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肥田仁医傻包子 >

第242章

肥田仁医傻包子-第242章

小说: 肥田仁医傻包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锔黄鸨ё吡恕�

刘东山并没有阻拦,望着李半夏抱着刘灵芝飞一样逃出的背影,嘴角缓缓绽出一抹笑。这抹笑容越笑越大,仿佛冬日里最灿烂炫目的朝阳。眼睛里也涌现出了笑意,好比星光下点缀的黑宝石,眼里荡漾的宠溺和温柔,让马氏心惊。

李半夏跑出了屋,每走一步都感觉到旁边的人在偷偷发笑,偶尔还低声说些什么,李半夏在古代呆久了,也变得保守起来,这要是放在现代也不觉得有多么严重,放在古代直觉的没脸见人了。

“大舌头,你脸好红哦,可以煮鸡蛋了!”刘灵芝就跟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事,指着李半夏的脸拍着小手。

李半夏戛然止住了脚步,瞪了一眼刘灵芝,捏着他的小鼻头左右拧了几下。

惟恐天下不乱的小东西,她都已经很郁闷了,这个时候还不忘来掺一脚!

来到放置嫁妆的喜房,几个婶婶伯伯都在那里张罗,李半夏一一叫过人,又与婶婶伯伯寒暄了几句,便开始办正事了。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陪嫁之物一早就定好了。赵家是名门大户,虽然赵家一早就知道刘家是平实小户之家,也没指望着刘家有多少陪嫁之物,人家赵老爷直接说了,陪嫁之物不需要刘家费心,赵家那边都已经备好了。在几天前就让管家给送了过来,并且告诉刘申姜和马氏,他们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

马氏也明白,对方是望族,结亲那天会来许多亲戚,陪嫁之物太寒掺,到时候两家都难看。赵暮山倒不是在乎别的,只是不想新娘刚一进门就遭受别人议论和指点。尽管赵晨宗和刘家姑娘的事,在这方圆百里乃至更远的地方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了。

但马氏是一个好强的人,她闺女出嫁,哪里肯要别人给的嫁妆?

银杏是她唯一的闺女,先前又受了这么多的委屈,此次若是再接受赵家准备的嫁妆,岂不是一开始就让她的闺女被小瞧了去?单是这件事,以后被赵家的人拾掇起来,银杏恐怕就抬不起头来。

人活一辈子,就是为了争一口气。她可怜的银杏,也不知是得罪了哪方的瘟神,才碰上这些个糟心的事儿。嫁给那赵晨宗,也受着莫大的委屈,这以后的日子,还不见得过成啥样呢。女儿的脸面,别人不爱惜,她这个做娘的爱惜。这一口气,她一定替她闺女给挣回来!

好在李半夏之前给陈老爷子看病,还攒下一笔银子,马氏把它给拿了出来,几房又拼拼凑凑,马氏和刘西山在镇上挑选了一天,终于给刘银杏挑选了几样不错的嫁妆。

至于陪嫁的被面,木盆,还有凳子,衣橱,家里有现成的。有的还是新的,东山没事时会做些木工活,打出来的衣橱和柜子比外面的木匠师傅做得还要精巧。

马氏嫁女很舍得,但凡家里有点好东西,全给刘银杏做了陪嫁。辛辛苦苦攒的一些银两,几乎都花在陪嫁和准备亲事上了。

这些个东西,要抬到赵家,马氏自然不愿。只不过这些,比起她的女儿来,也就无足轻重了。

刘银杏对这些倒是浑不在意,如果不是太惊世骇俗,她一个人走去赵家就行。什么花轿,什么陪嫁,还有什么迎亲队伍,通通给她一边去。还有刘家的东西,赵家一件都甭想!

耐不过马氏坚持,眼看着娘和嫂子辛辛苦苦攒起来的钱,全给她办了嫁妆,刘银杏心都疼了~~

不只是因为自己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嫁去赵家也是无可奈何之举,是她认了命。而是她明白,刘家珍之重之的东西,对于赵家而言,根本就算不了什么。甚至在他们看来,这些压根就上不了台面。

那么又何苦浪费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呢?她不想刘家任何的东西被他们那些人所践踏!

304 令人振奋的消息

304 令人振奋的消息

村里有些风俗,譬如拦花轿,摸喜果,还有要红鸡蛋。迎亲队伍出发后,许多孩子就躲在路边,逮准时机,就互相牵着小手拦花轿。

运气好,花轿会停上一会儿,孩子们一溜烟的窜上去,在嫁妆里摸喜果。摸不到或者抢不到有利位置的孩子,就可以找新娘要红鸡蛋和喜果。新娘坐在花轿里,或者坐在骡车上,插着大红花,盖着红盖头,有孩子伸手过来,就拿个一早备好的果子给他。

运气不好的,新娘要赶吉时,路上不停轿。孩子们要摸喜果,就得追着花轿跑。

刘家一早已准备好了喜果鸡蛋,今着许多邻居和朋友又捎了许多过来,马氏就想着把这些东西都放进嫁妆里,也好让拦花轿的大人小孩乐呵乐呵。这种事情要办得风风光光的,别人说起来也会显得有面子许多。

就像是办酒席,酒菜丰盛一些,办得体面一点,兴许多花一些钱,在外面却博得了一些好声名。当然,凡事还是量力而行,家庭条件如此,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数,也没必要苛求。

