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GL)-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浚算了一下,道:“如此,即要增驻兵员二千四至四千。”若战线再往纵深推进,设立的兵站就要更多,投入的兵员也就要更多了。
“这些兵力的投入势在必行!”卫希颜斩钉截铁地说道。
何况,现在投入曷懒路的兵力不到三万,就算为了设立兵站再投入一万也不算多——在东北这样辽阔的地域上,即使投入十万兵力也是不多的。当然,增兵得一步步来。
至于粮草补给问题,卫希颜不需要焦心。相比雷动的殚精竭虑,她在这方面的压力要小得多,毕竟,南廷占据了中原主要的产粮区。
在北宋时期,南方就已经是全国主要的粮食输送地,每年从东南六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淮南路、两浙路——漕运上供到东京的粮食都为六七百万石,即使欠收年,也有五百万石。
宋室南北分立后,因为南方没有遭受到战乱——顶多一些地方遭受逃兵为匪患的祸害——农业生产大多没有受到影响,加上新朝廷减免杂税,兴修水利,奖励
垦荒,又剿灭地方匪盗,维护安定,刺激了生产,次年起东南六路的纳粮量就超过靖康、宣和年间。后面的年头虽然江南西路、两淮路遭遇到旱灾和蝗灾,但因朝廷措置得当,又有官商共济,国库的积粮并没有因为赈灾而耗光,而且一百万石的军备粮更是没有动。
在卫希颜出兵前夕,国库已有积粮八百万石余,加上军备粮一百万石,供十万大军打上一年的仗也尽够了。何况,这还没算今年的粮食收成。
这还只是算的官粮,没算粮商手中的粮,只要朝廷出得起价钱,很快就能凑出百万石。
至于粮草的运输卫希颜也不担心,即使海运比内地运输更有风险,而且花费更在三五倍之上,但朝廷才得了三佛齐凑上的第二期战争赔款五十万黄金,支持后勤运输不成问题,更何况降下运输开支并不是没有办法,端看户部尚书如何动商人的脑筋了。
更何况,还有倭国这个中转站。
海外作战保障后勤最重要,而拥有一个距离战场很近的军资中转站往往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当然,对于户部来说,战略重要性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能省大量花费:有倭国的不冻港湾——如陆奥湾——作大军的军备囤积地,朝廷就有了充裕的时间来筹措运力,节省花费;而且倭人的民力比大宋的便宜……
户部参政算计起如何省钱那是锱铢必较,不仅雇用倭国当地的民力,还从倭国大庄园主手中抠了不少粮食出来——虽然价格比大宋高四五成,但算上由此省下的江海运费,朝廷还是赚了许多。
而朝廷为此付出的是提高四五倍价的绸缎、棉布、蔗糖、摆钟、玻璃镜等天朝产物,以及部分铜钱,户部参政偷笑着很满足。交换粮草束的倭国大庄园主们也偷笑着很满足——跟天朝朝廷交易就是合算!换了宋商来做买卖,这些天朝产物的价格至少要高三倍。于是皆大欢喜。
卫希颜只在脑中忖念片刻,便又吩咐张守、张浚二位监军:“乙离骨水兵站隶属第五军,统门水兵站隶属第六军。你们各自拟订设立兵站的章程,合计需要配置的兵员和粮袜军需——兵员由本军出。三日内,拟好条程和单子递叶机宜。”
张守、张浚二位监军瞥了眼冷着脸立在卫希颜身后的叶清鸿,齐声应诺。
“机宜”是叶清鸿在北伐行营的官职,全称是“书写机宜文字”。
机宜文字是宋朝各路帅臣自行辟举的军事幕僚,所辟
举之人或为亲属子弟或为故旧部属,其职务以军事机密事务为主,如书写奏章、入呈边事、参与军事谋划、带军作战等,其中又分“主管机宜文字”和“书写机宜文字”二职。而“书写机宜文字”必须由帅臣子弟担任,因为比起“主管机宜文字”更涉及机密事宜,包括将官、帅臣私奏密事,所以必须委以心腹,令掌管军机利害文字——是帅臣诸幕僚中,唯一可以出入军前军议不需要避嫌的属官,也是唯一不需要官身就可辟举的属官。
叶清鸿是卫希颜的徒弟,足以信任,自是可以出任书写机宜。
但叶清鸿对这个辟置很不满意,因为“书写奏章”成了她的职责,虽说朝廷行文的遣词造句难不倒她,甚至稍加熟悉后就比卫希颜强——毕竟有个号称“百才秀士”的父亲,幼承庭学,有文采底蕴——但这些章奏写多了也烦人,以致听见“叶机宜”就面冷如冰,即使七月天时也让人感觉到有股冷气。
卫希颜微微笑了笑,转眼又回复肃然,问范汝为:“迁至华宋州的女真人可安置妥当?”
