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名门 >

第223章

名门-第223章

小说: 名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尚赞婆越吼越凶,卫兵眼看要拦不住,马重英立刻站了起来,负手走到了门外,“何事吵闹?”

尚赞婆昨天到达鄯城后便得知唐军已经大举进攻河湟,他又惊又怒,不久前在长安。大唐太后和新右相还向他表达了唐蕃两国世代友好的意向,他正准备回去向赞普极力表功,可这一转眼,一切都变了。

内心的极度失望和害怕交织在一起,表现在外表,就是尚赞婆的焦躁不安,他见马重英出来,立刻跳起脚道:“唐军先锋已攻下湟水城。离此不足三百里,你却没有任何准备,若河湟丢了,你怎么向赞普交代!”

马重英冷冷地望着这个尚结息的心腹,这个不止一次在赞普面前进自己谗言的小人,他重重哼了一声道:“我是河湟都督。这里地一切军政大事都由我来决定,你休要干涉我的军务。”

“干涉军务?”尚赞婆火冒三丈,他厉声斥责道:“你若真地积极抵抗我也不会过问,但你分明是有意怠军,吐谷浑之军、羌军你让他们一支一支地上去,结果逐个被吃掉,唐军尚未到湟水城,你又让五千守军全线撤退,将湟水城拱手让给敌人,这就是你的军务吗?”

马重英大怒。他拔出剑指着尚赞婆的胸膛一字一句道:“你再敢多说一句。我便斩你在当场!”

尚赞婆怒极而笑,“在自己人面前是狮虎。在唐军面前却是懦夫,亏你还被赞普称为吐蕃第一名将,我看连三岁小孩都不如。”他重重地向地上‘呸!’了一声,转身而去。

马重英不屑地望着他的背影,眼中慢慢滚过一道杀机,他立刻招了旁边的亲卫将,对他低声吩咐道:“此人必将收拾出逃,你去安排一下,让他突然暴毙。”

“是!”亲卫将答应一声,立刻去安排内线了。

这时,旁边的副将悉达藏也忍不住道:“都督,唐军先锋进军速度极快,三百里,他们只要一日一夜便到,我们若不早做准备,到时真会仓促不及。”

马重英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你也是不放心我吗?”

“属下不敢!”副将被他冰冷的目光一扫,吓得唯唯诺诺,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或许是知道属下担忧有因,马重英地脸色稍霁,他淡淡解释道:“我打了近五十年的仗,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初出道的毛头小子吗?张焕的一举一动早在我的意料之中,你这下明白了吧!”

悉达藏略一思索,他忽然恍然大悟,“难道都督是诱敌深……”

他猛地咬住嘴唇,没有将后面的话说出来。

“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马重英轻轻一笑,回头吩咐左右道,“随我上街,看看城中的情形。”

唐军攻占湟水城地消息传来后,鄯城内便乱了套,据说湟水城的吐蕃人被杀极多,这就是使得鄯城内的吐蕃人更加恐慌,家家在收拾东西,户户门前都停着载满物品的马车,大街上马车奔行,一家一家的吐蕃人坐在马车上向城外逃去,喊声、叫骂声不绝于耳。

这时,一匹快马从城外疾奔而至,在马重英耳边禀报道:“都督,唐军先锋五千骑兵离城以不足五十里,二个时辰后将杀到。”

马重英点了点头,遂对手下道:“去安抚吐蕃百姓,就说我已派大军前去收复湟水城,唐军不会打来,让他们不必惊惶,更无须离城。”

在无数士兵的一再解释下,惊惶地吐蕃人渐渐平静下来,毕竟仓惶逃走损失太大,既然都督说得这么肯定,大多数人也就相信了,改成观望后再决定。

马重英随后在数百亲卫的簇拥下来到了仓禀,仓库里粮食极多。堆满了铜钱布匹,他看了一圈,便下令道:“将仓库关闭了,没有我地命令谁也不准动!”

仓库大门轰隆隆地关上,旁边心急如焚的副将几次想谏他将仓库烧掉,但见都督脸色阴沉,建议只得咽回肚中。

这时。亲卫将赶来禀报,“都督。尚赞婆激愤过度,忽然倒地而亡,死因不明!”

马重英微微点了点头,“办得不错,记得在唐军来之前要将他厚葬。”

吩咐完毕,他调转马头,又来到了行署。这时又一匹快马从城外奔至,士兵跳下马,急声禀报道:“都督,唐军先锋已不足三十里,一个时辰后将杀到,请都督火速定夺!”

“我知道了,再去探。”

这时马重英身旁所有的亲卫都急得跳脚,“都督。情况万分紧急,我们快撤吧!”

