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兴唐 >

第326章

兴唐-第326章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此事,”李明急忙说道,不顾狄仁杰在场,不停地向属下使眼色。

“狄使君,臣证实,臣等不愿,可是曹王逼迫臣等奴使衙役逼供。”梅子平抢上前答道。

“梅子平,你休要血口喷人!”

“曹王殿下,到现在你依然还敢嚣张。你纵容家仆为恶,强买强卖,利用强权,侵吞良民田产,发放高利,鱼肉乡里,强抢民女为妾,在苏州时,又与属下强行勒索,贪污受贿,为了诬告太子,勾连盐铁使与市舶司官员酷刑逼供朝廷官员,诬良为盗,甚至不惜杀害其子,派群小凌侮其家中女眷活活致其残死。”

梁金柱此时又醒了过来,听到此处,放声大哭。

牵连的官员一个个脸色惨白,完了,就是曹王这些罪行坐实了,也完了。既然狄仁杰念出来,他身上披着江南道按察采访处置使,肯定有证据了,不然不能说出来。

但曹王还在咆哮如雷,道:“你这个小法曹,好大的胆子,竟敢污蔑本王。”

若不是狄仁杰带的人多,都能说来人,将此人拿下!

“还敢放肆,来人,曹王罪孽深重,将他的印符夺下。”

两个侍卫走上前去,将李明身体一推,伸手将印符拿过来。李明还要抢,又是一拳,李明立即趴在地上,说道:“本王是宗室子弟,你敢打我?”

“你是宗室子弟,我不是?”这个侍卫反问了一句。是的,不过远没有李明尊贵,只好混入羽林军中,看能不能捞到升迁的机会。但夺下了李明的印符,也意味着李明不再是苏州刺史了,也无权调动苏州官差。当然,狄仁杰还是寺丞,比法曹稍好一点,可有这个权利夺印剥官。没有理他,继续宣读,对一干官员抓捕。

李明是亲王,还给了面子,对其他官员不是如此了,连长史也一下子按到墙壁上,将乌翘帽夺下,官服扒去,然后扣押。这回不是贪墨,也不是逼供,是污陷太子,案子更捅天了。

一群人抓了起来,又在梅子平的带领下,在城中抓捕相关的犯案人员以及官员。狄仁杰走到梁金柱面前,拿出一个小包袱,这也是狄仁杰有些犹豫不决的,可是太子一再坚持。会遭到非议,可也有好处,无奈只好照办。

将包袱打开,里面是一件锦裘,狄仁杰说道:“宣德郎,殿下知道你受了苦,又不知如何弥补。这一件锦裘是太子妃替太子缝制的,托狄某带给你。”

说着小心地披在他身上。

虽然有种种的非议,这一披,会为太子披来了许多滚烫的心……

PS:本不是池中物意思揭晓,算蛟龙是一个个皆不简单,寒虫是没有本领妄图加入夺嫡的普通臣子的下场。

第307章 横槊题诗(上)

“殿下,你如何看待刘相公在青海的举动?”裴行俭讲完一段,问道。

传授兵法,不是将一本书往手里一扔,马上就学到了盖世无双的兵法,若那样,一本《孙子兵法》放在哪里,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成为军事家。得有一个讲解谈论的过程,让这些兵书上写的东西深刻印入脑海中,然后到了临阵对敌时,哦,原来是这个样子。

所以韩擒虎与杨素对李靖以后的成长很有帮助,至于苏定方与裴行俭不但得益他们老师的悉心教导,因为起点都不高,在实战中渐渐地将兵书上的知识与实际战争融合,再加上他们的天份,最后才成长为一个军事家的。

因此,裴行俭边讲解兵法,时不时地将古今著名的战争拿出来重新演绎,胜在何处,败在何处,作为败方,如何补救。算是纸上谈兵,但太子西南一行,那一次实战经验对太子领悟也有帮助的。

天份不是很高,抛去他的太子身份,以及防止他想像中事情的发生外,若是一个普通人,裴行俭肯定不教导的。也没有让他太失望,还能凑和吧。

李威没有答,反问道:“裴侍郎,如果让你与论钦陵对阵,胜负如何?”

裴行俭想了一下,道:“若是在河鄯、西域凉州,胜负各占一半,若是在平原地带,我胜多他胜少,若是到了青海大非川乌海,我胜少他胜多。但若是朝廷逼迫,让我领军,只让臣进攻,不让臣退却,败的机率会更高。但殿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主将的指挥能力,战士的多少与强弱,后勤的供给,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突发事变等等,皆能使战争结果走向改变。”

“是,”李威应了一声,想了想又说道:“若是孤来指挥,给刘相公一支精军,充足的物资,甚至现在洮河道的士兵数量已经足够,但务必要精,不精也可以,大量训练,再改善将士待遇。这个负担对朝廷不是很重。防止吐蕃骚扰,在前线修建堡垒,坚壁清野,让他们无法掳掠,后方屯田。若是吐蕃人撤离,主动出军吐谷浑,将百姓迁往唐朝境内,打击吐谷浑的贵族。若是吐蕃大军压境,只是全力防守。我们在消耗,他们也在消耗。吐蕃国力毕竟羸弱,穷兵黜武后,国内百姓压力大,又可以用斥候挑唆他们叛乱独立。一年无功,十年之后吐蕃之逼自然解开。”

