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GL)-第4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号角声吹响,五千女真骑兵的马蹄驰过早已践踏成平野的田地,远远的散开出去,迂回抄向龙猛军的右翼。
宋军很快陷入金军的左右翼包抄和正面进攻中。
在最擅步战的宋军面前,五千金军步兵的正面进攻显然未能对宋军步阵造成威胁,而左右阵的外围防线则在金军骑兵的冲锋下变得不规则,有的凸出,有的凹进,仿佛被分裂成片,似乎转眼就要被骑兵冲散吃掉。
但事实并非如此。
仔细观察过去,就会发现这些被冲散的宋兵仍然保持着小步阵,并且灵活地移动阵形,凸出的往后移,凹进的往前移,仿佛是有磁石吸引的流动小阵盘般,转来转去也不会脱离大营盘的吸力,始终维持着左右及后方二十步内都有支应的阵势。
这种作战阵势与龙猛军的排阵编制密切相关。
龙猛军的步阵类同于上四军的天武军,步兵都是以六人为一小队,分持长斧、钩镰枪和大棒:前排两人手持长斧,待敌骑突前,大喝挥斧砍马头;若敌骑突破前排,第二排两名宋兵手持钩镰枪,专挑甲胄,将骑兵从马上钩下来;第三排两名宋兵步伐灵活,手持木柄大棒,棒身前部包铸铁,专打马腿,迫使敌骑落马,再棒杀之。因为是两人一组、六人一队打配合,以偶为基数,因此这种用来对付骑兵的锐阵——对付步兵更是锐阵——在北廷下发的《步兵阵营练兵实册》中命名为“鸳鸯步阵”。
这种鸳鸯步阵最考验的就是兵器的配合,与纯枪阵、纯刀阵等纯装步阵相比,难度至少增加一倍,而且要求士兵三种兵器都能使得纯熟,难度又增加一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宋军步军都会排鸳鸯步阵。
即使是同样排列鸳鸯步阵,龙猛军和天武军又有不同。
天武军的鸳鸯步阵后面有车阵为坚墙,有弓箭兵为狙杀手,是步、射、车三者的配合,相比而言,作为纯步阵的龙猛军才是将“鸳鸯步阵”发挥到极致的步军,对士兵的武技要求比天武军更高。
当然从整支军队的作战来讲,以步、射、车三兵种作战的天武军比纯步兵的龙猛军无论是兵种间的配合还是指挥的要求都更高,所以天武军是上四军,而作为
纯步兵的龙猛军最多是禁军的中军,但它的步兵待遇却是中军最高的,这跟龙猛军的士兵全部是绿林出身有关。
绿林出身的士兵身手敏捷,单兵作战能力强,但他们大多性子野,不擅于多人配合,也不适合规规矩矩的做战。针对这种特性,雷动制定了龙猛军的练兵方式,形成了这种铁打的营盘内小范围流动式作战的步阵。
金军骑兵即使冲入阵内,也很快被后方的鸳鸯阵打杀下去;即使前面步阵被冲得脱离原地,但总能保证左右和身后十步内有鸳鸯阵支应;如果前面步阵的兵员有折损,视情况变为斧枪棒三人组的“三才阵”,或者迅速与左右或后方的鸳鸯步阵会合,调配兵器组成新的鸳鸯步阵。
在龙猛军强大的阵势下,金军骑兵和步兵的三面冲锋都没有打垮他们的阵形,顽强地抵御着一万五千金军的一次又一次冲锋。
在激战一个多时辰后,完颜宗懿下令撤军。
金军不是败退。完颜宗懿有信心,再战下去一定能吃掉龙猛军,但金军也要付出极大代价,这对完颜宗懿来说,得不偿失,更何况,他无法肯定龙猛军的后面没有其他宋军支援。
在正面进攻的步兵已经伤亡两千多人时,完颜宗懿果断下令撤退。他决定不走莫州,改道霸州,由长丰镇—文安—霸州的官道返回金国。
宋军没有追击,追击也没有用,纯步兵追击骑兵是自找死路,梁兴得到的军令只是阻止金军向莫州方向前进。
这时完颜宗磐和完颜宗英的两支大军正从乐寿北上,东去绕过河间府,往莫州行军,距离两军交战的长丰镇二百里。
当完颜宗磐接到传报时,大军离莫州已不到百里,而在他们的后方,两万宋军正追上来,这份军报似乎给金军的北撤之途笼上了一层阴霾——前方是否也有宋军阻击?他们会不会陷入宋军的前后合围中?一些部属军的统军开始出现不安,金营里隐隐有种躁动的情绪,又仿佛在暗流下蕴积着一股巨潮。
在这种景况下,完颜宗磐下令丢弃攻掠祁州、深州掳来的一部分俘虏,那些老幼体弱的“生口”被丢弃在路上,而金军在抛弃这些老弱后也加快了行军的速度。
二月十七正午,金军进入莫州城内。
约摸一个时辰后,从河间府追击
☆、北回悲歌(二)
二月十九日。
清晨的寒风吹过;莫州城北门外的平原依然辽阔、空旷,已经荒芜的农田里偶尔可见到趴伏的蔫草枯根,一片荒寂景象。通往雄州的官道经过啵颍宦肺拮韪簦豢湛醯钠揭啊D菸鞒峭馐敲喑さ匿镢樱蛔阅瞎岜保蝗匀唤岜慈凇