“急什么!难道我不知道吗?”马重英瞪了他们一眼,不紧不慢地进了行署,众人无奈,只得跟了进去,行署中乌烟瘴气。十几名文官正在焚烧文书,各个房间里都满地狼藉。

“都督,要不要通知他们撤离?”副将悉达藏悄声问道。

马重英一摆手,低声令道:“告诉大家切不要露出惊惶之色,随我视察。”

马重英负手在署衙里慢慢踱步,不时含笑地和众人打招呼,“唐军二日后才会杀到,还有时间,各位须烧得彻底一点,不能给唐军留下半点有用的情报。”

都督亲切的笑容和唐军两日后才到的消息。仿佛给大家吃了定心丸。不少人又跑回屋内,把一些准备放弃的文书又抱了出来。一张一张地焚烧。

马重英视察了一圈,又和一些文官谈笑风生地讲述了他们将来地安排,这才慢慢走出署衙,忽然马蹄声如惊雷,一骑报信兵疯了似地打马狂奔而来,不等马停下,他便飞滚下马,急得颤声道:“都督,唐军先锋六千铁骑已到十里外,不用半个时辰便杀到,请都督速走。”

马重英终于长长地吐了口气,他翻身上马,回头急命悉达藏道:“传我地命令,驻军立即撤退!”

停了停,他又对亲卫将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火速去我府内,将我所有的女人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一刻钟后,唐军六千铁骑在先锋大将李双鱼地率领下,黑压压地出现在鄯城的东门之外,他们遮天盖地,犀利的杀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

二天后,张焕亲率三万主力唐军开进了这座吐蕃人在河湟的统治中心,也是大唐陇右节度曾经的政治、军事中心。

洗掠和杀戮已经停止,尸首被掩埋,血迹被清理,城内已戒严,显得冷冷清清,到处是唐军地巡逻士兵,一些恢复了自由尚不知所措的汉人奴隶躲在门角窗后,偷偷地打量着这支浩浩荡荡进城的大军。

张焕的临时行辕安排在河湟都督府内,这里也就是大唐历任陇右节度使的行辕,甚至还可以看到王忠嗣凿的井、哥舒翰种的树;古人已往,唯有今人可追忆,张焕背着手在府中慢慢地踱步,他走过皇甫惟明爱妾曾住过的小楼,走走安思顺最珍爱地藏酒地窖,不过数十年光阴,大唐便由极盛转为极衰,又在极衰中渐渐的恢复。

瞻仰良久,一名亲兵跑来禀报,“都督,众将已经到了大堂,在等都督过去。”

张焕点点头,快步走回了行辕的正堂,这时李双鱼和户曹参军事程铎以及其他一些将领已经领令前来。

“大家坐!”张焕摆摆手,将众人坐下,他扫了众人一眼,见大家皆面带激动,收复陇右节度确实是一件令人振奋之事。

“我让大家来,一是想听听城中的情况汇报,再就是想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动方略。”

张焕看了一眼户曹参军事程铎,便笑道:“程参军,你先说吧!”

“启禀都督,吐蕃人似乎毫无防备,其仓禀尚来不及焚烧,我已派人清点过。有库粮八万石,钱二十万贯,布匹十五万匹,还有大量金银器皿。”

程铎十分惊讶吐蕃人的慷慨,从广武一直打到这里,只有一两个县地仓库被烧成白地,其余皆完好无损。也没有被败军搬走,不过作为管理钱粮的官员。吐蕃人留下的钱粮当然是越多越好。

“还有,士兵们在他们官署内缴获了大量的文书账册,河湟各地的人口、土地以及征税情况都清清楚楚,专有汉文记载的账册。”

张焕点点头,又问李双鱼道:“你那边情况如何?”

李双鱼半跪行一军礼道:“确实有些奇怪,据查,马重英在我们杀到一刻钟前才撤走。吐蕃人军营内很多军用物资都没有来得及拿走,我们杀进城时,城中人就象如梦方醒一般,着实让人费解。”

这时,张焕一眼瞥见蔺九寒欲言又止,便笑了笑道:“既然叫大家来,就是希望大家畅所欲言,能集思广议。蔺九寒,你有什么话就直说。”

蔺九寒胀红了脸,上前施礼道:“都督,我以为这是明显的诱敌深入之计,我们几天前占领地湟水城时就没有遇到任何抵抗,退一万步说。就算湟水城是措不及防,那马重英也应该知道我们不日将杀来,他的仓库也该搬走,更不会一刻钟前才离开,这些实在不合常理,所以我以为马重英是在诱我们深入。”

“我也赞成蔺将军地见解。”李双鱼接口道:“其实还有一些奇怪地现象,比如马重英竟杀了自己地妻妾,他完全可以提前送走,不少吐蕃人本来已经要逃走,马重英特地告诉他们大军已去湟水和我们作战。简直就是骗他们留下来。太不合常理了。”

“那些吐蕃官员也是被马重英欺骗,他们恨得咬牙切齿。”户曹参军事程铎笑着补充道。

张焕没有说话。他背着手在大堂内低头踱步沉思,“各种迹象确实是很明显的诱敌深入之计,可如果仅仅解释为诱敌深入,似乎又有点太小瞧马重英了,难道是他唱地空城计吗?他其实手中已无兵力,怕我西凉军追杀于他,所以布置疑兵来迷惑于我,真是这样吗?可斥候的情报中说,他手中还有一万吐蕃精兵,这又作何解释呢?还有王思雨,他们到现在一点消息也没有,难道是他们已经夺取石堡城,马重英仓惶撤退吗?这也不可能,若王思雨夺取石堡城,马重英退路已断,他更不可能离开鄯城了,真是令人费解啊!”

就在张焕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亲兵在门口喊了一声,“都督,杜参赞来了。”

张焕大喜,杜梅的到来,正好可以给他参详一二,他快步走到门口,只见杜梅大步走进,一见张焕,他便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