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名门 >

第555章

名门-第555章

小说: 名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个真相,他立刻躬身答道:“回禀陛下,封锁之初臣颇有收获,连连破获大案,但最近一年由于大食严禁物资东运,大案已经很少了。抓获的大多是为一点蝇头小利铤而走险地小商人,而且也越来越少,从上个月到现在,臣已经没有发现一例偷运货物事件,不仅如此,还有大量回纥人逃来。”

说到这里,施洋看了一眼王思雨。不知道该不该由自己说此事,王思雨笑了笑便道:“在陛下面前。施将军应该是畅所欲言才对,尽管说就是了。”

“是!”施洋应了一声,又对张焕道:“从去年春天开始就陆陆续续有回纥牧民逃到夷播海,归附了大唐,尤其是今天春天,黠戛斯人血洗翰耳朵八里,横扫漠北后。有十几万回纥牧民逃到我们这里请求归唐,还有从前幸存的部分葛逻禄人也逃回伊丽河流域,陛下,臣以为回纥离灭亡之日已经不远了。”

这件事张焕其实很清楚,黠戛斯人出兵就是他的命令,不过黠戛斯人却抓住了这个机会,趁颉干迦斯亲率五万大军东征的机会,一举攻占翰耳朵八里。城中老幼几乎被其屠尽,青壮男女悉数掳回北方为奴,翰耳朵八里也被其洗劫一空后放火烧毁,但黠戛斯人并没有就此收手,他们见颉干迦斯难以归来,又在漠北草原上大肆屠杀抢掠。整个草原沸腾,牧民四散奔逃,不仅是碎叶,北庭、朔方等地也有大量的回纥牧民前来归附,或许正如施洋所言,回纥离灭亡之日已经不远了。

想到这,张焕淡淡一笑对施洋道:“你做得很好,正因为你在夷播海对回纥西路的有效拦截,才使得朕的战略计划得以实现,朕要褒奖你。施洋将军听旨。”

施洋立刻单膝跪下。大声应道:“臣在!”

张焕瞥了一眼王思雨,脸上露出一丝神秘地笑意。“朕加封你为宜威将军,征北左路军先锋。”

王思雨与施洋一怔,他们同时反应过来,不禁轰然大喜,皇上要正式征伐回纥了,张焕淡然一笑,也不再多加解释,他负手向东北方向望去,禁困回纥已经有两年,回纥内外交困,羸弱之极,动手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

离开大湖城,张焕又南下视察了碎叶,在碎叶他拜祭了碎叶忠烈祠,这里供奉着当年收复碎叶地关英等人的灵牌,以及前年碎叶战役中所阵亡的官兵,在碎叶呆了三天,张焕便再次启程,向千里外的大宛都督府而去。

大宛也就是昭武九国的石国所在地,汉将李广利曾远征于此,大败大宛国,威震西域,唐初昭武九国依附大唐为属国,使大唐的疆域西扩至咸阳,但这种疆域只是一种名义上的归属,昭武九国实际上是完全独立地国度,大唐在其国既无驻军,也没有派驻官吏,更没有征其税赋,事实上,他们在臣服大唐的同时,也向白衣大食臣服,不过在怛罗斯之战后,昭武九国被黑衣大食占领,大唐连这种名义上的属国名份也消失了。

大食也异常重视对石国的控制,这里是大食的银矿主产地,但在前年爆发的碎叶战役取胜后,唐军大举西进,一直推进到药杀河沿岸,占领了大食银矿,将拔汗那和石国的千里沃野悉数收入囊中,并打破从前只要名不要利的做法,在石国和拔汗那建立了大宛都督府,并下辖十个军镇,不仅驻军,而且派驻了文官主管政务,首任大宛都督府长史正是武元衡。

九月底,张焕终于抵达了大宛都督府所在,也就是石国都城拓折城,大宛都督老将马璘及长史武元衡亲自到百里之外迎接皇帝陛下地到来。

官道旁的草原上八千骑兵整齐地排列成三行,旌旗招展、盔眀甲亮,马璘和武元衡眺望远方,耐心地等候陛下的到来。

“老将军,来了!”武元衡目光敏锐,他老远便看到了远方的大队人马,他手一指,兴奋得大叫起来。

马璘年纪约七十岁了,家里子孙满堂,本应是在家养老的年龄,但他却宝刀不老,主动要求赴西域参战,不过和武元衡的激动和紧张略有不同,他显得有些心事忡忡,半个月前,他接到了长安地信报,知道长安发生了一场不成功地政变。引发了官场上的一阵骚动,起因就是土地实名制,马璘为此也有些忧心不已,他在陇西郡也拥有三千余顷土地,大多是肃宗皇帝所赏赐,可如果按照他和几个儿子的官职标准,最多也只能保住三百顷土地。其余都要被收回,为此他专门写信回家询问。得到的答复是官府还没有清理到他的头上,这次趁皇上西行,能不能请他网开一面呢?

远方,皇上两万羽林军浩浩荡荡向这边开来,旌旗铺天盖地,战马形成了一望无际的乌云,大队人马驶近。缓缓地停了下来,旌旗中央,大唐皇帝张焕骑在一匹高骏的战马之上,他远远地向迎接他地队伍挥手致意。

“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士兵们的欢呼声响彻草原。

在一片欢呼声中,马璘翻身下马,他快步上前单膝跪下行了一礼,“臣马璘参见吾皇陛下!”

