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抗战悍将 >

第325章

重生之抗战悍将-第325章

小说: 重生之抗战悍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的话,我都理解了。不过,我现在无法给你确定的答复。我只能先回去汇报,在统一意见之后,才能给你一个明确答复。”

“这个我可以理解。我希望你们不要让我等待太久。同时,我还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不要再为日本人提供帮助了。”

“我会想办法解决的。我们也不想和你们发生直接冲突。”

“我也是。我知道你并不喜欢日本人,我和日本人则是有着国仇家恨。我们是有合作基础的。”

送走了来人,刘建业感到自己说不出来的疲惫。看来,外交这碗饭,真的不是那么端的。

向东侧迂回的日军第56师团于4月20日攻占乐可,尔后向和榜方向急进。日军的这一穿插行动,在第5军和第6军之间打进了一个楔子,这不仅威胁两军的翼侧,而且使远征军的后方要地腊戍门户洞开。

4月21日,日军分两路进攻雷列姆和东枝。

面对这一严重形势,史迪威急调第200师向葛鲁、黑河方向出击,并命令第6军第93师和第49师向南曲依、莱卡一线回防,以封闭第5、第6两军的结合部,阻断日军穿插。4月22日,日军搜索联队攻占和榜,守军退守孟榜。23日,日军增加第113联队一部兵力,包围并击溃了守军,占领了孟榜,24日进占雷列姆。

4月23日,史迪威亲自赶到已推进至东枝外围的第200师前线督战指挥。他根据罗长官的建议,悬赏5万缅甸卢比,以尽速拿下东枝。

第5军于4月21日从密铁拉出发,乘汽车向东枝前进。先头骑兵团进至东枝西侧时,东枝已被日军步兵第113联队的第2大队占领。当天骑兵团首先向东枝日军发起攻击。24日拂晓,第200师投入战斗。战斗至25日,将日军击溃,收复了东枝。25日,第200师夺回东枝。但是,向西回防的第6军部队刚刚与日军接触便溃不成军,仓皇向景栋方向撤退。24日,第六军军长甘中将报告,他手中已无兵可以指挥。尽管第200师从东枝截断了日军第56师团的后路,但该部日军竟完全不顾后方情况,径直以每日机械化行军110公里以上的速度长途奔袭,闪电般地扑向腊戍。第6军军部退至莱卡,在日军追击下,于26日退孟休,收容残部。

当第200师进攻东枝时,第5军于24日夜接到史迪威、罗长官的命令:“东枝攻克后,即返曼德勒,准备会战。”但同时又收到参谋团的指示:“督率所部于攻克东枝后,继向雷列姆北进之敌尾击,断敌退路,以解腊戍之围。”命令与指示矛盾,第5军无所适从。攻占东枝后,又接史、罗命令:“除以第200师向雷列姆方向攻击外,军部及军直应即回师西南,经密铁拉向畔楼(曼德勒南侧)集结。”旋接参谋团电示:“应遵远征军司令长官部之命令行动。”第5军奉令西移。26日东枝再度为日军占领。

当日军攻占孟瑙并迅速向腊戍迂回时,最高统帅于25日紧急电令罗长官:“当先以保守腊戍为主,并尽可能求该方面之敌而击灭之。”但是史迪威、罗长官仍坚持要进行曼德勒会战,没有以主力增援腊戍。相反,原先在腊戍的一个师也被调往曼德勒,继续准备进行曼德勒会战。原本已经抵达腊戍的第54军也是要被调走的,被刘建业以汽车数量不足为理由强行扣住了。

原在腊戍的军事委员会参谋团已于22日撤离腊戍,转至保山。只有作为副主任参谋的刘建业被留了下来,担任军委会在这里的代表,协助防守腊戍。

26日,第8军先头部队抵达腊戍,两天以后,也就是28日,第8军主力抵达。这一天,军事委员会下达了命令,以第54军黄军长为腊戍方面的指挥官,第8军郑军长为副指挥官,刘建业为参谋长,构成腊戍防卫司令部的主要架构。后续的第71军也将在今日抵达腊戍,接受统一指挥。

对于刘建业来说,他又一次和自己的老上司黄军长合作了,而且,第8军的郑桂庭军长也是有过合作经历的。对刘建业来说有一个好消息就是随着第8军一起到达腊戍的还有刚刚从内地的兵工厂出厂的近百门火箭炮,还有300余支火箭筒和配用的弹药。这些火箭炮和火箭筒已经被国民政府赋予了正式的名称“中正式”。

4月25日,史迪威、罗长官、杜军长与亚历山大上将等英军指挥官在皎克西召开会议。会议认为盟军的前线部队已陷入危险境地,遂决定放弃曼德勒会战,撤往伊洛瓦底江以北。随后,史迪威和罗长官对远征军部队的行动作了部署:第6军东渡萨尔温江,向景栋方向集结;孤悬东枝的第200师,就近向第6军靠拢;远征军主力包括第5军新22师、第96师和第66军,经曼德勒北渡伊洛瓦底江,退往英多、八莫、密支那方向,据守缅北三角地区,以确保印度——密支那——昆明的空中走廊。

