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异宋 >

第218章

异宋-第218章

小说: 异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过度悲痛,姐妹俩的身体状况进一步下滑,这令赵抗心里很难受。要不是现在赵昚皇位还没坐稳,而北伐又即将开始,赵抗亟需力量,他恐怕已经立刻耗光原气以延长姐姐的生命了

而赵构的两位养子此时倒显得相对平静,赵璩这人感情虽然炽烈,但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之前已经悲痛过了,所以真到赵构死的时候,他反倒不怎么伤心了。而赵昚则是没有时间悲痛,光是准备登基大典就够烦人的了,还得去密会张浚,进行抚慰和拉拢,以防止秦桧乘机发难时他孤立无援。另外,赵构的丧葬之礼也得他来主持,可把他累坏了。但是想到之前他连太子的位置都一直只能看着,结果现在这么快就成了南宋皇帝,不免令他有恍如隔世之感。再加上密会张浚成果颇丰,张浚显示出他对军方将领的巨大影响力,他一发话表示支持后,几乎所有的实力派将领都跟着表态,这样一来赵昚的皇位终于算是坐稳了,所以现在本该很悲痛的赵昚,潜意识里其实挺开心

由于得到张浚(张浚在本书设定中是主管军事的文官,主要还是以历史上那个文官张浚为原型,武将张俊的比例较低。)和绝大多数军方将领的支持,赵昚天真地以为可以不再需要赵抗送的军队了,毕竟那支军队能否完全听命于他,他也没多大把握。于是赵昚便表示希望从那些将领麾下抽取一些精兵充实禁卫军,谁知那些原本信誓旦旦表示效忠的将军们,立刻提出种种理由拒绝了赵昚的要求,其中最有力的一条便是如今金军依旧虎视眈眈,突然打乱编制可能会招致不可预测的风险。

“他们这不是借金军来要挟我吗?”,赵昚在御书房内愤怒地叫道。现在他才意识到赵构的先见之明,在这种乱世,能爬到高位的,哪个都不是善茬儿,现在他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赵抗了

为了维持一贯孝顺的形象,虽然很想立刻登基,但赵昚还是将登基大典安排在赵构下葬之后。赵构死后,最难过的应该是韦太后了,她虽然不是一个好女人,也不是一个好太后,但是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她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的。由于过度哀伤严重损害了健康,再加上之后她必须一直替赵构守灵,日子会非常地单调无聊,赵抗估计她大概最多也就几年的寿命了。对于她,赵抗没有多少同情,“她早该死了。”,这就是赵抗对韦太后的评价。但是,随着亲人一个个逝去,赵抗也感觉到了他一直不怎么在意的孤独与寂寞,“已经只剩下姐姐了,一定要让她们活下去”

那些妃嫔们倒是个个哭得很伤心,虽然也有些是装出来的,但在赵抗看来,至少有大半确实是很悲痛,“唉,不知道我死的时候,会不会有人为我流泪呢?”。而刘檀虽然已经解除了和赵构的夫妻关系,但是赵构归天以后,她还是穿上了应该是妻子穿的孝服为他守灵,也许在她看来,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两人的感情吧。不知道是不是被她感动了,对刘檀这完全不符合礼制的行为,居然没人提出异议。

吴皇后也异常悲伤,好在身子强健,倒不至于病倒。她年纪虽然比赵构小几岁,但由于性格的关系,赵构和她在一起时,反倒像个被宠坏的弟弟。事实上,从她当初在海船上执刀披甲保护赵构的那天起,她就一直默默地陪在赵构身边,确定了他们之间似乎有些倒错的关系。如今自己要守护的人不在了,看得出吴皇后心中相当失落。好在,“还有孩子!”这个念头使她很快振作起来,承担起她应当承担的重担。如果这些压力全压到赵昚一个人身上的话,他肯定会垮掉的。至于另外两个孩子,吴皇后倒不怎么担心,赵抗虽然也在守灵,但很明显并不怎么悲伤,而赵璩呢?虽然还不敢在这种特殊日子里公然调戏宫女,但眉来眼去是少不了的,令吴皇后不住叹息。

接下来就如同安排好的一样,赵构下葬,赵昚登基,而赵国的大军则沿海北上,并陆续在钱塘江入海口外集结待命。南宋沿海的居民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船队(南宋水师总体实力更强一点,但是因为对手太弱,所以从未如此集中使用过。),一度有些恐慌。知道是自己人后,他们又不禁狂喜起来,有这样强大的军队,还怕金人南下吗?赵军的宣传队趁机大肆宣传,令赵抗在民间的威望大涨。

第三百四十一章 谦 虚

说起这宣传队来,这个点子最早是陆游引出的,当时他向虞允文抱怨说对普通百姓来说,即使是降价很多的邸报,他们还是不大愿意购买,难道得派人下乡去发吗?

