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新宋-十字 >

第94章

新宋-十字-第94章

小说: 新宋-十字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子介听他这么一说,恼羞成怒,不禁反唇相讥:「你吴安国在这里喝闷酒,唱曲子,只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吴安国心里本不痛快,虽然自己榜上还有名字,但他也羞于提起。
他站起来看了段子介半晌,最后目光停在段子介腰间的弯刀上,不由哈哈笑道:「你段子介想要我不唱歌也容易,和我打一架,你赢了我,我自然听你的,你赢不了我,你就坐在这里,听你家公子唱一天的曲子!」
其实以吴安国平日不爱理人的性子,能和段子介吵一架,已经是异数了。
段子介见他挑战,哪会退缩,何况他自恃武艺出众,对方眼见不过一个读书人,就算会点三脚猫的功夫,又能禁得自己几下打?当下傲然道:「那就一言为定,我们到街上去打如何?」也不等吴安国答应,就要拂衣下楼。
吴安国冷笑一声:「要打架还挑什么地方?」话音未落,一双筷子甩手而去,直袭段子介后脑。
虽然被打上了最多也就是疼一下,但是段子介怎么能出这个丑,听到脑后风声,连忙闪身,不料喝了点酒,步法不似平时灵活,竟把一面屏风轰的撞倒。
他恼怒吴安国偷袭,纵身上前,手臂疾伸,虎虎生风,攻向吴安国,用的是当时民间和军队中流传甚广的太祖长拳。
吴安国本来身法不错,但是此时也喝酒过量了,只好用一套军中平常操练的散手应敌。
两个喝多酒的人,哪里能管什么跳跃避闪,连走路都不见得太稳当,无非是你一拳我一拳,打得酒楼上碗筷齐飞,身上青白一色。
二人由散打变成摔角,由摔角变成柔道,两人最后竟然是扭作一团,全无体统,在地板上滚来滚去,一时段子介压在吴安国身上,大呼:「你服不服?」一时吴安国反身为上,把段子介压在身下,冷笑道:「你服不服?」
酒楼老板早听到动静,但听说有个客人还带了刀子,如何敢上得楼去?正要出门呼救,刚好看到开封府的捕头田烈武,和一个青年公子一边说笑一边走了过来。
他如同见到救星一般,大声呼道:「田捕头,田捕头……」一路小跑,把田烈武给拉了进来,请到楼上。
田烈武见着二人模样,不由哈哈大笑。
他不认识段子介,却见过吴安国。想着这么冷傲的人,居然会和人这么狼狈地打架,实在感觉可笑之极。
他正想方设法把二人分开,那个「青年公子」秦观,却已经从歌妓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秦观对于名落孙山,倒也没太多的失望,他早有心理准备,考不上就进白水潭学院读书,而且石越对他挺看重,能经常出入石府,向名闻天下的石越石子明时时请教,秦观早就心满意足。
这日榜一出来,心里只是略有点不舒服的秦观在街上散心,正好碰上田烈武,二人在石府见过几面,田烈武因此就向秦观请教兵书中不懂的句子,不料在这里却遇见段子介和吴安国打架。
既已知道原委,秦观笑嘻嘻地,走到被田烈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分开的段子介、吴安国面前,大义凛然地数落道:「两位真是见识浅薄,所谓胜负乃兵家常事,又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人的作为,实在有辱斯文……」
段子介和吴安国听到这个酸儒居然在这里和他们讲大道理,又好气又好笑,同「呸」了一声,说道:「关你何事?在此聒噪。」
秦观本来就是捉弄之意,他也不生气,笑道:「不料你们两个还很有默契。不过依我说,你们俩武艺这么好,考不上文进士,想办法去考武进士嘛,用得着又是喝酒又是唱曲子又是打架么?」
段子介和吴安国冷冷地「哼」了一声,当时文人不愿意从事武职,否则段子介早就想考武举了,可是狄青之遇,令大宋人人心冷。这两人都自负才学,怎么可能愿意去考武举。就算康大同那样,武状元及第,又有何用?
秦观本不过是想取笑一下他们,此时见他们这等反应,心中更觉得好笑,更加一本正经地说道:「想不到你们都是庸俗之辈,朝廷外患不断,若是想报效朝廷,文进士武进士,又有何区别?
「何必在意俗人的看法?难道卫霍之功,反倒不如公孙弘?我是不通武艺,否则我才不会固执于文武。
「石秘阁大人的著作,你们都没有看过?一点道理都不明白,读再多书有何用?我看你们也不用考甚进士了,回家去种田比较好,否则就算中了进士,也是无用之辈。」
秦少游不过是逞口舌之快,田烈武却是正中心事,不由心悦诚服地点头称是。
段子介和吴安国哑口无言,干脆不去理秦观,反对田烈武说道:「你老按着我们做甚?打烂的东西我们赔,放我们起来。」
田烈武是做老了事的捕快,知道二人都是有功名的,也不能太为难。当下把老板招呼过来,算了损失,先赔后放。
