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嫁-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辰儿不由叹息了一声,“我是担心,我们真把厨房烧了,下回老祖母会不会说,我们女人进厨房也晦气。”
第一百一十六回:老太太
晌午的时候,众人从田间回来,一眼望去,人人头上戴着斗笠,披着蓑衣,但除了石先生以及社长家的人,其他五个人,怎么看怎么不像一回事,这就好比乡下人进城一般,格格不入。
陆辰儿在里面,半天没等到李皓白进来,走了出去,正瞧着他身上还披着蓑衣,两手正在解系带,似胸口的带子打了结,一时解不开,于是走了过去,“我来吧。”
李皓白闻言,抬起头,轻轻一笑,“一不小心拉成了死结了。”
“既这样,你也不说一声,让人过来帮忙,或是直接剪断,你打算折腾到什么时候?”
“若剪断,又得重新穿一根系带,就想着慢慢解开。”
陆辰儿让李皓白反手提起蓑衣,免得带子受重力,然后瞧着带子上的死结,幸而指甲长,这些日子出来,还没像廖怀音一般因不方便,把指甲全剪了。
用指甲挑弄着死结,却是很快,没一会儿便把结给打开了。
李皓白脱了蓑衣,陆辰儿顺手接过,手上突然一沉,“给我吧,挺沉的,石先生说是用棕编制的。”
是挺重的,抱在手上还有些扎手,李皓白把它挂在屋前的长竹竿上,和陆辰儿一起走了进去。
昨日第一次吃地瓜,大家吃着觉得新鲜,不由多吃了些,今日瞧着木桌上的木盆里还是地瓜,不由有些失望,每人只食了一个。
他们这一个个都是惯看新鲜好奇的主,昨儿听老太太的意思,如今屋里只有这地瓜,已经没有米了。因而,再过一两日,只怕大家便会厌了。
还有这借牛这一桩事。原本只借给湾月村社,经社长这两日一说,临近隔壁村社都来借,如今已变成借给临塘乡的了,又瞧着石先生的打算,索性把第一站变成了临塘乡,暂时是不会离开了,至少得等这阵子春耕忙完。
陆辰儿和廖怀音待在屋子里也不耐烦,没一个干爽的地方。
李皓白吃了个地瓜便回了屋,陆辰儿才发现。好似其余四个人也回屋,便跟了过去。
“你这是做什么,怎么连袜子也不穿。怎么还拿了双草鞋?”
李皓白还未回答,只瞧着长帆进来了,“二爷,这是从主家那里借来的褐衣。”
长帆看到陆辰儿,先一怔。却递给了陆辰儿,陆辰儿伸手接过,只觉得褐布粗糙得有些勒手。
“石先生今天给我讲了一句:事非经过不知难;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天上午在田埂上站了半日,因而石先生让我们下午都下田,说是要我们亲身体验一下春耕之辛苦。只有自身体验,才能更知民间之疾苦。”
陆辰儿听了,先是一惊。心里不由嘀咕,你们下田,只怕会像我和廖怀音烧火一般,烧个火能差点把厨房烧掉,别帮忙不成。成了帮倒忙的,还劳累农家。又影响今年收成。
“你们俩在屋子无聊,要不要去田埂上瞧瞧?”李皓白见陆辰儿不吱声,不由问道。
陆辰儿一副敬谢不敏的样子,连连摇头,又看了一眼长帆,“我先出去了,你换衣服吧。”
说着便走开了。
没多久,他们出门的时候,果真全都换上了褐衣草鞋,唯有赵雅南难得的有些扭捏,出门时,柳敏兮看到赵雅南的脚,还打趣了一句:“你的脚还真秀气,像姑娘家一般。”
“要你管,长得好不行呀。”赵雅南气冲冲地回了一句,紧跟在程常棣后面。
不过,陆辰儿还真佩服赵雅南,胆子不是一般大。
这些天,她和赵雅南没说过一句话,赵雅南看她好似透明人一般,倒不由让陆辰儿困惑,难不成以前都是错觉,只是自己多心了?
虽脑海中千思万想,但陆辰儿并没有真去开口问。
若是这样,井水不犯河水,陆辰儿也是极愿意的。
只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下午的时候,陆辰儿和廖怀音,因在屋子无事,最后还是找了活计,瞧着老太太编着草鞋,跟着老太太学编草鞋。
看着又不难,牛栏里堆放的去年的稻草也极多,不怕浪费。
只是看着极简单,老太太的手法十分的灵活,布满沧桑的手如游龙走笔一般穿缝打结,陆辰儿学了半日,好不容易才有一个成形的外壳,长长的指甲硬生生的勒断了两根,还是齐根断了,屋子里连剪刀都没有,陆辰儿只好用牙齿咬断。
这时,陆辰儿倒觉得廖怀音有先见之明,出来时便剪了指甲。
没想过,这里连把剪刀都没有,物资还真极其困难。
以前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到了这儿,变成不可能,认为不可能出现的事物,在这里,偏偏成了可能,他们所有人的认识都直翻了个跟头。
稻草在老太太手上似长了腿一般,能变出各种花样,到了陆辰儿和廖怀音手上,便成了死物,两人折腾了大半日,老太太做了五双草鞋,她们俩连半只都只是影子。
事非经过不知难,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用在哪都合适。
半天没怎么说话的老太太看了她们俩一眼,“咱五岁时便会编草鞋,如今六十五岁,编了六十年,在乡下全是动惯手的人,咱不晓得你们怎么会来这地方,但是你们在家里应该从来没干过活。”
这话却是真的,到底是吃过盐比她们吃过的饭还多人。
“你这张脸是怎么回事?”老太太目光炯炯地盯着陆辰儿的脸。
只是这话一出,陆辰儿和廖怀音都吃了一惊,这么些日子以来,还是第一个人看出陆辰儿这张脸不对劲。
廖怀音有些激动,“您老人家怎么看出来的?”
