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征战天下 >

第232章

征战天下-第232章

小说: 征战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侯……」
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风雨的岳丈李淳,他显然没想到帐内是这番情景,不由得呆了一呆。
「岳丈有什么事情吗?」
风雨心中微微有些不快,酒也醒了三分。
「这是……」李淳微微扬了扬手中的一份密件,看了看身边孙德顺和那两个女子,欲言又止的说道。
他也经历过不少风月场所,自然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不过面对眼前既是自己主君又身为女婿的风雨,倒还真是有点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
「你们先下去!」
风雨暗暗叹了一口气,知道李淳此来一定是有极重大的事情禀告,当下挥了挥手示意孙德顺等人退下。
「是,卑职告退,风侯晚安,李大人晚安!」
孙德顺闻声非常恭谨的带着那两个女子退了下去。
「哼!」
李淳暗暗冷哼了一声,对于孙德顺这个溜须拍马、又给自己女婿拉皮条的家伙,绝对没有半点好感,不过也不好当着风雨的面发火,唯有转身对着风雨引入了正题。
「京城来了密报!」
「快说,怎么一回事情!」
风雨毕竟是创业之人,当下头脑恢复了清醒,立刻投入到了状态之中。
「风侯请看,这是颜如玉姑娘送来的今天朝廷初步确定的内阁名单!」
李淳恭敬的递上那份密报。
只见上面书写了三省六部重要官员的名字:中书省中书令——议政王萧成秋。
门下省侍中——皇甫风(皇甫嵩之弟)。
尚书省尚书令——辅政王萧剑秋。
吏部尚书——公孙展(公孙一系)。
户部尚书——张兆(燕南天智囊)。
礼部尚书——陈善道。
兵部尚书——燕耳(燕南天之侄)。
刑部尚书——诸葛青(中央派)。
工部尚书——李淳。
「不错,不错!」
风雨赞赏的点了点头,颜如玉的确很能干,这份名单把圣龙帝国朝廷最终的官员名字派系整理的一清二楚。
圣龙帝国在内政上主要是实行三省六部之制,中书省首脑是中书令,负责审议和决定军国大事;门下省的首脑是侍中,负责审查中书省的决议;尚书省的首脑是尚书令,负责执行这些决议,下面又设置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分管。
吏部主管人事,户部主管户籍和财政经济,礼部主管典礼、科举和接待外国使臣,兵部主管军事,刑部主管司法,工部主管建设,各部首脑为尚书。这九名官员构成了圣龙帝国的最高政治决策层,作为皇帝的助手处理整个帝国的大小政务。
眼前的这份名单,其实是对于当代圣龙各路势力自身实力的一次大检阅。
燕南天一系掌握了中书省、兵部和户部,实际上也就把国家的决议权和军队财政大权控制了起来,显然在朝政中拥有了绝对的优势。
但是负责审议中书省的下书省却被皇甫家族所控制了,说明皇甫家族也绝不是吃素的,只可惜皇甫家族在具体执行的六部却没有一个席位,对于朝政的影响终究有限,只能依靠结盟来巩固和扩展了。
而萧剑秋虽然拥有了尚书令这个尊位,但是在具体执掌实权的六部中却只有一个刑部,势力比庞勋之乱前自然是大为削减。
风雨军这次却是大为扩张了自己的势力,拥有了礼部和工部,这对于在朝中没有多大影响的风雨军来说算是一次不小的胜利了。
吏部给了公孙家族,则显示出一直没有显山露水的公孙家族依然让人不敢小瞧,也是各方势力对公孙家族的一次拉拢。
至于令狐家族没有一个席位,却也是在情理之中,受到庞勋之乱和安宇袭扰的令狐家族早就不复当年,这一次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昔日的四大家族之一,如今已经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了,很有可能就会被讲究实力、毫不留情的权力斗争所淘汰。
「恭喜风侯,这一次圣京之行果然是收获不小!」
李淳有些激动的说道,既为了风雨军的发展,也为了自己。
身为高丽亡国之人,李氏家族虽然富可敌国,在圣龙经营也有数代,甚至许多族中子弟都已经把自己当作了圣龙人,但是在官场上,却始终都被门户之见森严的圣龙仕林所排斥,像今天这样自己能够进入圣龙的最高权力层阁僚,还真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这一切都不能不归功于女儿当初的果断和远见,也由此可见李氏家族中兴有望,怎能不让他感到激动。
「哈哈,说起来风雨也要恭喜岳丈担任阁僚啊!」
风雨的心情也显然十分舒畅,早把刚才的一点不愉快抛掉了,同样兴致勃勃的对李淳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却听见帐外一片喧闹,隐约间仿佛有人在高声大喊「失火了」,紧接着却见赵亮浑身浴血的奔了进来,气喘吁吁的叫道:「不好了,盖憎天谋反了!」
第十三集龙困浅滩
作者:雨过天晴



