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南明朝那些事儿 >

第46章

南明朝那些事儿-第46章

小说: 南明朝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他参加了对杭州城的进攻,虽没功劳,却有疲劳,所以被鲁监国先封公、后拜侯。
  看到鲁监国的军队凄惨惨如高山倒、政权忽剌剌似大厦倾,而三军总司令方国安却不战而降,王之仁心如刀绞,心中涌起对方国安难以名状的怨恨。
  但他不淮备“梅开二度”,再次跑到清朝那里乞食求生!
  他召集了手下不愿做“亡国奴”的兵将,乘海船数百艘,携带大批辎重,由蛟门航海到舟山群岛,打算去找那里“岛军区司令”黄斌卿同志会师。
  王之仁想:“黄斌卿同志现在虽然打着隆武帝的旗号,被隆武朝封为肃虏伯,但好歹大家都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估计这位兄弟,对自己也会双手欢迎的。”
  临近舟山群岛时,王之仁先派人去见黄司令,请求与其“会师共举”。
  黄司令从来人口中,知道王之仁手中有大量辎重,就表示热烈欢迎之仁兄及手下各位莅临本岛,共图大业。
  他先接收了王之仁的大量辎重,但当随后王的部队准备登岛时,迎接他们的,却是一阵又一阵猛烈的炮击。
  炮击之后黄司令又指挥他的水师,从四周靠拢,准备将王的部队歼灭或收编。
  猝不及防的王之仁兵船损失惨重,他对黄司令的“小人作风”痛恨不已,但却无能为力。
  他下令部下放弃抵抗,归附黄司令。
  但他自己却不准备归附,他将自己家属九十三人乘坐的海船凿沉,让家属先其一步,为国殉难。
  随后,王之仁将鲁监国颁发的敕印也投入大海,自已则带着一条大船,大船上让大明的旗帜高高飘扬,并鼓乐齐鸣,大造声势地向已被清军占领的吴凇口驶来。
  吴凇口的清兵见过投降的,却没见过如此“大张旗鼓”来投降的,但也不敢怠慢,赶忙向吴淞总兵李成栋禀报,李总兵立即将王之仁这一行人“迎接”后,转送到南京的洪承畴处。
  洪承畴也认为王之仁是在玩“投降行为艺术”,于是就亲自在官邸会见了这位“表演艺术家”,看他如何步己后尘,成为一位著名的汉奸。
  但这次会见却是从友好的氛围中开始,在敌对的氛围中结束。
  会面后,王之仁态度忽然大变,慷慨陈词地说自已这样做,是因为不想因葬身大海,死得不明不白,让后人有所误解,所以不得已搞此表演,意在告诉这个世界——我,大明的王之仁,为大明而生,为大明而死!
  当然,他内心深处,还有一个不能对外言传的理由。
  这就是:我,曾失足做过一时汉奸,但我,决不会做一世的汉奸。
  接下来,王之仁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洪承畴,指责其忘先帝之恩,负国家之义,引虏入室,卖国求荣,比当年的卫律、李陵还要罪孽深重,还要遗臭万年。
  洪承畴当场被搞得无地自容、无言以对。
  失去理智的洪承畴恼羞成怒,干脆连走过场的审判程序也免了,直接令亲兵用乱刀将王之仁剁碎,尸体直接埋在雨花台乱石滩下。
  曾经做过一时汉奸的王之仁同志,就这样为自己的人生完成了最后的证明。
  青山有幸埋忠骨,花台无愧伴英魂!
  一位同志去了,另一位同志又昂扬地站在了历史的舞台前。
  清军占领的“国都”绍兴,鲁监国败亡后,“国”中属下的浙东各府纷纷改旗易帜,拥立清廷,以保证自身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但却有一个天下公认的大贪官——朱大典,率领民众,死守金华,唱出一曲誓死不降的绝唱。
  朱大典,浙江金华人,万历丙辰进士。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朱大典同志曾光荣地露过一次脸,那就是他带着以关宁铁骑为首的明军,把盘踞山东登州作乱的孔有德、耿仲明打得满地找牙,不得已而向海上逃窜。
  有此表现,他也能算得上大明朝一个能文能武的复合型高干。
  但该同志却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贪官。
  他在督师凤阳的时候,广泛索贿,身边的工作人员、下面的地方干部,都是他索贿的对象。
  他索起贿来,不但有广度,而且有深度,以致于被索贿的大小公务员,不但要挪用公款,还得倒贴私囊。
  被剥削、被压榨的公务员们求告无门,只得给他起了个“乳虎苍鹰”的美誉,在背后赠给他,以表彰他在贪污战线上的杰出成就。
  但自1644年甲申国变后,朱大典同志变了,他积极参加了弘光政权的建设,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兵部左侍郎)”,总督江上军务。
  工作期间,虽末再创山东时的辉煌,但也算克尽职守。
  南京失陷后,大典同志见事不可为,就率亲信回到家乡金华,把当年非法所得的巨额家产全部拿了出来,招募民兵,成立“金华人民自卫队”,主动承担起了保卫家乡的责任。
