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全传-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的照顾和体贴。这祥,少年皇太极不得不早早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在生活的激流中自立图强。
明万历四十年秋,年方21岁的皇太极第一次跟随父兄出征作战,参加了对乌拉部的征伐。但努尔哈赤只是命令部下四处焚毁敌人粮草,却不发动进攻。血气方刚的皇太极急于陷阵冲锋。努尔哈赤耐心开导他说,在砍伐大树的时候,必须用斧子一下一下地砍,才能逐步把树砍断。对付乌拉部这样的强敌,怎能试图一举将它歼灭?只有将其所属城郭一一攻取,最后才能灭亡它。经过对乌拉都连续不断的征伐削弱,到第二年,努尔哈赤终于灭掉了强大的乌拉部。努尔哈赤的教诲也深深地印在了皇太极的脑海。后来他在继承汗位后,仍遵循这个“伐树”的策略,对明朝长期征伐,从不断削弱它的旁枝开始,最后断其主干。皇太极出色的军事才干,就是在和父兄一起征战的戎马生涯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皇太极的长兄楮英,是一员疆场骁将。努尔哈赤晚年也曾有意培养他做为自己的继位人。但褚英心胸狭窄,拥权自重,对自己的兄弟和群臣百般欺凌。皇太极等人忍受不过,禀报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大为愤怒,下令监禁了褚英,后来又因有人告他有篡位行为而将其处死。
褚英失势后,年轻的皇太极作为父亲的得力助手不断受到重用。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称汗后,在10多个儿子中,选定皇太极与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为四大贝勒,佐理国家政务。4个人按月轮流值班,国中一切机要事务都由他们负责处理。皇太极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积极参与政务、军事的谋划和决策。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公开向明朝宣战,进兵攻打抚顺。皇太极巧献妙计,预先派军卒扮作贩马商人混进城内,然后大军凭借夜幕的掩护兵临城下,发炮为号,里应外合。结果一举拿下了抚顺。
在萨尔浒之战中,皇太极不仅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而且献计献策指挥若定,已俨然是一位智勇双全、部置有方的战将了。
皇太极不仅在战场上骁勇非常,在处理政事时,更是头脑冷静,果断机敏,颇有全局观念。在努尔哈赤虑事不周之时,皇太极时常提出建议,把事情处置得更妥贴。后金与蒙古察哈尔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矛盾冲突。一次,努尔哈赤听说自己派往察哈尔的使者被杀了,心中很是恼火,也想杀掉察哈尔部的使者。皇太极及时向父亲建议:传闻未必可靠,不如派人去察哈尔部,约定时间双方同时放回使者。如果过期不放,再杀掉他们的使者也不迟。努尔哈赤采纳了皇太极的建议,但察哈尔部方面一直杳无音讯,约定的日期过去了也未见动静,努尔哈赤这才杀掉了察哈尔部使者。其实后金的使者并未被害,只是被拘禁,事后他又逃了回来。皇太极虑事周全,措置得体,政治上日趋成熟。当时朝鲜派往后金的使者回国后向其国王反映,皇太极是努尔哈赤诸子中最为勇敢且富于智谋的,是得到努尔哈赤偏爱的王子之一。
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八月,68岁的努尔哈赤死了。经过诸兄弟子侄的共同协商,公推35岁的皇太极即汗位。皇太极推让再三后接受了众议,于九月一日登上了后金汗位,并决定从明年起改元天聪。
二、安抚民众加强集权
皇太极登位时,形势并不乐观。连年的对外战争、繁重的兵役负担,使得国内的下层民众人心厌战,怨言四起。后金上层统治集团内部也不稳定,充满勾心斗角的矛盾斗争。尤其严重的是,后金国内的满、汉民族矛盾相当尖锐。努尔哈赤一生戎马倥偬,艰难创业,为后金大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晚年在取得辉煌军事胜利的同时,也犯下了严重的罪行。在向辽沈地区推进的过程中,他坚持“诛戮汉人、抚养满洲”的政策,大肆屠杀和奴役汉族百姓。他对于敢于抗拒的汉人一律格杀勿论,对于俘获的大量汉人则分给满族官兵做阿哈(奴隶)。奴隶们被强迫在主人的庄园和家庭中从事各种繁重的劳动,连年苦累不堪。虽然后来努尔哈赤在建国后实行了“计丁授田”“编庄授田”等封建化措施,使民族矛盾缓和了一些,但仍不彻底。悲惨的生活迫使辽东地区的汉族人民奋起反抗,他们举行暴动,暗杀女真人,使得女真统治者恐慌不安,岁无宁日。努尔哈赤甚至下令,女真人出门不得单人行走,必须10人以上结伴同行,否则要罚银。由此可见当时民族关系的紧张程度。
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皇太极继位后大胆地冲破祖宗法度和传统习惯的约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中实行全面改革和调整。
皇太极首先着手解决尖锐的民族矛盾问题。他一上台就强调,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安抚民众,并且有针对性地把安民的重点放在安抚汉人上。他上台不久就改女真族为满州族,以改变历史上女真人与汉族的对立仇恨。接着又颁布法令宣布,对满人、汉人一律公平对待,两者享有同样的政治、经济权利。
