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兴唐 >

第483章

兴唐-第483章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禄氏又暗中挑唆了对赞普忠心耿耿的噶尔·芒辗达乍布,也就是与李威在南诏作战的吐蕃主帅。对赞普十分忠心,早就看不惯几个党兄弟权倾一时,生生将赞普挤成了一个名逼其实的傀儡。只是南诏一败后,在国内没有发言的权利。

受到没禄氏的挑唆,芒辗达乍布决定击杀论钦陵的大哥,也就是现在吐蕃的文大论赞悉若。没禄氏翻过紫山后,已经得到情报,芒辗达乍布率领一部分忠于赞普的部族,正在吐蕃包拉山,与赞悉若展开激战。

大约地说了一下,有的却没有说。怕李威起什么念头。

听完,李威说道:“我明白了,你怕事情败露,论钦陵回来后,寻找你的麻烦,所以你才来青海,避过这风头。”

“错了,什么败露啊,我只是说了几句不满的话。这样的话我以前说得不要太多。芒辗达乍布要杀赞悉若,可不是我指使的。”没禄氏狡黠地说道。

不过这也是她前来青海的一部分原因。

吐蕃现在整个就象水煮的一样,兵乱不休,万一兵锋所指,寻到了她们母子二人,这可是“赞普唯一的儿子”,难保一些忠于噶尔兄弟的将士不动心思。

因此,前来青海,将这一段时间避过。然后见机行事。

几十年前吐蕃权臣穹波·邦色父子就曾想杀害过松赞干布,不过上一次立功的却是禄东赞,侥幸发觉这对父子的阴谋,又逃了出去。这一次叛变才没有成功。

现在噶尔兄弟,权势更盛当年,怎么不让没禄氏心中戚戚?

想找一个安全的所在,还有青海更安全的么?

李威没有点破,又问道:“那么与我回京有什么关系?”

“你笨啊,”用小手指头敲了他的脑袋,又说道:“你回京需要理由,可你那个父亲,想让你留在青海也需要理由。”

“是啊,”这叫逆向思维。

“为什么你还在青海?因为你们唐朝害怕噶尔钦陵再次率军到青海,反击青海的河湟。即使论钦陵大军北下,无功而返,可谁能保证他下一次会不会来?有了这条理由,就是将你留在青海,留上十年八年,又能如何?”

十年八年未必,不过留上三年五年,还真有这可能。

“但是你能不能留在青海?去年三月,我出主意,让你留在青海,一是你没有全功,不能回去。二是朝中有你那个野心大才能小的弟弟,还有你母亲。可你弟弟销声匿迹了,你那个母亲心胸不小啊。”说到这里,咯咯地笑起来。

这一家子,很好玩。

“你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李威狐疑地问。论钦陵大约这时候已得到消息,段夫秀说的,可是论钦陵此事绝对不会通知赞普。

“我啊,能恰会算。”

“快说,不然孤就将你押到长安。”

“我好怕,”没禄氏调笑了一句,又说道:“算了,掏心窝给你这个没良心的太子,告诉你,上次我去长安时,你们那个大臣叫明崇俨的找到我,想通过我的关系,能不能利用吐蕃给你制造一些压力。甚至还能为自己寻找一条后路。”

真掏了心窝。不过有没有明崇俨,对没禄氏来说,并不重要。于是明崇俨被催的,一下子卖到了南美洲。

“明崇俨?”

“是啊,这个人,我等下说。若是没有猜错,赞悉若此时仓促不备,他本人又不象钦陵,对军旅熟悉,大约被芒辗达乍布击杀。但芒辗达乍布在钦陵回军之后,必然被立即镇压。”说到这里,十分惋惜,赞普死了,若还活在世上,借着这个风势,能顺利就热将噶尔家族这个祸害彻底铲除。可是赞普一死,没有大义,没禄氏只好坐看这个大好时机失去。

“但是吐蕃乱成这个样子,这几年内,吐蕃会不会再派出大军,与你们唐朝作战?两三个月后,消息传来,你回禀你父亲,他还有没有理由再将你留在青海。不过很难说哦,你那个父亲丧心病狂。别掐我……因此,我提前来,是通知你一声,你立即将此事,转告你那个狄什么杰的,还有其他的心腹。到时候一道施压,你父亲好不好意思再留你在青海?”

这确实倒是一个妙计。

又说道:“但你挟大功回去,若不登基,那么就危险了。可曾想过,如何让你父亲交出皇位?”