云骑军游奕营指挥使王英亲自率领麾下一个都的骑兵七十多名军士;在莫州北城外十里一带逡巡。遵照河间府兵马大总管张所的军令;从前日驻营之时起;王英便已率领他的游奕营三百零七人离营;分两路队伍,每队一百五十人,和另外两个个探马营分工,在莫州城的北、东、南外十里方圆巡弋,发现小股金兵就地消灭,若遇上百人的探马队,则立即走避并回报大营。
王英率领的游奕营和前锋营同属云骑军的精锐,游奕营负责突袭、探查,像这种探马任务是平日训练多次的,熟门熟路。他们这都人马负责的是通往雄州官道的地带,正是金军的突围方向之一。头一日就遇上了五十人的女真探马队,双方都没有退缩,一番硬战下来,女真人丢下二十余具尸体退去,王英也付出了三十六人的代价。
但他麾下的军士依然士气高昂。就在七八天前,当大军从河间府开拔时,马步军总管张所下达了枢府对开战以来有功将士的奖格。在河间府大军中,以马军云骑军的奖赏最多——因为与金军的战斗最多。虽然经过数次战役后,云骑军伤亡惨重,如王英的游奕营仅仅比充当先锋的前锋营伤亡小,五百人的队伍战死两百人,整编后五个都剩下三个都不到,但朝廷对他们这些战胜并生存下来的将士确实赏格丰厚。
如王英本人,虽然官职没有变,但武阶终于晋升到从六品下的右武校尉,按北廷的新军制,这意味着他以后如果想调离军队,便可以申报转任七品的亲民官,担任边境某县的县令——对于这些边州县,朝廷要求县官、州官也要通军事——之后通晓文事,积累治绩,便可沿着文官路子走下去。这对于不想终身从事军职的武官来说,北廷也给予了通往文阶的机会,尤其边境州,更需要有锐勇之气又通兵事的亲民官。北廷此举,可谓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累计王英的战功,朝廷还奖予一份“官学入学历”。凭此历,他的儿子或亲属子弟有达到县学、州学年龄的,可以凭此历免考并免费进入其户贯所在地的官学学习。这对于普通百姓家的子弟而言——军中绝大多数的中低级武官都是出身于普通民家——能进入有招收限额并且入考很难的州县官学学习,这比买上一顷良田还更让家人兴奋,因为踏入官学就意味着进入“士”的阶层,是脱离“农工商”的身份上的跃
变,怎不让人激动?!
对于他麾下的普通军士来说,朝廷的封赏更有现实意义。譬如他麾下的旗头孙冀,因为连升三阶晋升到从八品下的秉节副尉而笑得合不拢嘴,前日遭敌时冲阵拼杀更加卖力——正八品的修武副尉,仅仅是每个月的武阶俸钱便比正九品的忠诩郎多了一千五百文,这可以让小县城三家之口的生活从拮据转为足用。而下层军士所追求的,也无非是能让家中妻儿老小能吃饱穿暖。
除此,还有大量的钱物金银钱和匹帛赏赐。北廷改制后,这些赏赐军中的钱物不再是直接发到士兵手中,而是发给一张由枢府和太府寺共同签印的“军赏凭历”,上面注明赏赐者的姓名和钱物多少,士兵们可以拿着这张“赏历”,去各地挂有“代颁军赏印历”的钱庄和布帛铺领取赏赐,而无需去朝廷的粮料院领取,绝无克扣之弊。
北廷在军中采取这种方式的赏赐是雷雨荼的改革,一是省却运输耗费;二是减省大军行军的辎重拖累;三是彻底革去阵前赏赐带来的弊病,防止以前那种弓手在阵前齐射一次便要发赏钱的陋习死灰复燃,甚至不见赏钱便哗然溃散的情况出现——当年种师中杀熊岭败亡很大原因便是为了快速行军抛弃了钱物辎重之故。
当然这种方式对一般军士来说,也十分得利。虽然亲眼看着银钱绢布的感觉很好,但是行军打仗时带着却是沉重的包袱,既要担心遗失又要担心损坏。而北廷早在南廷之前就认可了“开店本金”在千两黄金之上的大钱庄的合法经营身份,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只要店中挂有太府寺署印的“钱庄许可印历”,就意味着存钱不需要担心庄家的信誉,因此发到军中的这一张张纸制的“赏历”,在众将士眼中,与实物没什么区别。那些立功多而赏赐多的士兵,各种赏赐折合起来,几乎有百贯之巨,让别的军士艳羡不已。
张所更是在三军面前宣布朝廷新颁下的赏格:凡是斩获完颜宗磐首级的,即可封从三品之侯,并赏银万两;……斩下金军万户首级的,封五品子爵,赏银五千两;……砍下一个女真兵首级的,赏钱五千文;生擒战马一匹的,赏钱三千文!
这赏格一出,全军为之沸腾。之前便看着那些立功多的军士升阶发财,咧嘴炫耀着自己的收获,让人眼红不已,这会朝廷又抛出了侯爵、伯爵这样的赏赐,虽然普通军士没这个能耐,但后面的赏格却是人人有机会可捞得的。
于是,没有立功的军士想要立功,而立功得了赏赐的军士看到的是比自己功劳更大赏赐更多的同袍……因此王英麾下的这些游奕营骑兵,不但不怕遭遇金军的探马,甚至还期望多遇上几拨,前天
一遇上那队金军探马就嗷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