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唐天下 >

第251章

大唐天下-第251章

小说: 大唐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谁能相信?谁敢相信?

大殿之中,除了李隆基,人人难以置信,就是李昌国本人也是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是真的吗?”群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脸的震惊之色。

“陛下,李昌国为国立下大功,此赏不及功。”陈玄礼白眉一挑,上前一步,为李昌国鸣不平。

“还有谁要为李昌国鸣不平?”李隆基瞄了陈玄礼一眼,打量群臣,大声问道。

“陛下,平定吐蕃是千古奇功,却是谋于李昌国,他更亲身历险,攻打积石山,围困逻些,活捉赞普,任何一件功劳都足以让他封正三品爵位。如此之多的奇功集于李昌国一身,足够他封正二品高爵。”李林甫微一沉吟,上前一步,为李昌国力争。

“陛下,丞相之言极是,儿臣以为赏不及功。”太子李亨当然要为李昌国鸣不平。

“陛下,臣附议。”安禄山也要为李昌国说话。

“臣等附议!”群臣大声附和。

李隆基并没有立时说话,而是扫视群臣,缓缓道:“你们所言极是有理。谁都知道,能够平定吐蕃,李昌国居首功,至少要封他正二品,甚至从一品,然而,朕还是只能封他从三品爵位。你们一定很奇怪,是吧?”

废话,谁不奇怪?除了李隆基自己不奇怪外,这么多人谁个不奇怪?

“因为朕是大唐的皇帝,这事朕说了算。李昌国,你可心服?”李隆基目光灼灼,打量着李昌国问道。

李昌国念头电转,若有所悟,道:“陛下,臣心服。”

“好!这事就这么定了,不再议!”李隆基右手一挥,大声道。陈玄礼他们原本还要争,听了这话,只得把话咽回肚里。

“陛下,为何要如此?”安禄山很是迷茫。

这话问到群臣心里了,无不是睁大眼睛,打量着李隆基,静等他的答复。

“朕已经说得够明白了,朕是大唐的皇帝,掌控你们的富贵荣华,朕要你们升就升,要你们降就降。”李隆基的回答很蛮横。

“可是,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历来都是有功必赏,赏及于功,从未有眼下这般赏不及功之事呀。”有大臣仍是不满,嘀咕起来。

“那就从今天开始。”李隆基的声调转高,颇有些不悦了,群臣不敢再说话。

李昌国封赏一事,就这么过去了。

“李白有文才,善政事,更通武道,文武兼备,立下奇功,封杯酒郡公。”李隆基的脸上泛起戏谑之意,差点笑出声来。

李白好酒,千杯不醉的海量,被封为杯酒郡公这是以戏耍,群臣都听出戏谑之意,无不是强忍着笑意。

李林甫很是不爽,却又无可奈何。李白是他最为忌惮之人,虽然这封爵有戏谑之意,毕竟是正式封爵,是从二品的郡公,以后要对付李白就不容易了。

接下来,李隆基一一打赏,郭子仪、李光弼、李晟他们都被封了众三品侯爵,与李昌国爵位相同。

“散朝。”打赏历时很久,除了李昌国是赏不及功外,其余人等都是赏及于功,皆大欢喜。李隆基手一挥,封赏自此结束,站起身来,一甩袍袖,大步而去。

“李昌国,站住。”陈玄礼一把拉住就要离去的李昌国,一脸的不悦,指责李昌国:“李昌国,你立下不世奇功,就是封你为国公也不为过,陛下封你为侯爵,你为何不据理力争?”

他是为李昌国鸣不平,引来群臣齐声附和:“是呀。”

“多谢龙武大将军关爱。陛下话已说得明了,就接受了。再说了,这爵位之高低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有让我立功的机会。”李昌国笑着解释。

“平定吐蕃,是华夏的梦想。若能参与其中,即使不要功劳也不悔。可是,若能得到封赏,不是更好吗?”陈玄礼依然不依不饶。

“李将军,你等着,我这就去见陛下,为你讨个说法。”太子李亨也是急了。

“太子,千万莫去。”李昌国忙安抚。

李昌国费了好一通口舌,这才把陈玄礼他们安抚住,朝府里走去。

回到府里,就给高妙丽迎住了,高妙丽笑嘻嘻地问道:“你封了什么爵位?”

“正气候。”李昌国搂着她的纤腰。

“好啊……呃,你说什么?侯爵?这不可能啊。你明明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少说也要郡公,国公才是赏及于功啊。”高妙丽没有反应过来,先是赞好。好在她很精明,反应快,很快就反应过了。一反应过来,就是难以置信。

“你骗我的,是不是?你这坏家伙,什么事情都要骗我,我饶不了你。”高妙丽娇嗔一句,媚惑力十足。

“是真的。”李昌国择要把朝上的情形说了。

“这个……陛下肯定老糊涂了,怎么能这样呢?”高妙丽为李昌国鸣不平:“你也是的,你怎么不据理力争?这是你的功劳,该争就争啊。”

李隆基紧了紧高妙丽的娇躯,笑道:“你呀,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也不想想,陛下为何如此?”

