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同为唐朝人的孙思邈却对科举考试一点也不感冒,甚至唯恐避之不及,更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是,他曾数次拒绝了几代皇帝亲自发来的希望他进京做官的邀请函。
那么,孙思邈是怎么想的呢?他有着什么样的追求呢?
孙思邈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并非附庸风雅之辈。他自幼天资聪颖,与众不同,七岁上学时就能“日诵千余言”,弱冠之年已通晓诸子百家,尤善谈老庄道家之学,并且还喜好钻研佛教典籍,被人称为“圣童”。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朝野士庶,威耻医术之名,多教子弟诵短文,构小策,以求出身之道。医治之术,缺而弗论”,孙思邈生活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求仕之路,选择了悬壶济世救民于苦痛的行医生涯,这与他自己幼年的一段经历密不可分。
孙思邈小时候曾经患过风疾,为了治病,父母带着他到处登门求医,最后虽然把他的病治好了,但他们家却已是家产罄尽,徒有四壁。因为时时想起自己的痛苦经历,而且经常耳闻目睹老百姓们“看病贵、看病难”的窘境,孙思邈早早就立志做一名苍生大医,为广大民众解除身体和精神痛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以历代名医为榜样,刻苦钻研医药典籍。对于诊疗疾病的方法、采药的常识、制药的程序和养生保健之术,凡有一事长于己者,他总是不远千里,伏膺取决。所以,在二十岁左右时,孙思邈已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
孙思邈不但重视书本知识,善于学人所长,而且极为注重实践。他走遍了家乡关中的山山水水,而后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南下到现在的四川考察风土人情,采集药材,炼制丹药,并沿途为百姓施诊治病。他此次南行丰富了医药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实践经验。他在峨眉山道士处得到了高子良服柏叶法,在江州(今重庆江津)治愈了湘东王的脚气病,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刺史李文博治愈了消渴病(类似于现在的糖尿病)。在此期间,他亲自为600多名麻风病人做过治疗。归途中又为梁州(今陕西汉中)汉王李元昌治疗水肿,为陇州韩府君用马灌酒治疗风疾,都获得了成功,还用瞿麦丸治愈了一位中流矢的士兵,使其身上的箭头在服药后自行脱出。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伴随着一个个人的成功救治,孙思邈的名气越来越大,逐渐传到了皇帝老倌的耳朵里。有着贪生怕死、梦想长生不老光荣传统的皇帝们一个接一个地向孙思邈抛来媚眼,希望他朝朝暮暮一刻不离地侍奉在“国家一把手”身边,时刻准备着为伟大领袖消灾祛病。
据说早在隋朝开皇年间,隋文帝就曾邀请孙思邈入朝担任国子监博士,却被孙思邈以生病为由推辞了。
隋末唐初改朝换代之际,为了躲避战乱和朝廷征辟,孙思邈隐居太白山,后又隐居终南山。唐武德年间,他与熟谙佛教“医方明”的道宣法师相识,二人结为知交,每一往来,谈论终夕,最后二人在医学上都获益匪浅。
唐高祖李渊也曾想将孙思邈招来为己所用,据《华严经传记》卷五载:“义宁元年,高祖起义并州,邈在境内,高祖知其宏达,以礼待之,命为军头,任之四品,固辞不受,后游历诸处,不恒所居。”孙思邈曾与亲友说过,待将来社会上出了贤明君主时,自己可以出来做些济世救人的事。
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固然是一代明君,但他也是长生不老药的超级“粉丝”。唐太宗也曾下了一道圣旨将孙思邈召到京城长安,见到年过半百却依然面色红润、容颜不老的孙思邈,太宗皇帝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二者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岂虚言哉!”随后准备授以官职爵位,孙思邈仍婉言谢绝。唐太宗想强留孙思邈又怕损坏了自己在老百姓心中的光辉形象,只得顺其自然,允他还乡。孙思邈走后,唐太宗继续搜寻服用据说可以使人长生的丹药,一面服药,一面心中发狠:难道没了张屠户就吃带毛的猪不成?没有你孙思邈,我照样可以长生不老!结果事与愿违,还不到50岁,他就因为服用丹药引起的汞中毒而“仙逝”了。
唐高宗一直是个病秧子(这也是皇后武则天得以掌权的原因之一),当然也希望身边有个老神仙似的医生,于是就在显庆四年(659年)召见孙思邈,欲授以谏议大夫之位,孙思邈辞谢不受。唐政府此时正在编撰《新修本草》(即后来的《唐本草》),就让孙思邈留在长安参与编写,这是孙思邈乐此不疲的工作,他就留了下来。四月,一部图文并茂的《唐本草》撰写完成,共55卷,收录了844种药物,这是世界上首部国家药典。后来,孙思邈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回乡,而后一直生活在故乡耀县的罄玉山。
孙思邈在皇帝们面前能够做到坚持自我,不卑不亢,实属难能可贵。更为可贵的是,他对待病人,特别是穷苦百姓,像春风般温暖,像夏日般热情。