第一章突然袭击
火光冲天而起,映红了半边天空。
酒宴过后趋于平寂的夜晚,突然间沸腾了起来。
人在喊,马在叫,到处乱成了一团,昌化城犹如炸开了锅一般,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刚才还在把酒言欢、尽兴而归的人们,已经吓退了酒意,只是面对这场意外变故,却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是好。
“盖憎天谋反!”
这五个字打得风雨心头一阵发闷。
他自问对于这位庞勋的旧部仁至义尽,万万不愿意相信赵亮所言是真的,更清楚这个时候的这场叛乱势必会影响到人们对于风雨军的看法。
虽然对方只是新降的将领,但毕竟也是风雨军的一员,人们一定会因此而对风雨军团结如磐石的形象产生动摇,从而削弱了对风雨军的信心,这对于目前正开辟南北两个战场,同时又面临东面那些圣龙豪门窥视的风雨军来说,实在是雪上加霜。
不过现在并不是追究真假对错,也不是多想后果的时候,现实中的、明晃晃的刀枪正在逐步的逼近,上院已经被四面合围,从下院也传来激烈的喊杀声。月光之下,无数人影在房前房后晃动。
紧接着,密集的箭雨从外面向院子里射进来,密密麻麻插在窗棂上、门框上、地板上,在惨叫声中,风雨身边的不少侍卫也中箭了,身上插着箭杆,仿佛刺猬一般,鲜血从身体的各处流出,上下浴血,如同血人一般。
箭雨过后,人影晃动之间,不知多少兵马喊叫着杀了上来,更有人肆无忌惮的高声叫喝着:“杀了风雨赏银万两!”
“为庞王和死去的弟兄报仇!”
“杀回江南去!”
类似的呼喝此起彼伏,在整个昌化城中回荡,激励着那些叛乱的士兵奋勇上前。
“我这项上人头就值一万两吗?”
不同于身边已经是满头大汗,如同热锅上蚂蚁的李淳,很快就恢复了镇定的风雨冷笑了一声,丝毫都没有把眼前的局面放在心上,呆在了房内,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
而血衣卫四大高手--“断刀”钟进、“银枪”赵平、“快剑”东方玉和“无戟”方白尘,手中按着兵器,挺直了腰杆守卫在房门口,纹丝不动,对于外面发生的一切都视若不见,但是却绷紧了神经,随时都准备着在风雨的一声令下,投入到战斗中去。
至于汇报之后立刻返回一线的赵亮则和耶律留铂一起,指挥着将士奋勇的死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他们毫不示弱地还以怒吼,发出一支支箭矢,敌人中间惊呼惨叫声不断,一具具尸体“啪”、“啪”的倒在地上,但是依然有着不可计数的敌人奋勇的冲杀上前。
双方很快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阶段,赵亮和耶律留铂身先士卒的冲了上前,在金属的碰击声和沉重的喘气声、喉间的低呵声中,展开了一场血肉生死的惨烈搏斗。
狭路相逢勇者胜。
风雨军的侍卫虽然人数处于极度的劣势,但是他们个个忠勇异常,心甘情愿的为统帅奉献自己的性命。
事实上,圣龙末年,土地兼并严重,许多户人口失去了土地,面临家庭财政的破产。而风雨则给了这些破产者以土地,给了那些纯朴的圣龙农家子弟以战斗的荣誉、诱人的财富、做人的尊严、军人的自豪。
所以,风雨军中虽然在高层将领中有一些彼此的对立,但是所有的士兵都很崇拜风雨,不仅仅是因为他不断的带来胜利,更重要的是他给军队带来了战斗的理想--为自由、荣誉、尊严而战。风雨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军队,虽然许多人因此都把他当作了大军阀,但是相应的回报却是军队都忠诚的站在了风雨这一边。
以至于即使在日后风雨兵败最低谷的日子,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农依然无怨无悔的把自己尚在稚龄的子女送上战场,交到风雨手中。经受战火与生死的考验,捍卫风雨军的理念。这一切都是城中的达官贵人、将军元帅所无法做到的。
作为农民土地的保卫者和民族振兴的推动者,风雨一直都是这些质朴的青年们心中的偶像,这些士兵永远的统帅。
而风雨麾下的这些年轻的子弟兵,即不是专制君王座下被强制的壮力,也不是一心只想着发财升官的武夫,他们被风雨那种独特的魅力所感染,为了自己的土地、尊严、荣誉和前途自觉自愿的战斗着,誓死保卫统帅安全的神圣感洋溢在心头,这样的军队只要一息尚存,就会永远死战不休。
在这场叛乱之中,这支军队的忠诚和战斗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检验和体现。
年轻的士兵们,是如此的奋不顾身。他们喊杀着冲上前去,挥舞着大刀,刺杀着长矛;大刀钝了、长矛断了,就用双脚踢,就用拳头抡,就用牙齿咬,甚至还有人英勇的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刀枪,让旁边的战友加以斩杀。
那些乱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有遭遇过这样的战斗,一场血战之后,心惊胆寒,只是碍于军令和后方的督导,方才不敢退却。
战斗了半响之后,老天似乎再也不忍目睹这一幕人间的惨烈,烦躁的扯起了一片云彩遮住了自己的眼睛,月光逐渐微弱了下来,双方的视野范围也缩小了。
于是,乱军暂时停止了进攻,黑暗中人头不断晃动,过了片刻,人群中亮起火把的光芒,照亮了一张张血污而狰狞的脸孔。忽然,空中响起“嗖嗖嗖嗖”的声音,穿破了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