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凰涅天下(GL) >

第574章

凰涅天下(GL)-第574章

小说: 凰涅天下(GL)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欠挚模嘶跛涠嗳锤餍衅涞溃饶中疵挥新胪返脑勇摇R帘尽ぢ肺鞯录词挂丫胃鄣木唬踩匀晃司荆锓ǎò⒗酃淖猿疲┳畲蟮陌透翊锔劭谑亲霾坏秸庋摹

他们的船进入客运码头停靠,但远远地也能望见货运码头那边的“巨、多”——巨宗货物堆积如山。除了货多,港口里面的人也多,马车骡车也多,显见是华宋港的数倍。但是,这么大的港口,这么多的人和车马,却保持着整洁干净,这对已经领略过华宋州干净的伊本·路西德来说,还是不可思议——怎么做到的呢?他发现有专门的清扫人员,但是相对于港口的巨大这些人员并不多,那是怎么应付的呢?此外,这么多的人流车马,却也没有出现壅堵现象,甚至拥挤都没有,始终给人一种有序的感觉,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内中管理让人不得不惊叹啊!

范成大回答他的疑惑道:“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人都能做到两样:守礼,谦让。不抢,则不壅,不争,则不挤,此自觉也。”

“礼、谦、让,”安吉夫领会范成大的意思道,“礼,是制度、规则。谦、让,是道德。所以,人人守礼,遵循道德,不需要管,也能自觉行其道啊。”

伊本·路西德知道,这师生两人又在讲他们的儒学道理了——在这个帝国,儒学就相当于哈里法的《古兰经》,是这个帝国从君主到平民都必须遵循的“圣学”。

伊本·路西德很早就从前往东方贸易的巴格达商人口中听说了这个帝国的繁华,后来见过来巴格达贸易的中国商人,从他们那里得到了被他们奉为“圣典”的儒学经书,开始学习汉文,后来又因为麦地那的老师伊本·苏尔结识了在麦地那传教的中国高僧和高道,他们的人品修养和广博的知识让师生俩赞赏,经过交往,路西德对他们言下的“华夏中国”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支持下,决定游历。

就他眼前所见,这个帝国确实是富裕的。在港口里面,最多的就是商人,大大小小的商人,从他们身边拥随的仆从多少可以判断出是大商人还是小商人,但就算是只有一位随从的普通商人,他们身上都穿着在哈里法只有贵族才能穿得起的绸缎衣服。还有那些在码头上给人扛货箱的力夫,他们虽然穿的是粗布衣服,面色却很好,没有那种一看就是处在饥饿中的感觉——路西德在麦地那见过贫民区的穷人,在巴格达港口也见过扛箱的下等平民,很多面色不好,瘦而凹陷。这说明,处在这个帝国底层的力夫生活并不困顿,至少吃得饱饭。

那些商人多数都戴着黑色的帽子,叫“幞头”或“东坡帽”——据说是这个帝国最伟大的“诗人”戴过的帽子样式,路西德目前还没有弄清楚词人和诗人的区别,他认为词就是可以用来唱的诗——这些商人也穿着文士一样的长袍,行为举止优雅,如果不是身边跟着的仆随显露他们的身份,或者观察他们的衣摆上没有范所说的文士的“遥А保痉直娌怀鏊遣皇俏氖俊飧龅酃墓笞濉R蛭飧龅酃暮芏嗌倘艘彩嵌寥寰模簿坷褚牵肺鞯略诼蟮啬恰⒒沃荻技庋纳倘耍堑奶竿戮僦苟己苡行扪热缢崾兜摹胺丁本褪堑湫停苣讶萌擞搿疤袄贰⒋炙住钡纳倘顺对谝黄稹H绻龃犹竿戮僦沟耐庠诶唇玻飧龅酃纳倘艘丫谷讼嘈牛抢醋杂谝桓觥拔拿鳌钡墓取6庵秩现孀乓帘尽ぢ肺鞯略谡飧龅酃挠卫校欢霞由睢⒐袒⑺孀潘晌某鍪榈摹兑帘尽ぢ肺鞯掠渭恰罚跋炻蟮啬牵跋炻蠹樱跋彀透翊铮跋旄窭纱铮跋旃锓ǎ跋斓刂泻!5比唬馐且院蟮氖虑椋衷诘穆肺鞯拢鸥崭湛妓诖笏魏D诘牡谝徽尽

路西德看见,在港口里面还有许多佩刀佩剑的武者。他们有的戴“幞头”帽子,有的不戴帽只系发带,或者戴着那种叫“冠”的,有玉有纯银的,也有不戴冠只插着那种叫“簪”的,也是有玉有银,还有木质的,但木簪中也有那种很贵的沉香木,显然这个帝国的武士比哈里法的武士过得好。

他们穿着的衣服也不同于哈里法武士,有的虽然穿长袍服式,但袍子的下摆不过膝,两侧都开叉,有黑色或蓝色的镶边,这种叫缺胯袍;有的上身穿着窄袖大翻领的短衫,衣长只到臀下,下面穿条纹小口裤,这种叫“胡服”。据说这两种服式在这个帝国王朝之前的一个强盛的王朝中非常流行——这个王朝叫“唐”,路西德在巴格达的史类书籍中见过对这个王朝的记载。这些武士大多穿着靴子,有的是锦缎短靴,有的却是将近膝下的长皮靴——叫“马靴”,这种靴子与“胡服”相配,称为“鞠服”或“骑马装”——这个帝国也流行哈里法的马球,文雅的称呼是“击鞠”,据说这种服式和靴子最初就是因为军中击鞠的穿着而得名,后来流行于帝国的贵族和民间。

