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调教太平洋 >

第447章

调教太平洋-第447章

小说: 调教太平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着人肉和炸药包,外加这个人的大闹,才勉强获得了胜利。

俄国是生病了,甚至是到了癌症晚期,但这个国家也的的确确有那么一群人,根本不在乎死亡和艰苦,完全凭借着一股子血性和蛮劲拼死相博。

这也是为何,俄国几度沉沦后,依然能保持着大国风范。

这就是底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底蕴,或许尼古拉二世不得人心,但真正到了国家和民族危亡的时刻,这种底蕴就会彻底的爆发出来,就像是那场打了八年的艰苦抗战,那就是一个民族最后的坚韧。

没有任何外力能够破坏这种底蕴,即便后世日本连吃了两颗原子弹,也没把他们民族骨子里的一些东西彻底的洗去。

而唯一能够破坏这种底蕴和韧性的办法,唯有内耗。

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已经有过太多这种先例,即便是华夏历史上排在前几位的朝代,最终也都是死在了内耗上。

内耗,让国家资源不能集中,让人民迷茫,让军队懈怠,让民族力量分散,当这些都聚合起来,哪怕再强大的国家都会一夜间消失。

所以此时此刻不仅不能暗杀他,还必须扶持和帮助他,因为自己需要那个家伙,需要他扯住尼古拉二世的后腿,不给作风粗暴野蛮的俄国大毛子们对外发飙的机会,和历史上的日本一样,让俄国最终倒在内耗之中。

但这是极其危险的家伙,从他突然的试探中可以看出,他从头到尾都没相信过特工,他只是在利用,因为他急需要资金,急需要武器,急需要寻找真正的志同道合者。

虽然电报上说,那家伙已经上钩,但李默不信,如果他能够那么轻易上钩,恐怕他就不会成为笼罩世界半个世纪的红色帝国的教父了。

“少川,几道,你们怎么看这个人?”

一个是国防部长,一位外交部长,都是总参的核心人员,所以严复和唐绍仪对这位被李默列入了重点名单的人还是有些了解的,听到讯问后,唐绍仪率先说道:“皇上,我看过一些他的资料,他宣扬的那种政治纲领的确很有蛊惑性,欧洲的工人和无土地者有很多,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一批人,尤其是俄国,国内政治糜烂,尼古拉二世的根基正在动摇,所以如果我们继续支持他,应该能成事。”

“我也觉得成事没什么问题,但想要控制他就非那么简单了。”严复接口道:“自古以来,能成大事者均心志坚定,所以他绝不会轻易被我们所迷,目前他愿意接受帮助,是因为他缺少资金和支持,一旦成了气候,怕是我们也没法掌握他了。”

“是啊。”李默出了口气:“这就是我担心的,无论我们怎么支柱他,到底和他不是同类,他的政治见解很有煽动性,但如果他真的把尼古拉二世赶下台,那么俄国必然会被他打造成一块铁板,我们花的力气就要大很多了。”

唐绍仪虽然不明白李默为何如此重视此人,但也知道,如果俄国诞生了一个新的政权,必定会肯定会不利于将来,所以想了想后立刻说道:“皇上,既然外部,那为何不渗透到内部呢?”

“内部?”严复讶了声:“少川,根据资料来看,这位列宁先生的组织很严密,连俄国人吸收时都很小心,怎么可能向我们华人开放,要想入内,谈何容易。”

“华人不行,那就换成欧洲人,别忘了,波兰人对斯拉夫人可不友好,他们一直想建立独立的国家。”唐绍仪嘴角一勾。

“皇上要在德国待十天,而那时,列宁也应该从瑞士回到德国了。”

“所以我们不妨给他个投名状。”

……

吕德斯海姆,是位于莱茵河中游的一座小镇,人口虽然稀少,但却因为这里有着莱茵河流域最美丽的风景而得名。

中世纪的古堡,整齐的葡萄园,小镇里美丽的德式木架房屋,狭窄的街道,冰冷的石雕,无不充满了德国建筑设计的传统风格。

这是个世外桃源般梦幻的小镇,在这里没有喧闹,没有冲突,只有莱茵河畔特有的罗曼蒂克的氛围,在欧洲探险和旅游业如严冬里的笋尖般微微冒头的时代,很多德国年轻人都爱来这里游玩,除了可以座游船欣赏美丽的莱茵河风光外,更因为旁边的山顶上,那座代表着德国精神的尼德林山纪念碑。

但今天抵达这里游玩的人们都发现,这个美丽的小镇却几乎填满了士兵,除了士兵外,更有大量从欧洲各国赶来的记者,他们扛着照相机,胸口挂着笔记本,目光全都对准了远处的莱茵河。

很快大家都知道了,原来今天是威廉皇帝陛下要在这里迎接那位从远东而来的贵宾,这个消息猛然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

向奥斯曼推销了一艘战列舰,打破了被欧洲垄断顶级战舰市场后,又经过意大利抵达法国,并在埃菲尔特塔下发出了要求与欧洲平起平坐的呼声使得他得到了漫天嘘声,直至最后在卢浮宫内对欧洲历史的了解而震惊了法国各界。

短短三站,就让欧洲看到了这位年轻皇帝与众不同的一面,他面对嘘声自信微笑,他拥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势,能流利讲几个国家的语言,对欧洲历史也非常熟悉,这一切都极大改变了华人在欧洲白人脑海中的印象。

法国销量最大的《震旦报》在得知了卢浮宫内的一幕后,甚至打出了《他比我们更了解》的标题,把他描绘成了一个对欧洲虎视眈眈拿着刀叉的恶魔。

他已经引起了全欧洲的关注,即便在这座半封闭的小镇上,也可以见到印有他和两位美丽皇妃照片的报纸。

能在游玩的途中见到这样一位正在风靡欧洲的人物,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幸运呢?

