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郎讶然接过:“什么报纸?”
苏城笑着递给他。
四郎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不住点头,道:“说的真好,就像是给咱写的一样。”
“可不就是嘛。”苏城摊开手。
“你找人发表的?”四郎有点不习惯。报纸报刊以及新闻联播的高贵性维持了很久。在1990年,花钱发软文还隐藏在灰色的角落中。大华实业的公关部早就介入了这一领域,但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宣扬。
苏城不瞒着四郎,颔首道:“先用媒体稳住阵脚,液化气站的事,咱们再想办法。燃气公司内怎么说?”
燃气公司和大华实业不同,乃是按照后世的公司架构来设计的,四郎的决定权受到另两名经理的影响。若是论资历,从大华实业派出去的经理,比四郎在公司的时间还要长。四郎目前还处于学习中,就像是燃气公司本身一样。
四郎掏出一个做记录的小本本,看了一下,说道:“大家觉得,现在这种情况很难处理。要么是我们也降价,降低初装费。要么是咱们和家华燃气公司谈一下,姓刘的想要一半的青岛,那肯定不可能,也许给他一个郊县就满意了。”
“地盘不能给,管道为王。现在让出去简单,以后想收回来就再不可能了。”苏城也没有闲着,早就思量清楚了。液化天然气将会从青岛的液化天然气码头登岸,故而本地天然气成本将是最低的,用量却是最大的,自然就是最赚钱的,或许,两三年以内,只有青岛一地才真的有盈利。刘公子提出均分的条件也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一部分。
刘公子估计也没想着将苏城打倒,而是期待着双方各自让步,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他在省部级大员不知凡几的省内混的风生水起,光靠一个正厅级的企业领导的老爹可是不行的。
四郎丝毫不奇怪苏城的决定,翻了一页记录本,道:“除此之外,大家觉得,如果胜利油田把他们的液化气给断了,对方阵营就不攻自破了。他们卖的全是计划内的液化气,要是一半计划内一半计划外,价格就上来了。”
“没那么容易。”苏城在胜利油田的最大政治背景,是与林永贵的互信。但在胜利油田,林永贵并不是一家独大的书记。刘公子的父亲刘副书记,就有与之分庭抗争的能力,回溯两年前,他们还都是同级别的干部呢。一纸委任状,让林永贵获得了政治上的优势,但也就是这样了。分配几千吨液化气的事情,在油田管理局的常委会根本没有提起的必要,刘副书记一言而决,林永贵的手伸不了那么长。
“经济手段解决。”苏城很快做出决定。
四郎不解的道:“真的拼价格?”
“谁说经济手段解决,就一定是拼价格。”苏城不答反问,道:“他们是以计划内的成本卖液化气?”。
“是,现在有十几个的液化气站干脆买他们的液化气了。家华是以本伤人。”
苏城一笑,道:“他们不是真的要拼本钱,他们这是扰乱市场。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和他们拼本钱,以势压人。”
“怎么压?”
“把他们出售的液化气,都买下来,而且,可以每公斤加一毛钱到2毛钱。”苏城说的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从批发到零售,每公斤的天然气差价也就是2毛多些。一瓶15公斤的液化气赚3块多钱,但要送到用户家里,在1990年也是相当不错且能发家的生意了。
不过,零售的利润受到销量的影响很大,有一个确定的极限。苏城一公斤加价1毛钱到两毛钱,一吨就要加一两百元,每月几千吨下来,光是加价就有几十上百万元。
四郎的数学一般,在本子上算了笔账,咋舌道:“那咱们最少得准备1000万才行。不过,气买来储在哪里?”
1吨液化气能装80个钢瓶,一千吨的液化气就需要8万个钢瓶。这东西价高货少,自然不能当作大宗储备的手段。在液化气站,往往有大型的液化气罐,甚至地下储备区,大华燃气公司却没有这样的条件。
苏城轻飘飘的道:“租一艘船。”
……
两天后,一艘2万吨级的液化石油气船悄然停靠在了青岛港。
在1990年的中国,液化天然气船还比较稀罕,液化石油气船却不少,这是因为液化石油气可以在常温下加压液化,而天然气要在极低温下才能液化。如此一来,液化石油气船可以用碳素钢来建造,液化天然气船却要用镍合金或铝合金来建造,成本上升了许多,租金也差了不少。
从中石油租用一艘LPG船的价格,和租用一艘油轮差不多。
当然,租船本身并不便宜,总得投入几十万元。四郎却觉得兴奋,站在液化气船上,志得意满。看着机灵的二道贩子,骑着三轮车,拉着液化气罐子在码头上排队。
在加价1毛钱的情况下,一个15公斤的液化气罐能赚一块五毛钱,一次拉4到6个瓶子,就有4到6块的赚头。
从家华液化气站到码头的液化气船,一天足能往返五六遍,这还是有排队的情况。因此,才两天的功夫,“的士”司机都不做生意了,开着自己的脚动或电动三轮车,纷纷往返于液化气站。也有货车司机借了邻里的液化气罐来做这个生意。
眼瞅着自己辛辛苦苦弄来的计划内的液化气,无限制的送到了苏城的液化气船里,刘公子又气又急。他本来觉得,苏城就算收购,也收不了多少,就像是市里的其他液化气站一样,储量有限,总不能无限制的收购。
他没想到,苏城为了收购液化气,竟然租用了一艘液化气船。看看那2万吨的吨位,刘公子就觉得后槽牙痛。
难不成真弄2万吨的液化气,塞满这艘船?