路西德在这些武士中,还看到了女性武士,她们也分别是穿着这两种服式。尽管路西德在华宋州就已见识过这个帝国的女子可以“抛头露面”,但对这位伊斯兰信徒来说,女性在外面露发露脸的行为仍然让他觉得骇然、不可接受。

让路西德更难以理解的是,这个帝国除了皇帝和政务宰相外,最有地位的是两位女性。

其中一位,据说地位尊贵仅次于皇帝陛下,她的官职是军事宰相,掌握着这个帝国强大的军队。据说,她是帝国第一高手,是所有武士的王——称之为“大宗师”,她拥有排山倒海的力量,从范的口中他得到了非常肯定的答复,但路西德对于这种“神”才具有的力量会出现在人的身上抱持着不信的态度,认为这是“神化”,因为这位卫阁下在军事上的卓越成就而被帝国的人神化了。

另外一位女性,据说是这个帝国地位最崇高的学者,她所著作的儒学经书,是这个帝国指定的官方学校的教材,范说她是一位学派领袖——当路西德认识到儒学在这个帝国的地位后,认为这位女性的地位大概相当于他们圣教的什叶派的教宗;然而随着路西德对这个帝国认知的深入,他又改变了这个看法,认为这位“先生”的地位比逊尼派教宗的地位都要高,因为她不仅仅是自己领导的学派的宗师,还是南北两个华夏帝国所有儒家学派共同认可和尊崇的宗师。

路西德在《游记》中写道:“……这位儒教的教宗在中国广受崇敬,不仅仅因为她的学问高深,能够最真实、最完整地诠释儒教创始人——他们称为‘孔子’,‘圣人’——的言语教义;而且,更因为她的仁慈品德。

“她创建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慈善会,让所有遭受灾难或窘困的人们都能接受到钱财、粮食、药物以及其他救助,不分贵族平民,富人们慷慨地捐出钱财给这个慈善会,并且以加入到这个慈善会为荣。这是以真实可行的行为,推行、实现儒教的博爱教义,不是将仁慈停留在言语上——这位儒教的教宗,是遵守他们的圣人的正道,最成功的。

“她最大的仁慈体现在对教育的推行上。真主告诉我们,只有知识和智慧才能让我们摆脱愚昧。但是,在哈里法,读书还只是贵族才能拥有的权利,因为书籍的昂贵,只有贵族才买得起。然而在中国,书籍的价格比哈里法要便宜得多,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贫穷的平民买不起书。这位儒教的教宗拥有天才的商业能力,她的手下有许多人才愿意为她所用,建起了这个世界最庞大的书店,很难想象,即使是在中国最遥远的海外州,也有它的门店。

“……所有的儒教经书,每本都以十文中国铜币售出,相当于两个迪拉姆(阿拉伯银币)的价格——而它们的印刷质量令人惊叹,这样的书籍,在哈里法至少要十个第纳尔(阿拉伯金币)才能买到。这个价格显然是没有利润的,而且低于印造它的费用。很难理解这个庞大的书店是如何支撑这种的倒亏的买卖,当然这也不是我要说的重点——重点是这位伊玛目的所为,让这个帝国的平民家庭都能买得起书,从而脱离愚昧。……这是最伟大的仁慈!”

当然,就此时来讲,这位“最伟大的仁慈者”在伊本·路西德心中,还是一位难以理解的“抛头露面”的女性。

而这位女性将是伊本·路西德游历中国最重要的拜访者。

因为,先知穆罕默德说过:“知识虽远在隋尼(指中国),亦当求之。”

所以,按照圣训的求知精神——学者虽为女性,亦当求之。

☆、伊本游记(二)

因为伊本·路西德的要求;几名随从带着行李出外等候,他们则先参观港区。

陆游去吏部报到的时间离截止尚有三日;不需要急着入京;便陪着范成大三人步行参观。

路西德最感兴趣的是设在港内的“出海学习厅”;一个公共的大课室和若干个考试的小间;是对初次赴海外的人设置的学习、考试之地,当然主要是针对士以外的阶层。

路西德后来在《游记》里写道:“……这个帝国很讲究脸面;认为做出没有道德或失礼的事就是丢脸;所以帝国希望每位国民去到海外都有道德礼仪,不能丢华夏的脸面。但是;不是每位国民都能接受相关的教育。于是,帝国发布了一项法令,规定出海的国民必须能够背诵《三字经》,这是帝国孩童开始识字的第一本书,叫蒙书,就是知识和道德的启蒙之书。

“这本书每句都是三个字,带有韵律的音节。方块字是种复杂的文字,十分难学难写,而《三字经》的句式和韵律音节让它简单易读,不需要认字也能背诵。给我们驾车的车夫,是只会写哈里法数字(阿拉伯数字)的下等平民,但他也能随口背出‘人之初,性本善’这些《三字经》的字句,而且能说出其中大意。这是一本识字书,也是一本道德启蒙书,它的编写者是儒学学者,全书贯穿着儒家的思想。

“帝国制订这项法令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