她指的是宋军俘获的女真平民——凡是四十五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男女都运送到华宋州安置,签工契为华宋州府服杂役五年,五年后可恢复自由平民身份。
范汝为回道:“政事堂的安置令已下发州府,所有女真俘虏都已和州府签契,按体力分派各项杂役。”说着他掏出华宋州的安置条令递上。
卫希颜快速扫过,又抬头对张守、张浚、范汝为三人道:“剩下的女真男女俘虏发配修筑兵站工事,完工后由南洋水师解送瑞宋州矿场,各签工契十年。与前面的女真老幼一样,期满后可解契约,恢复自由,并允许迁至华宋州与家人团圆。”
这是打一棒子,又要给颗有希望的甜枣,众将心道,但这般安置显然更好管制。
而且既不违背朝廷禁奴的律法,又免费得了一批劳役,华宋、瑞宋二州自然乐意为之——这两州正缺人呢,虽然朝廷用“钱货交易生口”的方式赎回不少被金军俘走的宋人,相继安置在两州落户为民,但人口还是缺,何况州境还在渐渐向外扩张,但内陆百姓除了没有产业的闲汉或想搏一铺的冒险者外,很少有愿意到海外州安家落户的,所以即使是女真人,海外州也愿意接受——这里与金国远隔重洋大海,即使女真蛮虏野性难驯,最终还不由得他们搓圆搓扁?!
张守、张浚两位文臣监军心道:五年、十年之后,这些女真人
也就顺服王化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是存稿箱君,设在大年三十发文哟~~~~~祝福看文的诸君,春节愉快,合家健康!
☆、民心可得
兵站章程定下来后;很快开始建设。
一队队女真俘虏被看俘队的皮鞭驱赶着;从河滩上掏沙、拣鹅卵石;从战舰上运水泥……干得慢的就会被看俘队凶神恶煞地吼骂“夯羊生的”,惹得俘虏怒目而瞪,看俘队的将鞭子抽得啪啪响,却不敢胡乱抽打下去,只是更加大声地喝骂“皮痒了?干活!别想偷懒!”
这些看俘队的人员都是契丹人;多数是作战中被俘虏的契丹兵。宋军允许他们“将功赎罪”;于是这些契丹俘虏个个翻身成了“牢头”、“牢役”;干起新活很卖力,对灭了大辽又欺压在他们头上的女真人毫不手软,鞭打;脚踹,有多狠来多狠,若不是被宋军制止,恐怕没多久就得死一半。由此,女真人的仇恨被这些“契丹叛贼”拉去了大半,对宋军的仇恨反在其次。
这是卫希颜“以蕃制蕃”的计策,既让两边都有活干不白养俘虏,又能防备女真人和契丹人串连起来作乱,省心又省力。
在建设兵站的期间,宋军也没闲着,骑兵营仍然执行以前的战术,游走于山林、草原,劫掠在外渔猎的女真人;发现小寨子就攻进去,将女真户的人马牛羊粮食全部掳走;若时间紧,就将人和马掳走。而这些掳来的女真人会被运到南洋去做工,再也回不到这片土地。
卫希颜说,这是绝户计,将女真人一户户掳走掳光,纵然“举族皆兵”,也无户可抽丁。
如果说女真人代表了金国的“民”,那宋军可谓民怨沸腾了。但女真户占金国人口不过十之二三,大多数还是汉人和契丹人,宋军不掠汉民和契丹民——通过髠发的发辫很好辨认,即使掳错契丹人也会放归——因此引起的民怨也就在那十之二三中,至少大多数汉民和契丹民虽然心中惶惶,但对宋军的痛恨还不如对女真军的怨恨深——宋人不抢他们只抢女真人,反而引起了女真人对他们的疑忌,甚至还会拿他们泄恨,抢走他们的粮食和牲畜。
曷懒部女真对宋军恨之入骨,但奈何兵力不足,既要防守重要的城寨,又要应对宋军的游掠,真是防不胜防,疲于奔命;相反,宋军掳掠即走,不占城寨,就不需分兵防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兵力,即使战斗有折损,也能很快补充上去——不像曷懒部女真,兵源不足。
在发现城寨多并且分散不利于防守后,曷懒部女真便弃下那些不重要的寨子,将寨子里的人口、牲畜和粮食都迁了出去,周边的汉户和契丹户的壮健男丁也被强行征为兵役、力役带走,包括他们家里的牲畜和粮食,余下的女人、老人和孩子,被女真人当成拖累扔给宋军。
当宋军赶到这些寨子时,面对的是一群饥民。
“……先发粮,每户一升。”带队入城的宋军将领额上青筋直跳,心里很无奈,总不能让人饿死了。
“女真人的无耻行径”被将官们报上去,卫希颜却喜而笑道:“人口才是最大的财富啊!虽然前期会耗些钱粮,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手有脚的还会饿死?女真弃了这些人口,等于是给我军送上民心。”下令统一迁到临水临山的平原地带立寨,按既定的井社制章程进行措置。
早在出兵之前,卫希颜就与名可秀深入讨论过如何治理占领区。要稳固统治最重要的就是安定民心,让治下不冻死、不饥死,这就需要恢复生产。但金国东北诸路的特点都是地广人稀,而且战争必然导致劳动力大幅减少。由此名可秀提出模仿周代井田制的共耕形式,集体出工,之后耕种所得五成上交上交制置使司,五成自留摊分。卫希颜琢磨着这与后世国人的生产社制度有些相似,而集体生产社也正适合这种每户都缺乏劳动力的景况。于是,两人便合计出了井社制的纲要,井社下分农耕、渔业、捕猎、畜牧四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