  鲁监国建国后,任命大典同志为文华殿大学士并兼督师,辖金华、兰溪、汤溪、浦江四县。
  见朱大典在金华树立义旗、对抗大清,清军统帅博洛于是派朱大典的“老相识”阮大铖写信招降,他相信这位天下闻名的贪官,一定会为贪图富贵而归降的。
  但大典同志将书撕碎,并杀掉来使以示决心。
  清军统帅在得信后,亲自统率满汉大军从绍兴赶往金华,把该城四面团团围住,全天候24小时进行攻城作业。
  但大典同志的军事指挥能力就是强劲,他指挥“金华人民自卫队”,整整与清军对抗二十多天,弄得城下的清军死伤累累,望城却步。
  博洛傻了,如果照这种“攻城效率”发展下去,“江阴噩梦”就有可能再次在他的身上重演。
  急红了眼的博洛只得一方面派人到杭州城去调“攻城大哥大”——红衣大炮,一方面让浙闽总督张存仁也带兵来助战。
  最后在7月16日,金华城一段新修的城墙被清兵集中的炮火轰破,清兵从破坏的墙口中大举攻入金华。
  大典同志依然顽强抵抗,直到“自卫队”将士大部分战死,他才从容召集家人22人、幕僚10人,来到金华八咏楼的火药局旁,用绳索一个个把自己捆在火药桶上,淮备全部同归于尽。
  做好了这一切,大典同志向金华长山的五家村方向凝望,那是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
  少年时,他家因打官司失败,举家生活困顿,只能栖身村边伏龙庙中。
  他敏而好学,但家境贫寒,无钱入学读书。
  伏龙庙附近有一所私塾,他在割草拣柴之余,便常常到私塾边“倚窗听课”,后塾师及东家都被他的好学精神所感动,破例免费收他入学读书。
  得到读书的机会的他,从此更加发愤读书,终于在1616年考中进士,踏上了仕途。
  对贫穷有刻骨铭心记忆的他,一踏上仕途,立刻变成了一个“双面人”,既有一张勇于做事、敢于负责的脸,也有一张“秉性奇贪、多行暴虐”的脸。
  整个大明王朝就在他们这些“双面人”的手中,虽然送走了山穷水尽,但却没有迎来柳暗花明。
  历历往事,件件在目!
  但这一切,都将逝去,仰望深邃的天空,嘹望苍茫的大地,辽阔壮美的大明江山呀,我曾负你,但更爱你!
  愿我今日的付出,洗清我往日的污浊!
  我本洁净地来到这个世界,还让我洁净地离开吧!
  当清兵冲到他面前,朱大典同志毅然点燃引线,轰然一声,三十二人,全部为国成仁。
  康熙年间,为保卫金华殉难的朱大典、严万龄、朱万化、朱万仍、朱钰等同志,被入祀乡贤祠和忠烈祠。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清廷赐谥朱大典为“烈愍公”,并在金华通济桥北的双溪驿前,建造了一座高10米、四柱的青石牌坊,横额上勒刻“表海崇勋”四个大字。
  人性虽然诡异,但并不复杂,内心高尚的灵魂,虽有一时的污垢,但终将会回归高尚!
  谨将此言奉献与王之仁、朱大典两位特殊的“好同志”。
  隆武朝的覆灭
  拔掉金华这个“反清钉子户”后,博洛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在浙东灭掉了鲁监国,他的下一个目标,将是福建的隆武“伪政权”。
  对于顺利干掉这个“伪政权”,博洛已有八成的把握。
  因为据他的“优秀统战干部”——苏忠贵同志汇报,隆武朝中最大的实力派郑芝龙,已准备弃“明”投“清”,进见礼就是福建省及隆武帝。
  苏忠贵带来的情报是真实的。
  这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年一心把朱聿键推向皇帝宝座的郑芝龙,今天为何要出尔反尔,反戈一击。
  这其中当然离不开两个字——利益。
  当年郑芝龙拥护朱聿键上台,目的就是利用这位兄弟的牌子,在福建把郑氏家族打造成一个产供销结合、党政军一体的超级托拉斯。
  但他很快失望了,在大明伟大领袖朱元璋同志277年“重君忠君”的愚民教育下,上到公卿大臣,下到平头百姓,并不买他的帐,愣活生生地把他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理想消灭于萌芽状态。
  还有,那个每天都在做着“中兴大梦”的隆武帝,也没有掉进他设计的“温柔陷阱”里不可自拔,反而“布袍蔬食、晓夜焦劳”,整天价就是让他无私奉献——“出钱又出兵”。
  后来,因为“二郑(郑彩、郑鸿逵)降爵”事件,隆武帝与郑氏家族的关系一下子降到了零度以下。
  这个事件是这样的。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隆武帝为援助江西建昌的“反清义师”,曾令郑彩出兵杉关予以增援,但郑彩在到达杉关后即按兵不动。
  无论监军张家玉如何催促,郑彩依然不理不睬、置若罔闻。
  后来听到清兵将至,郑彩干脆拉起队伍一走了之。
  张监军自然无比愤怒,立刻上疏向隆武帝大告御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