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兴唐 >

第629章

兴唐-第629章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是一无是处,正是他的摇旗呐喊,呼罗珊与塞斯坦起义的声势比以前浩大。这又分了萨勒姆的心。再者,大食商业气氛浓厚,对商人政策十分优厚,当然,首先你得交纳税务。所以此次李威前后派出了三百多名斥候,几乎都是挂着商人的名义,顺利地潜入呼罗珊与塞斯坦各个境内的。甚至有几十个人去了更遥远的巴格达、大马士革与麦地那。

刚进城门,看到一队大食士兵押着十几人向城门口走来,一路走一喊着什么。

“他们说什么?”康大胡向安国的谷辐坦小声问道。一路上他们也在学习波斯人与大食人的语言,不过时间短,仍然听得不懂。

谷辐坦听了一下说道:“启禀将军,你看到那些犯人前面的两个年青人吗?他们昨天晚上潜入大食一名官员家中想要刺杀这名官员,结果没有成功被抓住了,今天大食人又将他们全家人抓了起来,押到城门口处斩,以敬佼尤。”

“原来如此,”康大胡没有再问了,大食要统治,你们老百姓要杀他们的官员,大食人不来一个满门抄斩才怪。主动将骆驼与马匹牵到街道旁边,闪开道路。

他是这个想法,可大街两边的波斯人眼中却露出怒火,只是迫于大食人的淫威,敢怒不敢言。

一会儿这一群人到了城门口,弯刀一挥,将十几个波斯人杀首,又叽叽喳喳地喊了一通,人群散开。康大胡继续往城中走去,来到一家客栈,包了一个跨院,安顿下来。然后又让谷辐坦询问客栈的老板,因为这个客栈还住着另一名唐朝斥候米兰达,来了很多天,他的同伴回去禀报消息,他却没有回去。

大战前夕,一个有心,一个无备,第一步是唐朝人占了上风。

很轻松地问到了。但米兰达不在店内,出去了。

只好等候,不过很快傍晚来临,米兰达也回来了。

几个人会了面,将他迁往这个跨院,康大胡子将来意说了一下。谋夫很重要,因此想要与大食交手,不仅要了解它的情报,还要了解更细致的情报,比如谋夫城与整个谋夫地区兵力的分配,粮食,生产,地形,百姓对大食人统治的意见,有没有一支反抗势力,大食人的装备与士兵的战斗力,城中的布防情况。甚至谋夫其他地区的兵力构成,与各个要道关卡,等等。这些都是要了解的。因此李威派了十几名斥候前来谋夫城做间谍。

“这有点困难,”米兰达说道。

想了解大约的情报,很容易的,一个有心,一个无备,总能找到机会攀谈的,随便找一个借口贿赂一下,然后邀请前来喝个小酒,就能得到一些情报。比如李威所收到的关中大食人的情况。也没有那么简单,可比此次要求要容易一些。

低下头想了一想,说道:“不过我都听到一个消息,谋夫城的大食守备将军十分贪婪,都是一个机会,可……”

他们出来冒充商人,李威也给了不少金银,但并不是真正前来做生意,这些金银珠宝是让他们收买消息的。有的任务重,比如前去大食腹部的几十名斥候,带的金银多一点。有的在边缘地区活动,比如米兰达他们,带的金银就比较少。也许康大胡子也带了一批钱财过来,但米兰达问都没有问。想要结交大食守备,就必须冒充大商人,康大胡子能带这么多钱过来么?

康大胡子也在深思,过了一会儿说道:“我进城时看到了一件事,有两个波斯人想要行刺大食官员,被大食人抓捕了,在城门口砍头示众。”

“这样的事,时有发生,”米兰达淡淡地说道。

“我是想到一个方法,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大食人的官员或者商人,家中守卫比较少的。”

“康校尉,你是想……”

“是啊,为什么不做?”

“做什么啊?”谷辐坦问道。

“康校尉是指现在正好是上半弦月,到了下半夜夜色黑,潜入某一处人家……”史义缚答道。

“这……”谷辐坦目瞪口呆,但一会儿释然,唐朝军队勇敢,勇敢另一词也代表着胆大。敢做这样的事,并不奇怪。

“人都有一个,但他不是大食人,是一个波斯人,他倒符合这条件,而且家中只有不到十名侍卫,以及十几名仆役与几个家人,”米兰达想了一会儿说道。城中有反抗大食的波斯人,也有投降大食的波斯人,米兰达指的正是其中愿意投降大食的一个波斯商人。有钱有势,也就贪生怕死了,为了表示对大食人的支持,还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了谋夫城主做了小妾。于是大食的谋夫城主阿卜拉授了他一个小小的官职,因此城中波斯百姓对此人十分唾弃。

“做了,”康大胡子说道。

他们商人是西贝货,若是真让他们做生意,准赔得连裤子都没有的穿。但杀人灭口,却是他们所长。十几人立即决定下来,然后做了一番商议,并且悄悄地到这个波斯商人府上,四周细细察看了一番。

