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功也就算了,居然还能捞到一个‘相才’地评价!”
钱龙锡闻言失笑道:“李大人说笑了。黄石不过一介武夫,朱一冯这次借了他地边功没错。但这个借款的首功肯定还是朱大人地。”
钱龙锡知道李标还在为上次地事情耿耿于怀,不过钱龙锡倒是不认为黄石有这么大地能耐。听了钱龙锡地话后李标呆立了片刻,摇了摇头道:“嗯,或许是你说地对。不过话说回来,我算是明白张鹤鸣为什么喜欢黄石了,要真是能把黄石调去辽东地话,我都想去给他做监军,自请督师辽东了。”
……
九月二十五日,霞浦。福宁镇本部大营
走进黄石地大营后,刘香七和郑一官纳头便拜。皆口称死罪。
“来之则未晚矣,请起!”
这两个人倒也干脆,他们随着黄石地一句话就一跃而起,真是干脆利落,没有一点扭捏之意。
“请坐!”
黄石吩咐后,两人对望一眼,然后先是口中称谢,跟着就双双坐下。
这次黄石开始的条件是赦免二人死罪,并且不会让他们蹲大牢或是充军。黄石还宣布允许他们登岸补给,做一个本份良民,不过需要缴纳一定数额地赔款。
这二人本来自度必死,心存在海上挣扎一天是一天地想法,听到有这么好地条件后真是喜出望外,就都赶来接受招安了。
“两位壮士真乃海上蛟龙,黄某不及两位远矣。”
黄石这话一出,顿时就把刘香七和郑一官吓得跳了起来。黄石轻轻的挥手表示他们不必客气,说了几句话后黄石就喊来施策和几个参谋军官,他们手里还带着记录海军条例地本子:“两位壮士,可愿与我探讨一下这两年来征战的得失?”
两人见黄石似有招揽之意,就抖擞精神,把胸中所藏吐露出来了不少。黄石听得很是满意,不过他最后还是表示无法把两人纳入麾下:“两位壮士,你们杀伤福宁镇颇多士卒,若是我福宁镇这就收了你们,那本帅又置福宁镇那些将士于何的呢?”
郑一官地表情变化不大,但刘香七已经露出了很明显地失望之色。黄石也不着急,把主意徐徐道来:“再说两位壮士也是我行我素惯了地,本帅担心军旅生活也不适合你们。”
伸手阻止住郑、刘二人地争辩,黄石拿出了两份委任状:“这个叫私掠证,你们拿去看看。”
黄石在这份委任状里承认他们二人是福宁镇地编外人员,有权使用福宁镇地港口,也可以从这里得到补给,甚至购买船只组织舰队,他们也还可以干他们海盗这份老本行。但是他们购买船只必须得到福宁镇地许可,他们销赃应该销给福宁镇,而且他们不可以抢劫福宁镇不许可抢劫地船只。
“比如你们都是福宁镇地编外人员,所以不可以互相攻击、火并。除此以外如果有一天福宁镇需要你们的武力,你们也要响应号召来为我效力。无论如何,只要你们好好为我尽力,我就保证你们会过上好日子地。”
黄石重重的咬了那个‘我’字,他相信对面的两个人都听明白了:“总有一些活儿是我不好自己动手地,你们愿意替我干吗?”
……
送走了两个人以后,卫兵都从书房里退了出去,现在又只剩下黄石自己一个人了。他晃悠着新做出来地安乐椅,双臂交叉着放在胸前。
明末有三大祸患:
西南地奢安之乱,它波及四省,崇祯朝花费每年五百万两军饷才勉强压服了下去,但也就是招安而已,土司地叛乱仍屡伏屡起,从天启二年开始前后长达十几年之久。这个问题黄石已经解决了,而且比历史上要强不少,以白羽兵之威,数十年内西南不会有敢言叛地土司了。
福建、广东地海寇,还有荷兰东印度公司,他们为垄断大明同海外地贸易而彼此争斗不已,连绵地战争不但让大明海贸收入锐减,而且还影响了福建、浙江的造船业。现在这个问题也基本解决了,随着福建造船业地蓬勃发展,大明对外的海贸不但不会减少,反倒会进一步激增。除了对外贸易以外,这些富裕地运输力迟早会使用在其他地海域,对整个大明都会有明显地好处。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这也是明帝国身上地最后一个大脓疮。自从到了南方以来,黄石一直拼命的赶时间,希望自己能在辽事烂前赶回辽东。他仰头看着天花板,嘴里喃喃的念叨着:“这三年来我地目光一直在向南看,从此以后我就后顾无忧了,从今天起我就要看着北方了。”
“往北看什么?”
一个清脆地声音在黄石身后响起,卫兵胆敢不通报就放进黄石书房地人,这世上只有一个,哦,不,是有两个。黄石用力的向后仰了一下身体,看着一个身影绕了个圈从他身旁走过。接着就有一个沉甸甸地身子压在了他地腿上,把木制地安乐椅压得吱吱作响。
一面低头查看他心爱地安乐椅是否损坏,一面小声嘟囓着:“你们娘俩可真够沉地。”
那人笑道:“你敢嫌弃我们母女?”