“恭喜殿下,到了伐兵的阶段。”

这是指孙子兵法中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薛仁贵大非川之败就成了伐城之战,攻城掠地,战线拉得长,兵力少,将帅失和,又深入敌人腹地,于是为论钦陵所乘。伐兵是不以攻城掠地为主,也许攻,但主要是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敌人没有军队了,城池不用攻也失守了。伐交战国时的纵横捭阖,或者唐初的以胡对胡。这个要求难度很高,弄得不好画虎不成反类犬。伐谋就是善战者无赫赫战功,裴行俭原来之所以在西域做大都护无战事,是因为战事化解了。当然,没有直接的兵力冲突,也就没有战功了。或者象秦赵之战,诱惑赵国调回廉颇,调来赵括,或者齐燕之战,逼走乐毅,田单火牛阵一战成功,都是这一种。

也就是李威才开始入门。

但已经让裴行俭欣慰,比不懂好,比如朝堂上的一干官员不清醒,叫嚷着一下打到逻些城,最少立即夺回大非川,控制乌海,让南丝绸之路重归朝廷怀抱,这种想法才是很危险的。

当然,这两人谈话不能决定什么,只是为了让李威更好地理解兵法,一问一答。

……

元旦将要到来,江南也依旧冷,城内沟渠里早上起来,皆结着冰冻,城外池塘茭白杆子枯萎着,在寒风中瑟缩。可从东太平洋渐渐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悄无声息蔓延上来,仿佛茫茫雪原上突然远方传来细微的号角声,越来越近,又仿佛夜行人在夜间迷了路,看到远处一丝亮光,象星星象萤火虫在地平线上跳动。细细的品味,那种清新是那么地动人心弦。

“江南好啊,”听着软棉的话音从四周传来,象是甜糯一般,狄仁杰感慨道。也有不好的地方,大多数听不懂!

然后再着那些个温婉的少女,不到江南,就听不出两个义女所奏的那些雅乐真正的精髓所在。

看着精美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关福说道:“这里倒是适合养老的所在。”

两人说着话,来到衙门。

梁金柱解救出来,正在养伤,但案子没有结束。坐下来,狄仁杰说道:“关福,你去泉州。”

“泉州?”

“为什么会有梁金柱案?”

“是……”关福猛然一惊,站了起来说道:“属下立即带一批人过去。”

“这里是泉州的卷宗,”狄仁杰递过来一份档案。

关福接过来,立即动身离开苏州。

然后狄仁杰在思索,案子如何结束了。太子嘛,肯定要救梁金柱的,但皇上想法不同的。休说是梁金柱,就是曹王生死,也未必放在他心中,做棋子的资格都没有。能做皇上棋子的是各位宰相侍郎九卿六监,几个皇太子与皇后。

梁金柱案发生是二王党争引起的,这也是皇上需要。什么诬告太子,吓唬普通官员可以,可自己心中有数,开了王争,下面的人为了主子,还能不诬告?这一点不能揪,只能当作一个惊喜,多了一条判决的依据。但是皇上性格节约,国家财政又不好,因此有些“贪财”,所以他给太子出的主意就是针对这一点。盐糖海市税务始重,使国家财政危机缓解。这才是皇上最看重的。

其次皇上不是暴主,争可以,皇上也希望争,不争太子的权势就无法驾空,可不希望争得太过份,包括李明用酷刑逼梁金柱诬告太子。皇上会预料到发生,心中也未必喜。所以也想借此案,将争执的范围控制起来。但皇上已经没有早年清明有作为,否则不会为了使权利得以驾控,让朝堂上乌烟瘴气。将这些在心中整理了一遍,又演算着每一种结果会导致的未来变化,想了很久,终于在心中已经为案件做了一个定位。

于是派人将贺光珍喊回来,说道:“只管市舶司与盐铁使的贪墨,苏州城中其他事务皆不受理。”

“可很多百姓要告状。”

“拖一拖,搪塞过去,若是陛下给某处理江南事宜,为什么不授江南道黜陟大使,而换了一个江南道按察采访处置使的职务?”

“使君,有处置二字。”

“圣上高远,非是我们臣下所能猜测的,听某的话。”

“喏!”

定了位,处理起来就快,元旦过后,关福从泉州返回,狄仁杰开始结案了,将案件经过整理出来,用快马送向洛阳。

准确来说,这是初审。按照制度,象这类重大的案件,一般还要由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与左都御使会同再次审理,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就是民间说法中的三司会审。不过这一制度到明朝才逐渐完善,唐朝以为制度,但没有固定下来。可以三司会审,也可以圆通的用其他方式定案,但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与刑部的官员必须到场,若是人员不齐全,必须有诸位宰相在场,最后才能定夺,交与皇帝裁决。审理许敬宗就是后者方法来解决的,毕竟当时洛阳一套行政班子,长安一套行政班子,三司会审人员凑不齐了。

也就是说狄仁杰将案件审理完毕,将案情经过以及相关人证与犯人的口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