人们开始纷纷向码头走去,当他们即将抵达士兵们拉起的警戒线时,一艘白色的游船忽然从远处的河道拐角处钻了出来。

他来了。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366章 我只想要那艘战舰

山顶上。

李默静静地注视着盛名远扬的尼德林山纪念碑,在他身边,威廉二世习惯性的驻着一支长剑,戴着手套,右手搭在了左手上。

三十八米高的纪念碑上,矗立着十米高,重达三十二吨的普鲁士女神像,她一手拿着皇冠,一手拿着帝国宝剑,为整个普鲁士祈福。

在她的脚下,威廉大帝骑在奔腾的战马上,在无数战士们的拥簇下,挥舞着宝剑,和敌人浴血奋战

画面凝固在了这座雕像上,使得这座纪念碑成为了普法战争后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的象征。

它诉说了一个新帝国的诞生和崛起,也代表了德意志不屈不挠的精神。

前世的他虽然不是德粉,但对于一战前那支装备精良,准备充分,士气高昂的德军非常欣赏,所以当最终他们却因为资源和人口制约失败后,也时常扼腕叹息。

一战的德国和二战的德国完全是两码事。一战前的年代,因为刚刚结束了普法战争,德国国内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一战中,德国士兵是带着欧洲对德意志的嘲讽,是带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拿起了枪。

无论战争中夹杂了多少肮脏和政治,起码那些做好了准备,告别亲人出征的普鲁士将士们,是希望用自己的勇气和鲜血,为德意志打出一片新的天空。

他们是国家的英雄,和此时此刻雕刻在这做纪念碑上的那些普法战争中同样为国家浴血奋战的前辈先烈一样,他们充满了勇气,在血海中穿梭的同时,却又非常的单纯。

战士是值得尊敬的,无论何时何地,何况他们还是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并最终完成了国家统一的英雄,更应该得到人们的仰视。

/5/在缓缓地军乐队的节奏下,李默代表了新华,向纪念碑奉上了鲜花,并深深地三鞠躬,以表达对这些先烈的尊敬。

/1/在他身后,威廉二世和围观的记者百姓,都被这股凝重的气氛所感染,他们之前也从未想到过,李默会把访问德国的第一站定在这里,并以这种方式向德意志致敬。

/7/而李默也没想到,那位小时候患有麻痹症,并最终导致了左臂萎缩的德意志帝国皇帝会亲自来迎接自己,这就足见威廉二世对自己的重视。

/z/不过可别以为这家伙是个好相处的人,他的冲动鲁莽,高傲和自大可是出了名的,而且他也是德国对外扩张的急先锋,对德国目前的国际地位极度不满,修改了俾斯麦推行了几十年的欧洲政策,狂妄自大说要给德国找一个太阳下的位置,奉行所谓的世界政策。

/小/他在议会发表的“世界都市柏林”和“德国世界贸易”两大构想,得到了以瓦西德,提尔皮兹等人的狂热追捧,也得到了新兴的工商阶层的全力支持。

/说/李默缓步走到了平整的纪念碑前,斜了眼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威廉二世,心道和这样的人打交道,还真是累人。

/网/“今天我来了,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我不该来,因为这是欧洲,不是亚洲。”

“但我依然来了,我带着善意和交流来到了这里,我见到了热情的你们,见到了伟大的威廉二世陛下,更因为这座纪念碑,见到了一个伟大的国家,感受到了德意志的不屈精神。”

“我将会把这种精神带回去,将它交给每一位士兵和人民,继续完成艰难的卫国统一战争。”

“我为我能够来到这里感到荣幸,这是个壮丽而英勇的国家,有着最热情的人民,有最强大的军队,还有让我叹为观止的工业实力。”

不断地闪光灯和莎莎的书写声中,李默扭头看了眼威廉二世,看到了两撇胡须下微微上翘的嘴角,很显然,这段话很对他的胃口。

“但是,”

“伟大的德意志,却和我国一样,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

突然地转折和重重的语气,让记者们的笔尖都不由自主的凝滞了一下,就连一直躲在边上的提尔皮兹都皱起了眉头。

“在法国,我因为为我的国家寻求平等而得到了嘘声,我不知道在这里会不会有同样的声音,但哪怕要让我付出鲜血和生命,我依然坚持认为,我国必须得到尊敬。”

“用伟大的威廉陛下的话说,我需要为我的国家,争取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