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金手指-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四十以下。其中有二十八人三十五岁以下。”李邺又是脱口而出。
赵与莒在郁樟山庄时,曾不只一次强调,他们若想成就事业,细节决定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便是毁于细节,千层之台起于垒土,便是成于细节。李邺功业心强,不象是李一挝那般已觉得志得意满,故此对于细节尤为重视。
“名单与我瞧瞧。”赵与莒伸出手来。
李邺向后一望,然后招了招手,一个年轻的近卫军士兵满脸激动地跑了过来,先是向赵与莒行礼,然后向李邺行礼,最后才是向赵善湘行礼。赵善湘笑了笑,心中暗暗感叹,由这个士兵便可看出,近卫军对于赵与莒个人是最为忠诚地,其次是禁区卫军中的将领,而对于朝中兵部主官,反倒没那么敬重。
“国朝向来以文制武,高宗中兴时四大名将势大难制,高宗尚设法去其兵权。这近卫军兵权……倒要提醒官家了。”赵善湘心中暗想,但念头一转:“崔与之也是晓知兵事的,葛洪同样也是,他们二人身为宰臣,乃文臣之首,都对此事装聋作哑,我若出这个头,会不会让官家厌恶?”
有着这个顾忌,他没有把话说出来。
那个近卫军将名单递给赵与莒,赵与莒扫了一遍,当看到孟珙的名字时眼前一亮。
“孟珙多大了?”
“三十二。”
这个年纪让赵与莒很满意,三十二岁,恰值壮年,他的军事才能在自己穿越而来的那个历史上是被证明了的。
但是赵与莒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然后又将名单交回给那个近卫军,笑着问道:“你姓字名谁,今年多大?”
“臣姓郑,名冠群,字子希,流求初等学堂一期、义学第七期出身!今年二十一岁!”
“郑冠群?”赵与莒对这个名字有印象,他想了想,然后笑道:“你不是在江南制造局么,朕记得当初战报中有你名字,赵曼卿还夸你临机果决慷慨能任事,有古之良将风范,怎么又回近卫军了?”
“臣在华亭战后,发觉还是军中最适合臣,故此向近卫军报道!”郑冠群笔直地道,听得天子不但知道自己的名字,还记得自己的事情,他心中血气翻滚,只觉得无比激动。
赵与莒看了李邺一眼,李邺挠着头,嘿嘿笑了声。郑冠群二十一岁,算起时间来,他当初到流求时应该只有十一岁,十年时光,一晃便过去了。他已经退过役,那又回到军中,定然是李邺帮了忙,不过这首先得他自己符合条件才成。
“我记得……你们这一期中有个叫李锐的,如今他在何处?”赵与莒想起那封血书便又问道。
“阿锐如今在徐州,正在秦参领处任职。”郑冠群道。
“好好跟着李汉藩做,莫要学他那些小滑头。”赵与莒拍了拍郑冠群肩膀,然后示意他退下,郑冠群又行了礼退了下去。
“陛下这话说得,今后这小子必然不好管了。”李邺抱怨着说道:“臣哪里有小滑头了?”
“若没有小滑头,你家中娇妻自何而来?”对于李邺“抢亲”之举,赵与莒多少有些不满,又拿出来敲打他道:“对了,你家小子快一岁了吧,几时让你家娘子带入宫中,让四娘子与阿妤也瞅瞅,当初一期里最不老实地李汉藩家小子是什么模样。”
“臣不敢。”李邺挠着头:“陛下,臣家犬子比臣那时还要顽皮,宫中规矩多,怕他……”
“滚你地,朕何时要你们讲过这种规矩!”
让赵善湘很是尴尬,赵与莒竟然当着他的面骂粗话,他眼睛在李邺面上扫了过去,李邺不但没有露出尴尬神情,反而很是高兴地笑了起来。
“这些人都是天子年少时手把手教出的,如今天子御宇,基业稳固,他们前途不可限量,自然忠心耿耿毫无二意。瞧着天子待他们模样,也如同兄弟子侄一般,亦庄亦谑,非比一般臣子。”赵善湘心中想。
“李汉藩,这军校之事,朕就交与你了,今后每周朕都会亲临一次讲课,时间便定在周二下午。”赵与莒又道。
“是!”李邺挺胸站直,响亮地答道。
离开陆军学校之后,在回程途中,赵善湘被赵与莒邀至车上,两人就兵制之事又谈了许久。才到宫门,赵与莒便看见魏了翁青着脸前来相迎,他心中登一跳。
又有麻烦事了,只不过这次不知道这麻烦又是从何而来。
注1:南宋此时的兵力总数,借鉴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卷11《兵制》说:“今天下当分裂之余,而养兵无异于全盛之世。京口、秣陵、鄂渚之兵至二十万,行都卫兵至十四、五万,诸州厢、禁兵及其驼粮置戍守者又且二十余万,而蜀之兵亦几二十万,然则今世盖尝养八十万之兵也。”倪思也说:“今以天下之兵籍略计之,行都之宿卫,沿流之驻扎,州郡之分屯,无虑七、八十万。”
第六卷、雨露泽四方 二三七、君子因仁远庖厨
长江中下游的五月份,天气已经很是闷热了,虽然水网密布,但是这并未让人感到清凉,反而使得空气更闷。
赵景云背着背篓,停下脚步,靠在地上长长喘了口气,又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然后向前面道:“汉云先生,请歇上会儿吧。”
被他敬呼为先生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也和他一般背着背篓,同时还别着一只小锄,听他如此说话,笑嘻嘻地转过身来:“赵曼卿,你不是说要与我比试脚力么?”