很快三更到来,月亮渐渐没下了西山,夜色漆沉,留下了三个人侧应,其他十几个人从院墙悄悄翻了出去。下半夜了,街上还有巡逻的大食士兵与波斯伪兵。不过谋夫城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屹立了好几百年,甚至城中还有罗马人入侵留下的半人半马与女头狮石雕。还有安息人的赤陶像,与波斯人的石雕。城市建筑复杂,十几人不时借助复杂的房屋躲避,不一会儿,来到这名波斯商人府邸的后花园前。其他人闪到花园对面的民居一个马厮里。史义缚带着一名属下悄悄地摸到花园的院墙下面。搭了一个人梯,迅速爬上墙头。趴在墙头看了一会儿,然后冲对面招了招手。

“上!”康大胡子喝道。

十几人鱼贯而出,摸了过去,迅速地从院墙翻越过去。

第570章 前夕(三)

在大量斥候寻找下,王方翼终于圈定了两个人选,一个叫阿史那咄扑,一个叫阿史那可贺。他让手下将这两人请来,李威与他们谈了谈,也没说请他们的来意,看似随意地交谈了一下。无意中提出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其实是在进行最后的察看。一是看他们才能,没有才能是不行的,象阿史那真,朝廷用他做了可汗,没有起到好作用,反而起了严重的反作用。有才能还不行,还要看他们对唐朝的态度,以及对突骑施的态度。对唐朝态度要有一颗畏惧之心,对突骑施态度,要有一颗自立之心。

前面一条好办,看一看,听一听,也不要他们是成吉思汗,大差不差即可。后面一条却有矛盾冲突了,既有自立之心,又如何对唐朝效忠。这个冲突李威也没有办法解决,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大约谈了一会儿,李威选择了后者,言语诚恳谦卑,对百姓族人的态度也是悲天悯人。

决定了人选,李威让斛瑟罗与唐休璟着手切割突骑施,将车鼻施以及其他一些小别部从突骑施切割出来,并且借斛瑟罗之嘴授封阿史那可贺为车鼻施部叶护。自己也下了制书,于夷播海畔选了一块领地,设了车鼻施州,让阿史那可贺为刺史。

突骑施部族民敢怒不敢言,族中几乎所有贵族都让唐朝抓了起来,如何反抗。除了愤怒外,还有担心,害怕唐军象对咽面人一样,对他们也来个灭族。这件事对其他各部震动也是很大的。

李威这才将各部的酋长们召集在一起,主要是五咄陆部。

也将乌质勒喊来,先没有谈移民,而是谈了税务:“天山南北叛乱不休,我朝不得不派驻军队,也征了一些税务,这也是你们自己造成的。当然,我朝的一些官员品行不好,也是一方面。今天在此,我想将税务明确下来,每年七户人家合交一匹良马,或者等价的牛羊粮食与金银。于碎叶、龟兹、于阗、疏勒四镇就近交纳。”

在唐朝人心中,有的人将羁縻之地,完全视为唐朝的领土,有的人却将他们视作外番,外国,最好丢掉不管,李威心中却不是这两种看法。对羁縻之地的认识,就如同他身上这件皇袍,是皇帝,但只是一小半的皇帝。也就是说是唐朝的领土,只沾到一小半的边。也不认同这个政策。

比如河中地区,说它是唐朝领土,若是自己不前来经营,是不是一场笑话?西域与大漠皆是如此,朝廷花了无数的代价,死了许多壮士,最后也未必能真正成为唐朝的土地。于其这样,不如象大食人那样,利用武力,残暴地将一切推翻重来,以后会不会长久下去不提,至少眼下能为国家与百姓带来大量的好处与贡税。

也不是说非要一体化,但至少要象后来的一国两制一样,朝廷有很大的管辖权利,有一定的税务,文化语言文字是将唐朝的文化语言文字作为主流,向中央集权靠拢。各羁縻地可以保留一定的权利,但不能保留军权。

唐朝推广的羁縻制度已经“深入人心”,李威没有办法再改变了。除非象东突厥那样来一个全族暴动,彻底推翻重来。所以李威只好做一些微调,加强管理。

移民是第一步,税务是第二步。

税务越简单越好,将噶尔父子在吐蕃施行的牛腿税搬了过来。吐蕃占据西域时,也实施这一税务,但换成了四户一马,四户一马也不重,然而实际上到最后,一户一马都不止,再到后来,连裤子都扒下来带到逻些城了。

一匹马在中原价格很高,可在西域,一区良马价值仅在十五贯左右。劣马有可能不足十缗。也不可能指望他们全部拿出部族中最好的马匹,因此均摊下来,一户仅交纳两缗不足的税。

但是人多。

李威估测了一下,自肃州向西,天山南北到金山,各族百姓有可能有四百多万人,七十万到八十万户,仅是安西到碎叶一带,若是全族动援,就可以拥兵四十万(突骑施后来强盛时占据这一带的三分之二领地,胜兵三十万)。朝廷没有具体统计过,构成又复杂,一征税,会少掉一半。可就是那样,能征到四十来万户,也会有近八十万左右的税务。有了这笔税务,足以能维持西域整个军事的运转,而且大量移民,保征了兵源与粮草供应,西域危害将会下降一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