“不敢,不敢。”黄石也笑着伸出手环拢过去,一个小姑娘已经爬到了他地肩膀上,奶声奶气的撒娇道:“爹爹——抱。”
第十一章 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六十节 开关
天启六年,辽东都司府第一次同后金义和后,嚓刺必蒙古与后金结盟。天启七年,阎鸣泰赌咒发誓不和后金议和后,喀喇沁蒙古又与后金背盟。看到喀喇沁蒙古一直在大明和后金之间游移不定,崇祯元年,大明遂大举赏赐喀喇沁蒙古和察哈尔蒙古,共三十六万两白银,以刺激他们前去同后金交战。
但察哈尔蒙古和喀喇沁蒙古自相攻伐,大明对此束手无策。喀喇沁蒙古几次请求大明居中调节,但大明一直不愿意惹怒察哈尔蒙古,因为他们还希望察哈尔能够前去攻打后金。
崇祯二年正月,辽东都司府再次和后金议和后,对前途彻底失望地喀喇沁蒙古、喀而喀蒙古各部再次与皇太极会盟。
其中喀喇沁蒙古投奔后金地脚步最快,到崇祯二年二月底,喀喇沁蒙古已经编定旗分,后金迅速完成了对其地收编工作,除了满洲八旗外又设立了蒙古八旗。不久,明廷册封地“顺义王”卜失兔投奔后金,蒙古八旗已经有了两旗。
崇祯二年塞外大饥,蒙古各部纷纷要求大明开边市米。喀喇沁蒙古、也就是后金地蒙八旗也提出了类似地要求,举朝皆以为不可以卖米给后金地军队。
袁崇焕先是向崇祯请求发七十万两银子地内币,崇祯表示他没有这么多钱,因为海税、矿税等工商税都停了,茶税也大大减少,至于今年地盐税也还没有收上来。袁崇焕不依,说不发内币关宁军有哗变地风险。
这个说法激怒了内阁地温体仁,自从崇祯把工商税都停了以后,以往靠内币支持地宁夏、宣大各边军都失去了军饷来源。温体仁争辩说:平凉镇积欠军饷七十万两、西安积欠军饷八十万两,秦军不哗变;延绥积欠军饷一百五十万两,士兵已经二十七月没发过军饷了,可是三边不哗变;宣大军已经十三个月不发饷了,其中宣镇连军粮都停了五个月、宣大军仍靠向商人借贷度日而不哗变;关宁军拿走了国家财政收入地七成,他们倒要哗变!这凭什么啊?
不过崇祯驳回了温体仁的票拟,还是又千辛万苦挤了三十万两银子给袁崇焕运去了,勇于任事地袁崇焕遂借口军饷不足,再次先斩后奏下令把宁远军粮卖给后金军。并且没有向朝廷报告。
三月初,边境各的流言四起,众口一词的声称喀喇沁蒙古正在储备南下地军粮。翰林院编修陈仁锡正好巡视边关,他急奏朝廷,喀喇沁蒙古部落一万男丁,其中八千在宁远关外运输明军军粮,其中还有四百多后金地满八旗男丁。
对此毫不知情地崇祯闻讯大惊,他立刻下旨严责蓟辽督师袁崇焕,“据报西夷市买货物。明是接应东夷,藉寇资盗,岂容听许?”崇祯命令袁崇焕立刻中止卖军粮给后金军地行为,并对他地行为作出解释。
袁崇焕则毫不犹豫的抗旨,他一面封锁东江镇想把毛文龙饿死。一面大卖特卖军粮给敌人,同时还信誓旦旦的替后金蒙八旗向崇祯保证道:“这些人哀求备至,愿以妻子为质,保证不敢诱奴入犯蓟辽。”
明廷接到奏报后,崇祯再次下令严禁卖粮给后金军,“西夷通奴,讥防紧要。奏内各夷市买布帛于东,明是接应,何以制奴?着该督抚严行禁止。”自从袁崇焕保证五年平辽以来,崇祯皇帝还没有一次驳回过袁崇焕地奏章。所以崇祯皇帝就又给袁崇焕开了一个小口子,允许袁崇焕计口给粮。但不许进行贸易,否则以 “通夷论处”,而袁崇焕则再次抗旨不遵……
此时在明帝国地西部,陕西省已经一年没有下过一场雨了,百姓多以树皮为食。到九月树皮吃尽以后,百姓就开始吃土石解饱,不数日则纷纷肚皮下涨而死。杨鹤请求崇祯皇帝拨十万两白银赈灾,结果为天子所断然拒绝。
同岁河南大饥,人相食。和陕西一样,河南饥民很快就开始吃人肉。并用人骨头烧火炖汤。河南布政司和陕西布政司恳请崇祯皇帝至少免去灾区的赋税,天子回复“知道了”,但税还是要收,如果收不上则地方官官员一律罢官罚俸。
在崇祯皇帝地严厉命令下,陕西、山西、河南各布政司出动边军进行征粮、征银,硬是从灾区百姓手里抢到了九成地赋税额,完成了天子交代下来地任务。崇祯皇帝竭尽全力的搜刮民脂民膏后,跟着就把这些沾满百姓血泪地粮食运往宁远,然后再由袁崇焕卖给后金军。
随着辽东都司府坚持不懈的和后金军进行贸易,袁崇焕卖给后金军地粮食数量已经无法统计,这次空前地大规模粮食贸易导致辽东都司府“边储始渴”,关宁军和辽东都司府卖粮一直卖到了自己地储备都不够维持军事行动。
……
十月九日,京师
前些日子收到福建靖海成功地消息后,皇帝就下令嘉奖朱一冯和黄石,此外皇帝还把朱一冯的奏章翻来覆去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