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嫁-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氏和他们照了面,笑意盈然地请他们都坐下,桐姐儿过来拉了拉陆辰儿,俩人作了堆,想来之前,程氏便已经作了介绍,彼此之间认识过了,这会子只招呼了几句客套话,便吩咐着刘妈妈摆上案桌,传了饭菜。
想来是因人少,程氏又把李璟当成了子侄辈,并未分席而坐,而一同用饭。
婆子们布置案桌,丫头们端着饭菜食盆的鱼贯而入。众人上了席,秉着食不言的规矩,没有人再多说话。
一时饭毕,陆辰儿在一旁听着程常棣和李璟说话,“……你这回宣城待多久,往后打算去哪?”
“待几日就走,过几日回京中,刚好和程伯母顺路……”
一问一答,一来一往,语气中的疏离令陆辰儿有几分吃惊。仿佛他们真是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认识,这也太离谱了点。陆辰儿回头诧异地打量了一下他们俩,两人面上都十分平和,只是程常棣的眉头却皱成了一团。
后来,婆子来问李璟的住处,程氏直接说了东园。让人去收拾出来。
东园紧靠着梨香园,一旁的程陈氏听了,不由侧目,直觉李璟不是单单今天救了程氏惊马这么简单。
同样,程常棣脸色微微一变,转头望了李璟一眼。李璟只向程氏说了声打搅了,便浑然未觉,依旧垂头望向地面。
次日。陆辰儿刚起来,桐姐儿就过来了,“你今儿怎么这么早呀?”
陆辰儿一边让丫头们服侍着梳洗,一边惊讶地看向桐姐儿,只瞧着桐姐儿坐在圆凳上。手撑在凳子的边沿,两腿极没规矩地晃动着。听了陆辰儿的问话,并未抬起头来,而是目光闪烁地望向别处,“哪里还早,都过了辰时三刻,只是没出太阳,今天天色又比较阴沉,才看不出来时候晚了。”
陆辰儿听了这话,只轻轻地哦了一声,大约桐姐儿是忘记了,她一向起得晚。
桐姐儿的眼神满是不自在,看了陆辰儿一眼,没作任何停留又飞速地离开,瞧着她不愿意说,陆辰儿自然也不多询问。
到了后来,还是桐姐儿自己没忍住,和陆辰儿坐在外间的榻上,倚靠在姜色的大迎枕上,期期艾艾地说了出来,“姑母是不是从前……从前就认识李公子,他是哪里人……家里是帮什么的……”
这是查问人口,陆辰儿第一反应便是这是程陈氏打发桐姐儿过来问的,微微蹙了一下眉头,颇为不喜欢,这程陈氏一向势利,大约瞧着程陈氏对李璟态度不一般,便留意了起来。
不怪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在是和程陈氏相处久了,知道她有这些嗜好。
“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昨日李公子来的时候,娘亲不是说明白了,不过是萍水相逢。”
“真是这样?”
桐姐儿犹自不信,瞪大眼睛望向陆辰儿。
只瞧着陆辰儿颔了下首,桐姐儿不知是该喜还是能够放心了,脑海中不由浮现昨晚清辉园中的事来……
昨日晚上,他们母子三人一回到清辉园,程陈氏便让桐姐儿先回房,把程常棣唤进了她自己的屋子,桐姐儿知道这是母亲有话和大哥说,于是应了一声,只是临回房的时候,程陈氏特意望了桐姐儿,正是这一眼,让桐姐儿觉得奇怪,疑心母亲和大哥要说的话与她有关,后面送偷偷跟到了正房外。
屋子里灯火摇曳,因程陈氏并不喜在屋子里留人伺候,因而,桐姐儿蹲在窗台下面,十分的放心,不怕让丫头婆子发现。
没一会儿,只听着说话声隐隐从屋子里传出来。
“……瞧着姐姐这么亲切的态度,这李璟只怕不是旧识,方才她对李璟比对你这个侄子还热情三分,恐怕是和陆家有通家之好的子侄辈,再瞧李璟那通身的气派,绝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你去打听打听,他到底是什么来历?”
“母亲要知道这些做什么?”
“还要看是否已成婚了?”
程常棣一时愕然,大约这是第一回,他跟不上程陈氏跳跃的思维节奏,忙唤了声母亲,“无论姑母什么态度,这与我们有什么相关系的,更不是我们能干涉和过问的。”
“什么无关,自然关系大了,你想想,李公子长得人才不俗,你姑母还让他住进了东园,我猜想着两个可能,一是这人来历不凡,和陆家是世交,第二个可能,大约这是姐姐给辰姐儿找的上门女婿。”
“这不可能。”程常棣想也没多想,直接脱口而出,也不知道他说的不可能,是程陈氏说的第一种还是第二种。“不可能的,母亲别胡思乱想的,况且姑父和姑母已经有了嗣子,不会让表妹招婿的。”
“以前不可能,如今却不同,他们俩这么宠女儿,连和离这么荒唐的事都能依着辰姐儿胡闹,还有什么不可能,毕竟辰姐儿和离后,想再嫁。好一点的人家都不会愿意的,况且,他们也不会愿意辰姐儿再轻易出嫁了。”
“母亲想着太多了。凭着表妹是姑父的女儿,就足够了,母亲往后还是别再说这样的话,和离再嫁,在当今世上也有。本朝还有位皇后,就离婚后嫁入皇家的,表妹刚和离,纵使再嫁,姑父和姑母也不会这般急切。”
程陈氏听了这话,不由沉吟了一下。尔后方才再开口,“照你这样说,姐姐这不是相看女婿?”