在努尔哈赤统治时期,辽沈地区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奴隶制庄园——拖克索。身处卑贱地位的农奴们经常受到主人的欺凌侵扰,备受煎熬。皇太极对庄园中农奴的人数进行了裁减,规定每个庄园只能拥有8个农奴,其余的汉人则从庄园移居出去,编为民户。这样就使大批汉人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他又下令解放农奴,使他们成为独立生产的个体农民。这对后金的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皇太极又正式颁布了《离主条例》,规定贵族的奴婢可以通过告发主人的罪行获得自由。以往,因不堪忍受民族歧视和压迫,汉人纷纷逃亡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努尔哈赤对逃跑的汉人实行了严厉的惩治措施。不管是逃跑被逮还是谋划逃跑而被逮的,一律都要处死。皇太极变换了策略,他规定:以前有私逃的,或是与明朝暗中来往的,一概不予追究。今后只将在逃而被捕获的人处死;虽然想逃,但未采取行动的,即便被人揭发出来也不论罪。皇太极的新规定受到了汉人的极大拥护。后来,皇太极又进一步放宽了“逃人法”,允许汉人逃走,即使抓住也不治罪,但逃到明朝统治地区便不许再返回来。
另外他还改变努尔哈赤时期对待汉族知识分子及汉官的政策,对他们量才录用,对范文程、鲍承先、宁完我、高鸿中等富有政治经验和统治才能的人更是授与高官。对汉族自动归降的降将有的不惜封王,这大大扩充了其统治基础,也稳定了辽东汉族人心。
皇太极登极后,把发展农业放在了恢复经济的首位。针对满族贵族惯于征战掠夺、轻视务农的做法,皇太极多次训诫他们应改变观念,要认清耕织生产的重要性,不要只看重绸缎锦帛之类。他说绸缎锦帛都是些粉饰之物,即使没有它们也不会有多少妨害。他一再重申“我们出兵征伐,目的在于掌握土地、人口,作为立国的根本。并非只为了贪图财利。使生活充裕的途径,全在于抓紧农业生产。”汉官曾批评努尔哈赤在位时期大兴土木,百姓深受困扰,皇太极吸取了此中教训,特别注意珍惜民力,保证农民有足够的生产时间。皇太极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但对于农业生产的具体环节关心入微。他多次强调在安排农作物种植时应该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在地势低下、土性潮湿的地方应种植水稻、高粱;在地势较高、土性干燥的地方可广种杂粮。并且应该抓紧农时,及时播种、耕耘,以保证较好的收获。否则,一旦遇到虫、涝等自然灾害,就会措手不及。
从保护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皇太极制订了一系列法令。他宣布对大牲畜实行保护政策。禁止滥杀牛、马、骡、驴,禁止牲畜践踏农田,牲畜闯入农田损坏了庄稼,必须追罚牲畜主人的银两,并由牲畜主人赔偿损坏的庄稼。为了加强护农法令的贯彻,皇太极以身作则,亲为表率。每当他行军出猎的时候,即便是在严寒时节,他也总是吩咐把自己的住处安排在野外,从不肯轻易闯入屯堡,惟恐惊扰了百姓。
皇太极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是民族矛盾得到极大缓和,再有是后金的农业生产较快地摆脱了不景气局面,粮食生产逐渐达到了可以自给的程度。到1639年时,后金一年在酿酒方面的用粮就达数10万石之多。
在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前,后金的手工业尚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规模有限,水平不高。所生产的布匹、铁器、船只等都远远无法满足需要,大量的物资必须从明朝、朝鲜等地运进来。即汗位后的皇太极力图尽早扭转这种窘境,为此他采取了种种措施。他大力提倡种植棉花,在后金境内四处推广纺纱织布,并经常奖赏技艺出众的纺织工匠。到了1633年,后金的纺织业技术已有很大提高,各种精细布匹都能够织造出来,已能满足后金境内的需求。在矿冶业方面,皇太极积极支持开矿冶炼,创办了不少冶炼场。冶炼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兵器生产。从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开始,后金已能够成批生产极有威力的“红衣大炮”。“红衣大炮”在皇太极对明朝、朝鲜的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此外,在皇太极的积极倡导下,后金造船、陶瓷等业也有长足的进步。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发展,商业贸易也出现了比较兴旺的局面。在对外贸易方面,后金用大宗的人参、东珠、貂皮等地方特产,同明朝、朝鲜、蒙古通商,换取粮食、布匹等生活用品。在后金内部,皇太极鼓励各族商人设店售货,开设当铺,发行借贷,并允许粮食投放市场,但不许商人囤积居奇,进行商业投机。为了疏通后金的商业网络,皇太极非常注意整顿商业税收,严禁有关官员和利用职权之便,损公肥私,受贿漏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