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凰涅天下(GL) >

第483章

凰涅天下(GL)-第483章

小说: 凰涅天下(GL)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这个议和别有目的?”

“金人议和是不得已而必须为之;而雷动暗里推动议和,这时便高姿态地同意议和,并提出这四项条款,在国内便能获得人望——既及时罢止兵戈,又洗雪大宋前耻,符合京城士林舆论的风向,也符合士大夫们的期望……”

叶清鸿蹙了下眉,眼神有些疑惑,停战议和是北廷士林的期望?

卫希颜耸了下肩,“这就是切身利益的不同,以及着眼点的差异。虽说大宋上下皆恨金虏,但金军入侵中原肆虐,直接受苦的是河北两路的百姓,他们恨不得彻底灭了金国。但朝堂决策的核心在京城。就算河北、燕云打得血流成河,对京城凤翔府的百姓来说,也是很遥远的事;只有因此而上涨的物价以及加征的税收,才会让他们觉得事关己身,因为战争要从他们身上刮钱,所以期望战争越早结束越好。而士大夫们的期望也是如此,收复燕云就是完成了足以告慰祖宗的大功业,迎回被掳的靖康君臣即洗雪前耻,在他们看来,已经取得了战争的最大胜利,应该及时罢止兵戈、休养国力,不应该再耗费钱粮打下去。”

叶清鸿语出如剑,“生死仇敌者,不死不休。”

卫希颜笑了一声,“治国可不像杀人那么简单,只要不计一切杀死对方就算完了,治国者得顾虑国计民生,如果战争导致国家负担过重,大臣们就会反对。纵然雷氏父子能够把持朝政,也必须顾及京城士林的舆论。所以,议和一定要议,必须逼得金人尽快求和——如此既顺应了士林舆论,又拉升了声望值,这样的好事能不做么?”

叶清鸿撇了下唇,心道“虚伪”,再次确定她不喜欢这些。

卫希颜微微一笑,又道:“不过,雷动议和也不单是迎合国内,主要还是因为议和对北廷有利——

“其一,有利于北军在连续作战后恢复元气;其二,有利于燕云之地休养生息,恢复生产,保障大军的粮袜就地供给;其三,北廷提出的四项条款中,‘称臣’和‘纳岁币’金廷恐难接受,但‘送归被掳君臣’和‘退出燕云十六州’应在金廷可承受底限内,如此金军便将撤出燕云其余几州,省了北廷攻打的气力;其四,如果议和谈成,金军虽然仍会在燕云边境驻防兵力,但至少能抽出一半兵员转移其他战场,如此北廷袖手观战,却可同时削弱金军和‘盟友’的兵力,即可得渔人之利。”

诚如卫希颜所言,金廷不接受“称臣”和“纳岁币”的条款,其使臣在上京、燕京两头奔波,与北廷使臣讨价还价,谈了一个半月也未能签下和约。

但在燕云战场上,双方的大规模交战已经停止,只有零星的骑兵遭遇战不时发生,表明双方仍在“战斗中”。至于西京大同府,也仍然被宋军围困,但金军没有再增援解围,宋军便隔几天攻一次城,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双方都没什么损失;西京守军因为城里有粮,心中不慌,也不急着突围,仿佛有默契般地打着这种不伤筋骨的攻守战。

到了九月中,燕京的和谈终于达成了协议,双方各退一步:北廷同意取消“称臣”和“纳岁币”的条款,但金国必须支付战争赔款金一万两、银五万两、钱五十万贯。

此时正值金国钱粮哗哗如流水的时候,虽然议定的战争赔款数目相比北宋朝廷每年给金国的岁币——每年三十万匹绢,二十万两银,一百万贯燕京租税——要少一半多,但对金廷来说无异于割肉,于是和谈时便玩了个心眼,答应签订和约后先赔付银一万两、钱五十万贯,余下的金银则在次年十月再支付——明年的事谁知道呢?

和约就是拿来撕毁的。

***

燕京合约签订后,余留在燕云五州的金军便开始撤军撤户。

九月十二日,燕山府路的金军携女真户撤出蓟州遵化城、平州、栾州,退到长城关外的北京路(以辽宁宁城县为中心,领辽西地区和吉林北部);

九月十三日,围困西京城的宋军撤开一线,城内一万金军携所有女真户从西门出,会合宣化州的金军和女真户,退到大同府长城以北的地段;

九月十四日,西京路奉圣州、宣化州的金军携女真户撤出,退到长城以北的宣德州。

至此,长城关内的幽云之地尽数回归中原王朝。

金军大规模撤出燕云之地的动作不可能瞒过夏人和契卜联军,而北廷也派出信使向夏主和耶律大石通报了宋金的“燕京和约”,说,之前“三方盟约”约定宋军攻打燕云,而今燕云打下,与金国议和不算违背盟约;信使还奉命友情提醒,金虏或会抽调兵力攻打汝方,切记提防。

提防个屁……这消息将西夏人和契卜联军震了个五雷轰顶,大骂宋人无耻背约,却又站不住理,正如宋廷信使所说,当初三国盟约的确是那样约定的,但谁能料到宋人如此凶猛,竟然逼得金国求和,退出燕云之地呢?!