段子介和吴安国好不容易脱了田烈武的掌握后,互相狠狠地瞪了一眼,互不服气地扬长而去。
注一:科举考试中,凡试卷皆糊其姓名,使试官不知试卷为何人所作。始于唐代。
注二:杂犯,指犯皇帝名讳等。杂犯举人,就是考试时行文触犯皇帝名讳的举人。
注三:眷录,宋代科举考试,考生交卷后,为防考官不公,认出考生的笔迹循私,要将考生答卷的内容,由专人用楷体抄录,再交由考官批阅。这道程序,称为眷录。
注四:缺笔,中国古代臣子在书写皇帝名字中的字,以及子女在书写父母名字中的字时,需要少写一笔,以示尊重。
第二章 琼林密谈
京师里举子们为了自己的前途或悲或喜,而大宋安静没多久的朝廷,也突然间再次变得动荡不安起来。
这又是一个多事的春天。
王韶带来的,不仅仅是捷报,还有死难将士的名单。
田烈武此时还不知道,他的叔叔田琼已经战死在熙河。朝廷要追封有功的将士,抚恤他们的家人,还要请和尚去熙河边给战死者做法事,超度亡灵。有司为此忙得马不停蹄,各项开支,都是要钱的。
另一方面,王安石在大宋财政收入变好、王韶接连大捷、新党政治声誉上扬的情况下,终于在中书省提出了他构思的新法中,最终的亦是最重要的一项法令─《方田均税法》。
「以东西南北若干步为一方,量地,验其肥瘠,定其色号,分五等定税数……」王安石在都堂眉飞色舞地说着他的想法。
这个梦想,是宋代开国以来,多少有识之士梦寐以求的理想,从郭咨到孙琳,从欧阳修到王洙,多少人想过,多少人面对其困难而终于放弃,而他王安石,在今日将要正面挑战这个难题。
只要方田均税法能够成功,那么新法就能克竟其功了。无论前面的种种法令有多少不是,在方田均税法的历史意义面前,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此法以二十年时间推行,厘清天下土地税收,从此国富兵强,指日可待!
「国朝以来,官户富室,兼并土地,却故意虚报土地,逃避税收。而小民田产已无,税收却依然存在。结果农民破产,豪强得利。
「行方田均税之法,以每年九月丈量土地,次年三月造册,按此纳税。则被豪强隐瞒的耕地,可以纳入国家的税收之中,而无地的小民,不至于受税收之苦……」同判司农寺的吕惠卿侃侃而谈,讲叙着方田均税在道义上的正确性。
如此利国利民之法令,连冯京都不由有点动摇,他疑惑地看了石越一眼,不知道这是对还是错。
「子明,你的意见如何?」王安石主动询问石越的意见,礼部试事件后,他对吕惠卿等人也略有不满。
数道目光投到石越身上,石越想了想,还是决定照实直说。如果现在不说,到朝议上再向皇帝说,王安石就有理由指责自己是两面三刀的小人了:「丞相,方田均税法立意极善。但下官有三点疑问,请丞相为我释疑。」
王安石笑道:「子明,你说来听听。」
石越看了王安石一眼,目光扫过冯京、吕惠卿等人,才继续说道:「下官的第一点疑问,是想请问丞相,国朝大小官员上万,其亲戚家属十倍于此。
「这些人除去职田之外,各有多少田产?又有多少是隐瞒未报的?而其家属亲戚之田产,又有多少?在座的诸位,所谓官户富豪之家,各位自己又算不算?」
王安石怔了一下,很多人立即不自在起来。
就算冯京,虽然家道本不殷实,但他三元及第,又娶了富弼的女儿,现在田产,那也绝对不在少数。
真正没有什么田产的,只有王安石和石越。如吕惠卿,他们三兄弟加上亲戚朋友,更远在富弼之上。
石越又说道:「丞相,上行下效,其上不正,其下如何能正?我并非怀疑诸位,也不是怀疑国朝数万官员。
「但是在下以为,若要方田,那么不如要分几步走,第一步,就是丈量评定国朝官员及其亲戚之田产。先清三品以上,再清五品以上,再清九品以上。」
王安石若有所思地看着石越,只听石越继续说道:「下官的第二点疑问,是方田均税法由谁来执行?
「各地方田均税,无不由大小甲头与小吏来丈量,大小甲头又无不来自一等户,以兼并富豪之家来丈量兼并富豪之家的土地,虽然有官吏监督执行,但这些兼并之家,哪个不是手眼通天?
「这方田均税之法,如何保证可以落到实处?」
王安石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他似乎过分相信了官员们的能力与操守,这时听石越娓娓说来,连冯京都知道《方田均税法》可能出现的问题之所在了。
「下官的第三个疑问,是当年九月丈量,次年三月就要立册交税,全国土地数百万顷,而官吏有限。下官请问丞相,究竟有何良法,可以在短短六个月内,完成丈量到交税这一过程?」
听完石越的三点疑问,吕惠卿笑道:「子明所说,虽然有理,但是方田均税,亦有必须推行的理由。」
「哦?」
王安石看着吕惠卿,想听听自己这个学生的高见。
吕惠卿说道:「去年对全国土地初步清查,豪门隐没的土地,就达到数百万亩之多,一方面本朝收入不足,一方面大笔税金进入那些富豪的口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