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第6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击梦想,同时还借用印度军队用来进攻的空挡,发动了一次漂亮的进攻。现在,不但歼灭20军无望,就算让那100万部队撤下来,恐怕都要面临巨大的考验了吧。而这时候,印度的这些军事决策者也终于认识到,要凭他们现在的实力,战胜志愿军是不可能的,保住在巴基斯坦的占领地区也是不可能的了,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前线的那些有战斗经验的部队都撤下来。如果那100万部队被中国志愿军歼灭了的话,恐怕印度军队就会成为全世界的笑柄了!当然,他们也快速的行动了起来,一道道命令传到了前线指挥官的手中,印度人准备开始大撤退了。
此时,哈维斯上将也加入到了印度指挥决策层来,并且占据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虽然地位再次得到了提升,但是上将的心情却一点都好不起来。
哈维斯与奇拉维两人有过几面之缘,后来因为奇拉维调任第一集团军司令,所以两人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但是,两人通过几次的接触,都对对方的军事素养感到钦佩,所以两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即使是在战争时期,两人还经常保持着联络,并且讨论关于战争的问题。而现在,奇拉维在前线几乎陷入了绝境,哈维斯也不可能不心动,即使他们不是为同一个国家服务,但是军人之见那种惺惺相惜的感情将他们两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当初,奇拉维主张在中国志愿军20军的进攻出现空挡的时候发动一次有限的反击时,哈维斯就警告过这位朋友,要他不要低估中国军队的战斗力。通过一年前的战斗,哈维斯非常清楚中国军队在面临困境时所爆发出的战斗力有多么恐怖。但是,42军面临美国连线夹击的情况下,硬是以一支快速反应军的力量,抵挡住了美国15万大军的进攻,将两支美国军队隔离了开来,最后为兄弟部队的进攻创造了机会与条件。而这样的战斗意志,在中国军队中并不少见,几乎随便拉一支中国部队出来,都能够在这些东方战士的身上找到那种让西方人无法理解的,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但是,哈维斯的警告并没有收到多少效果。在反击发动的前后,奇拉维一直认为自己的第一集团军有20万兵力,而且装备都还不错,即使没有制空权,但是要对付一支2万多人的志愿军,应该不成多大问题。
而到了反击的中期,奇拉维已经认识到了哈为司的警告有多么的正确。20军在只剩下1万多兵力,几乎陷入绝境的情况下,硬是顶住了第一集团军数次的猛烈进攻,甚至在局部地区还进行了反冲击,让印度人的梦想一步步走向了破灭。但是当奇拉维认识到问题严重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中国军队表现最耀眼的是强悍的战斗作风,以及不折不挠的战斗意志,但是,中国军队最出名的,还是对战略层面上的把握,或者说,是对整个战场局势的把握。50多年前,第一支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时候,新中国才成立,当时的志愿军连一件重装备都没有,更别说掌握制空权了,甚至大部分部队连最基本的战斗条件都还不能满足。而就是凭借这支部队,以及中国指挥官对全局的把握能力,中国志愿军战胜了武装到牙齿,几乎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并且火力凶猛的联合国军,打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狼狈逃窜,将战线推回了“三八线”。而现在,中国志愿军在火力,机动力,空中力量方面都占有了优势,再加上他们的战局意识,印度能够讨到便宜吗?
比起印度人的反击来讲,中国志愿军的全线反击不但速度更快,而且也更猛烈。39军的全线进攻,让在最前方的20万印度军队苦不堪言,甚至出现了团一级规模的集体逃跑的现象。而被分散的21军坚守在每一处阵地上,为印度军队的调动制造了非常巨大的困难。20军由如同一根刺一样,扎在印度前线部队的后面,让印度人是吞也吞不下,拔也拔不出来。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让哈维斯自己去指挥战斗,恐怕他首先想到的也是撤退吧!
虽然,哈维斯数次警告了印度最高决策者,让他们放弃在中部战区的反击,先撤下来,稳定住阵脚之后,再谋图新的发展。但是,印度人似乎被他们在前线取得的暂时的胜利蒙住了眼睛。因为与中国志愿军打了这么久,印度人还从来没有一次包围一个军的战绩,所以印度的决策者都希望,通过这次消灭一个志愿军军一级的部队,来提高全印度军队的士气。但是,就是在这种欲望之下,印度人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困境之中。
通过前面的战斗,哈维斯对志愿军的那名总指挥已经有了很深刻的了解。在上将的意识中,那是一名非常稳重的,几乎不会犯什么错误的指挥官。所以,当初20军与21军的错误出现的时候,哈维斯几乎可以断定,对方的指挥官并没有指挥这两支部队行动,所以才留出了这个空挡来。但是,哈维斯也还有一丝疑惑,那就是这位指挥官也许正是要通过这个诱饵,让印度人上当,因为在美国掌握的资料中,20军与21军都不是解放军的主力部队!而用两支非主力部队,来换取前线的机会,这是大多数指挥官都会做的事情!
