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田园巧妇 >

第175章

田园巧妇-第175章

小说: 田园巧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仪就是个谦恭的孩子,被皇上娘娘看中,前途是无量的,李白要是子仪的性格,前途一定错不了,要是被皇上看中。翰林院大学士一定是他的。

这个孩子还是得勤加劝谏,改改性子可以得个好结局。

赵妈妈心一动,身子自然就动了,夜已经很深,李白和郭子仪的房间灯光还是明亮,赵妈妈感叹。俩孩子的功夫是下到了,可是人的命运也不在你聪明与否,只在你的运气和脾气。

古怪的脾气有几个人会喜欢,大多没有好结局,人的脾气不是不能改。只是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大的教训,要人的脾气有变化是不可能的,李白这小子就得小小的时候就受教训,有什么好办法教训这个狂妄的脾气呢?

赵妈妈到了李白的窗前,听到啷啷的读书声,心里就是一叹:“阿白,妈妈方便进去吗?”

李白正读到兴趣之处,听到赵妈妈的打搅心里很不痛快,声音有些闷闷的:“赵妈妈进来吧。”

赵妈妈进的房来,看看李白乱哄哄的屋子,不禁心里一紧,这个孩子很懒散,没有子仪那样紧致的性子,也不约束自己,扳一扳性子。

“阿白,妈妈做了件袍子,过几日是册封皇后大典,可要穿戴整齐,给皇后娘娘祝贺,对皇上和娘娘可要恭敬点,要是得到皇帝的提携,你的文采再好,一定会前途无量的,记住没有,妈妈没有别的盼头,只盼望你们个个都应该好前途。”赵妈妈言辞恳切,语重心长。

“妈妈你想多了,男子汉大丈夫做事要凭真本事,等着被人提携,靠裙带关系,吃软饭傍女人可是丢人的事,袍子可以留下,我要出外游学一段,哪有功夫闲得等皇后册封大典,有什么值得祝贺的,就一个乡村寡妇也配做皇后?任何一个人都比她有资格。”里边的话让赵妈妈傻眼了,这就是得了皇后的恩德的人吗。就是把知恩报恩,也不能这样诋毁皇后,这……这说的是什么话?

赵妈妈气结的语塞,半晌说不出话来:“你就是这样对待你的恩人的?”

“恩人,谁是我的恩人,我是他们雇来的伴读,我吃我和是应该的,我是伴读自然是要读书的,我该感谢谁呢?”里边侃侃而谈,说的头头是道,赵妈妈也得认为人家说的对道理是那样的,可是你这个伴读做了什么,伴读就是伺候主子的奴才,你虽然没有卖身,可是你照样是奴才,人家供吃供喝花钱雇你,你就是为别人干活的,你倒自己读起了书来,太子的衣食住行没有你着一点眼的地方,你倒是个甩手掌柜,还大言不惭的说道自己全是理。

“李白,你到底有没心?你的怪脾气如果不改,现在就看到你以后的前程了。”赵妈妈好像有真心的开导他一番,被李白的满含不屑的话气得噎了回去。

“赵妈妈,你想做奴才,我李白骨子里可没有奴性。”里边一说,赵妈妈嗓子噎了一个大疙瘩,痛苦的扔下袍子,脚步沉重的走出李白房间,看到了一个俏丽的身影,赵妈妈惊得嘴张的老大,都是自己多事,李白呀!你的运气是绝对的不好,如果公主把话告诉娘娘,你,你这辈子可就完了。

赵妈妈叹息了半宿,如果李白不知这个臭脾气,以他的聪明,一定会位列朝班。

脾气决定命运真是不假,怎么这样巧,苗苗公主从来不到这里来,一定是被她听了个全,说到了娘娘的话,公主岂能不听。

赵妈妈没有看错,苗苗可是个有心的,听了自己和郭子仪的事,以前没有注意过郭子仪,从那一刻起,她就开始注意郭子仪,专门挑他的毛病,阿娘说过,不能糊里糊涂的嫁给一个人。

苗苗算完账就出来转一圈,看看郭子仪用不用功。没想到听到赵妈妈提起皇后娘娘,李白就不屑的一段话被苗苗听了个全。

他竟说阿娘是寡妇?苗苗还依稀记得阿爹被老虎吃了,后来又回来了,七年了那么小的记忆已经差不多忘光了。

好像是那么个意思,苗苗想不明白李白为什么那样看不起阿娘,阿娘对他不错,这个人好没良心,苗苗想到了白眼狼,就是白眼狼,他敢污蔑阿娘?一定给他一个教训,早就听说这小子狂妄肆无忌惮,那么狂妄还在这里赖着干什么?不赶紧滚蛋。

次日苗苗把这些话告诉了青青,青青差点被气乐,这小子实在是狂妄,等吃你的好果子。

“阿娘,养这个白眼狼有什么用,赶紧撵他走得了。”苗苗愤怒道。

“皇宫里的饭食多得很,剩下也是倒阳沟,只当多了一条狗,随便他捡吧。”青青无所谓的一笑:“这样的人自是有亏吃的,他那种本事是吃不开的,这人不会有什么好结局。”