PS:对禄东赞的死期,有两种说法,一是十几年前,一是一两年前,因此双大论制时间也变成了两种说法。但双大论制确是论钦陵制订的。昨天晚上又失言了,看了许多资料,又想合理地写入书中,困得不行,不得不休息一下。今天补上,这是第一更。

第454章 肯把菱花扑碎(下)

“不知道,”李威实话实说。

“只要你回去,这个倒是好办。”

“说来听听。”

没禄氏又伸出小手。

“待会儿孤陪你到街上走一走,你看中了什么,孤就买下来送给你。”

“我那敢走啊,鄯州人多眼杂,万一让人认出来,传到吐蕃,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段时间,我只能乖乖地关在你这个家中,做你的小囚犯。”没禄氏伸了一个懒腰,很无奈地说道。

不但她自己,就是前来的一干人,进来后再三嘱咐过,不可随便外出。

“不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孤代你前去买来。”

“好啊,我想要这个,你把它给我吧。”指了指威跳动的心脏。

“行,你拿刀来开挖。”

“那我可不敢,”笑闹了一番,没禄氏说道:“你回去的事,我替你做了一些安排。”

看着李威忽信忽疑的样子,说道:“其他的不如你,可心眼儿,我不比你少。你听好了,看看管不管用。”

缺口还是从明崇俨身上打开的。

去年回到逻些城,没禄氏就想到这个问题,就是回去,这个太子,恐怕也不会来个兵变的什么。那么不回去还好一些,一回去,又立下大功回去的,在京城更扎眼。皇上恋权,若是有心人挑动一下,保不准什么事都能发生。

不大放心,俩人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虽是露水夫妻,可多少有些情份。还是未来孩子的父亲,铲除论钦陵,更需要太子登上帝位,为她提供帮助。所以苦思冥想。

有一天无意中看到婢女收拾她的房间,看到明崇俨给她的那个瓶子,里面还有几粒小丸子没有用。后来知道不对,不敢用了。就想到了一件事,为什么明崇俨会提炼这种药。

不可能是明崇俨自己不正常,见过一次,长得很健康,而且还有了儿子。自己不需要,他用这个药做什么的?或者助人兴趣?这不大可能,事情传出去,必然被正统的汉人士大夫指责。

然后又想到了他对自己很有把握地说,以后他必然会有在唐朝很有权威的机会。

这个女人心思灵珑透顶。瞎想乱想的,居然最后猜测出明崇俨的用意。

于是写了一封信,我们吐蕃人为了帮助你杀死你的对头太子,这一次损兵折将,差一点国家溃崩。然后又逼明崇俨,你这个药,也不要只能皇后用了,顺便给你们那个皇帝陛下多用用。主意很好的,一旦李治多用用,那个可怜巴巴的身体骨,要不了多久,会奄奄一息。只要皇帝快要死了,李威登基成为必然。但信上不这样写的,只是说道,不这样,你们唐朝不内乱,我们吐蕃压力就缓不下来。又许诺了种种好处。

当然,这一点,是不敢告诉李威的,怕李威反感,你居然想害死我老子。

写信的时候,也没有抱多大希望,试一试运气。

信还没有到,明崇俨配出的药,真的在让李治服用。

接到了没禄氏的信。明崇俨也不是没有长脑子的人。皇帝死了,太子立即登基,对自己能有什么好处?不答应,不过他也不知道没禄氏居然曾经帮助李威突围。因此,还想将这条线保留下来,看以后能有没有用场。

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说那样对吐蕃也没有好处,皇帝一死,唐朝不会乱,而是太子会立即登基。一旦太子登基,唐朝会更强大,看到你们吐蕃的大论阁下么?为了杀死太子,花费了多大的代价。

因此呢,现在的药虽然无意中让皇上吃到,可不能让皇上多吃,使他多活几年,继续将太子留在青海。这样,皇后就可以争到更大的实权。太子就是以后登基,也会被皇后驾空。太子驾空,朝中必然有大臣不服,那么唐朝内政也许比现在还要混乱。特别是皇后,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不得到更多权利罢了,得到了,说不定会做出更多让吐蕃惊喜的事。

你们吐蕃现在最好忍着伤痛,不但忍着,上策是继续派出一支军队前来,那怕不交战,给唐朝施压,这样才能有借口,使太子继续留在青海。这叫先小痛,后大安。

实际上他与裴炎想法差不多,先让皇后分出太子的实权,暂且庇护在皇后的羽翼下。只不过这样一说,更加冠冕堂皇。吐蕃出不出兵,没禄氏能说的算?

信就到了没禄氏手上。

有的说了,有的没有说。

但明崇俨写的信却带了过来。没禄氏主意很简单,先回京城,不回京城,什么事情都能让唐朝的皇帝与皇后遮掩过去。看到没有,论钦陵用李贤的事要胁,唐朝的那个皇后做得多漂亮?

回到京城,说是斥候拦到送信回逻些城的吐蕃人,得到了这封信。立即将此事暴扬。先有李贤之丑,现在又有明崇俨之丑,明崇俨信中还暴露了皇后的野心。一下子就能将李治逼得退位禅让,说不定能逼得皇后,不得不退居深宫。

至于明崇俨会被唐朝人五马分尸,或者扒皮抽筋,没禄氏没有想过了。

“你这个女人好毒辣。”

“好啊,那这封信,我将它烧掉如何?”

这又是玩笑话。事情也没有没禄氏说得那么容易,要安排如何妥善操作,才能达到效果。并且不能激怒母亲,一旦激怒母亲,使母亲认为自己与二弟一样,想她彻底结束政治命运。那么迎来的报复,就是自己不是几年前,也会承受不起。

但没禄氏带来的,却是好几条好消息,说道:“不管怎么说,孤还要感谢你。”

立即起来,不顾自己与没禄氏是久旱逢甘雨,要及时湿润一下了,拿着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