4月27日,史迪威从皎克西撒到曼德勒以北约80公里的瑞波,在那里设立了他的指挥部。第二天,他又轻车简从返回曼德勒前线,指挥远征军部队后撤。现在,重新打通滇缅路已不可能,唯一的希望就是保住印度至昆明的空中走廊。如果丢失缅北,美国对华的空运物资就只有绕道飞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了,那将是一条十分危险和艰难的航线。

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罗斯福总统也很重视这个问题,他在4月28日致电最高统帅,明确表示:“一定能够找到把军火和飞机送到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军队手中的途径。……一个不可征服的中国,不仅会在东亚,而且会在全世界,为实现和平与繁荣发挥作用。”

就在中国和英国方面紧急调整作战部署的时候,日军第56师团于28日攻占腊戍前面的最后一个门户——昔卜。从昔卜前往腊戍已经只有不足一天的路程了。

“培我兄,桂庭兄,现在日军第56师团已经占领了昔卜。腊戍可以说是门户大开。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坚守腊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整个远征军的后路。想必两位大哥都能明白这一仗的意义吧?”刘建业在指挥部里对两位黄埔前辈说道。

第二部

第二百四十七章 … 缅甸悲歌(十二)

“这一仗的意义非常重大,我们时间上比较仓促。这一点我们不占先机啊。”黄军长说道。

“而且,第56师团是机械化推进,前进的速度很快。我们很难应对。”郑军长跟着说道。

“他们是想要用迅速的推进,抢在我们反应过来之前就一举切断我军的退路,迫使我军全线动摇。不过,我们并不害怕他们。我们现在有两个军的部队,还有一个军在后面,只要我们能够顶住他们的前几波进攻,我们就可以在这里形成兵力上的优势,甚至有机会围歼敌人的突击部队。”刘建业说道。

“问题是腊戍城实在太小了,我们的兵力虽然多,也没有办法完全展开。”郑军长说道。

“我们的部队展不开,他们也没有办法展开。这一点对敌我来说是公平的。”黄军长接着就说。

“我们现在还要紧急埋设雷区,遏制他们的推进速度,特别是要把他们的坦克速度降下来。”刘建业说道。

“这一点是必需的。城里面我看摆上一个师就可以了,其他的部队在侧翼和后方展开,随时可以增援城内。替换下来的部队还可以得到其他部队的掩护以利于休整。”黄军长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样倒是不错,我们可以耗的起。他们就未必了。腊戍还有1万多吨的物资,现在正好可以用来维持我们的补给和作战需要。”郑军长说道。

“要是我们熟悉这里的地形就好了,我们就可以抄日本人的补给线了。我就不信他的坦克汽车没有了油料,还能开得动。”刘建业带着一丝遗憾的说道。

就在这时,一个参谋跑了进来说道:“报告三位长官,城外出现一支人数很多的队伍,其他情况不明。”

“快,下令部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黄军长连忙下令说。

过了一阵,参谋又跑了过来,说道:“他们派来一个人,说是要求见三位长官。”

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刘建业说道:“请他到司令部来。”

过了不到十分钟,一名穿着接近中国明朝服装,头上梳着发髻的男子在参谋的引导下走了进来。

“原来是杨守备。你可是差点把我们吓了一跳。”一见到这名男子,刘建业就放下了心。

见到其他两人的疑惑眼神,刘建业连忙向两边介绍到:“我向两位大哥介绍一下,这位是掸邦果敢地区的世袭守备杨天荣,也就是缅甸旧国王册封的世袭果敢土司王。杨守备,这两位是第54军的黄军长和第8军的郑军长。果敢地区主要是明朝的遗民后裔,实际上就是我们汉人,在缅甸这里叫做果敢族。”

两边寒暄过后,刘建业问道:“杨守备这次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杨守备说道:“我回去以后,召集部属,和他们说明了大军此次作战的重要意义。他们纷纷报名,要求和中原来的大军合作,把倭人赶走。”

“多谢你们了,不知道这次你带来了多少人?”

“也不算多,经过挑选以后只有两万多人。”杨守备谦虚地说道。

刘建业被深深打动了,当时的果敢地区果敢人总数不超过30万人。一下子就出动了两万多精壮,这可不是一般情况下能做到的。如果,这一仗打败了,果敢地区绝对可以说是会元气大伤的。

“两位大哥,我们一起到城外去见见杨守备带来的人马吧。”刘建业对两位军长说到。

“好吧,就麻烦杨守备带路了。”黄军长率先表了态。郑军长也紧接着表示了赞成。

在城外,刘建业见到了杨守备带来的两万多人马。

见到这些坚持穿着明朝时的汉装,队伍的前面抬着武圣关公像的队伍,刘建业的鼻子直发酸。这些明朝皇族,士大夫和军人的后人,即使时间过了二百余年,身在异域,仍然坚持保持着民族的传统,既不臣服于清朝皇帝,也不受制于英国殖民政府,依靠萨尔温江这一天险傲然独立,连官职都是沿用的明朝武官官制。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