看到阿娘没怎么生气,苗苗已经撂下来心事,她的意思让阿娘知道李白的为人,赶紧撵他走,苗苗很不喜欢这个人,阿娘这样说了,苗苗也不好说什么。

两天后就是皇后册封大典,皇宫的人本来就少,这一忙乎,所有的宫娥太监内务府的全都上阵,大典就在武德殿举行,也不要什么特殊的装修,只是把武德殿装饰了一新。

群臣倒是对皇后的人选没有争议了,太平的人全部处理光,太上皇已经完全放弃了手里是权力,他本来就是想让位的,都是太平的怂恿才舍不得权力,人家看到儿子这样英武不凡,太上皇不喜再与儿子闹僵,几天一次的群臣朝贺取消,塌心的做起了太上皇,他知道自己是寿命不久,还指望儿子照顾他的子女和嫔妃,他登基后纳的嫔妃有几个生了孩子的,要是李继不照顾她们,她们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册封大典正式开始,鼓乐齐鸣,宫廷乐队的音乐还是很有水平的,十几个乐队的舞娘跳了一场舞蹈,青青看了觉得宫廷的舞蹈也没有什么看头,对册封大典她也没有什么兴趣,皇帝命太监宣读了册封皇后诏书,册封太子的诏书和公主王子的诏书。

从此青青就成了唐玄宗的德容皇后,田田就是太子,苗苗被册封贞仪公主,阿春被册封贞静公主,阿原被封靖远王。

第224章 皇亲

ps:

求订阅,求收藏!

礼成后,又是歌舞一场,册封大典就此结束。

赵妈妈满面红光,一个劲儿的给青青祝贺,想到前天自己怎么也留不住的李白,不由的又伤感起来,这个孩子说是云游天下去了,赵妈妈给他盘缠他竟然没有接着,说自己手里攒了十两银子,可以回到家里的,他家有钱。

赵妈妈倒是信了,三个孩子相遇之时,就是花光了李白的钱才要了饭,李白家里一定是有钱的,李白走了,赵妈妈更是为他担心。

这个孩子为什么会离家出走还是个迷,赵妈妈没有问出来,不知他的家庭是个怎么复杂的宅院?李白临走都没跟青青打个招呼,只跟李继说了他要出去游学,李继已经知道了他对青青的不敬,看赵妈妈的面子也懒得理他,赶紧的滚蛋最好,赵妈妈劝他去和娘娘辞行,她是满脸的不屑不置理会,扬长而去,赵妈妈憋屈了好几天,最后想想也就算了,自己的心已经尽到了,觉得心里无愧,不是自己的儿子自己怎么管得了,

罢了,赵妈妈咬牙把放不下的心思狠狠的放下走就走了吧,想也无益。

还是好好帮娘娘照顾几个孩子才是道理,那是自己的责任,该尽的责任尽好就对,自己对李白没有责任和义务,何必枉费那个心思?

赵妈妈扔下李白给她带来的烦恼,勤恳的照顾阿原和阿春。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李继在朝堂有了个得力的宰相姚崇每天清闲了不少,可是李继和李治的思维是不同的,不会为了自己的清闲把朝政全权给宰相处理,为了防止权臣专权,还设了左右相的位置,宰相主持权第一,左右宰相监督权第一。三人互相牵制。谁也做不了私,只要有人举报你做私,就会罢黜主相的位子 ,控制了一人专权。还控制了以权谋私。

这样李继既省心,又不失监督朝臣的权利,宰相不可以蒙蔽皇帝的眼睛,群臣都可以监督宰相,皇帝省心得很。

奏折是李继必须批的,他务必了解朝廷上下和民间百姓的呼声,自己在民间待了十多年,百姓的疾苦他可是知道的,他要是想勘察民间的疾苦可是件容易的事,和青青一起去太方便了。带着几个孩子,也让田田学会考察民情。和青青商量了一番,下了早朝,一家人就快速的到了正阳,看看青青的山庄和山谷地。这里的管事把几处庄子管理的很好,这些人用的还是不错,都是尽心负责的人,就继续让他们管了。

走了几年田田对这里是没有记忆了,苗苗还是有印象的,青青的房子,李继的房子苗苗还能找到。还她们以前邹家的院子就忘了。

十二岁的苗苗走时才七八岁,可是如果记性好的孩子对这个村庄还是能认出来的,对那个邹家她的记忆是四岁以前的事,把那个家门都忘掉了。

四岁,她和青青离开邹家,就住到青青的宅子里。一年后就到了李继是院子里。她住的最多就是空间,她小,也不知道想一想阿爹被老虎吃了怎么还能回来?阿爹一个打猎的在怎么能盖得起这样的大宅子?八年了,四岁以前的记忆怎么会保存?她把邹家的人已经忘净了。

李继和青青自是不会让苗苗回忆这些往事。

青青是把苗苗当成自己的孩子,李继自是看苗苗的阿娘救过环儿也要把苗苗当亲生。其实青青说的苗苗的阿娘救她就是为了维护苗苗唬李继的,真的没有那么回事,苗苗的阿娘是青青才到这个世界时眼瞅她消失在空间里的,说是要去顶替青青的身份,把苗苗托付给她,青青既然答应了就得守承诺。

为了不让苗苗痛苦,青青不会让苗苗重温自己的身世,保存这个秘密最重要,至于苗苗的另一个身份,知道更是没有好处。

一家人看了看青青的院子,晚上就到李继的宅子去住,这里还有两个院公,两个丫环。两个婆子看宅子,青青那里就没有搁人,这里的人三五天去打扫一会,没人住总是干干净净的。

丫环婆子张罗晚饭,青青就让她们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