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凰涅天下(GL) >

第534章

凰涅天下(GL)-第534章

小说: 凰涅天下(GL)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可以了吗?还能将朝廷暗中资助的经费集中于佛教,也能节省朝廷的财力——资助一家当然比资助两家的花费少。

卫希颜笑了笑,眼中的神色莫测,“英华,宗教是面双刃剑,我们在使用它的时候也要防止割伤手。单一的宗教信仰,太危险了。”岂能让佛教在吐蕃一家坐大?后世藏。独闹得起劲,就是跟藏传佛教是藏地单一的信仰有关。如果蕃民信佛又信道,或者一部分信佛,一部分信道,即使汉地佛教在吐蕃传教生出了野心,也成不了大患。

世界历史上,为什么印度佛教、吐蕃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有政教合一的历史,而中国却没有?——因为中国有儒家,有道教。

“严格地说,我们这个民族其实没有宗教信仰。”卫希颜语出惊人,她想起与名可秀曾经讨论的“汉人无神论”,唇边浮起一抹笑意,“汉人信道也信佛,多种信仰的实质,就是没有信仰——唯一的、虔诚信仰。人们拜如来、观音、地藏菩萨,也拜玉皇大帝、三清道祖、灶神、财神,与其说信佛、信道,倒不如说,哪个寺庙或道观的香火兴盛就信谁。其实,香火决定了佛祖和三清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卫希颜悠悠调笑一句。

陈如瑛哈笑出声。老师这个言论,真是闻所未闻,但细想起来,还真是这个道理。

☆、信仰之谋(二)

“老师让佛道二家同时入蕃传教;是要分化蕃民的宗教信仰,弱化单一宗教的信仰力。”

陈如瑛想明白了,不由佩服卫希颜的创见和长远谋划;衷心赞道:“老师之策高妙!”

这种下一步棋已构划好整局棋的能力;是她现在还远不及的。

卫希颜淡然一笑;眸子温润;“这可不是我一人的谋划。”

陈如瑛嘻笑一声,表示明白。

最高明的执棋者是她那位师娘呀。

“不过,老师;道教进入吐蕃真的能打开局面?”陈如瑛对此有些疑虑;毕竟道教不像佛教在吐蕃已有数百年传道的历史;大宋佛教此去是分食,道教却属于开创局面了;其难度自是不同。

卫希颜却道:“道教在吐蕃,并非全无基础——道佛二教在大宋同样昌盛,以大宋作为中国的影响,宗教必然对周边邻国产生渗透、影响。”

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在中国远比佛教的历史悠久,经过汉魏两晋的发展,在唐朝时达到兴盛,至大宋则是鼎盛,尤其赵佶当政期间,为求长生之道,崇道抑佛,天下宫观众多,出家道士百万,更兼高道辈出。虽然在传道的广泛上不及佛教,对周边邻国的影响也不如佛教深,但是道教对周边诸国的渗透,还是有的。

“且不提大理国受道教影响最深,以儒、释、道三教并行。你在安南多年,当知道交趾国中也道观、道士,前越朝建有道士制度和祭祀制度,国中信道者颇多。在高丽,王室以儒家治国,崇佛的同时也崇道,修建有大型的王室宫观——福源宫、太清观、八圣堂,供奉道教神仙,举行讲经会,高丽王率百官在福源宫中举行禳灾的斋醮仪式。高丽有名的八关会,是祭祀盛会,除了佛教祭祀活动,也有道教祭天灵、五岳的活动。在倭国,也有道教的影响,比如修验道宗派的修行真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就是源自于道教经书《抱朴子》,‘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卫希颜随口举出道教对邻国影响的例证,这些都是军情司按她的要求整理编录的《国外宗教目》里面的内容,末了她道:“只要存在神仙崇拜、山岳信仰、星象、占卜术、谶纬预言术的地方,就有道教传道的土壤。”

陈如瑛听得眼眉扬动。

卫希颜说道:“吐蕃本土的本教,就是巫术教派,崇拜天地日月、雷电冰雹、山石草兽等自然之物,信仰神灵和鬼魂——这与中原道教源出一类,都是源于远古的巫术。不过,真正的巫术*并没有传承下来,只余有少许的枝叶也经历了时间长河的流失,但对神鬼、自然的崇拜却都完整地传承了下来。”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与其他地方固有的传统的宗教信仰有着同根同源、互通互含的内容,这是道教在吐蕃传教的可利用之处。不止吐蕃,在其他国家传教,道教这种同源优势也是可以利用的。

“不过,道教要想长远,只靠巫术、道法是不成的。恰如修真,不可能流于大众。”

而不流于大众之道,不可能得到广泛流传,时日长久就会衰落下去,或隐退不闻于世间。

“就拿符箓术来讲,当前天师道、茅山派、灵宝派、神霄派,的确有高道传承,能小范围祈雨,能安宅,能消灾……但这种术法传承,有几人能真正掌握呢?会的少,不会的多,到传承沦落,就成为多数道士骗人钱财的把戏了,道教的名声也弄臭了。”在卫希颜那个时空就是如此,真正传承术法的道门已经消失,或者不为人知。

