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太平洋-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了在檀香山几年的锻炼,平时安排那些外派留学生的工作让他成熟了很多,虽然很多人都觉得他资历不够,但没想到李默还是力排众议,让他出任北京大学的首位校长。
从刀斧下逃生的经历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戊戌变法的失败,差点让他被砍头的过程,这不仅没让他消沉,反而更坚定了他改革的信心,而要想完成改革,首要就是学子,所以他这些年在外派学生上很是用心,不仅挑选出了很多德才兼备的年轻人走出国门,还请回来了很多国外的优秀教师,或者这就是他成为这座重要的,甚至可以被视为是新华各地大学榜样楷模的北京大学校长。
虽说如今新华已经有了好几所大学,尤其是北方的奉天,长春和哈尔滨等地都兴建起了大学,上海,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也都在筹建,但北京大学地理位置特殊,加上梁启超很清楚李默要在兴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心思,所以他上任后很重视大学的建设,不仅设施上尽量给学子们营造好的环境,而且还聘请了很多国内知名的学者,还请来了吴汝纶、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翻译大家林纾任译书局总办,甚至还联系了常林请他时常安排些科技部的外国科学家来讲学,争取把这里建成一所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学院。
半小时后,清扫一新的北京大学大门终于打开,无数的学子怀着激动地心情走进了这座梦想中的大学,其中甚至还有来自檀香山、琉球、吕宋、大夏等地被选拔出来的当地学子,他们将和一千多位华人学生一起,在这里接受高等教育。
随着一辆辆汽车抵达,越来越多的官员和聘请来的各地知名学者也陆续抵达,等到最后李恩富和李默联袂和学子们一样走出轿车联袂步行走入校园,整个北京大学都轰动了。
从“新华论”到“我们站起来了”,李默虽然只在报纸上发表过两篇文章,但每一次都引起巨大的轰动,风趣的开头,激昂却朴实的文字,让每一位读过或者听过的人都久久难忘,尤其是他从不加以限制官员们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所以当他逃生加拿大,参战智利,走入檀香山,为救助中华决战日本等事迹被一个给曝光出来后,他的传奇经历更引起了学子们的向往,也正是这一篇篇文章,使得很多人开始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并不是野心家,其实他从一开始就打算好了给这个民族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
当李默和李恩富分别致辞后,北京大学终于在隆隆的鞭炮和鼓乐中开学了,这也代表了新华教育步入了一个新台阶。
但在这个欢天喜地的时刻,与李恩富通车返回新华园的李默却是愁眉紧锁,问道:“刘秉璋和李强还没有消息吗?”
李恩富知道李默在担心什么,立刻说道:“无线电始终联系不上,不过皇上也不必太担忧,刘秉璋统领四川多年,境内多藏民,所以他应该很清楚藏人的心思,而且这个人处理民族问题很有一套手段,现在您有任命了他为民族事务大臣,也属于重臣之列,我想拉萨那边应该也能看到我们的诚意,如果这还说不通的话,那么我们也没什么顾忌了。”
李默点点头,或许李恩富说的很多,自己对前世生活过快一年的那片土地似乎有些太过留恋了,现在新疆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十余万无处可逃的叛军被包围在了最西北的阿里马图一片小小的不足一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线上,而且不出所料的,当英国与新华达成协议,远东舰队拖着残躯抵达印度的事情被欧洲报纸纷纷转载后,尼古拉二世在军队没有完全准备完毕,西伯利亚铁路还未完工的时刻,也只能咽下这口气,下令进入新疆的军队全线撤出。
失去了俄国人的帮助,等待叛军的除了全歼外,就是永远的告别祖国,对于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说,此时此刻他们才明白了背叛国家的滋味,但这已经晚了,开春后孙九功已经下达了总攻命令,那里此时或许已经是炮火满天。
新疆的光复已经是指日可待,这样新华唯一一个还未能纳入中央管理的省份就是西藏,对于这片高原李默的心情很复杂,那里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用孵育了中华民族来形容也丝毫不过分,但那里却实在是太偏远了,加上喜马拉雅山脉后面的英国人一直在虎视眈眈,能否顺利进入西藏,成为了考验新华和他的最大绊脚石。
