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嫁-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辰儿还正自懊恼,又听话那边话的传来,赵雅南的声音有些尖锐,“你难道还看不出来,你们之间根本就没有可能,且不说陆辰儿,就是陆老爷和程夫人根本就没这心思,你想过没有,一旦你和他们一提,不但事不成,反而失了欢心,丢了陆老爷的助力。”
说到这停了一下,语气缓和了许多,“而我这边就不一样,只要有我,爹地一定会看重你,况且陆家和赵家成了姻亲,陆老爷能和我爹地相和,圣上见了也会高兴,如此,早日入圣上的青眼,前程就更不用愁了。”
这回不仅是陆辰儿心惊,连跟着的云锦和红袖两人脸色都白了许多,还好因今日娘亲身边比较忙,玉翠去娘亲那边帮忙了,就没有跟在她身边。
不过,相信依照赵雅南这说话的声音,估计娘亲最迟明儿也就会知道了。
也不知道赵雅南是有意的,还是程常棣这回没了脑筋,竟然选在这里说话。
陆辰儿都不敢再停留半刻,急急地就回转身往回走,不去花厅了。
临走时,程常棣说话的声音还是传入了耳朵里,“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直到一脚踏进漪兰堂,陆辰儿绷着的心弦才放下,只听云锦开口道:“这赵姑娘也太不像话了,她爱说什么随她,但怎么就把姑娘的名字脱口说了出来,若让底下的人听了去,还不知怎么嚼舌根呢,到时候,话到了夫人那里,只怕会完全变了味,依奴婢看,这事,今晚上,姑娘去上房的时候还是先和夫人说一声。”
“凭白无故有什么好说的。”陆辰儿摇了摇头,她不过是听墙角听来了,她当作正经事去和娘亲说,弄不好,还会让娘亲误会她动了心思。
陆辰儿打算去小跨院找桃夭,没想到刚进去,就听门口的小丫头说桃夭姑娘参加宴会上。陆辰儿一怔,却有些意外,这些天,这丫头都没怎么出门,天天只闷在屋子里做针线和练字,没想到今日竟然出了门,这样也好了。
转身回了自己屋子,云锦便说起一事来,原来是罗绮已经和云飞成了亲,如今一直歇在家里,看陆辰儿能不能找个机会,把她依旧调入漪兰堂,虽不再做近身服侍的,但能在院子做管事的媳妇。
陆辰儿听了,想着前面的已过去了一个多月,而且这两日程氏心情很好,她近日和程氏去提应该没问题,于是点点头,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
到黄昏的时候,人才渐散去,陆辰儿去上房请安的时候,程氏忙活了一整天,整个人很累,在屋子里让秋影给她敲肩捶胳膊,陆辰儿喊了声娘亲,走了进去,“父亲还没回来了?”
“史撰予他们几个在,如今正在书房陪着你父亲说话。”
陆辰儿轻轻哦了一声,遂提了罗绮的事,程氏果然应了,也没多问什么话。
“今儿我瞧着桃夭那丫头,眉眼间有些不对劲,上回说是病好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好利索,你天天和她待一处,她最近到底怎么样?”
“她挺好的呀。”陆辰儿顺口答了一句,程氏这么突然说起桃夭,让她一时之间摸不到头脑。
程氏嘀咕了一句,“真的没有什么事?”不过她也没多去费心思,方才不过随口一提罢了,听了陆辰儿的话,遂又道:“好就好吧,你父亲瞧的那两个人,今儿来内院请安,我瞧了一眼,长得都是十分不错的,两家都有女眷过来,都是性子挺好相处的,桃夭过去,等殿试结束,得了名次,再请到府里,让桃夭自己相看一眼,挑选一个她满意的吧。”
听了这话,陆辰儿不由心里暗道:只怕这会子,除了尚知玄,桃夭要么是看谁都不满意,要么是看谁的都满意。
这样的事,上一世,她便经历过,当时,除了程常棣,父亲和娘亲说了好多话,无论好话歹话,当时,她当时是一个字都听不进去,犹如入了魔,一门心思迷了进去,除了程常棣,她谁都看不上眼。
这一回,但愿桃夭顺从一点吧。
等了这坎,也就没什么事了。
殿试是三月十五,仿佛真是为了应那三元及第的彩头一般,程常棣被当殿点了状元,消息传出,一时哄动京师,大成朝,程常棣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成朝,第二位三元及第的进士,也是大成史上最年轻的状元。
松林书院,也由此完全压住了轩辕书院。
接下来,跨马游街,琼林宴会,雁塔题名,一时风头之盛无可比拟,连着父亲都与有荣焉,对程常棣更是喜欢的紧,出门会客都带着程常棣。
有一次,还听父亲醉后提起,圣上原瞧着程常棣长得仪表堂堂,想钦点他为探花,后来听赵相提了一句,他是壬午年皖地解元,今科会试会员,登时兴起,大笔一挥,就点了程常棣为状元。
游街那日,陆辰儿没去,听柳束兮回来说,榜眼叫陈子俊,探花是应渊,这样看来,和上一世相比,前三甲的人都没变,只是陈子俊和程常棣的名次互换了一下。
陈子俊,对这个名字,陆辰儿却是有几分印象,陈子俊是前陈相幼孙,赵相夫人陈氏的内侄,因曾立誓不中进士,不娶妻,使得年过三十,还内室空虚,上一世他也是三十二岁才中的状元,赵相想招其为婿,不想赵雅南看上了程常棣,所以这段姻缘没成。
华灯初上,又一次,程常棣跟着陆老爷从外面回来,陆老爷喝多了点酒,因而,并不急着回内院,由着程常棣搀扶着回了书房。
“虽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但我也瞧出来了,你这孩子一向喜欢做实事,也别在翰林院那地方待着了,吏部、户部、刑部再加上大理寺,你想从哪个衙门做起?”