刘公子还没这么大的魄力。而且,万一苏城再租一艘船呢?现在这艘船还能开到别的地方,用计划外的价格大赚一笔。
想到这里,刘公子就有立刻停止销售的冲动。
武强也怕了,看着刘公子的脸色道:“要不,计划内的气,还是凭票供应算了。”
1990年的居民液化气,向来都是凭票供应的,有的地方是气票,有的地方是一个小小的液化气本,规定了购买液化气的数量和价钱。计划内的液化气就是有气票或者气本的情况下的价格。除此之外,国企和政府机关还能得到一些计划内的液化气。
但是,由于液化气是紧俏物资,不仅私企和个体户,就是普通居民的气票都不够用,不得不购买一些计划外的液化气来添补,或者既用煤炉又用液化气,无形中造成了麻烦,提升了价格。
刘公子敞开了供应计划内液化气,才会让人觉得液化气便宜,天然气昂贵。要是再搞凭票供应,那和以前就没区别了,等于倒台认输。
想到此处,刘公子一阵子不爽,想了想,又生一计,道:“这样,我们要票做记录,但是不限制普通人购买。多注意那些买的多的,一旦确认是在倒卖液化气,就揪出来拒售,给大华燃气来个釜底抽薪。”
武强局的是个好主意,连忙布置了下去。
结果,聪明的二道贩子们毫不犹豫的借来了大量气票和气证,有些甚至是花钱借来的。能借到液化气罐的人,又怎么会借不到票证。
家华燃气的出货量不仅没有下降,还在日复一日的上升。
就在刘公子一筹莫展之际,液化气站的倒戈,彻底毁灭了他的计划。全市20多个加气站,因为家华不要钱似的提供计划内液化气,很是过了阔绰的一个月。但是,随着大华燃气的液化气船的出现,大家都明白,好日子不长了。
于是,他们或者偷偷的卖出储量以外的液化气,或者自己卖气到外地,将一个小小的口子撕成了破烂的棉絮。
家华公司又坚持了几天,到6月5号,武强不情不愿的到黄能国际,找唐礼出面说和。
看着武强颓唐的样子,唐礼庆幸之余,叹道:“苏董三天前就去广东了,你要是晚来两天,我也要去了。”
“你也去,去做什么?”
“和山东的模式一样,广州、佛山、东莞一线由大华燃气公司铺设管道。深圳和惠州交给我们做,这才老班的万源也加入,共同开发。”唐礼的口气不像是炫耀,更像是感慨。
武强一阵出神:“深圳和惠州,这么好的地方,怎么交给你们?”
“离香港近,而且已经有管道气了。苏董说要加紧开发,免得再有中华燃气一类的企业进来。大华铺主管道做上游,入户管道给我们做,双方分成。”唐礼说到苏董,是真心实意的。
武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这样的结果,愣愣的不知该说什么,是后悔?还是悲叹命运?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浦东地产
1990年的中国股市还没有开始圈钱,1990年的房地产还没有开始膨胀,1990年的银行业还没有开始向私企疯狂放贷……1990年的中国商界是一片钱荒的景象。
但大华实业却富的流油。
华107开始产出后,瑟坦油田日产8万桶油,价值160万美元。去掉各项税款和各项开支,每日盈利130万美元,赚钱的速度比印钞机的快多了。
从10月到6月,瑟坦油田的原油产量自万桶油上升到了8万桶,总收入超过2亿美元,不仅偿还了台塑和长荣集团的借款,尚余近亿美元。这些钱,除了用于济柴的扩张、大华实业对海上钻井平台的投资等等之外,还剩了数千万之多。
不能准确算出数字的原因,是快速增涨的收入和大量的支出,令收入节点变的很不清晰。尤其济柴、大华实验室、大华实业乃至海上运输公司和大华燃气公司不定期都有大额收入的情况下。
天然气包销合同自去年10月以来开始执行,苏城虽然没有赚到钱,但也没有亏钱,保持着尚算平衡的状态。去掉了这个最大的危险源之后,苏城向大华燃气公司的投入,几乎不需要动用公司的存款。
瑟坦油田的盈利支撑燃气公司的支出绰绰有余。再大的建筑公司,一天也花不掉130万美元。等到一年以后,全部工程结束的时候,不仅华108,连华109都要开钻了,那就更不会缺钱了。
在广东签下第二份协议,尽情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