虞允文一听就有了主意,便让陆游组建了宣传队,平时负责宣传上面的政策和赵国的大事,战时则可以起到稳定后方情绪与瓦解敌军的作用,这便是赵国宣传队的由来了。

不久,虞允文以及此次出征的高级将领都进入临安,前去拜见还穿着孝服的赵抗,一来是汇报工作,二来也是聆听他下一步的指示。而江晨星则仗着速度优势,早就先到一步,在向赵抗打小报告了。

“星姐,你可真能瞎想,时俊参军是我要求的,而获得士兵的信赖和仰慕,靠的是他的本事,有什么问题?”,赵抗不在意地笑道。

江晨星不服道,“可他们武,关系如此密切,能力又这么强,难道大王就不担心他们做大吗?”

“虞大人是君子,我相信他,而时俊更是老实人一个,不必担心。”,赵抗的语气转冷,“倒是你,江师长,一贯骄傲的你竟然打起小报告来了,是不是嫉妒了?”

江晨星见赵抗开始有些生气了,不敢再争辩下去,“属下只是因为军队被轻易调走,心里有些不平衡罢了。”

“军队是赵国的,不是你的,甚至不是我的,虞大人被授予了调兵的权力,调走点兵就不平衡了?”,赵抗语气加重道,“就算将你手下的兵都调走,他都有这个权力!事实上,虞大人只调走三千人,已经很给你面子了。”

江晨星感到很委屈,闷闷地不再说话,甚至没留意赵抗第一次说出“军队是赵国的,而不是我的”这样的话。

可赵抗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你的心思别以为能瞒过我,你是见虞大人初来乍到就极速窜升,地位很快就会超过你,才会不平衡的吧。我再说一遍,虞大人是百年不遇的奇才,能得到他是国之大幸。你虽然也是难得的人才,但和他比,还差得远呢!”

江晨星眼圈登时红了,强忍着要掉下来的眼泪,她被赵抗这样轻视,还是第一次,好胜心顿时变得前所未有地强烈。

虞允文赶到后,立即将赵国这段时间的情况,以及此次北伐的兵力配置向赵抗做了汇报,至于北伐的具体安排,他还要和赵抗讨论讨论。

在虞允文传递来的信息中,宣传队的事情令赵抗喜出望外。因为那些文人所谓的控制舆论,主要还是针对上层,但是下层的民众才是国家的根基。而宣传队出现后,对下层民众的影响力绝对要超过那些四体不勤的文人,赵抗从此再也不怕他们乱嚼舌头了。他以前虽说也不怕,但那是没办法,自我安慰而已,现在可是真不怕了。

另外,在这段不算长的时间内,赵国的国力尤其是军力又有了明显的上升,虽然没有赵抗的命令不敢进一步扩军,但军械方面则在不断进步。如今赵国光是神臂弓就超过了十万张,这实在是有史以来最可怕的远程力量了,而且虞允文还改进了神臂弓的使用方法,使其更具实用性。其他的旧式军械也或多或少得到改良,并且还有几种新的战争机械被发明出来,除了基层的工匠们居功至伟外,魔门中的神工巧匠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连虞允文也在其中出了大力,这实在是令赵抗大呼意外。

“这也没什么稀奇的,当年诸葛武侯不也发明了木牛流马吗?”,虞允文笑道。这话中隐约透出的意思,就是他的才能并不在诸葛亮之下,这并不是虞允文骄傲,相反,这是谦虚。正如当年诸葛亮以管仲、乐毅自比一样,以不如自己的人来和自己相比,这是中国文人中一种常见的谦虚方式。

赵抗并没有觉得虞允文狂妄,在他看来,虞允文(这里指的中的,不过,历史上的虞允文由于没得到宋孝宗完全的信任和重用,很多才能都被埋没了,但即使表现出的那一小部分,也不在诸葛亮之下,差的只是名气。)的确是要强过诸葛孔明一筹的:比练兵,两人都能练出精兵,但虞允文从赵抗身上又学到了邪道的速成练兵法,这就是孔明所不能及的了;在内政上,两人都是百年难遇的宰辅之才,但虞允文的创造性更强,像新邸报、宣传队这类创举都是出自他的脑中;在用人上,诸葛亮事必躬亲,最后累死,而虞允文能想出代理职务这个点子,培养提拔出了大批可用之才,并且能够充分相信下属,这点是诸葛亮所不能及的;在判断力上,虞允文到目前为止可谓算无遗策,而诸葛亮则犯过几次重大错误,也是虞允文胜出。

在发明创造上,诸葛亮固然有不少重要发明,但虞允文现在也设计制造了几种新的军械,不过效果如何,还需要实战来检验;接下来就是谋略和带兵能力了,这方面诸葛亮一直受人诟病,而虞允文的能力则还没得到展示,只有等北伐之后再做评判;诸葛亮的身体如何不得而知,但从他英年早逝来判断,应该是比不上虞允文体魄强健的。

而虞允文比诸葛亮差的地方主要是公私分明、执法公平,这是指来赵国前的虞允文,如今的虞允文至少与诸葛亮不相上下。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然令人感动,但于国不利;而虞允文则要务实得多,这样他的卓越判断力才得以充分发挥作用。所以综合来讲,虞允文强过诸葛亮一筹是毫无疑问的,甚至可以当得上“千古一人”这个评价。也难怪赵抗这样的“怪物”,都如此看重于他了。

就在虞允文要讲述有关此次北伐的情况时,却被赵抗一挥手阻止了,“在谈这件事以前,还有一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