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GL)-第5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能沟通内外的首府亲民官。
正因京城府尹的重要性,开封府尹的职品位在尚书下、侍郎上,本朝开国初,多由亲王兼任,太宗、真宗即位前都曾任过开封府尹,而自真宗之后,除了储君兼任外,再没有哪个臣子能拿到开封府尹这个官职,只能担任低一级的“知开封府”,甚至是低两级的“权知开封府”——临安府因是“行在”,资深者可任临安府尹,但职品降与侍郎同级,然而重要性并不降低半分。
所以,郑彀的宣麻制旨一下,究竟谁来接任临安府,就成了朝堂上很重要的议题。
***
五云山上的消息总是最灵通的。
卫希颜一边看铁卫呈上来的禀条,一边做分析,说是“抛砖引玉”,名可秀好笑不已。
“赵鼎举荐刘一止……”卫希颜念着第一个人名。
刘一止现任荆湖南路转运使兼知潭州(长沙)。
“说起来刘一止在荆湖任上也有些年头了——不过,那边的经界法正推到紧要处,这时候恐怕不能动吧?”
她说着目光往左看去,念道:“叶梦得举荐江南西路转运使李弥逊。”
她咦了一声,“叶梦得和李弥逊有关系?”
“都是苏州吴县人。”名可秀答她。
卫希颜哦了一声了然,同乡、同窗、同门(同一老师或学派)、同年(同年中进士)是官场上的四大关系网,尤以前三者为最,往往在官场中同声气、互为支援。
她又往下看,“胡安国举荐吏科给事中廖刚。”她听名可秀提过这人,与杨时为同南剑州人,程学门人。她当即摇头否定,“之前已经有了一个郑彀,其他执政可不会眼见又一个程门子弟上去吧?”
“范宗尹举荐向子韶。嚯,这应该是赵官家的意思。”临安府尹掌京城动静,赵构焉能不动心?能容忍朱跸坐镇临安府十年想必已是赵构的极限了,当然,与赵构之前没有合心意的人选、或者合心意的人选尚不够资历也有关系,倒不如让朱跸占着临安府的位置——坐得越久,就越招人眼忌,倒时轻轻一推就是墙倒众人推的局面,即使朱跸的背后是宰相也无法阻挠。所以去年朱跸因她与名可秀婚契备案一事而去职不过是个引子罢了。
“不过,应该也合了范宗尹的心思。有个太得力的刑部侍郎,刑部尚书的压力山大呀。范尚书的心胸大概只比鸡胸大那么一点点。”若非向子韶是赵构看中要培养的人,范宗尹早给他穿小鞋了。
名可秀失笑之余不失公允道:“范宗尹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只是容人之量的确不大。
卫希颜心道:若不是他能力不错,你还能容他在政事堂里蹦哒?当然了,赵构也需要在政事堂有一个亲信,不是范宗尹,也会有下一个,倒不如搁个“熟人”,至少熟悉秉性。
她继续往下念,“章谊举荐……咦?”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
1、宣麻:宋朝依唐朝制,任命宰执都由翰林学士知制诰以白麻纸书写皇帝诏令,在朝廷宣布,称宣麻,是拜相的代称。
2、亲民官:宋朝州府县行政长官称为亲民官,这时没有父母官的说法——应该是明清时才有这种称呼。
某西个人认为“亲民官”的称呼更妥当。大抵地方官中,“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很少,让百姓将自己当成父母孝敬的地方官倒是很多——这种“父母官”还是不要为好,别侮。辱了“父母”二字。
3、府尹:尹的字义是治理的意思。
京城府尹相当于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长。开封府尹的官职后来不给臣子了,比如包拯是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而不是任开封府尹。
按宋制,任京城长官的,必须是待制以上充。
待制是阁学职的官名。诸阁,包括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阁……显文阁等,从高到低皆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职名——凡带学士、直学士、待制职名者,为“侍从官”;自直龙图阁至直显文阁、直秘阁,称为贴职。
“侍从官”不是本官名(寄禄官,比如公务员的行政某某级),也不是职事官(省长、市长之类),而是一种资格职,约摸相当于国务。委员。拥有每日朝会面君的资格,这是很厉害的,相当于每天参加国务会议,所以宋代的官员很重视“阁学职”,拜相必须先成为侍从官。
当然了,更重要的朝政不是所有的侍从官都能参议的,只能由宰执和皇帝朝议,这就是政治。局。常。委会议。有时这个会议也会因为议事需要,皇帝指定一些官员参与,比如御史中丞、都给事中、学士承旨——这几位相当于政治。局委员——那就是政治。局会议。有时这个指定对象还会扩大,比如侍郎、寺监长官,那就是政治。局扩大会议,哈哈~
