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兴唐 >

第495章

兴唐-第495章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候暴力也管用的,比如李威在青海使暴,益西诸羌一个个心惊胆战,这一次变得老实多了。比如武则天这一次施暴,上官婉儿至少在她眼皮底下不敢再耍小聪明。

但还没有立即放,年青,皮肤长得快,再拖上两天,出去后看更不明显,也省得别人说闲话。

只是放回东宫,每天上官婉儿来回,会更加辛苦,从东宫到仙居殿,比在长安城路程更远。

然后武则天批奏折,还象以前那样。上官婉儿终于看到了郝处俊倒台,以及几位宰相升迁的事,心里面一琢磨,觉得有些不大妙。不管魏玄同是不是殿下的人,郝处俊罢政,无疑斩去了太子的一支胳膊肘儿。

又不能出宫,无法得知更多消息,心中焦急,只好看着西方,心里想到:殿下,为什么你还不回来啊。

从青海到洛阳那是多远,那有那么快的?

可是武则天耍了一个大聪明,她却没有想到,下面有几个人耍了一个更大的聪明。

第465章 到春时欲睡(上)

本来太子即将回京,许多人欢欣鼓舞。但这道诏书一下,立即泼了一盆冷水。

其实论宰相之材,只有戴张郝三人最为称职,所以这些年国家内政相安无事。即使后来朝争开始,内政没有大的走失。国家多灾多难,也平稳过渡。戴张二人一死,只剩下郝处俊这棵大梁。

刘仁轨资历够了,功劳够了,担任边将,更是文武双全。可担任宰相,能力与郝处俊相比,却有欠缺。

一倒,太子的损失,国家的损失。

许多人惶惶不可终日,看来太子回来,也未必顺利啊,国家又不知道要走向何方。

刘仁轨与狄仁杰二人则来到朱敬则府上。

想使太子登基,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太子从青海兴兵,借着上官婉儿的事发作。这不大妥当的,一是为以后开了不好的头,二是最后结果,不好掌握,成功了固然很好,能一举将后党全部拨去,失败国家内乱就开始了。并且朝廷已经将雍王幽禁,能回京,兴兵理由却是不足。

所以只剩下最后一条,将明崇俨的事发作起来。

看看皇帝你这些年究竟做了什么?让皇帝自己禅让,平稳交接。

不过也不容易的,还需要大理寺有一人。

刑部也能查案子,但与大理寺有区别。刑部的职权是掌天下刑法及徒隶、勾覆、关禁等政令,以政令为先,管理的面也广,查案子只是附从的权利,而且只能查一些普通的案子。重大的案件,则是大理寺刑侦立案折狱。

因此,象狄仁杰在担任大理寺丞时,敢去查许敬宗大案。当然,查可以,审时必须有其他重臣在旁配合。可是担任了刑部侍郎以后,权更重,职更高,却没有资格去查处明崇俨之案。

需要按照规矩来的,所以寻到刘仁轨。

不敢说我很早设了一个乾坤局,专门等明崇俨喂皇后小丸子。就是太子知道,多少也会不高兴的。况且不是没有喂成吗。

与魏元忠只能将此局闷在心中。但也不是没有收获,手中有大量的证据,这些证据将足以让皇帝羞愧不安。然后喜上加喜,又有太子从没禄氏手中得到一份有力的证据。

于是对刘仁轨撒了一个小小的谎,雍王行刺明崇俨,狄仁杰听说后,觉得不安,派人盯了盯,盯出了一个天大的阴谋。不是很早就知道的,是无意中知道的,而且是新近知道的。

这中间的种种,刘仁轨肯定想不起来的。只知道机会,必然利用。

因此,做了一个举动,借助三门四河全部竣工,推荐了三人升迁。魏玄同为吏部侍郎,韦思谦为御史大夫,比起他们二人,朱敬则升迁并不起眼,只是一个大理寺的少卿,非是正卿。

但这个少卿即将有重用了。

朱敬则迎了出来,三人进去,刘仁轨看了看朱敬则身边的老仆。也是一个清官,很小的宅子,仆役只有三四人而己,还有一妻一妾三子女,妾是太子所赐,无可奈何收下。

朱敬则会意,让老仆退下。

刘仁轨与狄仁杰忽然伏下,施了一个重礼。

朱敬则连忙将他们扶起来,那敢受啊,狄仁杰不提,刘仁轨可是当朝首辅。

道:“二位,不能折杀我。”

站起来,刘仁轨说道:“太子即将返京,然而陛下不知是谁蛊惑,居然让郝相公罢政。某知道,这是郝相公为人正直,敢于进言,得罪了某人。可以想像,要不了多久,郝相公都能罢政,李相公必然因为以前一些敢言,接着罢废。”

这个容易的,人无完人,想挑刺太容易了。就是刘仁轨,将他在青海的表现挑出来,反复的议论,要不了多久,也只能退休。说着,看朱敬则的表现。这个人也不错的,敢于进言,还向皇上开过炮的。

所以思考再三,才选中此人,进入大理寺担任要职。

不过还有些担心,毕竟他们是皇帝推荐给太子的,辅助太子,监督太子得失错漏。可自己与狄仁杰心意,是想让皇帝禅让。不知道他会不会同意?