“大理寺吧。”程常棣答道,他也不想去翰林院待着,考虑了几天,心里有了选择,只是这话还没说出口,已让陆老爷察觉了,因而,陆老爷这一问,他就立即说了出来。
第二百九十三回:曲江
大理寺。
陆老爷了听了怔愣了一下,目光打量着程常棣,许久未说话。
府中为程常棣设宴庆贺,赵相不请自来,陆老爷还觉得纳闷,后来,才知道,赵大姑娘相中了程常棣,前些日子,程氏和他提起,那日赵大姑娘和程常棣曾在花厅旁的柏树下说过话,那些话中还提及了陆辰儿,陆老爷不得不惊警。
他原本是抱着旁观的心态,虽心里更希望程常棣能娶撰与的孙女,但程常棣娶赵大姑娘,他也乐观其成,这事就看程常棣的的意愿了,但是如果牵涉到辰丫头,他就得好好考虑了。
故而,才会有这么一出试探,相信,这些天以来,虽没明说,但依着程常棣的聪慧,他希望程常棣能娶史撰与的孙女,他的这个意思,程常棣应该已经猜到了。
把大理寺也加上,不成想,程常棣想也没多想,就选了大理寺,看来了,他并不想和娶史撰与的孙女,而且已经考虑了很久,要不就不选大理寺。
陆老爷回过神来道:“好,你先在翰林院待几个月,其他的我这边会给你安排的,早些回院去歇息吧。”
程常棣应了一声,起身告退,却又听陆老爷道:“赵家的大姑娘也不错,今年春宴,圣上还夸她是不栉进士,等过些日子,我会让你姑母派人去赵府提亲。”
程常棣听了这话,一脸愕然,本来已经走到了门外,又退了回来,“赵家姑娘,非侄儿所愿。”
然后,却是跪到了陆老爷跟前。磕了三个长头,望着陆老爷收敛住有几分激动的情绪,才开口道:“侄儿心慕表妹,想求娶表妹为妻,期盼着姑父能成全。”
陆老爷想着他的意思,已经表明得很清楚了,程常棣这是没听懂,还是听懂了,却装作不知,很显然。陆老爷想成了后面一种,原本听了程氏的话,他是不怎么相信。但这些天也曾话里暗示过,他没料到,程常棣就这么直白地开了口,甚至并没有口灿莲花一般,说上许多好话。就这么简单,只为心慕,再无其他。
于陆老爷来说,他从不曾把程常棣作为辰丫头夫婿的人选,程常棣太过精明,又功利心重。辰丫头太过简单,他们并不适合,因而。他从未作此想法,况且,辰丫头若嫁给程常棣,丫头的舅家虽和常棣一家早已出了五服,但仍旧有回族的嫌疑。这也是他从未曾考虑过的原因。
但自从丫头和离后,就一门心思要作老姑婆。这让他很是头痛,因而,这会子,瞧着程常棣说了这样的话,虽是吃惊,但私心来说,却并不想反对,陆老爷是怎么也不舍得女儿在家做老姑婆,更不愿意女儿就此终生不嫁,一时间心思百转,既没说好,更没说不好,沉吟好一会儿,才道:“我曾说过,丫头点头,我再会让给她许婚,你如果能说动丫头点头,这门亲事我就成全,若是不能,那就作罢。”至于史撰与的孙女,程常棣如果无意,也就不耽搁人家了。
程常棣听了这话,心里顿时欣喜不已,他原想着,陆老爷会反对,没想到陆老爷竟然答应了,虽有前提,但只要陆老爷和程夫人不反对,剩下的,他也就不担心,虽然陆辰儿对他着实不待见,但他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切事在人为。
程常棣怀着无比欢喜的心情走出了书房,回到取我轩。
陆老爷瞧着那笔挺的背影,一时间微愣,他仿佛间看到另一个自己,年轻了近四十岁的自己,年少登科,春风得意,杏花烟雨,佳人难得。
看着看着,直到程常棣的背影消失不见了,陆老爷不禁失声呵呵笑了起来,原本因程常棣的话,沉闷的心情,竟然也愉悦起来。
站起身来,往内院走去。
陆老爷和程常棣的对话,在漪兰堂的陆辰儿依旧一无所知,她还在想着桃夭的事,前几日,陆老爷把给桃夭所选的两个进士带回家,陆辰儿陪着桃夭在书房的书架后面相看,谁知平常很好说话的桃夭,当着父亲和娘亲的面,就说两人她都没看上,说一人话多,另一人又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弄得父亲和娘亲登时下不了台,待她出去后,程夫人立即发了一通火。
陆辰儿在一旁劝了好一会儿程氏才消气,直接和陆老爷说,“那丫头的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