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觅嫁 >

第203章

觅嫁-第203章

小说: 觅嫁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还和得来吧,听赵相说,你们在松林书院的时候就认识了?”

陆辰儿轻轻嗯了一声,“前年下乡的时候,她也去了,只是当时是女扮男装。”

“如果你们性子能和得来,往后就常来往,你正好也多个闺中手帕交。”

陆老爷想的是,赵大姑娘还未及笄就盼着自选夫婿,辰儿和她多多相处,希望她能影响辰儿一二,让辰儿以后也能考虑自选夫婿,只是这话却不能明说,免得辰儿心生反感。

“她的及笄礼在这个月二十八日举办,她给我一张请帖,请我作赞者。”

“请你作赞者?”这却出乎程氏的意料之外。

只听陆老爷坐下来笑道:“她既是有意交好,你去就好了。”

“可我们和赵家,还没到这么亲近的地步。”程氏蹙了下眉头,不太赞同陆辰儿过去,一是因为陆辰儿才刚和离,那日在场的宾客较多,她不愿意女儿显眼,免得受些闲言碎语,二是因为她和陈氏有往年的恩怨,如今隔阂还在,她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去给陈氏的庶女做面子。

“让丫头去吧。”陆老爷望了程氏一眼,“丫头来了京中,就该多认识些人才好,常日里去参加些聚会,免得整日闷在屋子里。”

说着,陆老爷仿佛知道程氏的担心般,又笑道:“你我的女儿,这京中谁敢笑话。”

程氏嗔了陆老爷一眼,陆辰儿在场,她也不好和他争辩,陆辰儿原是伏靠在程氏怀里,这会子抬起头来,望向程氏道:“娘亲,我已经答应了,那日会去参加她的及笄礼。”

“既然答应了就去吧。”程氏握着陆辰儿手,伸手摸了一下陆辰儿手腕上戴着的赤金长命锁手镯,“晚上睡觉的时候,让玉翠把这手镯放到炕榻下暖着,免得第二天戴着时候凉手。”

陆辰儿笑道:“您都吩咐过玉翠姐姐了,玉翠姐姐每日都没有忘记。”

抬头看了一眼放在多宝阁上层的沙漏,都快戌正了,于是忙道:“天晚了,我该回去了,娘亲和父亲也早些歇着吧。”

程氏也看了一眼沙漏,起了身,唤了丫头进来,罗绮手里拿了件锦锻斗篷,上前给陆辰儿披上,程氏替她理了理领子,又要吩咐刘妈妈带人亲自送她回漪兰堂。

陆辰儿忙推辞道:“娘亲,这不比在宣城,去漪兰堂就几步脚的距离,林妈妈和来妈妈都跟着,就不要了。”伸手抚了抚衣袖,望向坐着陆老爷道:“父亲,我走了。”

“路上慢点,明儿不必早起,我们下午再去安定公府。”

陆辰儿道了声知道了,便转身出了正房的门,也不让程氏送出来。

第二百七十三回:埙曲

安定公府因年前那桩行刺延平王事件,这个年过得十分的冷清,老二从祠堂里放出来后,就回了兰陵老家,连元旦都没在京中过,岑氏自是跟着夫君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回去了,太夫人所居的荣寿堂少了岑氏爽朗的说话声,却是失色不少,好在廖氏也是个健谈的,才不至于冷场。

元宵节的灯会将近,众人聚在一起,离不开灯会的话题,廖氏在京中长大,做姑娘的时候去过许多回灯会,这会子说起哪里热闹,哪儿有趣,简直是如数家珍。

上一世,陆辰儿在京中待过几年,元宵节灯会也去过几次,唯有桃夭,从来没有看过城里的灯会,甚是稀奇,遂拉着旁边的琳姐儿窃窃私语。

“……不是十五是元宵节,怎么灯会是十四日开始?”

“灯会一共有五天,从正月十四开始一直到十八日结束,到时候整个京中,北边的皇城,南边的民宅,还有东西的街市,都会灯火彻夜不熄,到处亮堂堂的一片,不过,参加灯会的人也特别多,每年去灯会,我最怕的就是人挤人,一般都选在十六十七日两天去逛逛,五天中唯有这两日人少一点,十四刚开始,十五是正日子,十八那日是最后一天,这三天去的人特别多。”

“去灯会不就冲着人多才去,如果人比较少,去了就不热闹了,我从来没瞧过城里的灯市,却盼着这三天人多的时候去瞧瞧。”

琳姐儿听了这话,瞧桃夭一眼,遂笑道:“你和辰姐姐是第一回在京中过元宵节,当然挑着热闹的时候去。”

桃夭伸手拽了下旁边的陆辰儿手腕,陆辰儿转过头,只听桃夭道:“辰姐姐。我们第一回参加灯会,从十四到十八,天天都去好不好?”