“老将军快快请起。”张焕上下打量他一下,微微笑道:“果然是老当益壮。不愧为朕地第一将军。”

“臣不敢当,为我大唐戍边一直是臣地意愿,如果陛下允许,臣愿意再干三年。”

张焕点了点头,这时,武元衡也快步走上前来。深深施了一礼,“臣武元衡参见皇帝陛下。”

“武长史一别多年,显得越发精干了。”张焕赞许地笑了笑,话题一转又问他道:“大食哈里发是否已经到来?”

“回禀陛下,大食哈里发十天前便已经到了,他的行营就驻扎在药杀水对岸,昨天还派人来打探陛下地消息。”

“好吧!朕也有些乏了,先回城休息几日,再谈会晤之事。”

马璘立刻大声叫喊,“恭迎陛下返城!”

长长的号角声响彻草原。五千骑兵队列成两队。在前方引导着大队军马向拓折城方向驶去。

……

“陛下,臣能否说一句话。”马璘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在张焕面前小心翼翼道。

“老将军有话就请直说。”张焕的心情颇好,他是第一次来石国,这里比拔汗那的土地更加肥沃,草原更加广阔,湛蓝地天空下他显得兴致盎然。

“是这样,臣向为郭暧求一个情,恳求陛下能否看在郭太尉平息安史之乱的份上,饶过他这一次。”

张焕忽然敏感地瞥了他一眼,他听懂了马璘隐藏在背后的意思,他不是在郭子仪家族求情,他是在为自己寻找一条出路。

“朕已经饶过了郭暧,马将军不用再为此事烦恼。”张焕柔声安抚马璘道:“其实我大唐人口只有天宝年间一半,土地兼并问题还没有那么严重,所以朕定下了三年的时限,以逐步解决土地问题,从明年起,朝廷会推出一系列折中的办法,比如稍稍放宽四品以上官员永业田的幅度,再比如先帝所赐的土地允许保留一部分,还有对略略超标的中小地主直接免于追究,再有就是对一些合法取得地土地采用置换的方式,在葱岭以西补偿给同样面积的土地等等,总之,朕的土地实名制会变得温和,变得更加合情合理,不会象今年这样咄咄逼人,马将军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马璘大喜,这样一来他其实就没有半点损失,届时只要把西域补偿的土地给在安西军中服役的次子便可以了,他当即在马上躬身施礼,“臣多谢陛下地恩德。”

“马将军为国戍边,朕是绝不会亏待于你。”张焕笑着摆了摆手,不再多说此事,他望着湛蓝天空下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心中不由感慨万分,这里是他的土地储备,是他留给子孙后代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或许还有吐火罗,或许还有更加南方的天竺。

……

三天后,在拓折城以西五十里外药杀水河畔耸立起了数百顶巨大的帐篷,这里将是大唐皇帝陛下和大食哈里发陛下正式会晤的场所,为了这次会晤,双方足足准备了一年半的时间,大食三次派使臣赴长安,协商双方将要签署的和平条约,敲定双方地边界划分。探讨两国进一步扩大贸易地种种措施,不仅是这些重大问题,另外包括双方会晤地地点、规格、双方出动的护驾兵力、军队地分布等等诸多细节性问题也都一一进行了协商,经过一年半的精心准备,终于迎来了两国帝王之间划时代的会晤。

这次陪同张焕前来地相国是礼部尚书杨炎,而陪同拉希德而来的是阿拔斯帝国地税务总监默罕默德.米兰德拉,上午巳时正。随着药杀水大桥上的钟声敲响,早已等候在数里外的两国侍从开始陆续进场。先是双方的筹备官员进场确定各种安排是否符合双方事先达成的共识,要确定双方军队人数及驻扎距离,当一切都无误后,两国帝王才在各自三百名侍卫的保护下入场,担任今天翻译的正是客居巴格达地大唐使者崔曜,他现在已不仅仅是大唐的官员,他同时也被拉希德任命为巴格达图书馆的副馆长。

崔曜随同拉希德一同走进了会场。正式会晤的时间尚未到来,两国元首都在各自的大帐中歇息,崔曜便趁这个机会,来到了张焕的帐前。

“请通报陛下,臣崔曜求见。”

侍从进帐去禀报,片刻便出来道:“陛下命你进去见他。”

崔曜挑帘走进了大帐,大帐里乐声阵阵,数十名来自巴格达的妙龄少女正轻歌曼舞。给东方的君主表演极富伊斯兰风格地民族舞蹈,她们腰肢纤细、藕臂雪白,踏着富有节拍的舞步,多情的目光中眼波流动。

张焕正斜躺在软褥上,极有兴趣地看着大食少女们的舞姿,崔曜快步上前。双膝跪下道:“臣崔曜参见皇帝陛下。”

张焕立刻摆了摆手,乐声嘎然停止,乐师和少女们迅速退下,张焕瞥了崔曜一眼,见他相貌和从前并无多大区别,可却穿了一身大食人的黑袍,张焕没好气地笑道:“你现在到底是大唐人还是大食人,朕倒真有些糊涂了。”

崔曜吓了一跳,他立即战战兢兢答道:“陛下,臣没有皈依伊斯兰教。依然是大唐的子民。臣在巴格达忠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