名可秀的师兄苏澹在枫阁论佛道时曾说:“佛教重经,道教重术。”

身为大宋有名的易学大家,苏澹对道、佛二家也深有研究——事实上,大宋的儒学大家都是精通释道儒三家经义的学者。他说这话有深意,佛教重经,只要念经就能传承,故而信众多、传承广;道教重术,如符箓、咒语、占卜术、风水术等,但术难传承,长久下去将面临衰落的危机。

卫希颜佩服苏澹的前瞻性眼光。道教走“术”道,在世间定然比不过佛教的传经之道。

从汉魏以来,道教的主流教派就是术法派,但术法具有“精英传承”的特性,这决定了“重术”的道教不可能广泛传承,后世没有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必然。

当前大宋的道教仍然以术法派为主,其中又以符箓派为首,如茅山宗、天师道、灵宝派。其次是炼养派,又称内丹派,以炼气修行为主,包括炼气修真和炼气修武:其中修真派都隐于深山大泽不出世,行走世间进行红尘历练的弟子也不会现于人前,如卫希颜这样的是特例;而广为人知的炼养派就是道教中的武宗,以炼气习武入道,如崆峒派、青城派。除此外,还有经义派,如上清派,经及多数皇家宫观,太乙宫、万寿宫、洞霄宫等,都是以打坐念经为修行之道。

在卫希颜看来,术法和修真属于道教的“精英传承”,不是普通人可以修行的,只有炼养派的习武之道和养生之法可以普及,但这不是宗教信仰,道教作为宗教要想长远昌盛下去,必得分清内外层次,确切地说,是要分离“道”和“教”,内门传道,外门传教,而外门才是作为宗教存在。

“玉局观是天师道,符箓派……”陈如瑛已经看完卫希颜给的第二份资料,有关大慈寺和玉局观,她忖眉,抬眸,“依老师之言,道教进入吐蕃传教有同源优势,但以术为道的符箓派传教的长远前景不会看好?”

卫希颜的声音清冷而淡漠,“有没有前景,就要看玉局观的做法了。”

她顿了顿,道:“符箓、占卜、风水术,这些道术是很好的敲门砖,只要灵验,就会很快积累起信众,比起讲经传道快得多——这是打开局面的优势。但是要想广泛、长远地传教下去,就要学习佛教的做法。佛教在世俗布道,传经讲故事,以佛经故事教喻世人,告诉信众只要诵经念佛偈,就能产生愿力,消灾解难。如果不灵,那是你不虔诚,或者孽报太多,更需要勤念佛经,勤上香,多做布施,消孽障,积累福报。这种念经而施的传道方法,道教要学。”

道教不利于传教的地方,就在于信徒修行不是像僧人那般念经,而是修习道术或炼内丹,这让信众们怎么学呢?

“玉局观要在吐蕃广泛传道,就必须‘道’‘教’分离,区分内门和外门——内门修行,外门传道。这才是道教长远的方向。”卫希颜说道。

陈如瑛眼中闪过一道光芒,“老师是要变革道教?”

“变革嘛,道录院已经在做了。”卫希颜一向习惯行事之前,谋划在先,既然决定在吐蕃传教,各项准备事宜自然是要做在前头,推动道教的变革就是其中之重。

道录院隶属鸿胪寺,管理道教事务,职司道职迁补、制定斋醮科仪、规定名山洞府活动、选拔道士管勾宫观、管理道冠帐籍等。与其他参与道教事务管理的尚书省祠部司,鸿胪寺寺务司及下属课利司、京城宫观提举司,太常寺神祠道释案不同,道录院的官员一般由道士出任,是道士进行自身管理的中央衙署。

大宪元年,卫希颜以“道宗”身份,推动道教管理改革,在鸿胪寺设立释道事务司,将各部司道、佛二教的职属归统到释道事务司辖下,其中道录院仍然作为道士自身管理衙署,职能增加统为三大体系:一是道士制度、斋醮科仪、传教制度,促进道教活动规范化;二是天下宫观和道院的教务指导,严肃戒律,纯正道风;三是道经体系,包括道教典籍的整理、外语译著、编印、发行等。

卫希颜只是略略提了一下道录院职能的变革,重点还是在“道、教分离”上。

“所谓道、教分离,即指修行之道和传教分离。道教的‘道’是长生之道,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肉。体成仙。这与佛教的‘道’不同,佛教修的是涅槃,求的是脱离轮回之苦,进入西方极乐世界,而道教修的是今世。但是,人间政权能允许‘活神仙’的存在?这是超越政权的力量,必会为朝廷忌惮。道教迄今未受朝廷压制,盖因为师位高权重之故。”卫希颜淡漠的语调道。道教在她那个时空最终衰落下去,与明、清时代统治者对道教的遏制也很有关系。说白了,佛教宣扬修来世、忍耐今生之苦更有利于皇权统治,而道教宣扬的“肉身成圣”则为皇权忌惮。

“道教的‘道’当然不能弃,但作为宗教传扬下去,就要将道旨适当修改,作为传教的教义,不是肉身成圣,而是修福德,死后进入阴间,过六桥,入五道轮回,在世修道,积有大功德者过金桥,入神道,升入仙庭,求得长生。”

道教是五道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