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夜明 >

第467章

夜明-第467章

小说: 夜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说是他,张焕没有返回南京,翟哲也猜不到吴三桂心中怎么想。
  如果吴三桂反清投明,当与明军联络,共同夹击过江的清虏。所以左若首要的想法,还是安安稳稳的拿下襄阳城。
  江道狭窄,穿梭的木船如过江之鲫。
  在明军发动攻势时,女真人和蒙古人已经全部过河,汉卒亲疏有别也分批登上木船。
  洪承畴在一群乡绅的簇拥下登上最大的木船,他身边的人还在把他当做依靠,他已在担心自己自身难保。
  “襄阳,襄阳!”洪承畴立在船头往回看,禁不住长呼两声。都说铁打的襄阳,他在战场上并没有输给明军,但战场从来不是孤立的厮杀。
  他心中的悲伤难以形容,一如他当初在松山下大败,被皇太极俘入营中。
  这一年多来,他也曾耳闻在江南士林中兴起的汉人当立的说法。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些骗人的把戏。无论为清廷效力,还是在大明为官,只有权势和利益才是最实际的,而不应该被那些虚无飘渺的说法左右。
  但是,天下的大势已经变了。
  汉人不再心甘情愿给满人为奴。
  吴三桂的反叛难保没有受到这种说法的影响。
  炮声隆隆,铳声阵阵。
  水面倒映的火光,照亮败退的清兵如丧家之犬。
  虎头山顶。
  传令兵穿梭不停。
  左若传令:“命弓辰与张天禄攻击襄阳城!”七成清兵已经过河,剩下的士卒虽在抵抗,心中已经惶然,他挑准的时机正是时候。
  他扭头朝宗茂拱手,道:“宗主管,我要亲赴战场,失陪!”
  宗茂还礼,说:“好,祝将军旗开得胜,杀尽东虏。”
  他随口一句话,都带有让人不寒而栗的气息。
  左若离去,虎头山观景台只剩下宗茂一人。
  他站在山顶用千里镜俯视战场,真有一种芸芸众生皆如刍狗的感觉。他们在厮杀,他们不过是别人争夺权势的工具;他们在呼喊,他们在徒劳的挣扎。
  宗茂一直在看,看了一个时辰也不觉得疲倦。
  炮声已经停了,襄阳城内燃起了冲天的火光,看来洪承畴不想留一个完整的襄阳城给大明。洪承畴虽然时运不济,连战连败,但要比现在江南所有的文官更精干。怪只怪他遇见了大将军为对手。
  两年间,在大将军的治下,江南和湖广一扫从前的萎靡之势,呈现出蓬勃生机。而他从一人之下的大将军府总管变成了湖广襄阳军总管。
  清兵丢下少许来不及过河的汉人步卒,且战且退,往南阳城方向败退而去。江北明军取下与襄阳一江之隔的樊城后,停止了追击的脚步。
  进城的明军正在扑灭襄阳城的大火,为了不让襄阳毁于一旦,左若不得不调集更多的兵马入城灭火。
  宗茂放下千里镜,陷入一种向往的沉思,“王爷,会给我一个什么官职呢?”
  东方泛出一点白色,天快亮了。
  襄阳城内的大火还在燃烧,城内弥漫着一股油脂的香味。
  被烧伤的百姓哭天喊地,入城的士卒疏通道路,同时拆屋隔离火区。
  左若脸色铁青,洪承畴给他正在享受的宴席上了一道臭菜。
  “水,水!”
  四周都是快速奔跑的士卒,城内的井水已经见底,明军不得不用马车在城外运水入城。
  襄阳城一直到长江边布满了尸体,不仅是人,还有无数牲畜的尸体。
  清虏无法把襄阳城内的骡马带回江北,洪承畴命令士卒把牲畜宰杀干净,不让明军得到战马。除了襄阳城,洪承畴没有给左若留下任何东西。
  李来亨和袁宗第留守江北樊城,金声桓已率军返回。
  一直到午后,襄阳城的大火才被熄灭。
  左若草拟出三份战报,分别送给湖广巡抚姚启圣、湖广总督堵胤锡和南京城。
  明军张榜安民,宗茂带辎重营仆兵在襄阳城内设立粥棚,救济才在大火中失去一切的百姓。
  湖广的战事至此结束了!
  报捷的骑兵在各州府奔驰,挟大胜之余威,把朝廷两税案改制带来的暗流压制的无影无踪。
  姚启圣四日后来到襄阳,安抚惶惶不安的襄阳城。
  他没有再像从前那样大兴牢狱,追究城内百姓乡绅协助清虏守城的罪过。洪承畴的心腹亲信早已离去,明军现在也不需通过搜刮乡绅来积攒军资。
  襄阳府衙里一片轻松。
  城内的破败影响不了诸将取下襄阳城的欢心。
  姚启圣专门设宴招待军中诸将。
  军中诸将无酒不欢,但左若治军严厉,诸将虽然欢乐,不敢太过放肆。
  酒后饮茶,有些人提前告辞返回兵营。
  花园内的亭子里坐了三个人,宗茂、姚启圣和左若。
  朝廷改革军制后,左若等诸军不再归湖广巡抚统领,宗茂曾经大将军府的总管,姚启圣在湖广大战结束后,刻意结交二人。这样的机会很难得,连左若都能看出来宗茂就要离开湖广了,姚启圣岂能不知。
  只有三人在场,姚启圣详说南阳城下变乱的前因后果。
  湖广产黑茶,香味浓郁。这样的茶在草原很受欢迎,但在大明上不了大雅之堂。但今天这里有两个人曾经在草原呆过。
  左若一边品茶,一边听姚启圣讲述,最后问:“这么说,从今往后,吴三桂就是大明的镇西王?”他口气和神情很平稳,军中名将讲究的是面临山崩而面不改色。
  姚启圣把嘴里的茶叶末吐出来,答道:“正是!”他不喜欢黑茶。
  左若第二句话用了升调,问:“既然已经降明,为何不与我夹击清虏?”
  姚启圣摇头,道:“只怕他自己才清楚!当日事情紧急,张使回到安庆后破例给我通报消息,立刻返回南京去了!”
  宗茂插言道:“由此可知他虽然叛清,并不是心甘情愿投靠大明,只不过是多尔衮要抄他后路,他返回四川妄想割据而已。”
  “可笑有一个被野心冲昏脑子的!”左若嗟叹。他只是可惜未能在襄阳把洪承畴和勒克德浑等人一网打尽。
  很久以前,他也曾有过那种想法,现在他很庆幸。尤其是今年,大将军让他统领湖广战事,重新挽回了军中地位之后。
  年轻时的野心已如过眼云烟,他心中最可惜当初同时出塞的二哥雷言谦。一步错,步步错,他一个人在山西苦苦挣扎,妄想与命运对抗。萧之言来到湖广后,两人提到雷言谦时,都有无限的惋惜。
  “天下人若都能看清楚大势,还会有这么多战乱吗?”姚启圣面色沉静,继续道:“愚钝者对抗大势,聪慧者利用大势,唯有坚韧不拔洞彻天机者能逆转大势!”
  左若尚不解,宗茂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问:“姚大人说的是王爷吗?”他口中的王爷只有晋王。
  姚启圣毫不回避,点头称道。
  “江南枯骨老朽多,加两税也会引发那么多猜疑和反对之声,王爷对那些人太过仁慈了!”
  这样的话,姚启圣只敢在心中想一想,只有宗茂才敢说出口。他在宁波禁足一年,本性还是没变。
  “这大明的江山,是王爷打下来的啊!”
  三人相视一笑,他们在试探中寻找有相同想法的人。
  这种事情,谁走在前头,谁就能得到一个好位置。
  文官系统中,东林党势力仍然庞大,尤其是陈子龙位居吏部尚书实权的位置。浙人则与北下者越来越紧密。


