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明皇-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对着身后的另一个满洲将领下令道:
“阿济格,你率领正白旗给我去把遵化城攻下来。”
“是,大汗!”
“其他人随后出发!待我等进了遵化城,凡贝勒大臣有掠归降城堡财物者斩,擅杀降民者抵罪,强取民物,计所取倍偿之。”
众贝勒允诺。
然而遵化的坚固出乎了皇太极的意外, 遵化的明军早已有备,不论敌军如何用弓箭、用垒石、用云梯攻城,守城的明兵居高临下,一一破解。特别是遵化墙头的火炮,一炸就是几十人连人带马的给炸得粉碎。不到一个时辰,满洲军已折了三千人马,但兀自前仆后继,奋勇抢攻。
阿济格带着伤回来报告说遵化难打的时候,皇太极坐不住了,他带着众军来到遵化城下临阵督战。这满洲正白旗就是原先努尔哈赤的正黄旗,有45牛录,在八旗中最是精锐。此时满洲人见大汗亲至,齐声高呼,士气大振。只见黄龙旗招动,正蓝旗加入城下队伍分向左右,两旗队伍冲上来急攻北门。有了生力军支援,人人要在大汗眼前建立功勋,数百架云梯纷纷竖立,满洲兵将便如蚂蚁般爬向城头。
此时我在帐中听见呼声,知道是皇太极来了,也不理会劝阻,带着禁卫登上了遵化北门的城楼。洪承畴跟遵化的巡抚王元雅等正在督战,看到皇上来,吓得忙调亲兵手持盾牌把皇上护住。我居高临下的望将出去,只见北,东北方人头涌涌,尽是满洲军。即使灰朦朦的远处,军阵也不见尽头。城下却是铿铿锵锵,兵甲军刃相撞之声不绝于耳。我看着一个个往上攻来的满洲兵,只盼守城的兵士把他们都击下去。
守卫的兵士看到黄色的六纛皇旗,知道皇上亲临城楼,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呼声自近而远,如潮水涌至,城墙内数万人齐声高呼,真如同天崩地裂一般。满洲人不知发生何事,只见明军各个精神大振。当下强强相遇,一时城内城外杀声震天动地,空中羽箭铅弹来去,有似飞蝗。
皇太极听到明军的喊声,回头用询问的神色看了范文程一眼,想从他那得到肯定。范文臣也是苦笑了一声,不管怎样他是要回答的。
“大汗,朱明的小皇帝居然也在遵化城内,那城楼上的便是他的皇旗!至于他为什么会在城内,微臣也无从推断。可能是游玩至此。”
“那小皇帝真的在城内?!”
“应该在,除了皇帝谁敢用六纛皇旗,大汗,若是大金能打下此城,活抓小皇帝,那何愁明军不降!”
皇太极看到自己八旗子弟伤亡惨重便有明日再攻的念头,如今听范文程一说,立刻又下令。
“岳托,你带着镶红旗前去增援,务必拿下遵化。谁第一个登上城墙,就封为‘巴图鲁’赏万金。”
“遵大汗令!”
不一会,但见满洲兵的尸体在城下渐渐堆高,后续队伍仍如怒涛狂涌,践踏着尸体攻城。传令官骑着快马奔驰来去,调兵向前。暮色苍茫之中,地面上却是十余万人在舍死忘生的恶战。
城墙上的明军把地利发挥得到了极致,往往等的云梯上的满洲人爬到半腰时,一声令下就是一阵火枪。下面用擂木撞门的兵丁都给明军扔下的火雷炸伤,虽然盾牌可以挡住上面,火雷却是在旁边爆炸,激射出来的弹片杀伤满人。而且时不时就有一锅热油倒下,接着放火焚烧。两个时辰的攻防战,满洲人在强大的攻势下没有取得进展。
皇太极立马于小丘之上,攻城的大皮鼓打得咚咚声响,阵后冲锋号角齐鸣。但见牛录、甲喇一个个或死或伤,血染铁甲,从阵前抬了下来。皇太极身经百战,当年随父汗努尔哈赤四处征战,曾杀得明军望风披靡,此刻见了这一番厮杀,也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的宁远一战。他身子战栗了一下,他看着一个个倒下的旗兵,城墙上吐出硝烟的炮口,知道今天怎么也占不到便宜,痛苦的下令:
“撤兵,停止攻城!”