没有看出来什么,只是一脸忧虑。于是刘仁轨又说道:“臣已老矣,相信要不了多久,也要随戴相张相他们一道前去……就是太子回来,以后能不能顺利继承唐朝大业?纵然是登基,又有几人能听他指挥?某担心哪。”

“刘公,我知,可我位低人微……”

位也未必低,人也未必微,不过与刘仁轨相比,是位低人微了。但这个位,却能成为颠倒乾坤的关健,刘仁轨依然没有说,继续试探,道:“去年皇后派李首成前去青海,数次与太子交谈。太子无奈,只好答曰,他日登基,皇后之权,依不低于现在权势。然而……”

直摇头。

也不能说对,也不能说不对。站在刘仁轨的立场,皇后这样做太让人失望。都答应给了你现在的权利,可你仍然不满足,继续将手往朝堂上伸,想要做什么?现在的权利已经很不小了,除非想做吕雉,或者北魏的那个胡太后。

但站在武则天的角度,想法又是两样的,想要平安无事,郝李二人必倒,不倒她心不安。实权还是抓在自己手里安心,放在儿子手上,儿子渐壮,自己寄人篱下,万一发生意外呢?

就要看朱敬则怎么想了。

“皇后这样做,臣也失望,”提起此事,朱敬则同样怏怏不乐。

“是啊,朱少卿,你可记得前年冬天,裴炎看到鲁王说的那番话。当时我也不以为意,现在想起来,皇后大有深意……皇上又病重,他看似掌握朝堂,实际不然,就连政事,如今全是皇后在处理。国家,我担心有难哪。”

当时刘仁轨很是狐疑,不过作为太子的立场,太子生死未卜,都想在李潞身上讨一个公道。可是李潞更小,皇后才更容易控制。虽然皇后想得逞,不容易,但她智慧似妖,不大好说的。后来太子平安回来,更是无法得知。

“刘公,我也想替朝廷出力,然而我……”

“今天我与狄侍郎,前来,就是想问朱少卿一句话,想不想振兴朝廷,振兴国家?”

“想……可是你们……不可起兵。”早知道二人来此,定下来有要事相托,二人居然一拜,事情非同小可。皇帝不让权,只有兴兵一条道路。

“不是兴兵,有一条捷径,能使国家平稳过渡,又不伤筋动骨,但需要朱少卿大力相助。”

“我有什么力量?”

“只要你查一案,甚至不需要你去查,只要借助你的职位,将一案理清,国家就能平稳过渡?”

“什么样的案子?”朱敬则甚是不解,平稳过渡他懂的,只有让太子立即登基,将国家政权控制起来,皇后就不能继续发展自己力量。即使太子实行承诺,继续让两位圣上监国,可太子得到了最大的大义,刘仁轨一班臣子还在朝堂上,也能平衡一下,掣肘皇后力量的发展。

但这需要什么样的案件,才能做到?

“明崇俨。”

“明少卿?”

“正是。”

“他又做下了什么大案子?”

“狄侍郎,还是你来说。”

“朱少卿,是这样的,前年明崇俨遇刺,我在江南听到后,关注了一下,无意中发现了一件事,明崇俨在楚扬二州有大量的盐场。还记得民间传言,说是雍王收买了张桂东吗?想收买张桂东,必然要大量的钱财。雍王手中却很难有这笔财力。于是我又暗中派人追查下去,因为手中没有职权,此事查了很久。一直查到去年年关,才渐渐将整件事脉络查清楚。当年许敬宗托明崇俨到洛阳,陷害太子。被臣侥幸发觉,及时阻止。可是许敬宗手下有一心腹,叫许忠的及时逃了出去。他将许敬宗暗中收买的一些人才,以及宫中的一些心腹,全部交给了明崇俨。这中间就包括扬州的一份产业,还有洛阳许敬宗收买过来的一些游侠商人。明崇俨失败后,继续图谋不诡,贬到申州后,继续派人监视太子的动静。看到梁金柱在扬楚二州置办盐场,立即加入,成为第二个晒盐的大盐主,为他聚敛了许多钱财。然后用这钱财贿赂雍王,又贿赂申州各级官员,替他说好话。”

这一切,皆是暗中进行的,也不容易发觉。明崇俨也不会傻呼呼地直接挂自己的名义。但发觉了,很好审讯的。

“后来呢?”

“朱少卿,我查到最后,都惊讶了。此人胆量非是你我能想出来的。他在申州一方面替回京打算,一方面还试制了一种霸道的春药。为了试药,买了一名小妾,然后又将这名小妾杀死灭口。这也是无意中我查到的,一名小妾突然死亡,申州官府记录是病死。可我不大相信,派人暗中掘开其坟,尸骨很正常。不过臣派出之人,也防万一,带了一根尸骨回来。我派了一名老练的忤作检验,终于发现是一种很罕见的毒药药杀而死。”

若他人能辨解,可是明崇俨精通药理,不是明崇俨所杀,他人若是毒杀,必然察觉报官。可是明崇俨用了暴病身亡,匆匆忙忙下葬,必是明崇俨所杀无疑。

没必要解释,继续说道:“我就在想,试配春药,可能巴结某一个权贵。以他的品性,倒是可能做到的。为什么如此诡秘,居然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