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兴唐 >

第623章

兴唐-第623章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石国,石国有数座大银矿,其中伊腊克与比良坎克两大银矿,一年产银就能达到十万两。但石国在后方,换作安国,让他一年交一万两银子,他们也会愿意的。石国那怕让他交一千两银子,心中也未必情愿。这个问题,在调动各国兵力时同样会遇到。

所以李威只是说一下,马上就转变了语气,继续说道:“也不妥,我朝对河中是羁縻,一旦这样做的话,你们百姓也未必愿意。因此,只剩下最后一个办法。继续替你们组成一个联盟,派出将领训练你们的军队,甚至支持一些武器,能不能出兵,见机行事。这样,就不需要你们任何负担。但是,你们别忘记了,我们唐人不欠你们河中的债务,能不能抵抗大食人入侵,是你们河中自己的责任。我却听到了很多事,你们不仅向大食臣服,进贡,还连你们祖宗的神灵都抛弃了,改信伊斯兰教。试问,伊斯兰教的诸神是保佑大食人,还是保佑你们河中人?自己的态度都没有弄清楚,让我们唐朝怎么样帮助你们?我们出兵西域,是保护商道,保护河西走廊,我们出兵高丽,是保护辽东百姓安全,我们出兵东突厥,是保护河北河东灵武百姓不受到侵犯,我们出兵吐蕃,是保护剑南陇右不会受到吐蕃的戗害。但我们出兵河中,又算什么?若是你们自己态度暧昧不清,我们唐朝何必趟这滩子混水?”

这些使者不能言。

李威语气严厉过后,再次变得婉转起来,说道:“当然了,你们各国的情况不一,考虑的想法也不一。在你们没有前来之前,也没有摸清我们唐朝的想法,更不会产生统一的思想。但你们不用急,此次既然我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也要逐一将这些问题尽量解决。既然你们也来了,其他各国也会派使者这几天内赶来。大家一道坐下来进行初步的协商。”

还有一句话李威没有说,此次唐朝军队进入多深,一是看河中各国的态度,对河中感兴趣,可是有吐蕃、东突厥,还有倭国与新罗的事务没有解决之前,李威是不会冒然深入河中的。刚才说了那么多,包括征税,真征税,只会征这点税,当真弥补唐朝军队的损失?这都是放一个烟雾弹,只是向他们表明,唐朝的一个态度。我们唐朝是支你们的,你们大胆反抗吧。

进入多深,重要还是等斥候回来,打探大食的消息。

说完,将使者送出中帐。

几天后,更多的使者到来。包括安国,更遥远的火寻国与拨汗那(古乌孙的后裔)。后面两国也是遭受大食攻击的重灾区,包括南边的花剌子模,已经被大食人吞并下去。这几个国家与唐朝也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胡应率群夷来唐,就是从这几个国家绕道返回唐朝的。

李威将这些使者安排到一块,意思还是那天晚上说的话。

让他们自己讨论。结果可想而知的,象安国与火寻国,最好唐朝军队马上入驻,那怕不惜任何代价,至少比大食人一次又一次贪得无厌的烧杀抢掠好。但还有一些国家不情愿的。

但几天后,唐军再次让他们感到了王八之气。

李谨行率领五千军队,连夜兼程,他原来不习惯夜战或者夜行军,但与黑齿常之混在一起,多少受了一些影响。行了三更时分,草草地扎了营,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又是急行军。正常是两天路程,但为了达到奇袭的效果,此次行军,李谨行仅带了两三天的干粮,以及一些简易的帐蓬。真正做到轻装疾行。速度十分快,到了傍晚时分,就达到了乌质勒的牙帐。

乌质勒的使者认为还有一天,至少半天时间准备。没有。乌质勒得到消息,仅有一个来时辰,唐军就到了。结果与李遮匐一样,束手无策,窘极之下,亲自迎了出来。

然后李谨行热情的邀请,不但请了乌质勒,还请了几乎所有的贵族。

李威前来,最着重的就是这个突骑施。他们没有直接参预叛乱,可属下各部大多数都参加了暴动。包括他的重要别部车鼻施部(看到有人说车鼻施是突骑施官职名,不对的,可以看《请缓令王惠充使往车鼻施奏》。上面就清楚地记载了它是一个部族名字)。也因为它是突骑施的别部,所以李威挑选攻击目标时,主动放过了。

这也造成了突骑施使者看到大胜了,还在慢务丝理地与他讨价还价的原因。

没有与突骑施交战,然而斥候却打听了许多突骑施的情报,包括这个部族的重要贵族。

做了人家的俘虏,也听过这个新皇帝的种种传言与手段,知道不好忽悠,更不想到长安去养老,老老实实地伏下说道:“臣错了。”

李威冷笑:“仅是一句错了,我就会原谅你?”

“臣以后一定老实地听从唐朝的调遣。”

“你们再三的反复,我怎么相信?”

“臣愿派子入京。”

也就是做人质,可做了人质,就不叛乱了?契丹也派了人质,可结果呢?若不是唐休璟将他们打得心寒,会不会俯首听命?李威不语。

“臣交纳万头牛羊,进贡给天朝。”

李威有些心动,这正是他所缺少的,强烈的将心中的欲望压下去,喝道:“你将我们唐朝当作了什么?当成了大食人?”