通过前面十多个小时的战斗,哈维斯发现,这两个军不但是中国的主力部队,而且还是主力部队中的精锐部队,不然他们的表现完全不足以说明战场上的情况,要是一般的部队,恐怕在印度第一集团军的第一次反击中,就被击溃了吧!而这时候,哈维斯更无法理解对方要干什么了,如果真是圈套的话,那这个诱饵的价值也太大了一点吧!所以,哈维斯更加坚信对方的最高指挥官并没有能够及时的指挥这两支部队行动。而这时候,他收到了关于许常青回国述职的消息后,他的猜测也就得到了肯定。但是,正是他肯定了自己的猜测,让他在后面的判断上出现了巨大的错误。
按照哈维斯对许常青的理解,作为一名稳重的指挥官,在现在的情况下,就肯定要首先营救被围部队,将这当做战斗的重点。所以,哈维斯将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到了中国进行救援行动的39军身上,而忽略了另外一支强大进攻部队的行动。其实,这时候,他的判断已经完全错了。虽然,救援两支被围部队对许常青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许常青却在这个时候一反常态的走了一步险棋,将防守转化为进攻当做了重点!所以,哈维斯自然无法把握住志愿军真正的意图,在战略判断上出现错误,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现在的情况很明显,印度必须要争取时间将被围困的100万部队解救出来,中印双方的地位已经颠倒了过来,印度人的战术上的一次反击,被中国人在战区上的一次反击给彻底的打败了。而转换了思维之后的哈维斯也很快发现,印度现在几乎没有有效的办法来对付他们身后的空降16军!
在前线被围的100万部队中,真正能够担当起突围作战任务的只有第一军团。而现在,第一军团已经在与20军的战斗中消耗了一部分战斗力,而且更严重的是,第一军团已经被20军给粘上了,要想撤下来,并不是件轻松的事。而在比卡内尔东部,距离最近的部队也在100公里之外,而且都还是预备部队,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印度军队要想突围,恐怕要面临的困难并不小!
现在,印度人已经三番四次的催促美国的志愿飞行队迅速投入战斗,帮助印度人夺取中部战区的制空权,谁都清楚,没有制空权,印度永远别想将那些部队救出来。而哈维斯也已经几次向志愿飞行队的指挥官发出了命令,要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全面行动的准备,同时向国内提出了增派第二批1000人的志愿队的要求。但是,整个战斗来得实在是太快了,就算美国志愿飞行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准备工作,也要在2天之后才能够全面参战,但是2天,对印度那被围困的部队来讲,就是地狱与天堂的差别!
仗打到这个份上,哈维斯也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不要说现在的印度军队,就算是顶峰时期的印度军队,恐怕也远不是中国的对手,就算换成了美国正规军来与志愿军战斗,恐怕都没有好结果吧!
当印度最高军事指挥部的撤退命令下达到奇拉维上将的手中时,这位已经精力憔悴的上将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是,还没等他轻松多少,由印度国防部发来的一条消息,又让他的精神紧张了起来!
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中国就对印度的核力量以及所有核设施发动了一次致命的打击,一举摧毁了印度的核能力,让印度在20年内失去了拥有核武器的可能性。这对印度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对任何一个大国来讲,只有掌握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能够从战略上保证自己的安全。而除了核武器之外,能够算得上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就只有化学武器与生物武器了。而现在,生物武器正在变化之中,由传统的细菌与病毒向基因武器转变,而且生物武器的附带作用太大了,并不适合在战场上使用,所以,印度人把目光转到了化学武器的身上来。因为化学武器极易生产,而且成本低,对无防护士兵的杀伤效果非常厉害。所以,印度人秘密破坏了国际反化学武器公约,开始秘密生产,并且储备化学武器了。
现在,印度至少已经生产了上百吨的化学武器,而随这战况日趋激烈,印度也把部分新生产出来的化学武器送到了前线,准备在危机的时候投入到战斗中去。而现在,在比卡内尔附近就有一处化学武器储藏基地,就是那处打了4个小时,还没有被江涛他们拿下的仓库里,至少储存了20吨的化学武器。现在,奇拉维收到秘密命令,就是让他尽可能的派部队将那些化学武器保护好,并且转移出来。谁都知道,如果印度还拥有化学武器的话,那就给了中国向印度发动全面打击的借口,美国不就是以这一借口推翻了伊拉克的合法政府的吗?
现在,奇拉维不但要指挥部队撤退,还需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