程常棣只听到自己心头忽然咯噔了一下。太阳穴突突的,有点难受,脸上的笑意有些勉强,口中却反驳道:“当然不是。”
“那这么说就是第一种可能咯。”只瞧着程陈氏大附掌,十分高兴。“桐姐儿自温家退亲后,婚事一直没着落。我今儿瞧着李公子很好,姐姐对他这般亲切,要不明儿我去探探姐姐的口风,看李公子是否成亲了,如果没有,他正和桐姐儿年纪相当,正好……”
“母亲。”程常棣头痛不已地打断了程陈氏的话,“您不要想一出是一出,当儿子求您了行不行?”
他承认李璟能力有,但并不是个好相处的人,况且身体上有不足之症,常年靠药丸养着,单单身体这一条,就并非良婿之选。
程常棣抬头瞧着程陈氏抿着嘴不吱声,大约是他方才说话的语气有点重了,不禁微微叹了口气,遂缓声道:“上回我就说过,桐姐儿的婚事您不要过问了,我会在我同窗好友中挑个性情好的,就交给我吧。”
大约是程常棣语气好了许多,程陈氏又开口说话了,“可难得姐姐这么看重一个人,你既说了不是给辰姐儿找的女婿,何不说给桐姐儿,我瞧着就很好。”
从来说话就是这样,只要他进一步,程陈氏就赶紧退两步,但只要他退一步,程陈氏必然会进两步,程常棣一时间只觉得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听出程陈氏这话里的意思,不是李璟瞧着好,好到程陈氏想招其为女婿,而是程夫看重,想来家世不差。
不仅程常棣明了,窗外的桐姐儿也明了,桐姐儿不由双手合掌,只盼望着程常棣能说服程陈氏。
又听屋子里传来程常棣的说话声,“我知道了,我会去打听打听,母亲就别去找姑母了。”
“那是自然,有你去我就放心了,我还是有些担心,若是李璟是姐姐为辰姐儿相中的女婿,我去探口风,可不成了和姐姐抢女婿。”
程常棣听着程陈氏的唠叨,离去的脚步微微一顿,扶着门把手僵住了一下,突然间连回头阻止程陈氏说话的勇气都突然消失了,很快就听到门吱哑一声,声音在这夜里格外刺耳,刺进了两人的心头。
程常棣大步走了出去,窗外的桐姐儿已经瘫坐到了地上,眼中带着几分茫然,似受了什么打击一般,她没想到大哥竟然答应了母亲。
奈何,奈何她心中早存一段心思。
“你在发什么呆?”
陆辰儿伸手在桐姐儿眼前晃了两下,桐姐儿忙地回过神来,却是连连摇摇头,“只是走神罢了。”
“这般魂不守舍,到底有什么事,承你唤我一声姐姐,说出来给我听听,我帮你解决如何?”
桐姐儿听了这话,仿佛让人看穿了心思一般,慌地不承认,“没有的事,没有的事……”
瞧着桐姐我秒愿意说,陆辰儿也不强求。
第二百三十八回:谁乱了心(补更)
街市繁华,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从东正街一路走到东街,先是商铺林立,后是书肆栉比,约莫着是秋闱已经结束,宣州城内考生少了许多,东街的书市明显冷清了许多,只有三三两两稀稀拉拉的人流。
李璟犹记得上回来的时候,这边还拥挤不开人。
前面的那个酒肆,上回他和李皓白去过一次,那次,李皓白因心里搁着事喝得烂醉如泥,这回回宣城,他不曾想过去瞧一瞧李皓白。
李皓白和陆辰儿走到了这一步,一切都已成定局了,依照李皓白粘乎的性子,只怕,这一回李皓白更不好受。
“主子,清议书社就在前面。”余丙秋的突然出声,让李璟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抬头望向前面,清议书社果然在前面。
从前在松林书院时,听匡山长提起过宣城的清议书社不错,只是他每回来宣城都是来去匆匆,当成过路,很难得停留几日,这回难得在宣城待上几日,而且前些日子,刘前运临走时,也说起清议书社,说是清议书社遍布全国各大乡试考点,可以考虑购买下来,会成为一个很好的信息渠道,于是,今日他便索性过来瞧瞧。
由余丙秋陪着,李璟走进了清议书社,里面布置果然雅致无比,门口摆着两盆绿竹,里面墙两面挂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墨画,岁寒三友的刺绣屏风就摆在堂正中央,屏风后有一方长形案几,已围着坐满了读书的文人,似在讨论着什么,声音时不时传出来。
只闻茶香四溢,墨香飘荡。
又听引着他们进来的文书小僮低声说道:“这一场议题的辩论已经开始了,下午还有一场。公子要不要参加下午的那一场?”
“下一场的内容是什么?”
“论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公子要不要报个名?”
“不必了。”李璟一听完就摇了摇头。
余丙秋见了,就吩咐小僮安排了间厢房,上了二楼。
才坐定,上了茶,只听李璟抬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