“学生服了……”
赵景云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也难怪,他与这位李汉云结识后,便说要与他比试脚力,可是才走了不过半个钟点,他就觉得吃不消,李汉云不仅走得快,而且走走停停,让他有些无所适从。有的时候,这李汉云还会偏离道路,顺着山脊、河谷翻过丘陵,沿途寻找那些有用的药材。
“你算是不错了,我认识的那些书生们……一个个尽是嘴巴上的英雄好汉,让他们抓只鸡都推三捡四。”李汉云一边说着一边向四周查看,当他发现路旁陡坡上的一株花时眼前一亮,立刻放下背篓,向那株花爬了过去,话只说得一半,便不再管顾赵景云。赵景云看着他的背影,呆呆地出了好一会儿神。
这位李汉云乃是附近的游方郎中,于杏林之中并无多大声名,但是五日前在岳阳楼下。赵景云与他结识之后便一直跟在他身后。与其余郎中喜欢在交通要冲上设堂行医不同,李汉云喜好走乡串里,故此至今未娶。他的医术也只是一般,但对于山沟水角交通不便处地平民百姓而言,他已经是难得一遇的神医了。
李汉云行医几乎不收什么费用,任凭百姓愿意,给什么他就要什么。三两把米或者一个鸡蛋。他都不介意。这也使得他没有办法去药铺里购买那昂贵的成药,他翻山越岭之时。凡是见着稀少的药物,总会采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这般医者仁心,让赵景云十分敬服,对他的称呼也从最初的直呼其名,到现在的汉云先生。不过这位汉云先生倒是个有趣之人,一路上妙语如珠,谈吐间显然也读过不少书。赵景云最爱听他说各处地风土人情与逸闻掌故。
“好家伙!”正思忖间,听得李汉云忽然叫了声,然后身体前扑,栽入草丛之中,接着又站了起来,手中捏着一条花花绿绿的毒蛇笑道:“今日可以进补了,赵曼卿,算你有口福!”
“学生篓子里有流求地烧酒和罐头。拿出来与汉云先生分享便是。”赵景云也打趣道:“晓得汉云先生穷,学生保证不白吃,如何?”
“你小子……听闻魏了翁甚是方正古板,倒教出你这样一个精灵古怪的学生来!”
李汉云一边说话一边拔出短刀,熟练地处置那蛇来,处理干净之后。又将原先看准的那朵花采下:“这东西要去药铺里买,没有个几十文拿不下来。”
以他的医术,虽然谈不上十分精通,但也算是良医,若是寻个通渠重镇坐诊,区区几十文算得了什么。赵景云想到这里,对他越发的钦佩了,世上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多得是,可躬行践履的却少之又少。
见天色到得正午,附近又无人烟。两人便寻了处山溪架起石头。李汉云翻出一个小铁锅,开始淘米煮饭。这些事情赵景云一点儿也帮不上手。只能在旁边看着,心中颇有些惭愧。乃笑着自嘲道:“君子远庖厨,学生不懂厨艺,当算是君子了。”
“君子远庖厨,乃不忍也。”李汉云一边收拾一边笑道:“此乃仲尼之仁,而非仲尼小视厨艺,赵曼卿,你可知道此事?”
“哦?”赵景云回了一声。
“庖厨之地,杀牲之所,杀禽宰畜,仲尼不忍见禽畜哀鸣,故此远之。不过若非韶乐,君子可不会远肉味。”李汉云拿着孔子打趣道:“可见仲尼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是在说老实话了。”
赵景云笑而不语,若是三年前,他肯定跳起来与李汉云辩论,以为他这是在辱及圣人了。但现在不同,他无论是经历还是心境,都不象三年前那般幼稚,他思考地一些问题,甚至已经超越了他的老师,超越了儒学的范畴。他现在想的是,如何才能将这些东西与儒家思想相融会贯通。
李汉云激赏地看了看他,然后笑容收敛起来:“曼卿,此次我们要去的所在甚是凶险,多有蛊疾,患者甚众,你真要随我去么?”
“那是自然,都走得一半了,如何能中途而废!”赵景云道。
“既是如此,你要记着,致此疾者为恶水,故此到了那里之后,便不可接触水,无论是池塘之水或是溪润之水或是井水,都不可沾染,免得为恶水所袭。”李汉云叹息道:“只恨我医术低微,这些年来眼睁睁见着此疾蔓延,却对此无能为力!”
这便是赵景云跟他来的原因了,听李汉云说,岳阳左近乡里流行蛊疾,患者甚众,而且一染病便是整个庄子整个庄子的沾上,发病之后,用不着多久便会全庄死绝。有人说是瘟神下凡降祸于世人,也有人说是退入深山中的峒苗土人施法行蛊,赵景云听说此事后非常震惊,便跟着李汉云前往疫情最重地地方查看。
他们吃过之后继续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