说实话,李默不想在那里打仗,高原作战消耗太大,西北已经打得那么艰苦,要在地理环境更加险峻的西藏作战,代价会更大,会严重加重已经不堪重负的财政危机外,更因为他不忍心让炮火和硝烟污染了那片澄净的天空。
前世的他,在哪里待了整整半年,那里壮丽的自然环境,朴实的藏民和转动的经纶,至今还在深深地影响着他。
所以他考虑了良久后,最终还是和李恩富商量,先派出民族事务大臣前往,并特意安排了李强带夜鹰保护,可见他对西藏的重视。
另一个让他迟迟下不了决心的就是青藏铁路了,后世这条大动脉也是规划良久,耗资无数才花多年时间建成,如果西藏一旦纳入管理,是否立即开建这条西南大动脉的最后一段也在困扰他。
陕西至甘肃入新疆的铁路已经在规划中,其中陕西至甘肃段已经在修建,而新疆乌鲁木齐光复后,也已经调集建设兵团进入,已经在勘测和平整路基,为开工做准备,为此首相府还采纳了李默的意见,将在甘肃酒泉和乌鲁木齐两地,以当地的铁矿为基础,兴建两座中型炼钢厂,转为这条大动脉提供钢铁。
但是不是从青海另辟一支,延伸至拉萨却实在是有些头疼。
首相府肯定是不愿意此刻就开这条铁路的,人力倒还好说,但耗资实在是太大了,即便是婆罗洲土地买卖已经开始,与德国意大利谈判的发行国债也取得了进展,大量的收入稳定了财政,但要新建青藏铁路却还是不可能。
但李默却有别的想法,或许耗时耗力,更耗钱,但这条大动脉一旦建成,将可以极大地增进西藏和内地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直接威胁英国的王冠。
所以无论是为了国家统一,还是为了新华的未来,这条大动脉都是非修不可。
“李先生,你让唐绍仪联系西乡从道,以免除部分债务为条件,征集三十万日本劳工,此外联系皇甫奇,把婆罗洲哪里的二十万苦力尽早送过来。”
“这条铁路,我来修。”李默咬着牙,下定了决心。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385章 新军队框架完成
以借款的形式,向首相府提供了五千万蓝币的贷款,用于江南工业集团的建设的事情才刚刚结束,李大少爷竟然又要以个人出资的方式修建青海至西藏拉萨的铁路,是自己听错了,还是皇上最近和四位娘娘怄气了?
别说李恩富了,就连最熟悉李默的陈平等人都吓了一跳,青海至拉萨一路都在高原,山高峡深,冻土艰难,在这上面修铁路可不是玩笑,而当所有人都认为李默是心血来潮时,李秀峰却悄然在上海注册了青藏铁路公司,并且将之前橡胶投机赚取的一千万英镑在欧洲兑换成黄金运回新华在中央银行兑换为七千万蓝币的资金后,又增加三千万的注资,筹集了一亿元宣布开始筹建青藏铁路。
消息传出,龙国章更是差点一头撞死,李大少爷几个月前还在上海说没钱,不愿意继续建造潜艇,没想到半年还没到呢,居然拿出了一亿去修铁路,而且他还听说,这一亿只是初步预算,很有可能最终投资会超过两亿。
两亿啊,那就是整整十五艘中华舰,如果自己同时有那么多中华舰,别说英国远东舰队了,直接霸占苏伊士运河了。
如今欧洲的铆钉声越来越激烈,继德国开建了四艘拿骚级后,英国在苦等最后几位伤兵上船后,新任驻华大使萨道义终于得到了液压退制技术,甚至连中华舰的图纸都不要了,立刻带着技术资料赶回了英国。
但谁也没有想到,当他带着厚厚图纸和技术资料刚刚抵达伦敦,英国海军技术人员也终于踢出了漂亮的临门一脚,解决了退制技术难关,这等于说英国花了一百万英镑只买了三个月时间。
一天一万多英镑。
这个消息,彻底惹怒了索尔兹伯里首相,他对于巴登贝格亲王在技术革新上的迟缓终于忍无可忍,最后这位海军第一大臣最终不得不迫于国会和首相的压力宣布辞职,将宝座交给了更加年轻,更重视技术的约翰费舍尔,同时被免去了职务的还有犯下了两个重大错误的远东舰队司令菲利特曼。
约翰费舍尔不愧是大英帝国海军最杰出的斗士,在新式战列舰已经落后德国的情况下,上任后并没有急于和德国比拼造舰速度,因为他知道如果英国集中全部力量,将很快超越德国,加上他也没有这类新式军舰的测试结果,不像德国不仅买下了整艘军舰测试了几个月,还把新华当时测试的数据都买了下来,所以他选择了先建造一艘先实验。
上任后第一天,他便宣布开工建造一艘新式战列舰,并命名为无畏,蕴含英国对任何挑战都无所畏惧的含义。
无畏舰终于出现了,比历史早了四年开工,这就使得很多技术并不完善,尤其是动力方面,更是和费舍尔脑海中画面想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英国造舰能力的确是惊人的,短短三个月无畏舰便显出了雏形,速度甚至比早开工半年的拿骚级还要快。
远东失败,德国率先建造新式战列舰,都彻底激怒了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工人们几乎是在日以继夜的忙碌着,叮叮当当的敲击和轰鸣声一刻不停的在阿姆斯特朗造船厂上空回荡。
虽然其他国家此时也有心建造新式战列舰,但一来他们的船坞还没有扩建,无法建造两万吨的军舰,二来他们也不知道这种战舰是否真的如预想般强大,因为英国人居然只建造一艘,所以都暂时采取了观望,法国其实也已经在一月前秘密突破了舰炮退制技术,但远东舰队被困香港的消息,却更加坚定了他们要搞潜艇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