有一天孙思邈正聚精会神地著书立说,忽然有人跑来说南山一年轻人疼痛不止,呼吸微弱,因家境贫寒才拖延至今。他立即收笔,带上药囊装好金针,快速赶到病人家中。孙思邈想用针灸止痛,但古书记载的止痛穴位都扎过了,却还是无济于事,他十分耐心地继续寻找最痛点,突然,病人叫了起来:“啊……是……是这儿!”孙思邈立即将金针扎了进去,疼痛很快就停止了。从此,人身上又多了一个痛点穴位——阿是穴。
作为一名医生,孙思邈不仅具有高超的医疗技术,而且还具有高尚的医德。他认为,医生应一切以治病救人为先,处处为病人着想。凡是到他这里来治病的人,不分高低贵贱,他一律平等对待。
一次,一位得了尿闭症的病人来找孙思邈求医,孙思邈见病人双手捂着像鼓一样高高隆起的肚子呻吟不止,心里非常难过。他想:尿流不出来,大概是排尿的口子不灵。尿脬(膀胱)盛不下那么多尿,吃药恐怕来不及了。如果想办法从尿道插进一根管子,尿也许就能排出来。孙思邈决定试一试。可是,尿道很窄,到哪儿去找这种又细又软还能插进尿道的管子呢?正为难时,他忽然瞥见邻居家的孩子拿着一根葱管吹着玩,脑子里立刻有了主意。他找来一根细葱管,切下尖头,小心翼翼地插入病人的尿道,并像那小孩一样,鼓足两腮,用劲一吹,很快,尿液从葱管里缓缓流了出来,病人的病就好了。
这看似简单的一吹其实并不简单,如果一个医生的心中没有充满对病人的关切,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的。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有感于医方本草部帙浩繁,忽遇急症求检困难,遂博采群经,删繁就简,并结合他个人的学术经验,于永徽三年(652年)撰成了《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共39卷,323门,方、论共5300篇,其内容包括诊疗、针灸、导引、按摩等,相当全面。书中记载的治疗脚气病的方法,比欧州人早一千多年。他把妇、儿科放在卷首,以视重视,他还找到了复方,一方可治多病和多方可治一病的方法。
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两字命名他的医学著述。《千金要方》一书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自古至唐初的医药学成就,自面世以来一直备受医家和学者之尊崇。
永淳元年(682年),年逾百岁的孙思邈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嘱咐家人薄葬,不藏冥器,不宰杀牛羊举行祭祀活动。但孙思邈“功在生民,则民祀之”,人们为了纪念他,尊其为“药王”,并将他晚年隐居的五台山称为“药王山”。“箫鼓年年拜药王”已成了孙思邈故乡人民千百年来的习俗。
按照儒家设计的人生理想,一个读书人就应该追求修齐治平,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而作为读书人的孙思邈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却同样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笔者相信他比那些王侯将相们更经得起时间的淘洗与磨砺,多少年后,人们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评价也许会推倒重来,但孙思邈依然会神采奕奕地屹立在中华历史的圣坛之上。
第53章 唐代诗坛的老寿星
灿若星辰的唐代著名诗人中得享长寿者并不多,只有白居易、刘禹锡等五位,可谓寥若晨星,而这几位诗人有幸成为寿星恰恰和他们或乐观,或幽默,或超脱,或坚强的性格有关。
公元846年,大诗人白居易在东都洛阳逝世,享年74岁,这在当时已算高寿。白居易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所以,他在成年后取“乐天”作为自己的字,同时他还将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终生恪守的人生信条。到了晚年,他更是远离尘嚣,不问世事,做起了居士,写于此时的《白云泉》一诗颇能反映他当时的精神状态:“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和白居易同时代的另一位老寿星刘禹锡(772…842)则以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傲视王侯的气魄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个独特的剪影。他早年因参加“二王”(王叔文和王伾)的“永贞革新”而被贬朗州,十年后遇赦回到京城,依然激情澎湃,壮志盈胸,挥笔写下了《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结果触怒权贵,再次遭贬去了更远的连州。转眼又是十年,刘禹锡再次返回长安,激情依旧不减当年,一首《再游玄都观》被他洋洋洒洒地写在了青瓦白墙之上:“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晚年他在扬州和白居易老友相逢,感慨万千,为我们留下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放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