一时间后面的鸣金声顿起,满洲人迅速脱离明军的攻击范围。皇太极黑着脸,带着亲军回帐营去了。前去攻城的阿济格,岳托,莽古尔泰身上都带伤回来,各个咬牙切齿的。
明军见满洲人撤退,都高声欢呼。老实说在这冬天,我还在三城楼上,可是我手心里全是汗。看着那残缺不齐的肢体,哀嚎的兵丁,我觉得自己的胃在翻腾。我咬着牙关,强忍住。一直回到我的行辕我狂吐了一晚上,连胆汁都吐出来了。看来是看电视剧多了,我还居然以为可以在两军阵前答话。皇太极根本就不知躲在哪,人影都看不到,可惜火炮居然没有打中他。
第二天我强打精神四处察看了下,皇太极在离遵化十五里处下寨,这一日却是没有来攻,也不知打的什么主意。直到第三天才出现万人队伍,但没有第一天如此猛攻,也是打打退退。一连数日都是如此,城内的将领憋了股气,特别是满桂,几次请旨要出城杀敌。为了稳妥起见,我都没有批准,只是火炮应敌。
过了两日,前去侦察的探子回报,满洲人现在四下劫掠粮食,不少百姓都给抢了去。蓟县,迁西都遭到敌人偷袭,但由于朝内重臣在,明军坚守不出,跟满洲人相互僵持,迁安附近的城镇也有满人骚扰。
现在冬季,我看他皇太极还有什么办法,十万大军的粮草,在长途转运是接不上的,他们境内的粮食已经大部分转移。能抢的也只有留下的百姓。我记得《明史》说,皇太极出征前曾经下军令不得扰民,这下我看他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不过我开始有点搞不懂皇太极到底在干什么,如此软弱的进攻,决不是满洲人的实力。他们往往我军一放火炮便撤,稍会又来。如此拉锯要到什么时候,但是没多久,我便接到洪承畴带来的一个坏消息。他走得如此焦急,看来事态严重。
“启禀皇上,刚才微臣得到探马回报,皇太极亲率满人从山间小路往西去了,绕道密云县。驻守在密云县的总兵刘策闭城不出,敌军从城外小路而过,往京师开去。”
“什么?!大同的军兵有一半在密县,那刘策居然龟缩不战!?”我不禁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真的是皇太极率军?!”
“探马回报,此队骑兵打着黄龙旗,人数在万人以上。因时间紧急,未能探明是否有后续跟上,臣已命探马再去打探。”
皇太极居然乘我不在,偷袭京师去了?!我心里不由一阵焦急,如此则苦心经营的合围全然无用,到时关内岂不是任满人驰骋。
“洪爱卿,有什么应对之策?!”
洪承畴想了想,回答道:“皇上,如今只能速战速决,先把城外的满人解决。同时快马发旨让京师九门提督戒严,然后三营迅速回援京师。”
“好,皇太极居然派一万人缠住我们,自己四下分军攻占城镇。既然如此,明日命满桂率关宁铁骑出城剿杀他们。三营稍作整顿,明日随朕拔营回京。城墙防守教与遵化驻军。”
“微臣遵旨!”
第五十四章 险胜
第二日一早,三营已经整装待发,我骑着马,心里甚是不爽。早知道我也叫袁崇焕去打他的老窝,他一个大汗都敢这么冒险,为什么我就不可以。真是越想越气闷,为了回敬皇太极,我让王承恩发飞鸽出去,要人在盛京发布谣言,说皮岛明军登陆,将与袁崇焕夹攻盛京。作为前军的神行营已经开拔了,随后我所在的中军也开始往京师行进。不过想到京城中有孙传庭的三万多人在,还有十八门红夷大炮,我相信皇太极怎么也攻不下。
因为是背城回军,倒不担心满洲人来偷袭伏击。洪承畴跟在后面,看到皇上脸色不善,硬着头皮出言宽解。
“皇上不用担心,京师戒严,各路勤王之师顷刻便至,到时守住京师,满桂到密云县接手后,那满洲鞑子就没了归路。皇太极也难以生还到辽东。当年蒙古小王子的几十万大军还不是一样覆没在北京城外。”
我心里觉得有些隐隐不妥,对洪承畴问到:
“你说皇太极既然也知道这样如此冒险,而且很容易给断了后路,你说他还会往前冲?!”
洪承畴见我提到这个问题,也正是他思虑了很久的疑点。
“皇上,京师乃皇家之根本,微臣虽有怀疑,但觉得先行回军较为稳妥。”
看来洪承畴也是知道这里面有问题,走了半响我猛然发觉,皇太极不就是攻我必救之处吗?!不过满州军是不可能孤军深入的,他满洲就这么点家底,而且皇太极也在,只要全军覆没满洲也算完了,就算夺得京城,皇帝没有抓到,外围几十万人马还不把他们吞了。对于明朝不过是丢了个京城,对于满洲就是没顶之灾。皇太极是个雄略之人,自不会做如此不留后路之事。黄龙旗也就不过是面旗帜而已。
一定有阴谋,我想如果我是皇太极,自然会先攻下遵化,不管如何,这是条后路。就算进军失利也可以以骑兵快速退回去。等等,我昨天还命令满桂出兵剿灭城外面的满洲人,要是皇太极不过是虚晃一枪,只放过万人前往京师做个攻打的假相,那满桂岂不是有死无生,接着再攻了遵化,到时皇太极便可派骑兵在后面追杀三营。
我拉住马缰,停了下来。回头问到:
“今天可有探马回报,那过了密云县的满洲人到底有多少?!”
只见一个偏将出来应道:
“今早接到回报,大约有三万人过了密云县,朝京师方向去。斥候已陆续在探!”
三万,只是三万而已!我大喝:
“返回遵化!”
洪承畴见我黑着脸下令也不敢问,只叫传令官把后军作前军,重回遵化城,此时没有离开遵化多远,西城门的兵丁见到三营飞虎旗,连忙打开城门。刚进得城内,只听见北面喊杀阵阵。我忙命洪承畴率军去驰援,只希望一切不要太晚。
满洲鞑子可是有十一万人来攻,那剩余的七万左右的人马岂不都还在遵化,我让满桂去杀敌简直就是去送死。虽然我知道历史的大概方向,但实际上历史已经开始悄悄发生了改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