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减肥手册(亚洲版)-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治疗。据专家介绍,一些人在情绪低落时会不断地吃东西,或者暴饮暴食。另一些人常常失眠,并且在失眠时吃东西。久而久之,这些人便容易患肥胖症。当这种肥胖症患者接受节食治疗时,常会出现抑郁、苦闷等反应。待疗程结束后,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大吃,结果致使减肥成果付之东流。
针对这种情况,专家对习惯于情绪性进食的肥胖症患者实施了心理疗法,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压力过大可导致苗条女性腰部肥胖
美国加州大学一个研究小组进行了一次实验,其目的是研究心理压力与肥胖的关系。他们对受心理压力困扰的59名30~46岁的妇女进行了研究。这些妇女都表示自己平时承受着相当大的生活压力。实验开始后,研究人员搜集了她们的唾液样本,以测试“考的松”(由肾上腺产生的应激激素)水平。
结果发现,在健康女性的身上,就算其他部位的考的松分泌在正常范围内,而且体重也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心理压力过大,其腹部的考的松分泌就会增加,从而导致脂肪脂肪囤积。
研究人员还进一步发现,不管这些妇女是苗条还是肥胖,腹部脂肪量较高的女性比较不能承受压力,当压力过大时,她们就会分泌出比较多的考的松,腹部脂肪较少的妇女则不会分泌出如此高的可体松。
研究人员对苗条妇女和肥胖妇女之间的差异感到惊奇。主持这项研究计划的艾波尔博士指出,苗条妇女多余的腹部脂肪可能是繁重的生活压力和荷尔蒙不规律造成的,而对于超重的妇女,她们腹部的脂肪沉积只是肥胖结果的一部分。造成腹部脂肪沉积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抽烟、运动和饮食及本次实验中发现的紧张。
艾波尔博士指出,心理压力可能使具有正常休眠考的松水平以及体重为平均值的健康人腹部脂肪堆积。这是一个不好的前兆,因为同大腿或臀部脂肪堆积相比,腹部脂肪过多更能增加包括心脏病和糖尿病等几种疾病的发病率。不过,人们完全可以自我控制紧张情绪以达到保健的目的。另外,运动也能带来很多益处,如控制紧张、减少考的松和内脏脂肪。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肥胖的成因(2)
3.心理焦虑可促进食欲引发肥胖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肥胖者遇到高焦虑情景时吃的会比平时多;而体重正常者遇到高焦虑情景时,则吃的较少。
早在1977年,怀特(White)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让体重肥胖者及正常两组学生,同时在四个学期分别观看悲剧感伤、滑稽有趣、性感刺激、旅游记录四部影片(前三部有情绪刺激),并于每次观看影片后品尝及评价不同品牌的饼干,结果肥胖组的学生在观看前三组影片后所吃的饼干都比看过第四部影片后吃得多;而正常体重组在看过四部影片后所吃的饼干量相差无几。
1987年,荷曼(Hemanetal)也做过一项类似的实验:他将节食与不节食者分成两组,邀请他们空腹前来参与冰淇淋口味的市场调查。在试吃前,第一组的受试者会被告知在试吃冰淇淋之后,必须为此项产品做广告曲,并录音录像后放映给行销专家观看。第二组则没有受到此项安排,他们只要在试吃后列出广告时应加强宣传的产品特色即可。结果发现,不节食者在受到压力时吃的较多。
以上两项实验都证实了肥胖者易受情绪影响而多进食这一现象。
4.情绪变化可导致肥胖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肥胖者也不例外。医学研究指出,情绪变化也会使人发胖。
克里茨在1974年指出,美国黑人妇女的肥胖症发病率比白人中产阶级妇女高2~3倍。收入少、社会地位不稳定,使他们多食、爱吃甜食而发胖。50%肥胖症有周期性贪食现象,自我无法控制。爱吃甜食、多食、饮酒、社会不良应激反应皆可促发肥胖症。
内向性格的勤奋青年,工作成绩突出,饮食良好,情绪稳定,会使体重在一年内增加20千克。在经历了一些重大生活事件后,如转校、结婚、生产、闭经、疾病、手术及精神刺激等,会随着生活的改变而增进食欲,从而形成脂肪囤积,导致肥胖。
饮食因素
1.贪食、偏食、吃零食导致肥胖
日常生活中,贪食、偏食及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极易使人发胖。
(1)贪食
调查发现,肥胖者的胃口都很好,看见食物就会有强烈的进食欲望,进食量明显多于一般人。他们的进食速度比一般人快,这也会促进摄入过多的食物。一般进餐后15~20分钟,大脑里的饮食中枢才会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贪食的人在饮食中枢发出停止进食信号前就已经摄入了大量食物,其热能明显超出了机体的正常需要。经常吃请赴宴的人,也会摄入过多热能,所以这些人中肥胖者较多。
(2)偏食
胖人偏食属于习惯性偏食,这些人主要是偏甜食和高脂肪食物。糖和脂肪都是生热营养素,脂肪又是产热最高的营养素,因此会使人体从饮食中摄入大量的热能,从而导致发胖。特别是喜欢高脂肪饮食的中老年人,其机体消耗热能随年龄增长而不断下降,如果不去刻意控制食物的摄入量,改变好吃油腻食物的不良饮食习惯,则更容易发胖。