第555章 宗茂复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宗茂神情专注,侧耳细听,前面所有的内容都被他自动忽略,到最后他只听见了一个词“江南监税使”。
  江南监税使,这是什么官?他知道湖广监税使是许义阳。
  对他而言,这个官职起点或许不是太高,但有一个好处,南直隶总督空缺,他只要把监税使的职责履行好,升职是水到渠成。
  次日,正好有运粮的大船从襄阳返回南京。
  宗茂收拾行装,与传旨的锦衣卫一同返回南京。他归心似箭,不是思念家人,而是再受不了闲置的日子。
  同时离开襄阳的不止他一人,与传旨的锦衣卫同时到达的还有大将军令。
  张天禄奉命镇守安庆,李来亨和袁宗第调守随州,襄樊只留下左若、金声桓和弓辰三部兵马。看来大将军不急于发动江北攻势。
  木船顺汉水到长江,五日到达南京。
  金小鼎上任南京提督后,内紧外松,南京守军归起其统一调配,消除了曾经东营西营对立的隔阂。
  街道虽然热闹,宗茂无心看周边风光,直接入晋王府拜见翟哲。
  王府门口一直有忙忙碌碌的传令兵进出。
  宗茂在门口等候片刻,很快被侍卫引入内,这里七成的人曾经是他的下属他来到很早,翟哲正在练武场试用胡家新献的自发火铳的样品。此次样品比前次又有改进,目前火器工坊已经停止生产火绳鸟铳,全部改为自发鸟铳。大规模在军中装备还有些日子。
  因自发鸟铳是采用燧石打火点燃,翟哲将其命名为“燧发枪”。
  宗茂在厅堂门口等候片刻,见七八个人簇拥翟哲从校场方向走过来。
  重新见到大将军,宗茂不像曾经那样心潮澎拜。这几年,起落之间,让他品味到官场凶险,人心难测。
  他在宁波禁足一年,每天看钱塘江潮起潮落,他虽然知道大将军一定会重新任用他,但那样等待的日子真的很难熬。现在他已经知道他当初错在哪里。杀张名振不是错,没有得大将军准许杀张名振才是错。
  “拜见王爷”他的腰弯的很低,态度恭敬,但比从前多了一丝生分。
  他以前当翟哲是父亲般的人物,所以有当面揭穿耿光在京城贪墨的锐气,现在他虽然还忠诚,但已经知进退。
  “你回来了”翟哲右手抚住宗茂的肩头,领他走入厅堂。大将军还是如从前一样和善。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翟哲从未隐藏过他对宗茂的信任和欣赏。这是宗茂心甘情愿以性命相报的原因,也是他敢胆大妄为的底气。
  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