“呃。陛下明明承认了你的奇功,却又赏不及功,这是何用意?”高妙丽转着眼珠,却是想不明白。

“我告诉你,陛下用心良苦,英明呐。”李昌国由衷赞叹一句。

“这话怎讲?”高妙丽更加糊涂了。

“当初听了陛下的话,我也很气愤,想据理力争。后来,我想明白了,方才明白陛下的用心是何等的良苦。”李昌国笑道:“陛下如此封赏对我有两个好处:一是我可以免祸,二是我可以参与击破大食之战。”

“你不会是乱说吧?”高妙丽更加惊奇了,眨着好看的俏媚眼打量着李昌国,一脸的疑惑:“这与祸事有何关系?”

“不仅有关系,还大有关系。”李昌国重重点头,为高妙丽疑释,道:“我是立了大功,平定了吐蕃。可是,我也有一短。你知道我最大的短处是什么?是我太年轻!”

“年轻?”高妙丽一脸的疑惑。

“是这样的。”李昌国在高妙丽耳边一阵轻语。

“啊。还有这么多道道?”高妙丽以手捂嘴,一脸的惊讶。过了片时,镇静下来,问道:“照这么说,击破大食是你领兵了?”

“未必。这要依太子而定。”李昌国眉头一挑。

第五十七章 李隆基的考题

麟德殿外,太子李亨快步而来,却给高力士迎个正着。

“侄儿见过高叔。”太子李亨是高力士看着长大的,在私下里对高力士执子侄之礼。

高力士随侍李隆基数十年,是硕果仅存的东宫旧人,在李隆基心目中具有莫大的分量,就是太子李亨也不敢怠慢。

“老奴见过太子。”高力士执礼极恭:“太子可是要见陛下?”

“正是。还请高叔通禀。”太子李亨忙道。

“陛下有言,若太子是为李昌国封赏一事,还是回去的好,此事不可更改。”高力士转述李隆基的话。

“啊!”太子李亨很是震惊。

他此番前来正是为李昌国封赏一事。原因无他,而是他认为李隆基赏不及功,而李昌国对他极为重要,曾经出手救援个他,再者,他欣沉李昌国的才华,因此,他决心要为李昌国讨回公道,要李隆基赏及于功。

“烦请高叔通禀。”太子李亨素知李隆基精明过人,能猜到他人心思,收摄心神。

“太子,你这是让老奴为难。”高力士略一犹豫,道:“陛下有严旨,不得回复。”

“高力士,你莫以为本太子敬你,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对于太子李亨来说,李昌国极为重要,他一定要帮助李昌国:“你若不为本太子通禀,本太子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太子李亨素来敬重高力士,很少有如此疾颜厉色之时,高力士一呆,打量李亨,道:“既然如此,太子请进。”

“你不去回禀?”太子李亨有些惊讶。

“太子有所不知,陛下有旨,若是太子坚执要进,就请太子进去。”高力士笑着回答。

太子李亨嘴巴张了张,再也没有说出话来。看来,他的一举一动都落入李隆基的算计中了。遇上这么一个算无遗策的老子,还能说什么呢?

一甩袖袍,太子李亨大步而入。一进麟德殿,只见李隆基靠在宝座上,眼睛半睁半闭,正在养神。

“儿臣见过父皇。”太子李亨上前一步见礼。

“免了。”李隆基睁开眼,在太子李亨身上一瞄,道:“等你多时了。来,过来坐。”右手朝身边的锦墩一拍,很是亲切的冲太子李亨笑笑。

“这个……会不会是遇鬼了?”太子李亨暗自奇怪,很是诧异。

以太子李亨的亲身经历,李隆基是一个严父,对他的儿子们要求极高,他虽有二十多个儿子,却没有一个能让他看得上眼,即使是太子李亨也是矮个里面挑高个,李隆基本人多有不满。是以,从来没有给太子李亨好脸色,更没有如此这般亲切,要他坐的经历。

“父皇,儿臣不敢。”太子李亨犹豫一阵。

“来,过来,我们父子好好说说话。”李隆基右手朝太子李亨伸出。

太子李亨只得把手伸出,让李隆基握在手里。李隆基紧握着太子李亨的手,在手背上轻拍几下,一脸的爱怜之色,扶着太子李亨坐在身边,打量着太子李亨,一脸的欣慰之色:“好好好!”

一连几个好字夸赞,这在太子李亨记忆中还是头一遭,太子李亨有撞鬼的感觉。

“太子,这么多年来,父皇一直压着你,你受苦了。”李隆基笑眯眯的,眼里尽是慈爱之色,道:“你心中有怨言,朕知道。”

“父皇,儿臣不敢。”太子李亨这些年被压制得很惨,不仅李隆基在压制他,就是李大林甫也在压他。更让太子李亨气愤的是,每当李林甫压制他时,李隆基的态度很暧昧,不置可否,即使眼睁睁地看着太子李亨被李林甫压得死死的,也不会帮太子李亨说一句话。

久而久之,太子李亨就怨上了李隆基。李隆基挑明,这让太子李亨大惊,差点摔倒。

“你莫要紧张,这是好事。你怨父皇,说明你还认父皇是你的父亲,父皇欢喜。”李隆基右手搭在太子李亨肩上,示意他坐着不要动,道:“太子,你可知这些年来,你做的哪件事让为父最为欣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