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第8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还,并回到了故土。由于大多数士兵本身已经营养不良,缺乏医治,加上红军将他们发配到苏联各地的战俘营中进行强制劳动,使得大多数人死于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十几位高级军官被带往莫斯科,用作苏联的政治宣传工具。包括保卢斯在内的军官们发表了反希特勒宣言,并向德军部队大肆宣传。瓦尔特?冯?塞德利茨?库尔茨巴赫将军甚至提出从德军战俘中组建一支反希特勒军队,但是苏联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无论从什么角度评论,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二战中甚至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整个战役持续199天。由于战役规模太大,伤亡者人数始终无法得到准确统计。在战役最后阶段,德军仍然对苏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同时,苏军也几乎消灭了德军第6集团军群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部分(第4军),有41个德国师的番号被从序列表中消去,另有大量直属部队被消灭。
中华帝国的学者估计同盟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共伤亡了185万人,其中175万人阵亡或受伤,万人被俘。而苏联方面的估计为消灭同盟国部队月250万人。无论是哪种估计,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损失了东线南翼兵力四分之一的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
然而,苏联方面却付出了更为沉重的代价,苏军具体阵亡人数超过147万人,有六十多万人受伤或被俘,合计伤亡两百多万人。可以说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可以说吃了大亏。
在德军攻入城区的短短1星期内,超过4万苏联市民被杀,而在整个战役中牺牲的平民人数没有准确的统计,但可以说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此役,苏军的损失仍然要超过德军,不同的是:德军是被整建制消灭,战斗力不复存在,新的部队不经一段时间的训练形不成战斗力。而苏军残存的部队补充新兵,以老带新,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
不过,在苏联战场上,同盟国的实力依然对苏联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各同盟国军队在苏联战场上虽然暂停了进攻,但却没让苏联军队前进一步,战线陷入了僵持当中。
而希特勒悲哀中还带有一丝高兴,因为美国远征军已经抵达欧洲,超过100万美军将在未来三个月内投入苏联战场,苏联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美军完全不像德军那么死板,他们对付苏联人很有一套。
第613章 暴露
尽管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损失了很多精锐部队,但随着美军陆续在欧洲登陆之后,同盟国的实力再度暴涨。本章节由网友上传美国生力军的加入,顿时令苏军雪上加霜。
美军迅速补充了德军失去的真空地区,带领同盟国军队挡住了苏军的反扑。在苏联战场上,尽管苏军凭借M28A3主战坦克和稳定尾翼脱壳穿甲弹重创了德军的虎式坦克,但苏军损失的坦克数量同样庞大,如果不是德军的虎式坦克数量和产能不足的关系,苏军根本没法打败德军,毕竟苏军赖以依仗的M28A3主战坦克只是中型坦克,跟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不是一个级别的,短暂凭借穿甲弹的火力取得的优势是不足以长时间维持的。
而随着美国陆上自卫队的开赴苏联战场参战,美军的M4主战坦克同样作为中型坦克,其速度、火力和装甲均强于苏军的T34,跟苏军装备的M28A3坦克相比,速度和装甲略逊色些,但M4坦克搭载的75毫米火炮的火力要猛过M28A3坦克。
但这还不是重点,真正令苏军悲催的是,苏军自以为他们坦克的产量压倒性的超过德军的坦克产量,可以以量取胜。但是这点对美军行不通,美军的M4主战坦克业已生产了三万多辆,留下一万辆对付墨西哥军就足够了,另外两万多辆M4坦克将被送往欧洲参加对苏作战。而第一批的6000辆M4坦克业已抵达欧洲战场,这对苏军来说无疑是致命性的打击。
美军取代德军成为进攻苏联的主力军,指挥超过800万同盟国军队同苏军作战,美军的装甲坦克流如洪水般突破苏军的防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便将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德军丢掉的阵地悉数都夺了回来。
不过。美军同样要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斯大林格勒的严寒,美军的M4坦克同样使用的是汽油发动机,坦克的油箱和水箱在斯大林格勒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当中很快凝固。
