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夏意的爱 >

第22章

夏意的爱-第22章

小说: 夏意的爱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回到梅婕妤身边。当日,太后晋梅婕妤为充媛。从世妇升到嫔,梅充媛与栾修仪同列正三品,后宫人人皆知,太后不喜栾修仪。

栾修仪自负貌美,初入宫,便连获恩宠,许是被皇帝的逐日加封宠糊涂了,顾盼骄矜,不把任一人放在眼里,又爱逞口舌之利,一时只觉后宫人人不及她,差不多的嫔妃都被她挤兑刻薄过。她风头正健,后宫人等看皇后眼色,见皇后都谦逊退让,旁人自不愿出头,栾修仪越发得了意,见梅充媛怀孕争了自己的宠,矛头立时对准梅清宁。

今日说:“充媛妹妹怀孕也不要懒惰了,脸上的粉擦得有些不匀呢。”

明日说:“充媛妹妹今日的衣服搭配得不好,怎么显得老了许多?”

梅清宁本性情温良,不惯与人针锋相对,或者也觉得这样的口舌之争失了自己品德,只有笑笑不予理会。旁的嫔妃又都是爱看热闹的,并无人相帮,有人还就势附和取笑。

宫中荣宠向来是众矢之的,其中的苦楚只有自己体会,心情影响身体,加上害喜,梅充媛三天两头卧病。

夏意听了直着急,让琉璃找到锦绣,提醒皇帝相帮。

皇帝的动作干脆利落,降栾修仪为御女。后宫一时都不知栾修仪缘何得罪了未朝面的皇上,一想,毫无疑问,必是梅充媛的枕头风。

从此对梅充媛增添了敬畏,可是,栾御女却与梅清宁结下了深仇。

易经说,“吉凶悔吝”,所谓一动三凶。当时夏意以为是帮了梅清宁。也许是她曾被皇帝保护得太好,她还是低估了后宫的暗涛汹涌。

后宫迷案

梅清宁流产了,惊动后宫。宫女们纷纷议论昨日还好好的,怎么方换了一位御医就流产了呢?而且情况极凶险,抢救过来之后,后宫人人均知,梅充媛再也不会怀孕了。

那就等于说,梅充媛的一生都完了。后宫嫔妃不能有子嗣,就再没有未来,没有希望。

皇后跪在祖宗牌位前流泪,自责。皇帝下朝后,几乎将太医院翻过来,也没有找到那新更换的御医,且发现原本给梅清宁诊治的御医已被毒死藏在床底,死亡日期为昨日。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更换御医的事,昨日给梅清宁看病的御医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御医!

立案、追查,没有结果,梅充媛被害案成为蓼明帝时期后宫迷案之一。

夏意本能地疑到栾御女,或者皇后或者齐昭媛,宫女们也隐晦地猜测着,可是没有证据,没有结果。后宫多少事都是这样在悄声谈论中销声匿迹,没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皇帝晋梅清宁为惠妃,整日守在身边安慰,可谁都知道,那样的关爱只是一时,日子过去,皇帝终究会放下,后宫有的是新人。

不久,万昭仪入宫,从此万昭仪成为后宫瞩目的中心。

万昭仪入宫第二天就将了皇帝一军。对着满桌的山珍海味,万昭仪不动筷子,这些菜有什么意思,没有吃的欲望,只想念某一种山野菜,皇帝你能为我找来么?

皇帝方说了爱人家,当即令人去找这种山野菜,两个时辰后,皇帝与昭仪才吃到了这顿有山野菜的午饭。

其时斜阳倚窗,万昭仪展颜一笑,倾倒君王。

夏意想,难道这就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野菜来?皇帝终于遇到能折腾他的对手了。

第二日,皇帝下朝至万昭仪处,万昭仪正在剪皇后送来的绸缎,剪一下,撕一条。皇帝问这是为什么,万昭仪道:“没什么,我喜欢听绸缎撕裂的声音,这还不过瘾。”

皇帝说:这有何难,内库里有的是绸缎,搬来尽你撕。

万昭仪果真就一幅一幅的撕锦缎,边撕边笑。【注】万昭仪入宫是等闲不情愿,不笑的,这一下子笑得这么灿烂,皇帝也望着万昭仪大笑起来。宫人们这才发现,后宫已经很久没有听到皇帝的笑声了。

夏意还记得皇帝说过“保国要节俭”,这么恣肆的败家,皇帝估计将祖训都忘掉了。这叫什么?撕扇子做千金一笑?还是妹喜重生,褒姒再现?夏意庆幸,多亏长城没有修好,否则,皇帝会不会来一出烽火戏诸侯,败去他的江山?

万昭仪不去拜见皇后,皇后倒来看她。

万昭仪不起身,斜倚在美人榻上,懒洋洋地玩着手绢,宫人们说:皇后驾到。万昭仪慢条斯理地说:“我困着呢,让她明日再来。”眼皮都不抬,皇后遮住了她面前的阳光也全然视作不见。

皇后终于忍不住了,冷怒道:“万昭仪,本宫在此,起来行礼!”

万昭仪“腾”地从塌上坐起来,指着皇后道:“原来你就是皇后!我的姐姐怎么死的,你查明白了没有?我万九妹现告诉你一句话,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你等着我姐姐索你的魂!”

皇后气得直哆嗦,“反了反了!左右把她拿下,传杖!教她知道后宫的规矩!”

宫人们上前,万昭仪是会武的,三拳两脚将宫女宦官们打倒,冷笑道:“我万家女儿的功夫是用来上阵杀敌的,不是来打你们的!这蓼家的江山是我万家用生命保下来的,我八姐不明不白死在后宫,你还想再害死我么?来来来,我们去见皇帝!”