“脸和脖子脱接,手和脸也脱接,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了。”
这话的确有道理,陆辰儿笑了笑,“涂了一种霜,说是要十五天才能洗掉,还有两天就能洗掉了。”
“水洗不掉。”
这话一出,廖怀音和陆辰儿都一惊,陆辰儿更是吓了一跳,重述了一句:“洗不掉?”
“等过两天,你就知道了。”老太太也不多说什么,说完起了身。
第一百一十七回:直面
“你这是要去哪?”陆辰儿望着出门往外走的李璟,不由问道。
李璟没有回头,只淡淡道:“去山上走走。”
陆辰儿听了,想起松林城外北坡的事,不由多饶了句舌,“你身体不好,还是把你的护卫叫上稳妥些。”
回应陆辰儿的是一个直接离去的背影,陆辰儿不由焉了一下,果真是自己多事了。
廖怀音走了出来,劝慰道:“他就是这样的人,你不用理会,余丙秋会跟着他的。”
陆辰儿转头问道:“你们很熟?”
廖怀音笑了笑,“算是吧,你也能看出来,他和知玄很好。”
是很好,听了这话,陆辰儿也知道她不愿意多说,也不再多问。
房前有一大片月季,花开正艳,有大红色,有粉白色,迎风而立,十分好看。
忽然瞧见长帆带人匆匆忙忙回来拿竹椅,陆辰儿还以为是李皓白出了什么事,忙问道:“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长帆见是陆辰儿,忙站住:“回二奶奶,二爷和表少爷没事,是赵公子在田间插秧的时候,不小心让瓦片给扎伤了脚底,流了许多血,不能走路,表少爷吩咐小的回来拿竹椅,抬赵公子回来。”
赵雅南扎伤了脚。
真下了田,陆辰儿不以为她顶多做做表面工夫。
又想起,李皓白昨晚回来,和她说起,田间有许多虫子,特别有一种的叫蚂蝗,身子软绵绵的。喜欢附在人小腿上吸血,所以在田间的时候,要时常留意,陆辰儿听来只觉得毛骨悚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陆辰儿看着还恭谨站立在一侧的长帆,于是道:“你去吧。”
长帆应了一声,带着人匆匆下去了。
没过多久,果真瞧着赵雅南被护卫用竹椅抬了回来,一同回来的还有李皓白和程常棣。
今天天气极好,许久未曾出现的太阳。冒出来悬挂在高空,外面暖洋洋的,赵雅南没有被抬进屋子里。而是在外面的大坪上。
陆辰儿本不欲过去,但让廖怀音拉了过去。
“怎么就碰到瓦片了,伤口没什么大碍吧?”廖怀音上前问道,瞧着右脚已包扎好了。
赵雅南在看到陆辰儿来时,抿着嘴。带着几分戒备与警惕,这神情,上一世,每每两人有激烈的冲突前,或是她要撒泼前,赵雅南都是这副模样。
程常棣望了一眼廖怀音。又看向过来的陆辰儿,盯着那张灰乎乎带痣的脸,不由皱了皱眉头。好一会儿方道:“脚底板划了一条长长的口子,刚才有铃医经过,用河水清洗过伤口后,已上了药,包扎了伤口。铃医留下药,又吩咐休息几日。不碰水便会无事。”
再看赵雅南时,赵雅南不知怎么,望着陆辰儿的脸,竟扬起了一抹笑。
李皓白拉着陆辰儿进了屋,好似有话要说。
屋子里简陋,少许的几个案几,十分的空旷,屋顶的几片明瓦,前后的窗户口,都有光线射进来,李皓白盯着陆辰儿的脸瞧了半晌,神情有些古怪,抬手要抚上陆辰儿的脸,终是又垂下了,“你的脸有没有什么不舒服?”
陆辰儿摇了摇头,“没有。”
李皓白这般突然拉着她进来,又瞅了她的脸,欲言又止,眼神中甚至有愧疚与不安,还有程常棣的皱眉,赵雅南的笑意,他们又碰到了铃医,陆辰儿再迟钝,也猜测到是自己这张涂了易容霜的脸有问题,昨儿老太太的话,一时全涌入脑海中,不由抬头脱口道:“是不是铃医说,我脸上的这层霜洗不掉。”
语气不是疑问,而是肯定,
李皓白下意识要摇头,只是对上陆辰儿那双干净明亮的眸子,不由顿住了。
“不碍事的,你别担心。” 李皓白只觉得说出来的话都有些干涩,“我们进了城,一定有法子的。”
这就是说,是真的。
这些天以来,陆辰儿心里尽是忐忑不安,听了这话,不自禁伸手摸了摸脸颊,她这张脸,现在在乡间,却也不无所谓,真进了城,只怕会遭人指指点点。
还是轻轻叹了口气,压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