但美军来苏联战场之前就研究过莫斯科战役。知道寒冬之下的装甲部队机动性极差,因此美军的装甲部队始终保持三分之一的战车不熄火,直到安全度过黑夜。
这样一来。美军的战车部队的攻击力不受影响,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危害,那就是燃油消耗太快,而且美军使用的汽油标号跟德国的不同,无法在德国获得补充,只能依靠从美国运来。这就造成美军对海上补给线格外的重视,往往一支只有十几艘的油轮船队,美军都会派出二三十艘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护航。
由于美国前往欧洲的商船经常性的被中华帝国海军的宋级潜艇袭击,这给美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尤其在战略方面,欧洲同盟国无法得到美国的援助直接影响苏联战场的形势。
以前美国商船和美国军舰在航行期间是不开主动声纳系统的,因为漫长的航线一路开主动声纳系统的话。无疑等于暴露自己的位置。这是因为主动式声纳自身会发出声音。声音在水里传播,声波撞击到阻碍物后会反射回来。被监听器监听到,根据声音在水中传播的时间和强度,来判断目标的大小和距离。由于主动式声纳不依赖于被测目标发出的声音,使用主动式声纳,也就意味着曝露自身的位置,给敌人袭击提供方便。
为了降低航行风险,美国的商船和军舰在前往欧洲的途中,基本上不开主动声纳,全靠被动声纳来侦查海面下的危险。
被动式声纳不会发声,就是一个监听器,用来听水里的动静。但如果目标本身不发出声音,或发出的声音极小,那么被动式声纳就无法探测到目标。(海洋本底噪音约为90DB,如果潜艇噪音接近这个值,那么可探测性就极低了)
而中华帝国的宋级潜艇正是抓住了这个关键,宋级潜艇的轮机室采用了隔音系统,艇尾采用了回转体尖尾,并装有围壳舵和十字型尾操纵面,非对称7叶螺旋桨及拉长水滴形的艇身设计等现先进的降噪技术,使得潜艇自身的噪音十分接近大洋环境噪音,令敌人的被动声纳很难辨认出来。
而中华帝国的宋级潜艇外壳采用最先进的隔音瓦,这种模仿鲨鱼皮的橡胶蒙皮能够最大程度的反射敌人的主动声纳发射的探测波,使得敌人的主动声纳即使发现声波异常,也无法准确判断潜艇的真正位置。
之前德国人本身在反潜方面就没有什么经验(一直以来都是被反潜的对象),所以德国的反潜声纳技术很落后,采用最原始的机械声纳阵列,声纳阵列本身就带有杂乱的噪音,使得德国海军在利用主动声纳寻找中华帝国的宋级潜艇时就非常困难了。
不过,这种情况在美国海上自卫队这里就大为改善了。美国海上自卫队在一战时期是英法协约国的盟友,英法协约国常年积累下来的先进反潜技术和经验一直跟美国共享,所以美国海上自卫队的反潜设备和实力是非常强大的。
即使这样,美国海上自卫队在北冰洋航线初期的反潜行动中也吃了瘪,被中华帝国的宋级潜艇打得屁滚尿流。但很快美国海上自卫队给美军战舰配备了最先进的声纳阵列,虽然被动声纳依然无法探测到中华帝国的宋级潜艇,但主动声纳技术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在回声波的判断上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尽管这样,美国海上自卫队为美国商船护航时,不得不一路将主动声纳打开,整个航线上到处都是滴答滴答的声纳探测声,用以吓唬海中的中华帝国的潜艇,希望它们能够闻声而退。
就是靠着这个办法,美国海军得以轻松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里美国向欧洲输送了四五十万军队以及数百万吨军用物资,给同盟国解了燃眉之急。
但中华帝国海军很快调整了作战模式。在摸清了美国海军的护航模式之后。迅速组织针对性的反击行动。
光华四十三年一月五日,中华帝国海军航空兵的一架侦察机在北大西洋上发现了一支庞大的美国船队,各种商船、货船、运兵船、军火船和油轮等多达400艘。护航战舰更是超过了60艘各型水面战舰和潜艇,包括五艘重巡洋舰、十一艘轻巡洋舰在内,声势浩大。
中华帝国海军潜舰队司令部立即进行战斗部署。为了支援苏联抵挡同盟国军的入侵,必须尽可能的摧毁他们的后勤系统,而美军的后勤主要来自海上补给线,因此攻击美国的运兵舰、军火船和油轮成为重中之重。同时,中华帝国军方为了进一步激怒美国,向潜舰队司令部下达了允许攻击乘坐邮轮的平民商船的命令。
一支由45艘宋级潜艇组成的狼群尾随美军的声纳悄悄的布置了伏击区。
上午九时许,随着狼群指挥官的一声令下,45艘宋级潜艇立即展开了攻击。
当鱼雷一经发射,立即被美军战舰的声纳系统探测到。这时的美军声纳设备已经获得了性能的提升。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鱼雷的噪音(吃了这种鱼雷好几个月的亏,显然能够准确锁定其水下发射时的噪音了),并根据声源迅速判断对方潜艇的大致位置。
美军战舰迅速展开反潜作战。一场激烈的潜艇战和反潜艇战爆发了。
中华帝国海军没有想到美军反潜能力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结果刚一开战就被美舰发射的反潜鱼雷、反潜火箭弹和反潜深水炸弹扰乱了阵脚,其中三艘宋级潜艇负伤。对于宋级潜艇而言。外壳的仿鲨鱼皮的隔音瓦一旦被破坏超过3%,噪音就会增大,很容易被美舰的声纳系统探测到。三艘负伤的潜艇当中,两艘低于这个破损程度,还可以继续作战,只有电鳗号潜艇受伤较重,隔音瓦12%被毁,噪音增大至130分贝,先被美舰被动声纳锁定,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