣龙帝国相对抗的窘境。
李氏家族则往往处于无忧谷的对立面,数代人积累的基业,在带给了当初羽翼未丰的风雨军人才、情报、财富、网络等强大实力的同时,也给家族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