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狂风闪电般的冲击,很快造成了印月大军步兵方阵左翼的巨大伤亡。来回奔驰的骑兵肆无忌弹的杀入方阵之间,借助冲锋带来的力量和速度,风卷残云一般的扫荡着可怜的敌人,带来的不仅是死亡,更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和恐惧。
如同又加给了饱受重压的骆驼最后一根稻草,数千骑兵的闪电冲击,很快就打破了僵局,看着自己的战友仿佛稻草般的被割倒,原本屡遭打击、士气消沉的印月大军,再也无法支撑下去,战场上的士兵出现了大批大批的投降和逃亡,摇摇欲坠的防线即便将毫不容易安抚下来的战象调集过来也无济于事。
印月大军的防线越来越被挤压,面积也越来越小,幸存的印月人狼狈的躲到了象群结成的阵内,借助笨重的大象暂时暂时迟滞了远征军骑兵的猛攻,但是还没等他们喘口气庆幸,就发现远征军随即而来发动的远射,让这些刚刚安静下来的巨兽再次闹腾起来,这无疑是抽去了印月人最后的依*。
绝望的情绪顿时弥漫在了整个印月大军之中,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已经不再对胜利抱有幻想,谁都明白大军的覆没仅仅是时间的问题了。
所以,在这个时刻当印月的将士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右翼竟然空间能够夺路而逃之后,便再也无心作战了。前方的士兵拼死狂奔,后面的士兵则不顾远征军弓箭的威胁和刀枪的掩杀,喝骂着朝前压去,蜂拥的士兵自相践踏着,为了生存甚至不惜用刀枪面对着刚刚还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无论是笈多还是他的将领如何喝骂申斥,都无济于事,到了最后甚至这些将军们也为了避免作远征军的刀下之鬼或者阶下之囚,明智的选择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忍辱负重。
大会战很快就变成了击溃战。
原本苦苦支撑的印月大军右翼骑兵,看见了本阵的狼狈,率先抽马扬鞭狂奔撤离;尾随其后的是好不容易从远征军的空隙里拼杀出来的印月步兵和丢弃了战象的象兵;至于他们那些依然倒霉的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的同伴,则一边又咒骂这帮自私自利丢下自己撒腿逃跑的同胞,一边又眼红羡慕他们的好运,暗中则向自己敬仰的神灵祈祷着,兀自在为自己逃出生天而奋斗。
故意留下一点点空间让印月人逃逸的圣龙远征军,此时则轻松了很多。步兵们在后面用弓箭和刀枪接受着无心再战的印月人的投降,顺带屠杀着的少数顽抗到底的白痴,骑兵则呼啸着,跃马扬鞭疾驰纵横,尾随追击溃逃的敌人进一步的扩大着战果。
至此为止,圣龙人获取了毫无疑问的胜利。
鉴于另外两支印月大军即将赶到,李逸如非常心满意足的见好就收,吩咐追击的骑兵不要太过于恋战,同时命令战场的步兵迅速收拾战场、整理战利品,准备转移。
年轻的都尉很得意自己指挥的这一场战役,尽管在这之前曾经在居萨罗和日、月河的北岸,这位圣龙帝国西北定凉侯夫人的族弟,都已经用显赫的战功证明了自己今天的地位完全是由于能力而绝非关系获取的,但是和今天的这一仗相比较起来,无论是最后被迫放弃的居萨罗守城战还是在麦坚舰队手中吃了亏的北岸作战,都远远不及今天这一战来得淋漓尽致,充分显露和发挥了年轻人出色的战略战术天赋。
“我军于十月六日重创阿育王朝渡河主力,大捷!”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逸如踌躇满志的命令幕僚向远在千里的凉城发出了大胜的捷报,在因为胜利而有些得意忘形的年轻人看来,如今的印月半岛距离完全屈服于自己的战刀之下日子不远了,这一场的大捷将致命的打击阿育王朝君臣的抵抗意志,迫使他们不得不屈辱的低下脑袋接受自己的条件,甚至用不着风雨再次派遣远征军过来,更用不着和大食、锡克教的同盟,就可以结束印月半岛的战争了。
“我们将为风侯献上一个富饶而又臣服的印月半岛!”
面对着自己的部下,李逸如骄傲而又张狂的宣布,引发了战士们一阵又一阵自豪而又疯狂的欢呼。
“难道不是吗?麦坚的舰队虽然厉害,但是他们只能够航行在水面上,因此早就被渡河的远征军远远的甩开了,一旦陆地上的战局平定,水面上称雄的麦坚人为了避免自己被彻底的驱逐出这块陆地,将势必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充其量不过是努力争取一下自己的好处罢了!
“大食帝国、大陆公国还有锡克教,这些在风雨军艰苦血战中袖手旁观的所谓盟友,他们将被风雨军强大的战斗力和军威所吓倒,百战称雄的远征军将有效的教导他们服从风雨军对于印月半岛的利益分配。
“至于阿育王朝就更不用提了,他们寄托希望的能够运用于野战的大军主力已经遭受了重创,比军队实际损失更为糟糕的则是士气的消沉和悲观情绪的蔓延,那些愚蠢的、贪婪的王公大臣,在这样的打击之下难道还敢和远征军决一胜负吗?