乌质勒有些傻眼,你们不是大食人,为什么一批批地将咽面所有粮食、牛马羊掳回来,往碎叶城押运?不敢辨驳,只好说道:“臣还愿意迁往咽面州。”

这才是李威需要的,嗯了一声,问道:“还有呢?”

“还有什么?”乌质勒有些不明白,我都派了质子,也愿意交纳牛羊恕罪,还主动配合你迁移,还要我做什么?

“为什么你们西突厥时叛时复,正是朝廷为你们选派了大汗,却不听从他的命令。”

明白了,道:“臣愿意听从大汗的命令,但朝廷授命谁为大汗?”

“步真之子触瑟罗。”

“以后我一定服从他的指挥。”

李威这才满意地让他下去,但没有释放,让他自己劝解其他四姓使者,什么时候碎叶川挪出来,什么时候才能释放乌质勒回去。但心中还是不放心,将王方翼喊过来。

王方翼一直追到咽面老巢,且将阿史那绰尔从一个山洞里活捉出来。本来是想按照李威意思,将他弄死的。长安养了太多吃白饭的胡人,李威不想再养下去了。但这个家伙很机灵,看到外面箭象下雨一样往山洞里钻,自己身边的侍卫一个个倒下去,在里面大声喊叫:“我是阿史那绰尔,投降,投降。”

自报家门,要投降,这就不好杀了,否则就成了第二个阿史那伏念。以后对治理突厥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将他抓了出来,与一些重要的首领一道送往长安。

但在奏折上,李威低调地将此次战事禀报。又说了种种的困难,反正一时半会,我从西域脱不了身。

然后又将咽面所有财富洗掠一空,剩下的交给阿史那触瑟罗率领各部瓜分去了。

与王方翼走出来,李威看着远处苍黄无际的戈壁滩,说道:“突骑施部族很强大,我很担心哪。若是将乌质勒父子送到京城,诸族民定下来不服。若是让他返回,以后还会继续阳奉阴违。王都护,你有没有什么方法,将突骑施肢解?”

“陛下,不可,突骑施为五姓翘首,一旦采取与咽面部一样的措施,西突厥会产生更大的暴乱。”

“王都护,你误会我意思了,我是说想办法让他们这个部族产生分裂,而不是采取对待咽面的措施,来对待他们。”

“这就有点难办了。”王方翼不由低下头沉思。

第566章 曙光(上)

想了一会儿,王方翼说道:“臣都有一个办法,但未必妥当。”

“说说看。”

“要从阿史那车鼻部与葛逻禄的历史来说,当年咄陆可汗被射匮可汗击败,逃亡到了吐火罗。射匮可汗又攻打逻斯川的叶护贺鲁,贺鲁投奔我朝庭州,葛逻禄一部分随贺鲁来降,还有一部分继续留在金山以西,并入车鼻部,太宗曾经派郭广敬对两部迎之,但没有入朝。后来又派韩华迎之,仍不肯。于是李儡率回纥与仆固部共击,三姓葛逻禄主动与我朝配合,将车鼻部一分为二,置于翰海、单于二都护府,由此车鼻部灭。葛逻禄与车鼻部的余族,散于金山、狼山与乌德鞬山。这是车鼻部主体的命运,另外还有一部分百姓向西逃亡,与其他的部族形成一个新的种族,这就是车鼻施部的由来。虽然他们成为突骑施的别部,但生活习惯略有差异。车鼻部与葛逻禄部尚黑,车鼻施部也尚黑,也因此,突骑施内部称他们为黑姓。而乌质勒王氏与本族百姓尚黄,又叫黄姓突骑施。”

李威听到这里,眼睛已经亮了。

“虽然他们是突骑施的别部,但力量不可小视,比如此次车鼻部叛乱,并没有经过乌质勒同意。有可能乌质勒观望,有可能是他默许,可乌质勒对他们,同样仅是羁縻优容。若是陛下想肢解他们,只能从此入手。陛下下制书,另设一州,安驻车鼻施部。另外扶立阿史那触瑟罗为西域可汗,借他的嘴下令,让乌质勒为叶护。再从车鼻施部选一才干,为第二叶护。既能展示陛下的雍容大度,也能让触瑟罗借机收买人心。但臣还是很担心,车鼻施部有自己的想法,臣这一计就能得功。但若是他们对突骑施部忠心耿耿,反而让他们得到更多壮大的机会。”

还是有办法的。

若是那样的话,车鼻施部此次有着罪恶的历史,朝廷并没有处置,想要处置,随时能找到借口。

但终是借口,会引起一系的后果。

他的智慧超人一等,与李威相处了这么多天,多少明白李威此来真正用意。

河中也要管的,但不是皇帝主要来的目的。

若是皇太子,此时万万不能离开京城,那怕前面有刀山火海,都不能退让半步。否则太上皇驾崩后,什么事都能发生了。可已拿到皇帝的称号,大义得到了,离开京城反而是好事。太上皇这时候想法多,但到了西域,太上皇再多的想法,也只能望洋兴叹了。万一太上皇有什么事,皇帝难道不是皇帝了?难道青海十几万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