4、政事堂: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兼国务。院。
5、枢密院:相当于中。央。军。委兼国防。部。
枢密院的长官,包括枢密使、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资历浅者任)。
这三位都是属于宰执中的“执”,枢密使也是执政,不是宰相(卫希颜的枢密使地位要高一些,是“宰”,军事宰相)。这三位是军。委。常。委。
所以,政事堂宰执们的堂议相当于政治。局。常。委会议;枢密院长官的府议相当于军。委。常。委会议;如果枢府长官参加政事堂堂议(称为“二府聚议”),那就是政治。局。常。委+军。委。常。委会议了。
这么比喻,大家应该有直观印象了吧?(笑)
———抹汗,下面打点的约摸都是和谐词(所以被锁了)
☆、广南旧事
章谊举荐的是广南西路经略副使郭孝友。
经略使是宋朝设置于边境的军政长官,最初只在西北设置;仁宗朝时广西侬智高叛乱平定后;诏令广西安抚使带经略使;遂成定制。建炎朝兵改后;朝廷以武安军帅司取代了诸路安抚司的地方兵事职能,唯广南西路因毗邻交趾和大理保留了经略使这一职官,拥有节制地方驻军的兵事之权和治理民政之权;也拥有对漕司财赋、宪司刑名的参议之权;相当于一路的行政军事长官;职权很重,正副使的除职都必得经由政事堂和枢密院共拟通过。
是以;时任广西经略副使的郭孝友对卫希颜来说绝不陌生。
早在靖康初年,卫希颜在东京时就听说过郭孝友此人。当时蔡京、童贯倒台;赵桓欲提拔、起复那些因得罪蔡京和童贯而被贬黜的官员,卫希颜看过这份名单,其中就有言事得罪蔡京被贬为瑞金县丞的前国子司业郭孝友。
卫希颜知道靖康之变,对于东京城是否守得住她当时并无把握,便想着身在南方的官员没必要再召到东京来趟这浑水,多这几个文臣对抵御金军也起不了用处,倒不如留给以后的南渡朝廷,便建议赵桓提拔这些官员整饬南方官场,而且朝廷抵御金军也需要南方的粮秣、财赋支持。赵桓认为很有道理,便留下了部分官员提拔在地方任用。当时郭孝友任的县丞掌文书及仓狱,赵桓便拔擢他为瑞金县所隶的江南西路的提点刑狱司判官。
到建炎朝立,卫希颜入朝执掌枢密,却早已忘了郭孝友这个人物。
郭孝友再次进入她眼中是在建炎三年中。
在建炎二年时江南西路和两淮路相继发生旱灾,继而徽州暴发出赈灾贪墨案,吏部会同御史台、刑部在三路清查官员廉政,郭孝友在江西路这个十官八贪的污泥浊水中清濯而出——上任期间微服清查了整个江西路的州县,手中一本廉能录上记载了八十一位州军县守令的治绩声誉,给吏部清查江西官场提供了有力的材料,被李纲赞为“清严干判”,在罢免并问罪贪腐不法的江西提刑司正副使后,便举荐郭孝友擢任提刑使,朝廷允准了。
就在建炎三年正月到四年十二月那场肃贪清治的廉政风暴中,江西和两淮的监司、州县官员纷纷落马,但也涌现了一批突出人物被朝廷表彰拔擢。卫希颜这才想起了其中有几位正是她当年指名南任的——其中就有郭孝友。
而在建炎四年这一年,首任广西经略使傅墨卿在任上病逝,临行前上表朝廷,推举辛炳接任。
辛炳是与傅墨卿一同除授上任的经略司副使。
当初在任命广西新的路司长官时,两府就充分考虑了广西的特殊情况,必须派驻有胆有为、能廉洁任事,又有刚柔处事手段的文武官员担当。当时主要是名可秀的意见,起用了提举宫观赋闲的前礼部尚书傅墨卿为广西经略使,以侍御史知杂事辛炳为经略副使,以两浙路提刑判官刘彦适为广西提刑使;同年十二月,又以户部郎官吕本中权发遣广东广西两路转运使,加上兵改时卫希颜任命的武安军广西都帅王胜,广西一路的军事、民政、刑名、财赋四大路司长官就全都齐换了。
其中:经略使傅墨卿持礼怀柔,经略副使辛炳刚正能决,提刑使刘彦适为人公正,武安军帅使王胜勇毅有谋,转运使吕本中擅于接受事物又擅长文教——这五人任事恰是“刚柔共济、文武并行、德教推进”,而这十二字正是名可秀与卫希颜定下的经略广南之策。
大宋的广西路远远大过卫希颜记忆中的广西省,还包括贵州、海南,以及湖南南部的三州。可想而知,这一路的少数民族会有多少,仅卫希颜记得的就有四族:广西壮族,贵州苗族,海南黎族,湖南苗瑶二族,至于没有记忆的少数民族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宋朝按照地域种群划分,将广西一路的诸蛮夷分别称为西南夷、桂南溪峒、桂北猺峒、海南黎峒,前后共设置了八十五个羁縻州、八十个羁縻县,是宋朝地域最大的一路,也是羁縻州县最多、民族问题最复杂的一路。
按照羁縻程度的不同,又将广西各羁縻州县分为四类:第一是最轻微的羁縻,朝廷既不驻军也不管民政,仅仅名义上属于大宋;第二是稍强一点的羁縻,朝廷象征性在羁縻地区某个地点建堡设寨,派驻少量协调官员,以及跟随这些官员的少量护军;较强的羁縻是在羁縻州县各个主要关卡进行驻军,在必要时还可以征调当地部族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