扯着皇后就往前庭赶,皇后被拖得头发散乱钗环满地,一路三跟头,整个后宫都翻了天了!

太后赶来,喝住万昭仪。万昭仪弃了皇后,问太后:我姐姐是怎么死的?是不是皇后害死的?还是齐昭媛,还是那夏国的公主?

太后说:“那件案子还在查,你身为昭仪,不得如此没规矩!”

万昭仪含泪道:“我不知道什么是规矩,我都不想来这后宫!皇帝把我弄了来,不过是要哄给天下人看,我不稀罕这假模假式的恩宠,大不了再打死我,让我寻我姐姐去!”她放声大哭。

太后不管了,携皇后离开,此事不了了之。皇后称病,皇帝令梅惠妃、万昭仪、孙修媛协理后宫。

在皇帝的授意下,梅惠妃孙修媛哄着万昭仪处理后宫事务。万昭仪年方十五,陡然间大权在握,对皇帝的嫔妃、宫女宦官们颐指气使,一时也颇觉有趣;再加上皇帝将她的军,说她掌管不了后宫事务,万昭仪不服气,学习得很是勤快上心。

皇帝下朝后,带她去骑马射箭,检阅军队。生活忽然在小姑娘眼前打开另一扇门,由一名将军的女儿,成为君王的妃子,站在尘凡的顶端,三军在面前俯首,哪一种荣耀威严彻底将万昭仪折服。

她开始适应妃子的身份,专心要做出成绩来。正好皇帝的妹妹清河公主出嫁韶国,万昭仪全身心投入到这桩大事里去,

梅惠妃身子尚没养好,因感春寒又病了,后宫事务就全由万昭仪和孙修媛主理。

孙修媛位次没有万昭仪高,心气不佳,由着万昭仪安排布置。皇后使人悄悄设了几个套,孙修媛顺势不作为,结果清河公主出嫁那天,出了大纰漏。这边韶国迎亲史无人引导,在皇宫里如没头苍蝇找不到迎亲大殿,那边礼乐团被安排错了地方,错过了吉时礼乐仍未奏响;而清河公主的结婚礼服竟是腰身窄小穿不下的,急得小公主穿来穿去扯坏了衣衫……宗宗事报到万昭仪面前,万昭仪瞠目以对,焦头烂额,而派去传令的宫女回说找不到人,执事的宦官又不见踪影……孙修媛装模作样跟着着急,吆喝这个训斥那个,一句有用的话也没说,一个有用的建议也没提。

太后赶来,皇后也“扶病”来了,听万昭仪讲明原委,皇后立时着手处理,一道道指令下去,各路人等各安其位,衣服么,用迎亲的大红花缝上掩盖点缀,飘带一拂,竟分外好看,公主破涕为笑,总算是顺利地出了嫁,场面还算圆满。

公主一出皇城,太后就勃然大怒。

太后只皇帝一个亲子,其余王子公主都是旁的嫔妃生的。前番洛阳公主被送去雍国,死在雍国,人都说是太后借机报复洛阳公主的母亲,才故意送羊入虎口,此番清河公主出嫁这般狼狈,世人不怎样说她这个嫡母借机报复清河公主的母亲呢。太后要名声,着实训斥了万昭仪孙修媛,然后收回主理后宫之权交还皇后。

皇后站在高高的宫殿,面现优雅自信的笑容。她再一次通过皇家大事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重要性,不声不响赢了漂亮的一仗,将万昭仪映衬得灰头土脸。

万昭仪这才知道后宫的水有多深,统领后宫?她还真是天真!

万昭仪自不是等闲女子,幼读兵书长大的,失败中接受教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开始学习后宫的阴谋手段,向皇后发起进攻。

不愧是武将家孩子,兵贵神速,皇后收回后宫大权的第二天皇后宫中就开始闹鬼。两名值夜宫女看见两个穿着白衣服的女鬼自皇后宫中亭廊上飘过,一个宫女打扮,好似茯苓;一个娘娘打扮,像极了过世的万贤妃!

宫女惊慌失措来报告,皇后的处理方法是立时将“胡言乱语”的两宫女杖毙。

宫女的死亡挡不住流言,因为越来越多的宫人看到了飘来飘去的女鬼,一到半夜那两女鬼就非人声地在皇后宫中嘶叫:“皇后,还我命来——”然后飘走。

皇后病倒了,吓的,心惊肉跳冒虚汗。

请了道士法师来捉鬼,皇后宫中青烟缭绕,人声鼎沸。

万昭仪病了,说心口疼,不等皇帝问为什么,万昭仪自家中带来的贴身侍女就说:“定是有妖人害的。那年,家中小姨娘就请了道士做法事诅咒小姐,小姐就心口疼,后来赶走道士,就好了。”

皇帝当然知道皇后宫中正在做法事驱鬼。但皇帝不为所动,没有接言。万昭仪就叫侍女下去,对皇帝说:“有一件事不知是否告诉皇上,听说皇后宫中做法事,其中有个小道士眉清目秀,总在皇后床上与皇后一起念咒语,床帐撒下来,一念半天不走——”

皇帝当时就怒了,万昭仪察言观色,点火加油:“你若不信,我们现在去皇后宫中看一看,你可别说我冤枉她!”

皇帝怎能容忍这样的事,率人就去了皇后宫,皇后慌忙起来迎接皇上,身后床帘垂下,万昭仪上前就掀开床帘,空空床帏——哪里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