(2)吃零食
吃零食所致肥胖多见于儿童和女青年。现在我国的小食品及快餐的品种和数量极其可观,不论包装还是口感,确实存在一定的吸引力。医学研究指出,爱吃零食对身体健康有害。快餐大多是高脂肪、高盐、低纤维素的食品,其热能有40%来自脂肪,纤维素含量很低。水果罐头和饮料含有大量的蔗糖,有些罐头中的糖已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程度。各种糕点和加工精细的某些坚果类小食品,也只能向机体提供大量的脂肪和糖。深受儿童欢迎的巧克力、冰淇淋等也具有较高的热能。所以,这些食品都是致胖食品。
2.不吃早餐易发胖
早餐是一天当中的第一顿饭,也是最重要的一顿饭,对人们工作、学习以及身体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经常不吃早餐,可以导致全天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能力、短期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
由于不吃早餐,中午时势必饥肠辘辘,吃下过多的食物,以致能量摄入过多,从而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蓄积起来,长此以往,则可引发肥胖。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坚持天天吃早餐,并且要吃好早餐,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
第二章 肥胖的成因(3)
3.儿童常吃洋快餐易发胖
如今,肥胖儿童越来越多,据调查研究显示,主要原因是常吃洋快餐。
研究者针对快餐喜好进行研究,访问了572名学生,91%被访者表示在过去3周中光顾过快餐店,而93%的学生并不知道所吃食物含有的热量。
调查发现,现在的西式快餐很受学生欢迎,尤其是薯条、汉堡、烤鸡及雪糕等。营养学专家指出,长期食用这些高热量、高脂肪快餐食品,不仅容易发胖,还可引发高血压、血管闭塞、糖尿病、心脏病等病症。
4.吃饭速度过快易发胖
日本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和东京齿科大学合作,对东京都内340位20~60岁男女公司职员进行肥胖和吃饭速度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
吃饭速度快的占总数的40%,这些人BMI平均值为。
吃饭速度不快不慢的占总数45%,BMI平均值为。
吃饭速度慢的占总数的15%,平均BMI为。
接着,研究人员又对9位20~50岁男性进行吃饭速度和饱腹感关系的调查。
通常,一顿饭工夫平均为分钟。如果使用节拍器使每分钟咀嚼次数增加到88,即将吃饭时间延长到分钟,则试验者的食量从平时的693克减少到528克。一天三顿日积月累,这一差值将变得相当巨大。据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武井典子的研究,人的血糖值从开始吃饭15分钟后上升,30分钟后达到峰值。由于血糖值达到峰值给人以饱腹感约需30分钟,所以通过仔细咀嚼延长就餐时间,就能使少量食物让人获得饱腹感,从而取得减少食量防止肥胖的效果。
大阪市立大学曾根良昭教授证实,吃饭过快会给精神带来较大负担。他让7位女学生在温度、湿度恒定的人工气候室内,分为两组,分别给5分钟和10分钟就餐时间。结果,5分钟组餐后心率比食前有所增加。而10分钟组餐前餐后几乎没有变化。他又进行试验,将咀嚼次数从通常的325次减少到快食时的214次。结果发现,通常吃饭时心率比饭前增加20%,快食时心率比饭前增加49%。通常饭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8%,快食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13%。
最近日本专家提出“培养咀嚼力、用咀嚼创造健康”的口号,并建议在咽下一口食物前再咀嚼5次。汤、茶水等尽量在饭前餐后饮用,以免减少咀嚼次数。在吃咖喱饭、炒面等软食物时加入竹笋、肉等耐嚼食物。
5.婴幼儿时期过度喂养易发胖
婴幼儿时期过度喂养是造成婴幼儿发胖的主要原因。在许多人看来,“胖乎乎”的孩子似乎是营养好的标志,认为“胖乎乎”的小孩既可爱又健康。殊不知,婴儿时期营养过剩,会为这些孩子将来到成年时成为大胖子埋下祸根。
婴幼儿时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阶段,各个组织脏器的成长都以细胞数量的增加为主,包括脂肪组织。该期的过度喂养,可促使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大大超过非肥胖幼儿。另外,从小养成食量大的习惯,也会使胃肠道功能活动相应增强,胃排空速度加快,易饿,多食,逐渐使肥胖加重,也是造成儿童期肥胖的一个原因。
据教育机关调查统计:在入学时,每100人中就有4个肥胖儿,到六年级时上升为8~9人。肥胖儿在近20年间,男童大约增加3倍,女童约2倍。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