“不,这不可能!这些关注自己的财富和利益远胜于关注自己国家的贵族们,将会逼迫国王接纳风雨军的条件,用出卖整个半岛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安全和财富!”
年轻的都尉如此的想着,他对自己的想法确信无疑,甚至一度还涌出了改变原先的作战计划、乘胜直逼印月城的念头,直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战俘出现在他的面前,方才发现自己其实错得离谱,一个潜在的致命威胁正悄悄的等待着胜利的远征军。
第七章意外相逢
雨过天晴
意想不到的战俘不是别人,正是和风雨军有过多次接触的韦朗达。
当这场战役结束的时候,时间尚未到晌午,在李逸如出色的指挥之下,远征军仅仅用了三个时辰便解决了印月大军,而此时匆匆赶赴这里的另外两支印月援军,最近的也还在百余里之外。
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场辉煌的胜利。
尽管笈多愚蠢的将大军分成了三路,严重分散了印月大军的兵力,但是在战术上他的部署却也无可厚非。
利用有利的地形进行坚固的防御,同时拖延时间等待援军的合围,这样的战术安排有效的化解了远征军战斗力方面的优势,在历史上不乏成功的范例。
只可惜他很倒楣,遇到的偏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还有一支朝气勃勃、斗志昂然的大军。
虽然由于情报的缺乏,令圣龙远征军一头撞上了先一步获取消息、严阵以待的印月人,但是远征军将领们那种对战功的渴望,让整支军队无视于面临的危险和敌人的强大,洋溢着旺盛的战斗意志。
而远征军的战略战术安排,也显然远远高出印月大军的将领们,早在战役尚未拉开序幕,远征军就和印月人的麻木与消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李逸如大胆的运用骑兵迂回奔袭,一举破解了笈多打防御战的企图,迫使其方寸大乱不得不展开正面攻击,从而彻底粉碎了对方分进合击的战略部署。
而当战役开始之后,面对着迎面奔腾而来的象群,料敌机先的远征军此时早就准备好了营寨。
在陷阱、浓烟和火箭的迎击之下,印月人所依赖的象群,不但没有为印月人带来以往无数次的辉煌胜利,反而掉头成为了冲散印月步兵的祸首。
此外,在同时展开的正面骑兵战场之上,印月人仓促之间展开的教条古板的部署,也同样大大逊色于李逸如的集中优势兵力局部突破的战术,很快就成为远征军首先取得压倒性突破的缺口。
最后,远征军采用了圣龙传统的三面包围、一面放生的战术,诱使自觉到大势已去的印月人不再顽抗,轻松的结束了整场战役,从而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避免印月另外两支大军的赶到而旁生枝节。
整个环节丝丝相扣,李逸如自始至终都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
相对而言,对方的统帅笈多以及他的将领们,充其量不过是有着勉强合格的招数跟着应对而已。
然而丧失了先机又无高明的战术对抗,注定了印月大军从头到尾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以至于十万印月大军兵败如山倒,死伤惨重,被杀被俘者不计其数,几乎不成编制,而风雨军却仅仅付出了两千余人阵亡的轻微代价。
这种畅快的大捷,自然令胜利者们士气高涨。
获胜的远征军一边兴高采烈的收拾着战场,一边高声赞颂着指挥他们获取这场胜利的统帅,同时也没有忘了向那些投降的俘虏们挥舞几下手中的刀枪,藉此机会好好过过颐指气使的瘾儿。
而与之相反,作为失败者且又不幸成为俘虏的印月军人则显得垂头丧气,在远征军的驱使之下,放下了武器的战俘们麻木而又忐忑的随着人流前行,带着自暴自弃的情绪默默的等待着未知的命运审判。
韦朗达就是其中的一员。
说起来还真不是一般的倒楣。
作为被阿育王所宠信的大臣,出身印月名门的韦朗达原本也算是阿育王朝之中有名的官员,无论政绩还是仕途都是可圈可点,可惜自从那一年自告奋勇的前往高唐策反当地的地方势力,以作为阿育王远征圣龙的响应之后,幸运之神似乎就远离了这位长袖善舞的贵族。
先是在和高唐心怀不满的头人、土司的聚会上,被那个可怕的圣龙血衣卫统领给当场拿下,然后又被风雨当作了促成和尼、丹、锡三国联盟中的一个道具给戏耍一通,狼狈的返回阿育王朝之后,更是一度被冷落,饱尝了世态炎凉。
及至大战之后为了阿育王朝的安危而费尽周折、呕心沥血促成了同风雨军的停战协议,更是被朝中那些终日尸位素餐、夸夸其谈的王公大臣们视为卖国求荣,极尽讽刺与鄙夷之词。
如今好不容易在巴结了宠妃金姬之后重新被启用,却又充当了一个跑腿的角色,还没有怎么庆幸自己安全离开了怎么看来都应该是圣龙远征军首先打击目标的居萨罗城,就又被好死不死的派往笈多的大营宣读圣旨,恰恰遭逢了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蠢猪!”
虽然不懂军事,韦朗达却还是在心中狠狠的痛骂着那个导致了这场大败,最重要的是居然在危急时刻不顾自己这个钦差大臣自顾自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