无论如何暴跳如雷,察哥和耶律大石都很清楚,接下来将面临金军的猛烈反扑。

夏主立即诏令从国内增发两万兵员,使丰州战场的夏军兵力达到六万左右。

耶律大石也在催促阻卜九部增兵,并派出信使频繁游走于汪古、室韦等大漠草原诸部,敦促他们尽快发兵……但最终能拉来多少兵力,耶律大石也无把握。唯一让他欣慰的是,北廷将耶律余睹等契丹降军两万三千余人“送回”给了耶律大石。但这两万三千余人只能借道宋夏边境,迂回绕到他们正在作战的苏尼特草原一带,估计路上就得花去一个多月——最快也要十月底才能抵达,那时已是雪季了。

尽管草原上的雪季时期打仗更艰难,但想速决取胜那是万难,耶律大石决意必须等到耶律余睹的人马会合——在此之前仍得坚持游袭作战,不能与完颜宗翰(粘罕)硬抗。

而在丰州(内蒙呼和浩特)战场,夏军统帅察哥却一改之前的徐战消耗战略,当两万援军抵达丰州后,即指挥将近六万的大军发动凶猛攻击,意图在进入雪季之前,以大军压城的气势一鼓作气攻破丰州城,逼得金人后撤议和,割让云内、东胜、丰州和宣德四州,使夏国边境扩张到与金国北京路相邻。

这时,丰州金营的统帅完颜宗弼(兀术)也在忧虑雪季的到来,当然,相对于守城一方,雪季更不利于攻城方,但完颜宗弼忧虑的是粮草补给。不利于作战的天气就意味着两军对峙的延长,意味着粮草的消耗,就算再怎么节俭,一万六千军士每日也得消耗四万斤粮,六千匹战马需耗草料二十万束,每月合计下来,需消耗一百四十万斤粮和六百万束草料,这让完颜宗弼无比痛恨是在自己国土上作战。

如果他们不能在十一月之前击溃夏军,就意味着必须渡过一个不能交战的雪季,可能一个月,也可能两个月……时间拖得越久越对他们不利!虽然夏军也同样承受着粮袜补给的压力,但比起金国四面受敌的景况要好得多。

几乎就在西夏援军抵达丰州夏营的同时,完颜宗弼也等来了从燕云抽调出来的一万人马,合计二万六千兵力。和察哥一样,他也采取了正面硬决的战术,意图通过一两场狠仗摧毁夏军士气,使得数万大军崩盘……至不济也要打得夏人怯战不前,停战议和。

☆、进军盖穆

九月中;当燕京和谈议定时;高丽大军已经进逼东京辽阳府。

其西北面行营合计七万马步军;分东西两路进军。西路军打下开州(辽宁凤城),行军二百里,攻打隶属辽阳府的海城(辽宁鞍山南)——距辽阳城仅六十余里。东路军在打下婆速路的桓州后,留驻两千人马,主力则向东跨过沸流水;行军一百五十里;攻打东西贯穿辽阳城的梁河东岸卫城——梁城(辽宁本溪东);距辽阳城也只有六十余里。如此,高丽西北面行营军便从东面和西南面分别进逼辽阳城,形成两面夹攻之势。

而高丽东北面行营的七万大军同样兵分两路:西路军出渌州;攻下正州(辽宁通化市)后,继续往北攻打照散城,意图占领整个婆速路;东路三万马步军则驻守曷懒甸九城,与占据在大半个曷懒路的南廷宋军对峙于惠山至乙离骨岭一线。

进入十月,天气越来越冷,金国的大小河流都已封冻,很多地方下了雪,山岭上、原野上到处都是雪,而天气还在持续冷下去。高丽人的行军打仗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十月中,方夺下海城和梁城,直逼辽阳城外。

这时,金国已将东京路的大部分兵力调集在辽阳府,集中精锐,以逸待劳,欲将高丽军主力击溃于此地——当初,金廷决意从曷苏馆路的复州撤出兵力,就是要将该路的兵员集中在盖、穆二州,拱卫辽阳府后背,确保与高丽人决战时不被南廷宋军所扰。

十月十三,夺下海城的高丽西路军首先抵达辽阳城西南外二十余里处,正当扎营立寨时,却被蓄势已久的金军突袭而至,重骑突前,轻骑冲锋两翼,正是金人擅长的“拐子马”战术。高丽人虽有防备,却仍被女真骑兵的强大冲锋力杀了个人仰马翻。侧翼的步兵阵营被女真骑兵冲散,而步兵方阵一旦被骑兵冲垮,就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而有人回身逃跑,就会带动大片兵士丧失斗志地转身溃逃,一片接一片,如山倾倒之势,不仅被金骑呼啸收割性命,互相践踏而伤的也不在少数……

幸而有夺下梁城的高丽东路军从东面杀至,距离西南郊野的战场不过三十来里。金军这才鸣号收兵,撤回辽阳城。

高丽经此首战,损伤不下万人,虽然直接死在战场上的只有四千多人,但在军营粗陋的医疗条件下,受伤就意味着半只脚踏入“阵亡”队列,最终能活下来的至多不过半数。这么算来,高丽人这一战就损失了七八千兵士,可谓“开门红”,不过红的是自己的血。

金军首战得利后,并未接着出城作战。一则高丽人已经提高防备,二则高丽两军会合,兵力更盛,二次突袭就讨不到好了。于是,直到高丽军在辽阳东南外三十里处扎营立寨完毕,双方才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