这些事交给别人办马氏还不太放心,倒不是其他什么,只是这红鸡蛋和喜果每个人看着都欢喜,随便藏上几个的也有,也都可以理解。但此时李半夏回来了,这孩子办事敞快,看着就舒服,交给她做再好不过。

李半夏将红鸡蛋和喜果各自取了些,分别放在盛物的嫁妆里,考虑到孩子们身高和当时的情况,在外边和一些低矮的嫁妆里便多放了一些。高处的嫁妆和下面的嫁妆就少放一些,或者干脆就不放。

这一点小体贴想必孩子们在摸到丰硕的喜果和鸡蛋后,会很感激放喜果之人的心思。

刘灵芝就在旁边,望着这些喜果流口水,别看家里摆这么多。这小鬼还是能藏一个是一个,没个满足的。有的时候,李半夏前一秒刚放下一个喜果,刘灵芝趁李半夏不注意就偷偷将它给摸了过来,等李半夏回过来点数的时候,总是发现这少一个那儿少一个。

刘灵芝揣得太厉害,肚子处巴掌大一块衣衫,就塞了四个喜果。想瞒都瞒不住。被李半夏发现,拔着腿就跑。一边跑,身上藏着的喜果就一个个往下掉,等他跑到一个人的地方,身上也就没剩下几个了。结果都便宜了捡到喜果的大人和孩子们,呵呵!

相比而言,刘当归和刘银翘就乖得多了。刘银翘在路上捡了一个喜果,还给李半夏送了过来。不但如此,还帮着李半夏一起装喜果。这小丫头。端着盆子,李半夏要一个,她就递一个过来,懂事得紧。

刘当归在堂屋给宾客倒茶,得了空,就像是故意的似的,带着小孩子就往这边跑。来一个小孩子,就管李半夏要鸡蛋和果子吃,李半夏起初是见一个给一个,眼看来的人是越来越多。这么个给法可吃不消。就给刘当归使眼色。让他带孩子们到别的地方去玩,这小子就跟没见着似的,搞得李半夏差点跟他急,想随手摸个鸡蛋扔到他的嘴里。

说起来,这小子也奇怪得很。看李半夏急得跟个什么样子,不但浑不在意,心情还好得很。把孩子支到其他地方玩去了。自己留在嫁妆房里,在旁边晃悠。反正该来的亲戚也都来得差不多了,前面还有几位叔叔伯伯照应着,他不在也没什么。

李半夏看这小子实在是闲得很,就把另外一边装喜果的“重任”交给他了,刘当归很配合地答应了。

母子三人欢欢喜喜装喜果,刘银翘一边递喜果,一边问一些李半夏在边城途中的事情。李半夏隐去其中遭遇的危险不谈。说的尽是一些旅途见闻和一些有趣好玩的事儿。

刘银翘又问及此行为何去了这么久,李半夏便把这一路经过的地儿。大致发生的事情与小丫头说了一遍。对于途中遇到的那对变态父子,李半夏只字未提。聊得最多的便是她遇到的几位朋友,譬如她的好姐妹洪瑛,暗恋洪瑛多年的马术高手莫邵兰,通灵性又可爱的马儿笑愁,还有钦差大人身边的侍卫长詹扬,名动江湖的武林三公子楚尽香,杨洛,以及他们熟悉的张家少爷张决明。

这些形形色色,平时只有在别人的故事中才能听到的风流人物,让孩子们开足了眼界。只希望自己赶快长大,然后行遍天下,认识众多精彩的人物。

李半夏对孩子们说的也不尽然都是好的东西,虽然她希望孩子们觉着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却也必须让他们知道人心险恶,出门在外更得小心谨慎,不要莫名便招惹了祸端。

自始至终,刘当归虽然都很少开口,但可以看出他听得很认真。听到精彩处,以至于忘了手上的动作,喜果和鸡蛋都放错了。

但两个孩子最想知道的还是关于他们爹爹的事情,李半夏这次出去是为了替他们爹爹找到医治腿的办法,如今她回来了,是不是也给他们带回来了好消息?但他们又不敢直接问,因为奶奶和他们说过,要医治爹爹的腿很麻烦,即使大舌头回来了,也不要追着她问这个问题。如果大舌头并没找到办法,他们的话只会让她难受。

但事关爹爹,他们比谁都关心,即使想忍,也忍不住了。

李半夏并不奇怪他们问这个,其实要不是今儿个忙着银杏出嫁的事情,她早就把这事和马氏还有东山说了。如今孩子们问起,她自没有隐瞒。只不过在治好东山之前,她还不想把话说得太满,否则万一有什么状况……

不!不会有状况,她也不允许有什么状况!

李半夏刚想说这个,就被自己给阻止了。她对自己的医术还是很有信心的,尤其在得到了张神医的指点和传授之后,至于摸骨续骨之法,但凡有时间,她就在琢磨这个。并且在大军交战之后,也凭着这个手法医治好了几位将士,她确信自己完全可以治好刘东山。只是这事一旦事关自己最亲近最在意的人,许多心思也由不得自己做主——

刘当归和刘银翘见李半夏许久都没说话,还以为她此次出去并未找到医治他们爹爹的法子,她之所以不说话,是因为伤心,心下也不由有些黯然。

李半夏见两人低落的小样子,好笑地摇了摇头。遂将自己拜师张神医,找到医治他们爹爹的法子,等他们小姑姑的花轿送出门之后,就立即着手为他们爹爹医治的事告诉给这俩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