桃夭一向喜欢凑热闹,因而,陆辰儿听了这话,并不觉得奇怪,瞧着桃夭乌黑的眼眸,满是期待,陆辰儿都不忍拒绝,遂点点头。“好,到时候每晚都去,一定让你尽兴。”

桃夭眼睛一亮。一时欢呼出了声,才意识到这是在太夫人的荣寿堂,不是在琳姐儿的院子里,忙伸手掩住嘴巴,然而。太夫人和程氏柳氏几个还是注意到了,只听太夫人笑问道:“你们三个在说什么,说得这么高兴。”

太夫人说话时眼瞅着桃夭,桃夭有些不自在,低下头,还是琳姐儿忙出声道:“我们在商量着。今年灯会每晚都去,要在灯会上寻一盏最漂亮的花灯,最后比谁选的花灯最夺彩。”

“就你们年纪小淘气。前些年我去过几回,灯会上每盏花灯都漂亮夺彩,哪能挑得出来,到时候有你们看花眼的,盏盏都舍不得。”

廖氏瞧了太夫人一眼。笑道:“老祖宗,琳姐儿今年这是有伴了。我只是担心到时候候别累着了。”说完,转头看着她们三人的目光带着几分打趣,“现在你们几个人说着起劲,兴奋得说每晚都去,别逛了一晚,直喊累,到第二天就不愿意出门了,听嫂嫂的话,你们选一两天去瞧瞧才是正经。”

虽是打趣的话,但陆辰儿和琳姐儿却深以为然,她们俩逛过灯会,有过经验,但桃夭却没有逛过,陆辰儿忙笑着说道:“十四日是必去的,至于后面,如果真觉得累,再挑着日子也是好的,先还是想着每日都去,毕竟我还是第一回逛京中的灯会。”

“你小时候在京中的几年,每年可都有去。”

陆辰儿看了程氏一眼,笑嘻嘻地道:“娘亲,瞧您说的,那都多少年的事了,我都快不记得了。”

“也不过十来年的事。”太夫人笑了笑,望向程氏道:“我还记得辰姐儿抱在手里的情景,仿佛还是昨日发生的事,不想,转眼间,姐儿就长这么大了。”

“天佑二十五年的灯会,我还抱过辰姐儿呢。”一旁的柳氏也插话道。

陆辰儿听了赧然,转过头,重新拉着琳姐儿说话。

太夫人和程氏柳氏几人,相视看了一眼,又不免一番感慨,日子过得真快。

这边只听琳姐儿数着道:“……福圆楼的元宵是最出名的,那五天晚上,都得排上一个时辰才能买到一份,东市那边,会燃上万盏花灯,到了戌正以后,还会放烟花,西市的舞龙舞狮,杂技,可惜外面的小吃不能吃,我听紫葵说过,特别好吃。”

脸上带着几分惋惜。

一旁的桃夭眼睛滴溜儿地转了一圈,轻声道:“我们可以偷偷去尝尝。”

“连我都甩不开跟着的婆子丫头,你和辰姐姐有法子甩开身边婆子丫头,只怕两位姐姐和我一样,只能去福圆楼里面吃元宵了。”

瞧着桃夭眼睛直打转,陆辰儿伸手轻拍了一下她的额头,“别乱想什么歪主意了,甩开了丫头婆子,真要出了什么事,可不是好玩的。”陆辰儿这是想起宣城的那回,因是灯会失火,若不是因是李璟及时出现,她只怕会被踩成肉酱。

桃夭轻轻哦了一声,一瞧就知道没把这话听进去,到时候让婆子看紧一点吧,陆辰儿暗道。

晚些时候,出了荣寿堂,琳姐儿拉了拉陆辰儿和桃夭的衣袖,“走,去我屋子里,最近我得了件好东西,让两位姐姐瞧瞧。”

桃夭听了欢喜,琳姐儿每回给她瞧的好东西,都不会让她失望,三人遂欢喜的去了琳姐儿的院子。

琳姐儿跑进屋子,就嚷着让紫葵把前两天她得的那只埙找出来。

陆辰儿和桃夭一进屋,只瞧着紫葵捧着一个桃木盒子,琳姐儿打出盒盖从里面拿出一个物什出来,陆辰儿定睛一看,是一只象牙埙,比从前汀姐儿送给她的那只要小一些。

琳姐儿转头把象牙埙递给她们俩看,“这是元旦的时候,我六哥哥送给我的礼物。”

桃夭接过,放在手里把玩了一下,望了陆辰儿一眼,对琳姐儿说:“这是象牙埙,我也有一只,是辰姐姐送给我的,比这个还要大一号。”

琳姐儿听了,望向陆辰儿,尽是讶异,“真的?辰姐姐也有?怎么我在辰姐姐那儿没见过,什么时候得的?下回去陆府我要瞧瞧。”

“从前一个朋友送的,因我不常吹,就收在锦盒里,很少去碰它,上回桃夭说她会吹埙,就送给她了。”

桃夭拿着埙在嘴边试了两下音,音质挺好的,抬头望向琳姐儿道:“你会吹吗?我会吹许多乡间的小曲,在乡下的时候,我阿爷给我做过一个木埙,只是后来来城里,没带过来。”

“自然会。”琳姐儿笑道:“我是瞧着我六哥哥吹埙,觉得有意思,便跟着六哥哥学了一阵子,这回六哥哥特意给我寻了这只漂亮的象牙埙,要不,我吹一曲给你听听。”

琳姐儿说着,便伸手拿了过来,放在嘴边试了两下,尔后便听到乌咽声响起,时而高低婉转,时而悠长绵延。

陆辰儿一怔。

曲调低昂,音符流转……

并不是很流畅,还带着几分生涩,想来是刚学没多久。

这音符,是三生石的曲子。

上一世,就是琳姐儿教她的,她也只会这首曲子。

好一会儿,一曲终了,琳姐儿停了下来,旁边的桃夭满是兴奋地道:“这首曲子我知道,我听辰姐姐吹过一次,我也会吹。”桃夭在吹埙上有天赋,只要她听过两三遍,她基本上就学会了。

罗绮还曾打趣她,怎么这天赋不用在识字上。

琳姐儿听了诧异,望向已坐在榻上的陆辰儿,问道:“辰姐姐也跟我六哥哥学的?”

陆辰儿回过神来,没有否认,“嗯,听过你六哥吹过几次,后来就会了。”

桃夭拿着象牙埙吹了一首乡间小调,欢乐明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